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端子.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077875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3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91250.1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号:

CN104617417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13/24申请日:20141219|||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24

主分类号:

H01R13/24

申请人:

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军; 王钰; 叶健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第六工业区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代理人:

徐勋夫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性端子,包括焊接基部、接触弹片和支撑弹片;接触弹片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一接触部,第一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一体弯折延伸而成并悬于焊接基部上方,第一弹性臂与焊接基部间形成变形让位空间;支撑弹片包括第二弹性臂和形成于第二弹性臂自由端的第二接触部,第二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一体弯折延伸而成,第二弹性臂悬于前述变形让位空间内,且其第二接触部支撑式抵于第一弹性臂;藉此,使得接触弹片的第一接触部具有较大正向力,且双弹性臂的设计可有效避免产品因受外力冲击时发生共振导致瞬断的现象,其与元件之间接触稳定性更好,提高了产品性能;同时,该种弹性端子具有制作成本低、结构稳固、易吸取、占用空间小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焊接基部、接触弹片及支撑弹片;该接触弹片包括有第一弹性臂和形成于第一弹性臂自由端用于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一体弯折延伸而成并悬于焊接基部上方,第一弹性臂与焊接基部间形成变形让位空间;该支撑弹片包括有第二弹性臂和形成于第二弹性臂自由端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二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一体弯折延伸而成,该第二弹性臂悬于前述变形让位空间内,且其第二接触部支撑式抵于第一弹性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弹片与支撑弹片固有频率不相等。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弹性臂分别自焊接基部上两对侧位置相向弯折延伸。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基部上对应第一、二弹性臂延伸起始位置间的两侧旁,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侧向折板;该两侧向折板间形成收容空间,前述第一、二弹性臂位于收容空间内;侧向折板上端缘朝向收容空间翻折并水平延伸形成有吸取平台,第一弹性臂穿过吸取平台下方。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取平台的延伸末端搭接于另一侧向折板上端面。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有一体连接于焊接基部的弹性折叠部、自弹性折叠部延伸末端一体延伸形成的横向臂体部、自横向臂体部延伸末端一体向上弯折延伸的斜向臂体部;该斜向臂体部顶端向下弯折并向下延伸形成延伸臂体部,其弯折部位形成前述第一接触部,其延伸臂体部的延伸末端向上朝内弯折设置;前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二接触部抵于横向臂体部,前述吸取平台对应位于横向臂体部上方。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臂体部的两侧缘分别朝向斜向臂体部弯折延伸形成有加强折板,该延伸臂体部、两加强折板及斜向臂体部围合形成截面呈回形框体之结构;所述侧向折板向后弯折拼接形成挡板,前述延伸臂体部向下伸入由两侧向折板与挡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中间冲压变形有凹槽,其相应背面为变形凸部,凹槽两侧为有效接触部。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基部上开设便于焊接的吃锡孔。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弹性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臂延伸起始位置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与焊接基部底面齐平的辅助定位臂。

