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075211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67243.0

申请日:

2014.11.20

公开号:

CN104472341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01H 1/02申请日:20141120|||公开

IPC分类号:

A01H1/02; A01H1/04;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H1/02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发明人:

王伦旺; 李翔; 邓宇驰; 经艳; 黄海荣; 唐仕云; 谭芳; 周会; 段维兴; 雷敬超; 杨荣仲; 黄家雍

地址:

530007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172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桂糖92-66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花穗种子,将杂交花穗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定植田间,依次经过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的试验和选择,再经过预备品种比较圃试验、品种比较圃试验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及品种审定等环节,整个育种试验过程中,除了注重高产、高糖及相关性状的选择外,还特别增加了抗风抗倒的选择压力,因而得到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的甘蔗品种。该品种还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易脱叶、宿根性好,抗病抗寒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可为我国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如下: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 桂糖92-66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花穗种子,将杂交花穗种 子进行播种育苗、定植田间,依次经过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的试 验和选择;再经过预备品种比较圃试验、品种比较圃试验和区域试验 和生产试验,整个育种试验过程中,除了注重高产、高糖及相关性状 的选择外,还特别增加了抗风抗倒的选择压力,因而得到高产高糖抗 倒能力强的甘蔗品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育苗的条件为:在温度20-35℃,湿度 60%-100%的温室条件下,以经过高压灭菌的土壤为基质,对杂交种 子进行播种和培育,3片叶以上的实生苗于苗盘上假植。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种圃按行距0.9-1.2米,株距0.25-0.4米定 植田间。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种圃的初选和复选的具体选择标准为选拔 植株较高、茎径中等及其以上、茎数2条以上、脱叶或易剥叶、实心 或空心蒲心程度较轻、无明显病害、锤度高、不倒伏或倒伏轻的单株 进入下年选种圃试验;其中,植株的高低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 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 由大到小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种圃按行距0.9-1.2米,株系间距30-40厘 米,行长6-10米,每行种植4个-6个株系,每隔10-20行种植1个 对照种,对照种为当时当地主栽品种,新植1年;于每年9月进行初 选,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进行决选,不保留宿根;初选时以对照 种作参照,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不低于对照种1 度、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明显病害的株系;决选 时测定田间锤度5株,检查蔗茎空心和蒲心程度,锤度低于对照种平 均锤度超过1度以上的、或蔗茎中空心以上、或蔗茎中蒲心以上的和 倒伏严重的均要淘汰,其中,植株的高低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 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 由大到小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圃按行距1-1.2米,行长8-9米,每1 行种植1个选种圃入选株系材料,按常规大田生产的下种量下种,每 隔8-10行种植1行对照种,对照种为当时当地主栽品种,新植选拔 于每年9月进行初选,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进行决选,选拔指标、 方法与选种圃相同,并进行田间抗病性评价,并留宿根一年继续观察 和补选,主要针对未入选的材料进行补选,以对照种作参照,选拔植 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较高(一般不应低于对照1度)、 有效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明显病害的品系,选拔 时间和方法同新植季;对上年入选材料重点观察其宿根发株能力和有 效茎数、抗倒伏能力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品种比较圃按行距0.9-1.2米,小区3-5 行,行长6-10米,对照为当地主栽品种,1年新植1年宿根,生长期 调查萌芽率、分蘖数,螟害枯心率、7月份株高,收获期调查有效茎、 株高、茎径、倒伏、空蒲心、病害、水裂、脱叶性,11月至收获期 止,每个月每个品系采6株进行甘蔗品质分析,新植和宿根收获时每 小区称实产,选拔指标、方法与鉴定圃相近,选拔时应有3名以上有 多年育种和植保经验的科技人员参加并参考田间调查的结果。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品种比较圃试验按新植蔗连续种植2年,每 年1-3月种植;每小区4-5行,行距0.9-1.2米,行长7-10米,对照 为当地当时主栽品种;每亩施N、P、K复合肥50公斤及磷肥50公 斤,并与底土拌匀;采用蔗茎上半茎留种,剥叶,砍成双芽段;亩下 种量6000~8000芽,种茎以双行品字形排列,两行种茎之间距离5 厘米;种植10天内喷施芽前除草剂,每亩用150-200g阿特拉津加40ml 乙草胺乳剂,兑水50-75公斤,均匀喷于蔗地表面,下种后15天内 天气干旱时,要淋水一次;遇雨天水田蔗排除渍水;4-5月份注意中 耕除草;在幼苗达到6-8张叶时,每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15公斤, 培土5-7厘米;在5月底至6月中旬的分蘖末期伸长初期,每亩施复 合肥50公斤,培土高度20厘米以上;苗期要注意防治蓟马和螟虫为 害,用48%毒死蜱农药兑水1000倍溶液喷施;防治绵蚜虫:在5-9 月份用40%乐果1000倍溶液或用50%霹蚜雾每亩20-30克兑水40公 斤喷雾;宿根试验2年;每年上造甘蔗砍收后,当气温稳定达到13℃ 以上时及时开垄松蔸;在破垄后20天亩施复合肥50公斤,钾肥20 公斤,并施毒死蜱5公斤,盖土复垄;复垄后用阿特拉津乳剂150-200 克兑水50-75公斤定向喷雾防除杂草;5月中旬至6月初,亩施含氮、 磷、钾复合肥50-60公斤加尿素30公斤,并用拖拉机进行大培土。