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插座及终端.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4074234 上传时间:2018-08-14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05295.X

申请日:

2014.12.19

公开号:

CN104485557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1R 13/73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变更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园北环大道9018号大族创新大厦A座六楼变更后: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园北环大道9018号大族创新大厦A座六楼|||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R 13/73申请日:20141219|||公开

IPC分类号:

H01R13/73; H01R13/24; H04R1/10

主分类号:

H01R13/73

申请人: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明人:

黎仁和

地址: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园北环大道9018号大族创新大厦A座六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87

代理人:

胡海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耳机插座及终端,所述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弹片组、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所述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所述检测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与所述左声道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弹片组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设于所述左声道弹片的一侧,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所述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弹片通过所述耳机插头电连接,所述检测弹片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安装于所述座 体上的弹片组、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左声道信号的左声 道弹片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 所述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所 述检测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与所述左声道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弹 片组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设于所述左声道弹片 的一侧,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所述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 弹片通过所述耳机插头电连接,所述检测弹片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包括用于接 收所述耳机插头的麦克风信号的麦克风弹片、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接地 信号的接地弹片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右声道信号的右声道弹片。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位于所述左 声道弹片靠近所述插孔的开口的一侧。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弹片、接地 弹片及右声道弹片依次排列,且所述右声道弹片靠近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顶面、与 所述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及设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且依次连接的正 面、第一侧面、背面与第二侧面,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向相对设置,所述第 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插孔由所述顶面朝向所述底面延伸, 所述正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度,所述弹片组及所述左声道弹片安 装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所述检测弹片安装于所述座体靠近 第二侧面一侧。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对应所 述麦克风弹片、接地弹片及右声道弹片设有第一容置部、第二容置部与第三 容置部。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上对应所述第 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检测弹片设有第四容置部与第五容置部。 8.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 间的距离为12.30~12.40毫米,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 6.00~6.10毫米,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距离为4.0~4.2毫米。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 间的距离为12.35毫米,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6.05毫 米,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距离为4.1毫米。 10.  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 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为上述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座。