说明书

说明书弹性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端子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弹性端子。
背景技术
在如今便携式电子设备愈来愈多样化时代,轻薄、高智能、防摔、防水、防尘等已逐渐成为便携式设备必备的发展趋势,特别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等电子产品轻薄、高智能、防摔抗震性能显得特别重要。为了保证高速运行的便携式设备在受到外力冲击时还能正常运行,高稳定接触性能的连接接口起到了关建作用。
而目前如手机电池座连接器通常使用绝缘座中镶嵌一弹性端子类连接器实现连接,而这种连接器往往因带有绝缘座而占用空间大,其单一的弹性端子很难提供较大的正向接触力,且长期接触易发生永久变形使接触电阻增大或不能正常接触,在受到外力冲击时因单一弹性臂的固有频率极易出现与冲击震动频率接近或相等时发生共震 导至接触瞬断等诸多问题,从而无法满足新兴便携式设备更可靠的连接要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端子,其占用空间小,能提供较大接触力,在受外力冲击震动时不发生瞬断现象,满足高稳定接触性能要求;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弹性端子,其通过吸取平台的设置,方便SMT加工吸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弹性端子,包括有焊接基部、接触弹片和支撑弹片;该接触弹片包括有第一弹性臂和形成于第一弹性臂自由端用于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一体弯折延伸而成并悬于焊接基部上方,第一弹性臂与焊接基部间形成变形让位空间;
该支撑弹片包括有第二弹性臂和形成于第二弹性臂自由端的第二接触部,该第二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一体弯折延伸而成,该第二弹性臂悬于前述变形让位空间内,且其第二接触部支撑式抵于第一弹性臂。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接触弹片与支撑弹片的固有频率不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二弹性臂分别自焊接基部上两对侧位置相向弯折延伸。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接基部上对应第一、二弹性臂延伸起始位置间的两侧旁,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侧向折板;该两侧向折板间形成收容空间,前述第一、二弹性臂位于收容空间内;侧向折板上端缘朝向收容空间翻折并水平延伸形成有吸取平台,第一弹性臂穿过吸取平台下方且与吸取平台保持上下间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取平台的延伸末端搭接于另一侧向折板上端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弹性臂包括有一体连接于焊接基部的弹性折叠部、自弹性折叠部延伸末端一体延伸形成的横向臂体部、自横向臂体部延伸末端一体向上弯折延伸的斜向臂体部;该斜向臂体部顶端向下弯折并向下延伸形成延伸臂体部,其弯折部位形成前述第一接触部,其延伸臂体部的延伸末端向上朝内弯折设置;前述第二弹性臂的第二接触部抵于横向臂体部,前述吸取平台对应位于横向臂体部上方。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延伸臂体部的两侧缘分别朝向斜向臂体部弯折延伸形成有加强折板,该延伸臂体部、两加强折板及斜向臂体部围合形成截面呈回形框体之结构;所述侧向折板向后弯折拼接形成挡板,前述延伸臂体部向下伸入由两侧向折板与挡板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接触部中间冲压变形有凹槽,其相应背面为变形凸部,凹槽两侧为有效接触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焊接基部上开设便于焊接的吃锡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弹性臂延伸起始位置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与焊接基部底面齐平的辅助定位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支撑弹片的设计,使得第一接触部具有较大正向力,其与元件之间接触稳定性更好,提高了产品性能,同时,接触弹片向下压缩过程中受到支撑弹片的弹性缓冲作用,接触弹片不易出现永久变形;
二、将前述接触弹片及支撑弹片的各自弹性力臂设计为不同长度,以避免因震动产生瞬断现象,确保一直保持接触导通,而传统技术中仅一个弹片其难免在某些特定频率的震动下产生瞬断现象;
三、该种弹性端子相当于免塑胶座的连接器,其制造成本较低,直接由薄片的金属板材冲裁弯折而成即可,且其占用空间小、整体重量较轻,更符合轻薄化、微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
四、该种弹性端子相当于具有单个连接端的双边连接器,其相比那些固定连接端数量及排布的连接器而言,其应用更为灵活,应用时可按需自由变换排布组合位置、数量等,以获得所需连接端;
五、该焊接基部上一体弯折形成的侧向折板、吸取平台及挡板,一方面,使得该弹性端子具有很好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将接触弹片、支撑弹片收容于其所围合的空间内,在生产制程中接触弹片、支撑弹片不易勾到外物或受外物损坏;尤其是,吸取平台的设置,便于自动作业吸取移载之用,也确保了吸取过程中弹性端子不会受到损坏;
六、该第一接触部处,形成有由延伸臂体部、两加强折板及斜向臂体部围合而成截面呈回形框体之结构,使得第一接触部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不易出现变形,有利于接触稳定;
七、该第二弹性臂延伸起始位置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辅助定位臂,相当于第二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中部起始延伸,相比自焊接基部侧缘作为起始延伸而言,其弹性端子整体占用空间更小,焊接基部定位作用更好,更适于轻薄化、微型化设计。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第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2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第二角度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3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第三角度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4是本发明之实施例中第四角度的组装立体示图;