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 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受到国际低价糖的打压和国内糖料蔗生产成本日益企 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甘蔗糖业生产到了严重影响,连续多年出 现行业性亏损。导致出现这种局面的的诸多因素中,品种结构单一化 和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是突出的问题,在我国甘蔗主产区广西新台糖 22号的种植面积占其甘蔗总面积的70%以上,个别市县或糖厂蔗区 达到95%以上,在许多蔗区新台糖22号的抗寒能力低、宿根性差, 产量不断下降,全区平均单产4.26吨/亩,仅为澳大利亚的70%、巴 西的80%左右。其次是原料蔗的质量问题,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甘蔗 种植面积不可能出现明显的扩大,在甘蔗单产一定的情况下,只有提 高原料蔗的质量才可以进一步提高蔗糖产业的空间。同外国相比我国 产糖率较低,全国平均产糖率仅11.19%,广东湛江最低(开榨时) 产糖率只有9%左右,广西、云南产糖率12%左右,而澳大利亚产糖 率达13.58%,这就要求甘蔗育种者在注重选择品种产量性状的同时, 也要注重质量性状的选择,选出的品种要达到高产高糖的水平。而甘 蔗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太低是制约我国甘蔗糖 业持续发展的又一最突出因素,除了要研发有中国特色的甘蔗生产机 械外,选育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适合机械化生产 的甘蔗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 方法,解决了现有甘蔗品种不能同时满足既高产又高糖且抗倒伏能力 强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 的选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为母本, 超高糖的品系桂糖92-66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花穗种子, 将杂交花穗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定植田间,依次经过杂种圃、选种圃、 鉴定圃的试验和选择;再经过预备品种比较圃试验、品种比较圃试验、 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整个育种试验过程中,除了注重高产、高糖及 相关性状的选择外,还特别增加了抗风抗倒的选择压力,因而得到高 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的甘蔗品种。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播种育苗的条件为:在温度20-35℃,湿度60%-100%的温室条 件下,以经过高压灭菌的土壤为基质,对杂交种子进行播种和培育, 3片叶以上的实生苗于苗盘上假植。
定植田间按行距0.9-1.2米株距0.25-0.4米定植田间,形成杂种 圃。
杂种圃的初选和复选的具体选择标准为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 及其以上、茎数2条以上、脱叶或易剥叶、实心或空心蒲心程度较轻、 无明显病害、锤度高的单株进入下年选种圃试验;其中,植株的高低 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 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由大到小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 的植株个数为止。
选种圃按行距1.2米,株系间距40厘米,行长7-10米,每行种 植4个-6个株系,每隔10-20行种植1个对照种,对照种为当时当地 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新植1年;于每年9月进行初选,12月中下 旬至次年1月进行决选,不保留宿根;初选时以对照种作参照,选拔 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不低于对照种1度、茎数较多、 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明显病害的株系;决选时测定田间锤度 5株,检查蔗茎空心和蒲心程度,锤度低于对照种平均锤度超过1度 以上的、或蔗茎中空心以上、或蔗茎中蒲心以上的和倒伏严重的均要 淘汰,其中,植株的高低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选拔,直到选取 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由大到小依次选 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
鉴定圃按行距行距1.2米,行长8米,每1行种植1个选种圃 入选株系材料,按常规大田生产的下种量下种,每隔8-10行种植1 行对照种,对照种为新台糖22号。
预备品种比较圃按每行距1.2米,小区3行,行长7米,对照为 当地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
品种比较试验圃按新植蔗连续种植2年,每年2-3月种植;每小 区4-5行,行距0.9-1.2米,行长7-8米,对照为当地当时主栽品种; 每亩施N、P、K复合肥50公斤及磷肥50公斤,并与底土拌匀;统 一采用蔗茎上半茎种,剥叶,砍成双芽段;亩下种量6000~8000芽, 种茎以双行品字形排列,两行种茎之间距离5厘米;种植10天内喷 施芽前除草剂,每亩用150-200g阿特拉津加40ml乙草胺乳剂,兑水 50-75公斤,均匀喷于蔗地表面。下种后15天内天气干旱时,要淋水 一次;遇雨天水田蔗排除渍水;4-5月份注意中耕除草;在幼苗达到 6-8张叶时,每亩施尿素10公斤,钾肥15公斤,培土5-7厘米;在 5月底至6月中旬的分蘖末期伸长初期,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培 土高度20厘米以上;苗期要注意防治蓟马和螟虫为害,用48%毒死 蜱农药兑水1000倍溶液喷施;防治绵蚜虫:在5-9月份用40%乐果 1000倍溶液或用50%霹蚜雾每亩20-30克兑水40公斤喷雾;宿根试 验2年;每年上造甘蔗砍收后,当气温稳定达到13℃以上时及时开 垄松蔸;在破垄后20天亩施复合肥50公斤,钾肥20公斤,并施毒 死蜱5公斤,盖土复垄;复垄后用阿特拉津乳剂150-200克兑水50-75 公斤定向喷雾防除杂草;5月中旬至6月初,亩施含氮、磷、钾复合 肥50-60公斤加尿素30公斤,并用手扶拖拉机进行大培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以我国适应性广的主栽品种新台 糖22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桂糖92-66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 种途径育成的甘蔗新品种桂糖42号,具有早熟、高糖、高产稳产、 易脱叶、宿根性好,抗病、抗寒、抗倒伏能力强等特性,可为我国甘 蔗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下述所用到的植 株品种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常规品种。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 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2003年12月以我国适应性广的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22 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桂糖92-66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 花穗种子;