说明书

说明书耳机插座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耳机插座及终端。
背景技术
现如今,为了提升用户语音通话以及媒体播放的品质,耳机插座已经成 为了集成在移动终端的重要零件之一。然而,随着移动终端越做越薄,因机 身空间较为有限,耳机插座一般均采取一体式的塑胶支架,这使得体积相对 较大的耳机插座本体占用了机壳本体绝大部分空间,机壳已经没有足够的空 间来保护耳机插座并对其进行结构支撑,传统的塑胶支架的耳机插座无法满 足严苛的强度可靠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及终端,旨在解决现有的耳机 插座不能有效检测耳机插头插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包括座体、 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弹片组、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左声 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 的检测弹片,所述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 的孔壁上,所述检测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与所述左声道弹片相对 设置,所述弹片组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设于所 述左声道弹片的一侧,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所述左声道弹 片与所述检测弹片通过所述耳机插头电连接,所述检测弹片接收所述耳机插 头的检测信号。
优选地,所述弹片组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麦克风信号的麦克风 弹片、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接地信号的接地弹片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 头的右声道信号的右声道弹片。
优选地,所述弹片组位于所述左声道弹片靠近所述插孔的开口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麦克风弹片、接地弹片及右声道弹片依次排列,且所述右 声道弹片靠近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
优选地,所述座体包括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及设于所述顶 面与所述底面之间且依次连接的正面、第一侧面、背面与第二侧面,所述正 面与所述背面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插 孔由所述顶面朝向所述底面延伸,所述正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度, 所述弹片组及所述左声道弹片安装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所 述检测弹片安装于所述座体靠近第二侧面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上对应所述麦克风弹片、接地弹片及右声道弹片 设有第一容置部、第二容置部与第三容置部。
优选地,所述底面上对应所述第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弹片设有第四容 置部与第五容置部。
优选地,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30~12.40毫米,所述第 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6.00~6.10毫米,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 之间的距离为4.0~4.2毫米。
优选地,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35毫米,所述第一侧面与 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6.05毫米,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距离为4.1 毫米。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所述 本体上的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弹片组、 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及安装于 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所述座体的一端 开设有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所述检测弹片设置 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与所述左声道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弹片组设置于所述 插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设于所述左声道弹片的一侧,当所述 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所述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弹片通过耳机插 头电连接,所述检测弹片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
本发明的耳机插座及终端,当耳机插头插入时,将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 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与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 片电连接,拉低检测弹片上的电平,触发耳机模式,而当插入的是塑胶防尘 塞时,所述检测弹片上的电平依旧为高,则不触发耳机模式,有效识别耳机 插头的插入,提高耳机插头识别的准确性,且本发明耳机插座,通过将弹片 组与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一侧,检测弹片对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 于所述插孔另一侧,能有效减小所述座体的厚度,利于用该耳机插座的终端 的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耳机插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耳机插座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机插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 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耳机插座包 括座体100、安装于座体100上的弹片组200、安装于座体100上用于接收耳 机插头(未图示)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300及安装于座体100上用于接 收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400,座体100的一端开设有插孔102,左 声道弹片300设置于插孔102的孔壁上,检测弹片400设置于插孔102的孔 壁上且与左声道弹片300相对设置,弹片组200设置于插孔102的孔壁上且 沿插孔102的轴向方向设于左声道弹片300的一侧,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 座时,左声道弹片300与检测弹片400通过耳机插头电连接,检测弹片400 接收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本发明的耳机插座,当耳机插头插入时,将用于 接收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400与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左声道信号 的左声道弹片300电连接,拉低检测弹片400上的电平,检测弹片400接收 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并触发耳机模式,而当插入的是塑胶防尘塞时,检测 弹片400上的电平依旧为高,检测弹片400未接收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 则不触发耳机模式,有效识别耳机插头的插入,提高耳机插头识别的准确性, 且本发明耳机插座弹片组200与左声道弹片300均位于插孔102的一侧,检 测弹片400对应左声道弹片300安装于插孔102另一侧,能有效减小座体100 的厚度,利于用该耳机插座的终端的薄型化。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弹片组200包括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麦克风 信号的麦克风弹片220、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接地信号的接地弹片240及用于 接收耳机插头的右声道信号的右声道弹片260。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座时, 麦克风弹片220与耳机插头电连接,以使得耳机插头的麦克风信号连接到实 际的麦克风电路上;接地弹片240与耳机插头电连接,以将耳机插头接地, 右声道弹片260与耳机插头电连接,以使得耳机插头的右声道信号连接到实 际的右声道信号路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片组200位于左声道弹片300靠近插孔102 的开口的一侧。麦克风弹片220、接地弹片240及右声道弹片260依次排列, 且右声道弹片260靠近左声道弹片300设置。该处对麦克风弹片220、接地弹 片240及右声道弹片260的具体位置关系的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 明,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其他排布方式,同样可实现本发明的技 术效果。
进一步地,座体100包括顶面110、与顶面110相对设置的底面120及设 于顶面110与底面120之间且依次连接的正面130、第一侧面140、背面(未 图示)与第二侧面160,正面130与背面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140与第二侧 面160相对设置,插孔102由顶面110朝向底面120延伸,正面130的宽度 大于第一侧面140的宽度,弹片组200与左声道弹片300安装于座体100靠 近第一侧面140的一侧,检测弹片400安装于座体100靠近第二侧面160一 侧。
具体地,第一侧面140上对应麦克风弹片220、接地弹片240及右声道弹 片260设有第一容置部142、第二容置部144与第三容置部146。当麦克风弹 片220、接地弹片240及右声道弹片260分别安装于第一容置部142、第二容 置部144与第三容置部146内时,麦克风弹片220、接地弹片240及右声道弹 片260的部分延伸于插孔102内。底面120上对应左声道弹片300与检测弹 片400设有第四容置部122与第五容置部124。当左声道弹片300与检测弹片 400分别安装于第四容置部122与第五容置部124时,左声道弹片300对应设 于右声道弹片260的下方且部分延伸于插孔102内,第五容置部124与左声 道弹片300相对设置且部分延伸于插孔102内,当耳机插头插入插孔102时, 麦克风弹片220、接地弹片240、右声道弹片260、左声道弹片300与检测弹 片400分别与耳机插头的对应位置电连接,进而实现耳机插头与耳机插座的 配合,其中左声道弹片300与检测弹片400通过耳机插头电连接,以实现对 耳机插头的检测。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顶面110与底面120之间的距离为12.30~12.40 毫米,第一侧面140与第二侧面160之间的距离为6.00~6.10毫米,正面130 与背面之间的距离为4.0~4.2毫米。优选地,顶面110与底面120之间的距 离为12.35毫米,第一侧面140与第二侧面160之间的距离为6.05毫米,正 面130与背面之间的距离为4.1毫米。本发明的耳机插座现有的耳机插座体 100积较小,且与标准的耳机插头配合后,其之间的间隙可达到2.15毫米, 相比现有的1.40毫米,为用本发明耳机插座的终端设备的壳体预留了足够的 间隙,进而可以有效保证终端壳体的强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本体上的耳机插座,耳机插 座包括前述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中所有的技术方案,其详细结构可参照前 述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耳机插座及终端,当耳机插头插入时,将用于接收 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与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 弹片电连接,拉低检测弹片上的电平,触发耳机模式,而当插入的是塑胶防 尘塞时,检测弹片上的电平依旧为高,则不触发耳机模式,有效识别耳机插 头的插入,提高耳机插头识别的准确性,且本发明耳机插座,通过将弹片组 与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插孔的一侧,检测弹片对应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插孔另一 侧,能有效减小座体的厚度,利于用该耳机插座的终端的薄型化。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 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耳机插座及终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耳机插座及终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耳机插座及终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机插座及终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机插座及终端.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05295.X(22)申请日 2014.12.19H01R 13/73(2006.01)H01R 13/24(2006.01)H04R 1/10(2006.01)(71)申请人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园北环大道 9018 号大族创新大厦 A 座六楼(72)发明人 黎仁和(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代理人 胡海国(54) 发明名称耳机插座及终端(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耳机插座及终端,所述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弹片组、安装于所述。

