《便携式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电子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386964.X(22)申请日 2013.08.30H04M 1/03(2006.01)H04M 1/02(2006.01)H04M 1/73(2006.01)(71)申请人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地址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富士康科技工业园F3区A栋申请人群迈通讯股份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正彬(54) 发明名称便携式电子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第一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听筒、第一话筒、显示单元、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所述第一听筒及第二话筒,。
2、第一话筒及第二听筒分别位于本体的相对两端,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用以感应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放置方式,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感应单元感应到的放置方式对应触发第一听筒及第一话筒或者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工作;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用以于处理单元的控制下检测用户是否接近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用户接近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时关闭所述显示单元。该便携式电子装置不论用户是以何种方式握持,均能方便地接听及拨打电话。(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27049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
3、3.18CN 104427049 A1/2页21.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听筒、第一话筒及显示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所述第一听筒及第二话筒位于本体一端,所述第一话筒及第二听筒位于本体相对的另一端,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及第二感应单元均电性连接至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用以感应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放置方式,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感应单元感应到的放置方式对应触发第一听筒及第一话筒或者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工作;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用以于处理单元的控制下检测用户是否接近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所。
4、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用户接近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时关闭所述显示单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感应单元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及第二接近传感器,该第一接近传感器邻接第一听筒设置,该第二接近传感器邻接第二听筒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用户靠近该第一听筒时,该第一接近传感器发送相应的感应信号至处理单元;当用户靠近该第二听筒时,该第二接近传感器发送相应的感应信号至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接收到的感应信号关闭所述显示单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电性连接至处理单元,所述处。
5、理单元根据所述第一感应单元感应到的放置方式驱动所述切换单元选通第一听筒及第一话筒或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感应单元感应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为一正向放置方式时,所述处理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选通所述第一听筒及第一话筒;当所述第一感应单元感应到便携式电子装置为一反向放置方式时,所述处理单元驱动所述切换单元选通所述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换单元包括语音芯片、音频编译码器及切换开关,该音频编译码器连接至语音芯片、第一话筒及第二话筒,该切换开关电性连接至音频编译码器、第一听筒及第二听筒,该音频编译码器及切。
6、换开关均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用以于所述处理单元的控制下,选择所述第一听筒及第一话筒或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正向放置方式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该音频编译码器选通第一话筒,并控制所述切换单元选通该第一听筒;当所述处理单元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反向放置方式时,所述处理单元控制该音频编译码器选通第二话筒,并控制所述切换单元选通该第二听筒。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音频编译码器包括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及数字/模拟转换器,该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连接至该第一话筒及语音芯片。
7、,用以对来自第一话筒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该语音芯片发送出去,该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连接至该第二话筒及语音芯片,用以对来自第二话筒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该语音芯片发送出去;该数字/模拟转换器电性连接至语音芯片及切换开关,用以对来自语音芯片的语音信号进行处理并通过该切换开关选择相应的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进行播放。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27049 A2/2页3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放大器及第二放大器,该第一放大器连接至该切换开关及第一听筒,用以将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传送至所述第一听筒;该第二放大器连接至该切换开关及第二听筒,用以将音频信。