步骤2、2004年2月-4月播种育苗:温度20-35℃,湿度60%-100% 的温室条件下,以经过高压灭菌的土壤为基质,对杂交种子进行播种 和培育,3片叶以上的实生苗于2004年4月5日在5×10或6×10规 格的苗盘上假植;
步骤3、30-40天后按行距0.9-1.2米株距0.25-0.4米定植田间, 共定植实生苗828株,形成杂种圃;
步骤4、2004年11月10-25日杂种圃初选,选择标准是按照株 高、茎径、茎数、生势、剥叶难易、空心蒲心及病虫害情况等初选; 2005年1月10-20日杂种圃定选,一般应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或 以上、茎数2条以上、脱叶或易剥叶、实心或空心蒲心程度较轻、无 明显病害、锤度高的单株进入下年选种圃试验,其中,植株的高低的 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 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由大到小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 株个数为止;
步骤5、2005年选种圃:行距1.2m,株系间距40cm,行长7m, 每行种植4个株系,每隔10-20行种植1个对照种(当地当时主栽品 种新台糖22号)。新植1年。于每年9月进行初选,12月中下旬至 次年1月进行决选,不保留宿根。初选指标与杂种圃相近。选拔时一 般应以对照种作参照,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较高 (一般不应低于对照1度)、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 无明显病害的株系。决选时测定田间锤度5株,检查蔗茎空心和蒲心 程度,锤度低于对照种平均锤度超过1以上的、或蔗茎中空心以上、 或蔗茎中等蒲心以上的和倒伏严重的一般均应淘汰;其中入选的桂糖 04-1001品系平均田间锤度22.91%,比新台糖22高0.91个百分点, 并表现蔗株较高、蔗茎全实心、中至中大茎、生势较好、易脱叶,未 倒伏。
步骤6、2006-2007年鉴定圃:行距1.2m,行长8m,每1行种 植1个选种圃入选株系材料,按一般大田生产的下种量下种,每隔 8-10行种植1行对照种(当地当时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参试材料 随机排列。
选拔方法:新植选拔于每年9月进行初选,12月中下旬至次年1 月进行决选,选拔指标、方法与选种圃相同,并进行田间抗病性评价。 并留宿根一年继续观察和补选,主要针对未入选的材料进行补选,以 对照种作参照,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较高(一般 不应低于对照1度)、有效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 明显病害的品系,选拔时间和方法同新植季;对上年入选材料重点观 察其宿根发株能力和有效茎数、抗倒伏能力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该 组合的10个品系入选4个品系(其中包含有04-1001),入选率为 40.0%;其中入选的桂糖04-1001品系新植宿根平均田间锤度22.22%, 比新台糖22号高1.20个百分点,并表现蔗株较高、蔗茎全实心、中 至中大茎、生势较好、易脱叶,宿根发株数和有效茎数均多于新台糖 22号。
步骤7、2007-2008年预备品比圃:每小区3行,行距1.2m,行 长7m,2~3个重复,对照为当地当时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随机 排列。1年新植1年宿根。生长期调查萌芽率、分蘖数,螟害枯心率、 7月份株高,收获期调查有效茎、株高、茎径、倒伏、空蒲心、病害、 水裂、脱叶性等,11月至收获期止,每个月每个品系采6株进行甘 蔗品质分析,新植和宿根收获时每小区称实产。选拔指标、方法与鉴 定圃相近,选拔时应有3名以上有多年育种和植保经验的科技人员参 加并参考田间调查的结果。预备品比圃保留宿根一年,主要针对未入 选的材料进行补选,选拔时间、选拔标准和方法同新植,对上年入选 材料重点观察记录宿根表现。该组合的4个品系入选了2个品系,入 选率为50%;其中入选的桂糖04-1001品系新植蔗萌芽率66.50%, 宿根蔗发株率120.15%,新植宿根平均分蘖率70.5%,分别超过对照 新台糖22号6.4%、40.5%、10.3%(绝对值),新植宿根螟害枯心率 平均2.56%,与新台糖22号的2.76%相当,7月份平均株高170厘米, 12月份平均株高323厘米,比新台糖22号高2厘米和5厘米,茎径 2.72厘米,比新台糖22号粗0.10厘米,亩有效茎4235条,比新台 糖22号多415条,11月-1月分平均甘蔗蔗糖分15.90%,比新台糖 22号高0.64个百分点(绝对值),平均亩产甘蔗6337公斤,亩产糖 量1007.6公斤,比新台糖22号分别增产14.10%和18.88%,并表现 田间倒伏蔗出现时间晚于新台糖22号,倒伏程度明显轻于新台糖22 号,气根少,无水裂。
步骤8:品种比较试验圃,2008-2009年为新植蔗2年,每年2-3 月种植。每小区4-5行,行距0.9-1.2米,行长7-8米,对照为当地 当时主栽品种新台糖22号,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38-48m2, 边际设2-3行保护区。每亩施N、P、K复合肥50公斤及磷肥50公 斤,并与底土拌匀。统一采用蔗茎上半茎种,剥叶,砍成双芽段。亩 下种量6000~8000芽,种茎以双行品字形排列,两行种茎之间距离 5厘米左右。种植10天内喷施芽前除草剂,每亩用150-200g阿特拉 津加40ml乙草胺乳剂,兑水50-75公斤,均匀喷于蔗地表面。下种 后15天内天气干旱时,要淋水一次。遇雨天水田蔗特别注意排除渍 水。4-5月份注意中耕除草。在幼苗达到6-8张叶时,每亩施尿素10 公斤,钾肥15公斤,培土5-7厘米。在5月底至6月中旬的分蘖末 期伸长初期,每亩施复合肥50公斤,培土高度20厘米以上。苗期要 注意防治蓟马和螟虫为害,用48%毒死蜱等农药兑水1000倍溶液喷 施。防治绵蚜虫:在5-9月份注意防治。常用40%乐果1000倍溶液 或用50%霹蚜雾每亩20-30克兑水40公斤左右喷雾。
2009-2010年留宿根试验2年。每年上造甘蔗砍收后,当气温稳 定达到13℃以上时及时开垄松蔸。在破垄后20天左右亩施复合肥50 公斤,钾肥20公斤,并施毒死蜱5公斤,盖土复垄。复垄后用阿特 拉津乳剂150-200克兑水50-75公斤定向喷雾防除杂草。5月中旬至 6月初,亩施含氮、磷、钾复合肥50-60公斤加尿素30公斤,并用手 扶拖拉机进行大培土。其他各期管理措施与新植蔗的相同。试验期调 查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螟害枯心率、7月份株高,调查收 获期有效茎、株高、茎径及抗倒伏能力、主要病害发病率等,11月 至收获期止,每个月每个品系采6株进行甘蔗品质分析,新植和宿根 收获时每小区称实产,计算亩产蔗量和亩含糖量。
表1 桂糖04-1001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汇总表(2008-2010年)