2、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所述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所述检测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与所述左声道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弹片组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设于所述左声道弹片的一侧,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所述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弹片通过所述耳机插头电连接,所述检测弹片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85557 。

3、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CN 104485557 A1/1 页21.一种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弹片组、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所述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所述检测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与所述左声道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弹片组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设于所述左声道弹片的一侧,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所述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弹片通过所述耳机插头电连接,所述检测弹片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

4、检测信号。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麦克风信号的麦克风弹片、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接地信号的接地弹片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右声道信号的右声道弹片。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组位于所述左声道弹片靠近所述插孔的开口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 3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弹片、接地弹片及右声道弹片依次排列,且所述右声道弹片靠近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5.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及设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且依次连接的正面、第一侧面、背面与第二侧。

5、面,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插孔由所述顶面朝向所述底面延伸,所述正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度,所述弹片组及左声道弹片安装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所述检测弹片安装于所述座体靠近第二侧面一侧。6.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对应所述麦克风弹片、接地弹片及右声道弹片设有第一容置部、第二容置部与第三容置部。7.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上对应所述第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检测弹片设有第四容置部与第五容置部。8.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3。

6、0 12.40 毫米,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 6.00 6.10 毫米,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距离为 4.0 4.2 毫米。9.如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耳机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35 毫米,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 6.05 毫米,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距离为 4.1 毫米。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为上述权利要求 1 至 9 任一项所述的耳机插座。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85557 A1/4 页3耳机插座及终端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

7、耳机插座及终端。背景技术0002 现如今,为了提升用户语音通话以及媒体播放的品质,耳机插座已经成为了集成在移动终端的重要零件之一。然而,随着移动终端越做越薄,因机身空间较为有限,耳机插座一般均采取一体式的塑胶支架,这使得体积相对较大的耳机插座本体占用了机壳本体绝大部分空间,机壳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来保护耳机插座并对其进行结构支撑,传统的塑胶支架的耳机插座无法满足严苛的强度可靠性要求。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及终端,旨在解决现有的耳机插座不能有效检测耳机插头插入的技术问题。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弹片组。