8、号进行放大后传送至所述第二听筒。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处理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端及第二控制端,该第一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放大器,该第二控制端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当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话机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通过该第一控制端调节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增益或通过该第二控制端调节所述第二放大器的增益,以减少该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的输出音量。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27049 A1/4页4便携式电子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组听筒及话筒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背景技术000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
9、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便携式电子装置已经广泛运用于人们生活中。0003 一般移动电话均于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听筒及一话筒,便于用户接听及拨打电话。然而,于使用移动电话时,需要将该听筒及话筒分别置于接近用户耳部及口部位置,才可以顺利地进行通话。若用户握持移动电话的位置不符合传统使用方式,例如反向握持移动电话时,则必须先调整好移动电话的位置后才能正常接听电话或者拨打电话,这样将给用户造成不便。发明内容0004 鉴于以上情况,有必要提供方便用户拨打及接听电话的便携式电子装置。0005 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听筒、第一话筒及显示单元,所述。
10、本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所述第一听筒及第二话筒位于本体一端,所述第一话筒及第二听筒位于本体相对的另一端,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感应单元、第二感应单元及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及第二感应单元均电性连接至处理单元,所述第一感应单元用以感应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放置方式,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感应单元感应到的放置方式对应触发第一听筒及第一话筒或者第二听筒及第二话筒工作;所述第二感应单元用以于处理单元的控制下检测用户是否接近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用户接近第一听筒或第二听筒时关闭所述显示单元。0006 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装置通过设置二组听筒及话筒,并通过设置第一感应单元。
11、,当该第一感应单元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不同放置方式时,该处理单元将驱动相应的听筒及话筒起作用,从而实现不论用户是以何种方式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均能方便地接听及拨打电话,于使用中带来很大便利。另外,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还可利用该第二感应单元感测便携式电子装置是否处于话机模式,一旦检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处于话机模式,所述处理单元将关闭显示单元,以节省电量。附图说明0007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示意图。0008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功能框图。0009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本体10显示单元11说 明 书CN 104427049 A2/4页5第一听筒13第。
12、二听筒15第一话筒17第二话筒19第一感应单元20处理单元30第一控制端GPIO1第二控制端GPIO2切换单元50语音芯片51音频编译码器52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521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522数字/模拟转换器523切换开关53第二感应单元70第一接近传感器71第二接近传感器72第一放大器A1第二放大器A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0010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发明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其可为移动电话或具有受话器(即听筒)的平板电脑等。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包括本体10、第一感应单元20、处理单元30及切换单元50。0011 该本体10上设。
13、置有显示单元11、第一听筒13、第二听筒15、第一话筒17及第二话筒19。该显示单元11可以为一设置于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中部表面的触摸屏。该第一听筒13及第二话筒19装设于本体10一端;第二听筒15及第一话筒17装设于本体10相对的另一端。0012 该第一感应单元20可为现有的重力传感器或陀螺仪。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感应单元20为重力传感器,其设置于该本体10的内部,且与该处理单元30电性连接。该第一感应单元20感测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加速度值(例如Gx、Gy、Gz),并将感应到的加速度值传送至处理单元30。0013 该处理单元30可为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内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
14、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单元30电性连接至第一感应单元20、切换单元50及显示单元11。该处理单元30接收来自第一感应单元20的加速度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值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放置方式,例如正向放置方式或反向放置方式。其中,正向放置方式是指所述第一听筒13位于第二听筒15上方,反向放置方式是指所述第二听筒15位于第一听筒13上方。所述处理单元30进一步根据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放置方式控制该切换单元50的切换,以选择对应的听筒及话筒。例如,当所述处理单元30根据该第一感应单元20检测到的加速度值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正向放置方式(即第一听筒13位。
15、于第二听筒15上方)时,所述处理单元30控制该切换单元50切换至一第一模式,以选择第一听筒13及第一话筒17。当所述处理单元30根据该第一感应单元20检测到的加速度值说 明 书CN 104427049 A3/4页6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反向放置方式(即第二听筒15位于第一听筒13上方)时,所述处理单元30控制该切换单元50切换至一第二模式,以选择第二听筒15及第二话筒19。0014 该切换单元50包括语音芯片51、音频编译码器52及切换开关53。该音频编译码器52包括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521、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522及数字/模拟转换器523。语音芯片51用于发送或接收语音信号。该。