表2 桂糖04-1001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汇总表2(2008-2010年)


历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桂糖04-1001(本发明选育出的 品种)的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均超过对照新台糖22号(新 台糖22号),螟害枯心率,黑穗病、梢腐病等主要病害的田间发病率 均少于新台糖22号;株高、茎径、亩有效茎数、抗倒能力均超过新 台糖22号。2年新植2年宿根平均亩产蔗量7012公斤,亩亩含糖量 1123.3公斤,比新台糖22号分别增产11.55%和16.0%,11月-翌年2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16.02%,比新台糖22号高0.63个百分点(见表1 和表2)。
桂糖04-1001(桂糖42号)因在上述历年试验中综合表现比较优 秀获准进入了2011-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
步骤9、2011年-2012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系 11个,分别为桂糖03-1229、桂糖03-1246、桂糖03-1447、桂糖03-1985、 桂糖03-2287、桂糖03-2309、桂糖03-453、桂糖04-1001、桂糖05-3084、 柳城04-359、西大引11号;对照为新台糖22号(新台糖22号,CK)。 二年新植(2011和2012年分别春植)、一年宿根(2011年新植蔗砍 收后2012年留宿根1年继续进行试验)。6个区域试验点分布在南宁、 百色、河池、柳州、北海、崇左等市蔗区。在各试验点选用2亩以上 的平整的地块进行每年的新植试验。2011年的新植试验地块同为下 一年的宿根试验地块。试验地要求在当地蔗区具有代表性,肥力中等、 地力均匀、平整、排灌方便。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田间设计。3个重 复,4-5行区,行距1.0~1.2米,行长7-10米,小区面积35-50m2, 边排设1排保护排,边际设2-3行保护行。田间管理参考当地甘蔗生 产中等管理水平进行,但各区试点内各品种小区处理和重复间的施 肥、除草、中耕培土等田间管理必须要一致。调查项目包括出苗率、 分蘖率、螟害枯心率(%)、黑穗病发病率(%)、梢腐发病率(%)、株高、 茎径、亩有效茎数、实产(砍收全部小区称重)和甘蔗蔗糖分(%)。 桂糖04-1001表现萌芽快而整齐,萌芽率较高。分蘖率中等。前期生 长快,拔节早,伸长期生长快,后期不早衰,亩有效茎多。植株较高, 中大茎,蔗茎均匀整齐。易脱叶,抗病、抗寒抗倒性能明显好于新台 糖22号,适应性较强。桂糖04-1001两新一宿区试平均亩产6780公 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9.26%,其中宿根平均甘蔗产量为 6901公斤,比新台糖22号增13.24%。11月-翌年2月平均甘蔗蔗糖 分为14.77%,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0.66个百分点。其中,11 月份、12月份、1月份、2月份的甘蔗蔗糖分分别为13.68%、14.82%、 15.17%、15.43%,比新台糖22号分别增0.47、0.47、0.72、1.01个百 分点。平均亩含糖量1001.7公斤,比新台糖22号增产14.45%,其中 宿根平均亩含糖量1038.7公斤,比新台糖22号增产22.28%。试验结 果见表3-表6。
表3 2011-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主要农艺性状汇总表(两新一宿平均 值)


表4 2011-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产蔗量和蔗糖分汇总表(两新一 宿平均值)

表5 2011-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宿根试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汇总表(2012 年)


表6 2011-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甘蔗产量、蔗糖分与亩含糖量(2012 年宿根)

步骤10、2012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生产试验:分别在南宁、百 色、河池、柳州、北海、崇左等蔗区进行,各试验点选择5亩左右试 验地,要求在当地具有代表性,肥力中等、地力均匀、平整、排灌方 便。参试材料9个,包括本轮区试的6个材料:桂糖03-2287、桂糖 03-2309、桂糖03-453、桂糖04-1001、桂糖05-3084、柳城04-359和 补做上一轮区试的2个材料桂糖02-1156、桂糖02-649;对照品种新 台糖22号。一年新植。田间设计采用对比法排列,每个材料种植0.5 亩左右,相邻排列种植。田间管理与区试新植蔗相同。收获时只需测 定各品种小区蔗茎产量。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桂糖04-1001平均甘 蔗产量为5908公斤/亩,比新台糖22号增产7.9%(见表7)。
表7 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生产示范试验各区试点平均产量汇总表

可见桂糖04-1001不仅高产高糖,而且宿根性好,抗病、抗寒、 抗倒伏能力强,是糖厂和蔗农均可同时获益的优良新品系。该品系于 2013年6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为桂糖42号。

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67243.0(22)申请日 2014.11.20A01H 1/02(2006.01)A01H 1/04(2006.01)A01G 1/00(2006.01)(71)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地址 530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大学东路 172 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72)发明人 王伦旺 李翔 邓宇驰 经艳黄海荣 唐仕云 谭芳 周会段维兴 雷敬超 杨荣仲 黄家雍(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普通合伙 ) 11350代理人 汤东凤(54) 发明名称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

2、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桂糖 92-66 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花穗种子,将杂交花穗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定植田间,依次经过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的试验和选择,再经过预备品种比较圃试验、品种比较圃试验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及品种审定等环节,整个育种试验过程中,除了注重高产、高糖及相关性状的选择外,还特别增加了抗风抗倒的选择压力,因而得到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的甘蔗品种。该品种还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易脱叶、宿根性好,抗病抗寒能力强,适应性广等特性。可为我国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