8、、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所述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所述检测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与所述左声道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弹片组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设于所述左声道弹片的一侧,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所述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弹片通过所述耳机插头电连接,所述检测弹片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0005 优选地,所述弹片组包括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麦克风信号的麦克风弹片、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接地信号的接地弹片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右声道。

9、信号的右声道弹片。0006 优选地,所述弹片组位于所述左声道弹片靠近所述插孔的开口的一侧。0007 优选地,所述麦克风弹片、接地弹片及右声道弹片依次排列,且所述右声道弹片靠近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0008 优选地,所述座体包括顶面、与所述顶面相对设置的底面及设于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且依次连接的正面、第一侧面、背面与第二侧面,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所述插孔由所述顶面朝向所述底面延伸,所述正面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面的宽度,所述弹片组及所述左声道弹片安装于所述座体靠近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所述检测弹片安装于所述座体靠近第二侧面一侧。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

10、侧面上对应所述麦克风弹片、接地弹片及右声道弹片设有第一容置部、第二容置部与第三容置部。0010 优选地,所述底面上对应所述第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弹片设有第四容置部与第五容置部。0011 优选地,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为12.3012.40毫米,所述第一侧面与说 明 书CN 104485557 A2/4 页4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 6.00 6.10 毫米,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距离为 4.0 4.2 毫米。0012 优选地,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距离为 12.35 毫米,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距离为 6.05 毫米,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之间的距离为 4.1 毫米。0013 。

11、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所述本体上的耳机插座,所述耳机插座包括座体、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的弹片组、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及安装于所述座体上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所述座体的一端开设有插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所述检测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与所述左声道弹片相对设置,所述弹片组设置于所述插孔的孔壁上且沿所述插孔的轴向方向设于所述左声道弹片的一侧,当所述耳机插头插入所述耳机插座时,所述左声道弹片与所述检测弹片通过耳机插头电连接,所述检测弹片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0014 本发明的耳机插座。

12、及终端,当耳机插头插入时,将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与用于接收所述耳机插头的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电连接,拉低检测弹片上的电平,触发耳机模式,而当插入的是塑胶防尘塞时,所述检测弹片上的电平依旧为高,则不触发耳机模式,有效识别耳机插头的插入,提高耳机插头识别的准确性,且本发明耳机插座,通过将弹片组与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的一侧,检测弹片对应所述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所述插孔另一侧,能有效减小所述座体的厚度,利于用该耳机插座的终端的薄型化。附图说明0015 图 1 为本发明耳机插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6 图 2 为本发明耳机插座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0017 图 3 为本发明机插座。

13、的剖面结构示意图。0018 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0019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耳机插座,参照图 1 至图 3,在一实施例中,耳机插座包括座体100、安装于座体 100 上的弹片组 200、安装于座体 100 上用于接收耳机插头 ( 未图示 ) 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300及安装于座体100上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400,座体 100 的一端开设有插孔 102,左声道弹片 300 设置于插孔 102 的孔壁上,检测弹片400设置于插孔102的孔壁上且。

14、与左声道弹片300相对设置,弹片组200设置于插孔102的孔壁上且沿插孔102的轴向方向设于左声道弹片300的一侧,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座时,左声道弹片 300 与检测弹片 400 通过耳机插头电连接,检测弹片 400 接收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本发明的耳机插座,当耳机插头插入时,将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400 与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 300 电连接,拉低检测弹片 400 上的电平,检测弹片 400 接收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并触发耳机模式,而当插入的是塑胶防尘塞时,检测弹片 400 上的电平依旧为高,检测弹片 400 未接收到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则不触说 明 书。

15、CN 104485557 A3/4 页5发耳机模式,有效识别耳机插头的插入,提高耳机插头识别的准确性,且本发明耳机插座弹片组 200 与左声道弹片 300 均位于插孔 102 的一侧,检测弹片 400 对应左声道弹片 300 安装于插孔 102 另一侧,能有效减小座体 100 的厚度,利于用该耳机插座的终端的薄型化。0021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弹片组 200 包括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麦克风信号的麦克风弹片 220、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接地信号的接地弹片 240 及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右声道信号的右声道弹片 260。当耳机插头插入耳机插座时,麦克风弹片 220 与耳机插头电连接,以使得耳机插头的。

