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079383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00.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05881.0

申请日:

2015.01.07

公开号:

CN104617612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2J 7/00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杭州协能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杭州协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古翠路80号浙江科技产业大厦8楼变更后: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古翠路80号浙江科技产业大厦801室|||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J 7/00申请日:20150107|||公开

IPC分类号:

H02J7/00; H01M10/42

主分类号:

H02J7/00

申请人:

杭州协能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奚淡基; 黄永安; 周逊伟; 尤飞

地址:

310012浙江省杭州市古翠路80号浙江科技产业大厦8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46

代理人:

赵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包括对相邻的电池组的电压分别采样的第一采样线和第二采样线,所述第一采样线上连接有由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接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端均与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给其提供一个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线上连接有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串接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的分压端与第一运放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连接的分压端与第二运放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与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上传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与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下传电路连接。本发明的优点:成本比较低,易于模块化,降低成本和便于应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相邻的电池组的电压分别采样的第一采样线和第二采样线,所述第一采样线上连接有由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接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端均与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给其提供一个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线上连接有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串接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的分压端与第一运放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连接的分压端与第二运放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与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上传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与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下传电路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所述第一运放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输出低电平信号,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小于参考电压时,所述第一运放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输出高电平信号。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与参考电压接近相等或相等时,所述第一运放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输出低电平信号。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阻的阻值和第三电阻的阻值远大于第二电阻的阻值。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比例大于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连接的分压端的分压比例且小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的分压端的分压比例。6.  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端上设置有电压跟随器。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均衡功率电路一般是采用微处理器先采样所有电池单元电压,如图1所示,再计算出电池组中哪些电池单元容量相对平均值偏高,需要放电,哪些相对平均值偏低,需要充电,最后控制对应的均衡电路功率开关,使容量偏高的单元电池向整组电池放电,容量偏低的单元电池由整组电池向其充电。即先通过MCU采样电池电压,再计算电池能量转移方向,最后控制功率开关进行能量转移。该电路复杂,需要MCU,采样需要隔离芯片,开关需要驱动芯片,成本高;均衡算法复杂,开发成本高;需对电池有相当的研究,不同的开发者,能达到的效果也不一致。
也有是通过均衡专用集成电路,采样、均衡分时进行,否则会相互干扰。如图2所示,首先集成电路采样电池电压,再通过计算得出相邻的电池单元容量的高低,确定相邻电池能量转移的方向,最后集成电路控制功率开关,通过变压器进行能量转移。该方案需要专用集成芯片,成本高,对不同串数的电池组,应用灵活性差,难以模块化。而且专用集成芯片采样的电池电压有范围限制,不适用控制高电压的电池组的均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成本低、应用灵活性好、易于模块化的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相邻的电池组的电压分别采样的第一采样线和第二采样线,所述第一采样线上连接有由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接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端均与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给其提供一个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线上连接有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串接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的分压端与第一运放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连接的分压端与第二运放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与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上传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与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下传电路连接。本发明的控制电路通过对相邻的电池组的电压进行分别采样,采样后通过两个运放对电压进行逻辑运算比较后,由第一运放输出能量上传信号给能量上传电路,或是由第二运放输出能量下传信号给能量下传电路,实现相邻电池组之间的能量传输,使用普通的运放即可实现控制电路的功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易于模块化,便于应用,而且适用于电压较高的电池组均衡功率电路的控制。
进一步,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所述第一运放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输出低电平信号,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小于参考电压时,所述第一运放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输出高电平信号。