3、术支持。(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9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72341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CN 104472341 A1/2 页21.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桂糖 92-66 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花穗种子,将杂交花穗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定植田间,依次经过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的试验和选择 ;再经过预备品种比较圃试验、品种比较圃试验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整个育种试验过程中,除了注重高产、。

4、高糖及相关性状的选择外,还特别增加了抗风抗倒的选择压力,因而得到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的甘蔗品种。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育苗的条件为 :在温度 20-35,湿度 60 -100的温室条件下,以经过高压灭菌的土壤为基质,对杂交种子进行播种和培育,3 片叶以上的实生苗于苗盘上假植。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种圃按行距 0.9-1.2 米,株距 0.25-0.4 米定植田间。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种圃的初选和复选的具体选择。

5、标准为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及其以上、茎数 2 条以上、脱叶或易剥叶、实心或空心蒲心程度较轻、无明显病害、锤度高、不倒伏或倒伏轻的单株进入下年选种圃试验 ;其中,植株的高低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由大到小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种圃按行距 0.9-1.2 米,株系间距 30-40 厘米,行长 6-10 米,每行种植 4 个 -6 个株系,每隔 10-20 行种植 1 个对照种,对照种为当时当地主栽品种,新植 年 ;于每年 9 月进行初。

6、选,12 月中下旬至次年 1 月进行决选,不保留宿根 ;初选时以对照种作参照,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不低于对照种 1 度、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明显病害的株系 ;决选时测定田间锤度 5 株,检查蔗茎空心和蒲心程度,锤度低于对照种平均锤度超过 1 度以上的、或蔗茎中空心以上、或蔗茎中蒲心以上的和倒伏严重的均要淘汰,其中,植株的高低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由大到小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鉴定圃按行距 1-1.2 。

7、米,行长 8-9 米,每 1 行种植 1 个选种圃入选株系材料,按常规大田生产的下种量下种,每隔8-10行种植1行对照种,对照种为当时当地主栽品种,新植选拔于每年9月进行初选,12月中下旬至次年1月进行决选,选拔指标、方法与选种圃相同,并进行田间抗病性评价,并留宿根一年继续观察和补选,主要针对未入选的材料进行补选,以对照种作参照,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较高 ( 一般不应低于对照 1 度 )、有效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明显病害的品系,选拔时间和方法同新植季 ;对上年入选材料重点观察其宿根发株能力和有效茎数、抗倒伏能力表现进行综合评价。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产高。

8、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备品种比较圃按行距0.9-1.2米,小区3-5行,行长6-10米,对照为当地主栽品种,1年新植 1 年宿根,生长期调查萌芽率、分蘖数,螟害枯心率、7 月份株高,收获期调查有效茎、株高、茎径、倒伏、空蒲心、病害、水裂、脱叶性,11 月至收获期止,每个月每个品系采 6 株进行甘蔗品质分析,新植和宿根收获时每小区称实产,选拔指标、方法与鉴定圃相近,选拔时应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72341 A2/2 页3有 3 名以上有多年育种和植保经验的科技人员参加并参考田间调查的结果。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

9、征在于,所述品种比较圃试验按新植蔗连续种植 2 年,每年 1-3 月种植 ;每小区 4-5 行,行距 0.9-1.2米,行长7-10米,对照为当地当时主栽品种 ;每亩施N、P、K复合肥50公斤及磷肥50公斤,并与底土拌匀 ;采用蔗茎上半茎留种,剥叶,砍成双芽段 ;亩下种量 6000 8000 芽,种茎以双行品字形排列,两行种茎之间距离 5 厘米 ;种植 10 天内喷施芽前除草剂,每亩用 150-200g阿特拉津加 40ml 乙草胺乳剂,兑水 50-75 公斤,均匀喷于蔗地表面,下种后 15 天内天气干旱时,要淋水一次 ;遇雨天水田蔗排除渍水 ;4-5 月份注意中耕除草 ;在幼苗达到 6-8 张。

10、叶时,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钾肥 15 公斤,培土 5-7 厘米 ;在 5 月底至 6 月中旬的分蘖末期伸长初期,每亩施复合肥 50 公斤,培土高度 20 厘米以上 ;苗期要注意防治蓟马和螟虫为害,用 48毒死蜱农药兑水 1000 倍溶液喷施 ;防治绵蚜虫 :在 5-9 月份用 40乐果 1000 倍溶液或用 50霹蚜雾每亩 20-30 克兑水 40 公斤喷雾 ;宿根试验 2 年 ;每年上造甘蔗砍收后,当气温稳定达到 13以上时及时开垄松蔸 ;在破垄后 20 天亩施复合肥 50 公斤,钾肥 20 公斤,并施毒死蜱 5 公斤,盖土复垄 ;复垄后用阿特拉津乳剂 150-200 克兑水 50-75。

11、 公斤定向喷雾防除杂草 ;5 月中旬至 6 月初,亩施含氮、磷、钾复合肥 50-60 公斤加尿素 30 公斤,并用拖拉机进行大培土。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72341 A1/9 页4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选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背景技术0002 近年来在受到国际低价糖的打压和国内糖料蔗生产成本日益企高不下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甘蔗糖业生产到了严重影响,连续多年出现行业性亏损。导致出现这种局面的的诸多因素中,品种结构单一化和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是突出的问题,在我国甘蔗主产区广西新台糖 22 号的种植面积占其。