图5是本发明之实施例的截面结构示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焊接基部                11、吃锡孔
12、阻锡槽                  13、辅助定位臂
20、接触弹片                21、第一弹性臂
211、弹性折叠部             212、横向臂体部
213、斜向臂体部             214、延伸臂体部
215、加强折板               22、第一接触部
221、凹槽                   222、有效接触部
23、变形让位空间            L1、第一力臂
30、支撑弹片            31、第二弹性臂
32、第二接触部              L2、第二力臂
41、侧向折板                42、吸取平台
43、间距                    44、收容空间
45、挡板                    46、限位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发明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该种弹性端子包括有焊接基部10、接触弹片20和支撑弹片30;该种弹性端子相当于免塑胶座的连接器,其直接由薄片的金属板材冲裁弯折而成即可,制造成本较低,无塑胶座等零件,简化了组装,其占用空间更小、整体重量更轻,更符合轻薄化、微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
其中,该接触弹片20包括有第一弹性臂21和形成于第一弹性臂21自由端用于电性接触的第一接触部22,该第一弹性臂21自焊接基部10一体弯折延伸而成并悬于焊接基部10上方,第一弹性臂21与焊接基部10间形成变形让位空间23;
该支撑弹片30包括有第二弹性臂31和形成于第二弹性臂31自由端的第二接触部32,该第二弹性臂31自焊接基部10一体弯折延伸而成,且第一弹性臂21、第二弹性臂31分别自焊接基部10上两对侧位置相向弯折延伸;该第二弹性臂31悬于前述变形让位空间23内,且其第二接触部32支撑式抵于第一弹性臂21,以使得第一接触部22具有较大正向力,其与元件之间接触稳定性更好,提高了产品性能,同时,接触弹片20向下压缩过程中受到支撑弹片30的弹性缓冲作用,接触弹片20不易出现永久变形;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触部22受力点相对第一弹性臂21支点形成第一力臂L1,所述第二接触部32受力点相对第二弹性臂31支点形成第二力臂L2,该第一力臂L1、第二力臂L2长度不相等,该接触弹片与支撑弹片固有频率不相等,以避免因震动产生瞬断现象。
结合图1至图4所示,该焊接基部10上对应第一弹性臂21、第二弹性臂31延伸起始位置间的两侧旁,分别向上弯折延伸形成侧向折板41;该两侧向折板41间形成收容空间44,前述第一弹性臂21、第二弹性臂31位于收容空间44内;侧向折板41上端缘朝向收容空间44翻折并水平延伸形成有吸取平台42,该吸取平台42的延伸末端搭接于另一侧向折板41上端面,如此,该侧向折板41相当于一用于支撐吸取平台42的支撐部;前述第一弹性臂21穿过吸取平台42下方且与吸取平台42保持上下间距43;吸取平台42的设置,便于弹性端子组装应用于电子产品中时自动作业吸取移载之用,也确保了吸取过程中弹性端子不会受到损坏;
以及,该侧向折板41向后弯折拼接形成挡板45,防止异物进入,同时,挡板45与两侧向折板41围合形成限位空间46,下述延伸臂体部214向下伸入该限位空间46内,有利于确保第一接触部22随第一弹性臂21上下摆动时有良好定位,在生产制程中接触弹片20、支撑弹片30不易勾到外物或受外物损坏。
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第一弹性臂21包括有一体连接于焊接基部10的弹性折叠部211、自弹性折叠部211延伸末端一体延伸形成的横向臂体部212、自横向臂体部212延伸末端一体向上弯折延伸的斜向臂体部213;前述第二弹性臂31的第二接触部32抵于横向臂体部212,前述吸取平台42对应位于横向臂体部212上方;
该斜向臂体部213顶端向下弯折并向下延伸形成延伸臂体部214,其弯折部位形成前述第一接触部22,其延伸臂体部214的延伸末端向上朝内弯折设置,该延伸臂体部214的两侧缘分别朝向斜向臂体部213弯折延伸形成有加强折板215,该延伸臂体部214、两加强折板215及斜向臂体部213围合形成截面呈回形框体之结构,使得第一接触部22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不易出现变形,有利于接触稳定;以及,此处第一接触部22中间冲压变形有凹槽221,其相应背面为变形凸部,凹槽221两侧为有效接触部222。
另外,如图4所示,前述焊接基部10上开设吃锡孔11, 其便于焊接,同时,接触弹片20的起始延伸位置设置有阻锡槽12;此处,第二弹性臂31延伸起始位置两侧分别延伸形成有辅助定位臂13,该辅助定位臂13与焊接基部10底面齐平,相当于第二弹性臂31自焊接基部10中部起始延伸,相比自焊接基部侧缘作为起始延伸而言,本实施例中的结构设计占用空间更小,更适于轻薄化、微型化设计。
本发明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支撑弹片的设计,使得第一接触部具有较大正向力,其与元件之间接触稳定性更好,提高了产品性能;同时,该种弹性端子相当于免塑胶座的连接器,其制造成本较低,直接由薄片的金属板材冲裁弯折而成即可,其占用空间小、整体重量较轻,更符合轻薄化、微型化电子产品的设计需求,且其应用灵活,可按需自由变换排布组合位置、数量等,以获得所需连接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弹性端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弹性端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弹性端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弹性端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性端子.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弹性端子,包括焊接基部、接触弹片和支撑弹片;接触弹片包括第一弹性臂和第一接触部,第一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一体弯折延伸而成并悬于焊接基部上方,第一弹性臂与焊接基部间形成变形让位空间;支撑弹片包括第二弹性臂和形成于第二弹性臂自由端的第二接触部,第二弹性臂自焊接基部一体弯折延伸而成,第二弹性臂悬于前述变形让位空间内,且其第二接触部支撑式抵于第一弹性臂;藉此,使得接触弹片的第一接触部具有较大正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