16、麦克风信号连接到实际的麦克风电路上 ;接地弹片 240 与耳机插头电连接,以将耳机插头接地,右声道弹片 260 与耳机插头电连接,以使得耳机插头的右声道信号连接到实际的右声道信号路上。0022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弹片组 200 位于左声道弹片 300 靠近插孔 102 的开口的一侧。麦克风弹片 220、接地弹片 240 及右声道弹片 260 依次排列,且右声道弹片 260 靠近左声道弹片 300 设置。该处对麦克风弹片 220、接地弹片 240 及右声道弹片 260 的具体位置关系的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其他排布方式,同样可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效果。002。

17、3 进一步地,座体100包括顶面110、与顶面110相对设置的底面120及设于顶面110与底面 120 之间且依次连接的正面 130、第一侧面 140、背面 ( 未图示 ) 与第二侧面 160,正面 130 与背面向相对设置,第一侧面 140 与第二侧面 160 相对设置,插孔 102 由顶面 110 朝向底面 120 延伸,正面 130 的宽度大于第一侧面 140 的宽度,弹片组 200 与左声道弹片 300安装于座体100靠近第一侧面140的一侧,检测弹片400安装于座体100靠近第二侧面160一侧。0024 具体地,第一侧面 140 上对应麦克风弹片 220、接地弹片 240 及右声道弹。

18、片 260 设有第一容置部 142、第二容置部 144 与第三容置部 146。当麦克风弹片 220、接地弹片 240 及右声道弹片 260 分别安装于第一容置部 142、第二容置部 144 与第三容置部 146 内时,麦克风弹片 220、接地弹片 240 及右声道弹片 260 的部分延伸于插孔 102 内。底面 120 上对应左声道弹片 300 与检测弹片 400 设有第四容置部 122 与第五容置部 124。当左声道弹片 300与检测弹片 400 分别安装于第四容置部 122 与第五容置部 124 时,左声道弹片 300 对应设于右声道弹片 260 的下方且部分延伸于插孔 102 内,第五容。

19、置部 124 与左声道弹片 300 相对设置且部分延伸于插孔 102 内,当耳机插头插入插孔 102 时,麦克风弹片 220、接地弹片240、右声道弹片 260、左声道弹片 300 与检测弹片 400 分别与耳机插头的对应位置电连接,进而实现耳机插头与耳机插座的配合,其中左声道弹片 300 与检测弹片 400 通过耳机插头电连接,以实现对耳机插头的检测。0025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顶面 110 与底面 120 之间的距离为 12.30 12.40 毫米,第一侧面 140 与第二侧面 160 之间的距离为 6.00 6.10 毫米,正面 130 与背面之间的距离为 4.0 4.2 毫米。优。

20、选地,顶面 110 与底面 120 之间的距离为 12.35 毫米,第一侧面140 与第二侧面 160 之间的距离为 6.05 毫米,正面 130 与背面之间的距离为 4.1 毫米。本发明的耳机插座现有的耳机插座体 100 积较小,且与标准的耳机插头配合后,其之间的间隙可达到2.15毫米,相比现有的1.40毫米,为用本发明耳机插座的终端设备的壳体预留了足够的间隙,进而可以有效保证终端壳体的强度。0026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本体上的耳机插座,耳机插座包括前说 明 书CN 104485557 A4/4 页6述图 1 至图 3 所示实施例中所有的技术方案,其详细结构可参照前述实施。

21、例,在此不做赘述。0027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耳机插座及终端,当耳机插头插入时,将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检测信号的检测弹片与用于接收耳机插头的左声道信号的左声道弹片电连接,拉低检测弹片上的电平,触发耳机模式,而当插入的是塑胶防尘塞时,检测弹片上的电平依旧为高,则不触发耳机模式,有效识别耳机插头的插入,提高耳机插头识别的准确性,且本发明耳机插座,通过将弹片组与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插孔的一侧,检测弹片对应左声道弹片设置于插孔另一侧,能有效减小座体的厚度,利于用该耳机插座的终端的薄型化。0028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4485557 A1/3 页7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557 A2/3 页8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557 A3/3 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557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