12、甘蔗总面积的 70以上,个别市县或糖厂蔗区达到 95以上,在许多蔗区新台糖22号的抗寒能力低、宿根性差,产量不断下降,全区平均单产4.26吨/ 亩,仅为澳大利亚的 70、巴西的 80左右。其次是原料蔗的质量问题,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甘蔗种植面积不可能出现明显的扩大,在甘蔗单产一定的情况下,只有提高原料蔗的质量才可以进一步提高蔗糖产业的空间。同外国相比我国产糖率较低,全国平均产糖率仅11.19,广东湛江最低 ( 开榨时 ) 产糖率只有 9左右,广西、云南产糖率 12左右,而澳大利亚产糖率达 13.58,这就要求甘蔗育种者在注重选择品种产量性状的同时,也要注重质量性状的选择,选出的品种要达到高产高糖。

13、的水平。而甘蔗生产机械化特别是收获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太低是制约我国甘蔗糖业持续发展的又一最突出因素,除了要研发有中国特色的甘蔗生产机械外,选育高产、高糖、宿根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蔗新品种显得尤为重要。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解决了现有甘蔗品种不能同时满足既高产又高糖且抗倒伏能力强的问题。0004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以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桂糖 92-66 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花穗种子,将杂交花穗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定植田间,依次。

14、经过杂种圃、选种圃、鉴定圃的试验和选择 ;再经过预备品种比较圃试验、品种比较圃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整个育种试验过程中,除了注重高产、高糖及相关性状的选择外,还特别增加了抗风抗倒的选择压力,因而得到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的甘蔗品种。0005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0006 播种育苗的条件为 :在温度 20-35,湿度 60 -100的温室条件下,以经过高压灭菌的土壤为基质,对杂交种子进行播种和培育,3 片叶以上的实生苗于苗盘上假植。0007 定植田间按行距 0.9-1.2 米株距 0.25-0.4 米定植田间,形成杂种圃。0008 杂种圃的初选和复选的具体选择标准为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及其。

15、以上、茎数 2条以上、脱叶或易剥叶、实心或空心蒲心程度较轻、无明显病害、锤度高的单株进入下年选种圃试验 ;其中,植株的高低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说 明 书CN 104472341 A2/9 页5数为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由大到小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0009 选种圃按行距 1.2 米,株系间距 40 厘米,行长 7-10 米,每行种植 4 个 -6 个株系,每隔 10-20 行种植 1 个对照种,对照种为当时当地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新植 1 年 ;于每年9 月进行初选,12 月中下旬至次年 1 月进行决选,不保留宿根 ;初选时以对照。

16、种作参照,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不低于对照种 1 度、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明显病害的株系 ;决选时测定田间锤度 5 株,检查蔗茎空心和蒲心程度,锤度低于对照种平均锤度超过 1 度以上的、或蔗茎中空心以上、或蔗茎中蒲心以上的和倒伏严重的均要淘汰,其中,植株的高低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由大到小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0010 鉴定圃按行距行距 1.2 米,行长 8 米,每 1 行种植 1 个选种圃入选株系材料,按常规大田生产的下种量下种,每隔 8-10 行种植 1 行对照种,对照种为新台糖。

17、 22 号。0011 预备品种比较圃按每行距 1.2 米,小区 3 行,行长 7 米,对照为当地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0012 品种比较试验圃按新植蔗连续种植 2 年,每年 2-3 月种植 ;每小区 4-5 行,行距0.9-1.2 米,行长 7-8 米,对照为当地当时主栽品种 ;每亩施 N、P、K 复合肥 50 公斤及磷肥50 公斤,并与底土拌匀 ;统一采用蔗茎上半茎种,剥叶,砍成双芽段 ;亩下种量 6000 8000芽,种茎以双行品字形排列,两行种茎之间距离 5 厘米 ;种植 10 天内喷施芽前除草剂,每亩用 150-200g 阿特拉津加 40ml 乙草胺乳剂,兑水 50-75 公斤,均。

18、匀喷于蔗地表面。下种后15 天内天气干旱时,要淋水一次 ;遇雨天水田蔗排除渍水 ;4-5 月份注意中耕除草 ;在幼苗达到 6-8 张叶时,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钾肥 15 公斤,培土 5-7 厘米 ;在 5 月底至 6 月中旬的分蘖末期伸长初期,每亩施复合肥 50 公斤,培土高度 20 厘米以上 ;苗期要注意防治蓟马和螟虫为害,用 48毒死蜱农药兑水 1000 倍溶液喷施 ;防治绵蚜虫 :在 5-9 月份用 40乐果1000倍溶液或用50霹蚜雾每亩20-30克兑水40公斤喷雾 ;宿根试验2年 ;每年上造甘蔗砍收后,当气温稳定达到 13以上时及时开垄松蔸 ;在破垄后 20 天亩施复合肥 50 。

19、公斤,钾肥 20 公斤,并施毒死蜱 5 公斤,盖土复垄 ;复垄后用阿特拉津乳剂 150-200 克兑水 50-75 公斤定向喷雾防除杂草 ;5 月中旬至 6 月初,亩施含氮、磷、钾复合肥 50-60 公斤加尿素 30 公斤,并用手扶拖拉机进行大培土。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是以我国适应性广的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桂糖 92-66 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种途径育成的甘蔗新品种桂糖 42 号,具有早熟、高糖、高产稳产、易脱叶、宿根性好,抗病、抗寒、抗倒伏能力强等特性,可为我国甘蔗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良种和技术支持。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

20、进行详细说明。下述所用到的植株品种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常规品种。0015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产高糖抗倒能力强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0016 步骤 1、2003 年 12 月以我国适应性广的甘蔗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为母本,超高糖的品系桂糖 92-66 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获得杂交花穗种子 ;说 明 书CN 104472341 A3/9 页60017 步骤 2、2004 年 2 月 -4 月播种育苗 :温度 20-35,湿度 60 -100的温室条件下,以经过高压灭菌的土壤为基质,对杂交种子进行播种和培育,3 片叶以上的实生苗于2004 年 4 月 5 日在 510 或 610。