16、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521连接至该第一话筒17及语音芯片51。该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521处理来自第一话筒17的语音信号并通过该语音芯片51发送出去。该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522连接至该第二话筒19及语音芯片51。该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522处理来自第二话筒19的语音信号并通过该语音芯片51发送出去。该数字/模拟转换器523电性连接至语音芯片51及切换开关53。该切换开关53可以为一继电器或与继电器功能相同的其它元件,其电性连接至第一听筒13及第二听筒15。该数字/模拟转换器523处理来自语音芯片51的语音信号并通过该切换开关53选择相应的第一听筒13或第二听筒15进行播放。0015 于本实施。
17、例中,该音频编译码器52及切换开关53均电性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30,于所述处理单元30的控制下,选择对应的听筒及话筒。具体地,当所述处理单元30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正向放置方式时,所述处理单元30控制该音频编译码器52选通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521及第一话筒17。同时,所述处理单元30控制所述切换开关53选通该第一听筒13。如此,用户可通过选通的第一听筒13及第一话筒17收发语音信号,即用户的语音信号通过第一话筒17、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521及语音芯片51发送出去;而外界的语音信号则通过语音芯片51、数字/模拟转换器523、切换开关53及第一听筒13接收。当所述处理单元30判断所。
18、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反向放置方式时,所述处理单元30控制该音频编译码器52选通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522及第二话筒19。同时,所述处理单元30控制所述切换开关53选通该第二听筒15。如此,用户可通过选通的第二听筒15及第二话筒19收发语音信号,即用户的语音信号通过第二话筒19、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522及语音芯片51发送出去,而外界的语音信号通过语音芯片51、数字/模拟转换器523、切换开关53及第二听筒15接收。0016 可以理解,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感应单元70。该第二感应单元70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71及第二接近传感器72。该第一接近。
19、传感器71邻接第一听筒13设置。该第二接近传感器72邻接第二听筒15设置,且该第一接近传感器71及第二接近传感器72均电性连接至所述处理单元30。该第一接近传感器71用以当第一听筒13选通时通过红外线、超声波、热感应或其它方式来检测用户是否接近该第一听筒13。一旦用户靠近该第一听筒13,该第一接近传感器71将发送相应的感应信号至处理单元30。该第二接近传感器72用以当第二听筒15选通时通过红外线、超声波、热感应或其它方式来检测用户是否接近该第二听筒15。一旦用户靠近该第二听筒15,该第二接近传感器72将发送相应的感应信号至处理单元30。当该处理单元30接收到来自第一接近传感器71或第二接近传感。
20、器72的感应信号时,其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一话机模式,此时用户无须操作显示单元11,因此处理单元30将关闭所述显示单元11以节省电量。0017 可以理解,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还可包括第一放大器A1及第二放大器A2。该第一放大器A1连接至该切换开关53及第一听筒13,用以将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传送至所说 明 书CN 104427049 A4/4页7述第一听筒13。该第二放大器A2连接至该切换开关53及第二听筒15,用以将音频信号进行放大后传送至所述第二听筒15。0018 可以理解,该处理单元30还包括第一控制端GPIO1及第二控制端GPIO2。该第一控制端GPIO1连接至所述第一放。
21、大器A1。该第二控制端GPIO2连接至所述第二放大器A2。当用户选择对应的听筒以建立通话(即话机模式)时,所述处理单元30通过该第一控制端GPIO1调节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增益(例如调节至0dB)或通过该第二控制端GPIO2调节所述第二放大器A2的增益(例如调节至0dB),以减少该第一听筒13或第二听筒15的输出音量,进而避免因第一听筒13或第二听筒15输出音量过大而造成用户耳朵的损伤。0019 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于使用时,若用户正向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所述第一感应单元20感应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加速度值。该处理单元30接收来自第一感应单元20的加速度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值。
22、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为正向放置方式。此时,该处理单元30通过该音频编译码器52选通第一模拟/数字转换器521及第一话筒17,并通过该切换开关53选通该第一听筒13。如此,用户可通过选通的第一听筒13及第一话筒17收发语音信号。接着,处理单元30对应启动邻近第一听筒13的第一接近传感器71,以判断用户是否接近该第一听筒13。若所述处理单元30接收到该第一接近传感器71发送的感应信号,则该处理单元30判断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话机模式,进而关闭该显示单元11以节省电量。同时,该处理单元30通过该第一控制端GPIO1将所述第一放大器A1的增益调节至0dB,以减少该第一听筒13的输出音量,。
23、进而避免因第一听筒13输出音量过大而造成用户耳朵的损伤。0020 若用户反向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所述第一感应单元20感应该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加速度值。该处理单元30接收来自第一感应单元20的加速度值,并根据检测到的加速度值判断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的放置方式为反向放置方式。此时,该处理单元30通过该音频编译码器52选通第二模拟/数字转换器522及第二话筒19,并通过该切换开关53选通该第二听筒15。接着,处理单元30对应启动邻近第二听筒15的第二接近传感器72,以判断用户是否接近该第二听筒15。若所述处理单元30接收到该第二接近传感器72发送的感应信号,则该处理单元30判断便携式电。
24、子装置100处于话机模式,进而关闭该显示单元11以节省电量。同时,该处理单元30进一步通过该第二控制端GPIO2将所述第二放大器A2的增益调节至0dB,以减少该第二听筒15的输出音量,进而避免因第二听筒15输出音量过大而造成用户耳朵的损伤。0021 显然,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装置100通过设置二组听筒及话筒,并通过设置第一感应单元20,当该第一感应单元20感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不同放置方式时,该处理单元30将驱动相应的听筒及话筒起作用,从而实现不论用户是以何种方式握持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均能方便地接听及拨打电话,于使用中带来很大便利。另外,所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还可利用该第二感应单元70感测便携式电子装置100是否处于话机模式,一旦检测到便携式电子装置100处于话机模式,所述处理单元30将关闭显示单元11,以节省电量。说 明 书CN 104427049 A1/2页8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7049 A2/2页9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2704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