进一步,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与参考电压接近相等或相等时,所述第一运放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上传电路和能量下传电路均不工作。
进一步,第一电阻的阻值和第三电阻的阻值远大于第二电阻的阻值。第二分压电路中的第二电阻的作用是防止均衡电路一直来回传送能量,导致部分能量损耗在电路中,造成能源浪费,同时使得第二分压电路中的两个分压电压接近相等。
进一步,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比例大于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连接的分压端的分压比例且小于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的分压端的分压比例。
进一步,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端上设置有电压跟随器,用来增大参考电压的驱动能力,防止受干扰或被后边的负载拉偏。如果第一采样电线采样的电压不大,并且在被选用运放的输入电压范围内,那么,此处的第一分压电路和电压跟随器就不再需要,因为电池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适用于电压较高的电池组均衡功率电路的控制;使用普通运放作为控制电路主要器件,成本比较低;适应范围广,buck、boost、flyback、forward电路都适用;易于模块化,降低成本和便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均衡功率电路的一种结构电路图。
图2是现有的均衡功率电路的另一种结构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参照图3、图4,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包括对相邻的电池组4的电压分别采样的第一采样线11和第二采样线12,所述第一采样线11上连接有由第四电阻R4与第五电阻R5串接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端p均与第一运放U1和第二运放U2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给其提供一个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线12上连接有由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串接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的分压端m与第一运放U1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连接的分压端n与第二运放U2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运放U1的输出端与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上传电路2连接,所述第二运放U2的输出端与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下传电路3连接,(这句话的问题同权利要求书中标注的一样)。本发明的控制电路1通过对相邻的电池组4的电压进行分别采样,采样后通过两个运放对电压进行逻辑运算比较后,由第一运放U1输出能量上传信号给能量上传电路2,或是由第二运放U2输出能量下传信号给能量下传电路3,实现相邻电池组4之间的能量传输,使用普通的运放即可实现控制电路1的功能,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易于模块化,便于应用,而且适用于电压较高的电池组均衡功率电路的控制。
本实施例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Vm和Vn大于参考电压Vref时,所述第一运放U1输出高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U2输出低电平信号,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Vm和Vn小于参考电压Vref时,所述第一运放U1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U2输出高电平信号。
本实施例当第二分压电路的各分压电压Vm和Vn与参考电压Vref接近相等或相等时,所述第一运放U1输出低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运放U2输出低电平信号。此时均衡功率电路的能量上传电路2和能量下传电路3均不工作。
本实施例第一电阻R1的阻值和第三电阻R3的阻值远大于第二电阻R2的阻值,即R1》R2,R3》R2。第二分压电路中的第二电阻R2的作用是防止均衡电路一直来回传送能量,导致部分能量损耗在电路中,造成能源浪费,同时使得第二分压电路中的两个分压电压Vm和Vn接近相等。
本实施例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比例大于第二电阻R2与第三电阻R3连接的分压端的分压比例且小于第一电阻R1与第二电阻R2连接的分压端的分压比例,即R3/(R1+R2+R3)<R5/(R4+R5)< (R2+R3)/(R1+R2+R3)。
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端p上设置有电压跟随器U3,用来增大参考电压的驱动能力,防止受干扰或被后边的负载拉偏。如果第一采样电线11采样的电压不大,并且在被选用运放的输入电压范围内,那么,此处的第一分压电路和电压跟随器U3就不再需要,因为电池本身就是一个很强的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均衡电路的功率部分,由能量上传电路2和能量下传电路3两部分组成,能量上传电路2和能量下传电路3是BUCK拓扑结构、boost拓扑结构、反激拓扑结构或正激拓扑结构,使得适用范围广,具体类型可根据实际的功率、电压等级等需要选择。比如功率较小,电压较低,可选用buck、boost电路;功率中等,电压较高,可选用反激电路;功率较大,电压也较高,则可选用forward、推挽等电路。从正端往下,上电池组中能量向下电池组转移称为能量下传,下电池组中能量向上电池组转移称为能量上传。
控制电路首先经第一采样线11采样下电池组的高电压值VA,经过第一分压电路中的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得到一个参考电压Vref,该参考电压作为第一运放U1和第二运放U2的参考值。
再第二采样线12采样上电池组的高电压值,即B点电压VB,通过电阻第二分压电路的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分压得到Vm和Vn,Vm和Vn分别作为能量上传电路和能量下传电路的输出电压采样信号,两个分别与Vref做比较,产生的误差信号作为两个电路输出电压的误差信号,并经补偿(G)后引入到能量上传电路和能量下传电路的控制芯片的补偿脚,如38xx系列的comp脚,从而实现对功率回路的控制。控制电路1对功率回路的控制是通过对控制芯片补偿脚的控制实现的,所以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电流能力远大于comp脚本身的电流能力时,才可以对comp脚做有效的控制。即外部补偿电路override内部的补偿环路。
假设两电池组很均衡即VB≈2VA时,设置电阻R1、R2和R3分压,使得Vm等于或略大于Vref,Vn等于或略小于Vref,此时输出的上传能量以及下传能量控制信号都为低,该信号将均衡电路控制芯片的环路补偿comp脚拉低,电路不工作。控制电路中能量上传和下传逻辑上是反向的,不能同时工作。均衡电路上电后,控制电路1比较VA的电压值和VB-VA的电压值,判断两个电池组4电压的大小,若VA较低,VA<1/2 VB,此时由VA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得到一个参考电压Vref,VB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分压得到Vm和Vn,由于死区第二电阻R2,所以Vn略小于Vm,这防止均衡电路一直来回传送能量,因为VA<1/2VB,所以Vm>Vref,Vn>Vref,第一运放U1、第二运放U2经过逻辑运算后,第一运放U1输出低电平,第二运放U2输出高电平,即输出能量下传信号给给能量下传电路3的控制芯片comp脚,均衡功率电路开始工作,能量开始由上电池组向下电池组转移。若VB-VA较低,VA>1/2 VB,同样VA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阻R5的分压得到Vref,VB通过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分压得到Vm和Vn,因为VA>1/2VB,所以Vm<Vref,Vn<Vref,第一运放U1、第二运放U2经过逻辑运算后,第一运放U1输出高电平,第二运放U2输出低电平,即输出能量上传信号给能量上传电路2的控制芯片comp脚,均衡功率电路开始工作,能量开始由下电池组向上电池组转移。

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主动均衡的通用控制电路,包括对相邻的电池组的电压分别采样的第一采样线和第二采样线,所述第一采样线上连接有由第四电阻与第五电阻串接组成的第一分压电路,第一分压电路的分压端均与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的一个输入端连接给其提供一个参考电压,所述第二采样线上连接有由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串接组成的第二分压电路,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的分压端与第一运放的另一输入端连接,第二电阻与第三电阻连接的分压端与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