21、 规格的苗盘上假植 ;0018 步骤 3、30-40 天后按行距 0.9-1.2 米株距 0.25-0.4 米定植田间,共定植实生苗828 株,形成杂种圃 ;0019 步骤 4、2004 年 11 月 10-25 日杂种圃初选,选择标准是按照株高、茎径、茎数、生势、剥叶难易、空心蒲心及病虫害情况等初选 ;2005 年 1 月 10-20 日杂种圃定选,一般应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或以上、茎数 2 条以上、脱叶或易剥叶、实心或空心蒲心程度较轻、无明显病害、锤度高的单株进入下年选种圃试验,其中,植株的高低的选择标准是由高到低依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茎径的粗细的选择标准是由大到小依。

22、次选拔,直到选取到所需要的植株个数为止 ;0020 步骤 5、2005 年选种圃 :行距 1.2m,株系间距 40cm,行长 7m,每行种植 4 个株系,每隔 10-20 行种植 1 个对照种 ( 当地当时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 )。新植 1 年。于每年 9 月进行初选,12 月中下旬至次年 1 月进行决选,不保留宿根。初选指标与杂种圃相近。选拔时一般应以对照种作参照,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较高 ( 一般不应低于对照1 度 )、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明显病害的株系。决选时测定田间锤度 5 株,检查蔗茎空心和蒲心程度,锤度低于对照种平均锤度超过 1 以上的、或蔗茎中。

23、空心以上、或蔗茎中等蒲心以上的和倒伏严重的一般均应淘汰 ;其中入选的桂糖 04-1001 品系平均田间锤度22.91,比新台糖22高0.91个百分点,并表现蔗株较高、蔗茎全实心、中至中大茎、生势较好、易脱叶,未倒伏。0021 步骤 6、2006-2007 年鉴定圃 :行距 1.2m,行长 8m,每 1 行种植 1 个选种圃入选株系材料,按一般大田生产的下种量下种,每隔 8-10 行种植 1 行对照种 ( 当地当时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 ),参试材料随机排列。0022 选拔方法 :新植选拔于每年 9 月进行初选,12 月中下旬至次年 1 月进行决选,选拔指标、方法与选种圃相同,并进行田间抗病性。

24、评价。并留宿根一年继续观察和补选,主要针对未入选的材料进行补选,以对照种作参照,选拔植株较高、茎径中等以上、田间锤度较高(一般不应低于对照1度)、有效茎数较多、生势较好、易剥叶或脱叶、无明显病害的品系,选拔时间和方法同新植季 ;对上年入选材料重点观察其宿根发株能力和有效茎数、抗倒伏能力等表现进行综合评价。该组合的 10 个品系入选 4 个品系 ( 其中包含有 04-1001),入选率为 40.0 ;其中入选的桂糖 04-1001 品系新植宿根平均田间锤度 22.22,比新台糖 22 号高 1.20 个百分点,并表现蔗株较高、蔗茎全实心、中至中大茎、生势较好、易脱叶,宿根发株数和有效茎数均多于新。

25、台糖 22 号。0023 步骤 7、2007-2008 年预备品比圃 :每小区 3 行,行距 1.2m,行长 7m,2 3 个重复,对照为当地当时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随机排列。1 年新植 1 年宿根。生长期调查萌芽率、分蘖数,螟害枯心率、7 月份株高,收获期调查有效茎、株高、茎径、倒伏、空蒲心、病害、水裂、脱叶性等,11 月至收获期止,每个月每个品系采 6 株进行甘蔗品质分析,新植和宿根收获时每小区称实产。选拔指标、方法与鉴定圃相近,选拔时应有 3 名以上有多年育种和植保经验的科技人员参加并参考田间调查的结果。预备品比圃保留宿根一年,主要针对未入选的材料进行补选,选拔时间、选拔标准和方法。

26、同新植,对上年入选材料重点观察记录宿根表现。说 明 书CN 104472341 A4/9 页7该组合的 4 个品系入选了 2 个品系,入选率为 50 ;其中入选的桂糖 04-1001 品系新植蔗萌芽率 66.50,宿根蔗发株率 120.15,新植宿根平均分蘖率 70.5,分别超过对照新台糖 22 号 6.4、40.5、10.3 ( 绝对值 ),新植宿根螟害枯心率平均 2.56,与新台糖 22号的 2.76相当,7 月份平均株高 170 厘米,12 月份平均株高 323 厘米,比新台糖 22 号高 2厘米和 5 厘米,茎径 2.72 厘米,比新台糖 22 号粗 0.10 厘米,亩有效茎 4235。

27、 条,比新台糖 22号多 415 条,11 月 -1 月分平均甘蔗蔗糖分 15.90,比新台糖 22 号高 0.64 个百分点 ( 绝对值 ), 平均亩产甘蔗 6337 公斤,亩产糖量 1007.6 公斤,比新台糖 22 号分别增产 14.10和18.88,并表现田间倒伏蔗出现时间晚于新台糖22号,倒伏程度明显轻于新台糖22号,气根少,无水裂。0024 步骤 8 :品种比较试验圃,2008-2009 年为新植蔗 2 年,每年 2-3 月种植。每小区4-5 行,行距 0.9-1.2 米,行长 7-8 米,对照为当地当时主栽品种新台糖 22 号,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 38-48m2,边际设。

28、 2-3 行保护区。每亩施 N、P、K 复合肥 50 公斤及磷肥 50公斤,并与底土拌匀。统一采用蔗茎上半茎种,剥叶,砍成双芽段。亩下种量 6000 8000芽,种茎以双行品字形排列,两行种茎之间距离 5 厘米左右。种植 10 天内喷施芽前除草剂,每亩用 150-200g 阿特拉津加 40ml 乙草胺乳剂,兑水 50-75 公斤,均匀喷于蔗地表面。下种后 15 天内天气干旱时,要淋水一次。遇雨天水田蔗特别注意排除渍水。4-5 月份注意中耕除草。在幼苗达到 6-8 张叶时,每亩施尿素 10 公斤,钾肥 15 公斤,培土 5-7 厘米。在 5 月底至 6 月中旬的分蘖末期伸长初期,每亩施复合肥 5。

29、0 公斤,培土高度 20 厘米以上。苗期要注意防治蓟马和螟虫为害,用 48毒死蜱等农药兑水 1000 倍溶液喷施。防治绵蚜虫 :在 5-9月份注意防治。常用 40乐果 1000 倍溶液或用 50霹蚜雾每亩 20-30 克兑水 40 公斤左右喷雾。0025 2009-2010年留宿根试验2年。每年上造甘蔗砍收后,当气温稳定达到13以上时及时开垄松蔸。在破垄后 20 天左右亩施复合肥 50 公斤,钾肥 20 公斤,并施毒死蜱 5 公斤,盖土复垄。复垄后用阿特拉津乳剂 150-200 克兑水 50-75 公斤定向喷雾防除杂草。5 月中旬至 6 月初,亩施含氮、磷、钾复合肥 50-60 公斤加尿素 3。

30、0 公斤,并用手扶拖拉机进行大培土。其他各期管理措施与新植蔗的相同。试验期调查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螟害枯心率、7 月份株高,调查收获期有效茎、株高、茎径及抗倒伏能力、主要病害发病率等,11 月至收获期止,每个月每个品系采 6 株进行甘蔗品质分析,新植和宿根收获时每小区称实产,计算亩产蔗量和亩含糖量。0026 表 1 桂糖 04-1001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汇总表 (2008-2010 年 )0027 说 明 书CN 104472341 A5/9 页80028 表 2 桂糖 04-1001 品种比较试验结果汇总表 2(2008-2010 年 )0029 0030 0031 历年的品种比较试。

31、验结果表明 :桂糖 04-1001( 本发明选育出的品种 ) 的出苗率、宿根发株率、分蘖率均超过对照新台糖 22 号 ( 新台糖 22 号 ),螟害枯心率,黑穗病、梢腐病等主要病害的田间发病率均少于新台糖 22 号 ;株高、茎径、亩有效茎数、抗倒能力均超过新台糖 22 号。2 年新植 2 年宿根平均亩产蔗量 7012 公斤,亩亩含糖量 1123.3 公斤,比新台糖22 号分别增产 11.55和 16.0,11 月 - 翌年 2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 16.02,比新台糖 22号高 0.63 个百分点 ( 见表 1 和表 2)。0032 桂糖 04-1001( 桂糖 42 号 ) 因在上述历年试验中。

32、综合表现比较优秀获准进入了2011-2012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0033 步骤 9、2011 年 -2012 年参加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 :参试品系 11 个,分别为桂糖 03-1229、桂糖 03-1246、桂糖 03-1447、桂糖 03-1985、桂糖 03-2287、桂糖 03-2309、桂糖03-453、桂糖 04-1001、桂糖 05-3084、柳城 04-359、西大引 11 号 ;对照为新台糖 22 号 ( 新台糖 22 号,CK)。二年新植 (2011 和 2012 年分别春植 )、一年宿根 (2011 年新植蔗砍收后2012年留宿根1年继续进行试验)。6个区域试验点分。

33、布在南宁、百色、河池、柳州、北海、崇左等市蔗区。在各试验点选用 2 亩以上的平整的地块进行每年的新植试验。2011 年的新植试验地块同为下一年的宿根试验地块。试验地要求在当地蔗区具有代表性,肥力中等、地说 明 书CN 104472341 A6/9 页9力均匀、平整、排灌方便。采用随机区组法排列田间设计。3 个重复,4-5 行区,行距 1.0 1.2 米,行长 7-10 米,小区面积 35-50m2,边排设 1 排保护排,边际设 2-3 行保护行。田间管理参考当地甘蔗生产中等管理水平进行,但各区试点内各品种小区处理和重复间的施肥、除草、中耕培土等田间管理必须要一致。调查项目包括出苗率、分蘖率、螟。

34、害枯心率 ( )、黑穗病发病率()、梢腐发病率()、株高、茎径、亩有效茎数、实产(砍收全部小区称重)和甘蔗蔗糖分 ( )。桂糖 04-1001 表现萌芽快而整齐,萌芽率较高。分蘖率中等。前期生长快,拔节早,伸长期生长快,后期不早衰 , 亩有效茎多。植株较高,中大茎,蔗茎均匀整齐。易脱叶,抗病、抗寒抗倒性能明显好于新台糖 22 号,适应性较强。桂糖 04-1001 两新一宿区试平均亩产6780公斤,比对照品种新台糖22号增产9.26,其中宿根平均甘蔗产量为6901 公斤,比新台糖 22 号增 13.24。11 月 - 翌年 2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 14.77,比对照品种新台糖 22 号增 0.6。

35、6 个百分点。其中,11 月份、12 月份、1 月份、2 月份的甘蔗蔗糖分分别为 13.68、14.82、15.17、15.43,比新台糖 22 号分别增 0.47、0.47、0.72、1.01个百分点。平均亩含糖量 1001.7 公斤,比新台糖 22 号增产 14.45,其中宿根平均亩含糖量 1038.7 公斤,比新台糖 22 号增产 22.28。试验结果见表 3- 表 6。0034 表 3 2011-2012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主要农艺性状汇总表 ( 两新一宿平均值)0035 0036 0037 表4 2011-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产蔗量和蔗糖分汇总表(两新一宿平均值)0038 说 明 书CN 104472341 A7/9 页100039 表 5 2011-2012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宿根试验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汇总表 (2012年)0040 0041 0042 表 6 2011-2012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甘蔗产量、蔗糖分与亩含糖量 (2012 年宿根 )0043 说 明 书CN 10447234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