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95850.5(22)申请日 2014.12.18H01G 2/10(2006.01)G01B 7/14(2006.01)(71)申请人 吴江变压器有限公司地址 215222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友谊工业区吴变大道 18 号(72)发明人 张瑞(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代理人 顾伯兴(54) 发明名称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包括透明容器、上极板、下极板,透明容器内依次设有上极板、下极板,透明容器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形口,圆形口的直径小。
2、于上极板或下极板的直径 ;下极板的上下两侧分别用同心圆形状的夹件固定 ;上极板、下极板分别焊接有导线,导线穿过圆形口 ;透明容器的靠下极板的侧部开设有通气孔;透明容器的侧部表面标有刻度,刻度由下极板的上表面起始 ;该电容器能够直接观测上极板与下极板的间距,省时省力,不需要额外使用测量工具,成本较低,便于使用。该电容器可应用于测量被试变压器的电压比,通过观测电容器的上极板与下极板的间距后,能够快速计算出被试变压器的电压比,且测试结果可靠,量程大。(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85。
3、226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1CN 104485226 A1/1 页21.一种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透明容器、上极板、下极板,透明容器内依次设有上极板、下极板,透明容器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形口,圆形口的直径小于上极板或下极板的直径 ;下极板的上下两侧分别用同心圆形状的夹件固定 ;上极板、下极板分别焊接有导线,导线穿过圆形口 ;透明容器的靠下极板的侧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 ;透明容器的侧部表面标有刻度,刻度由下极板的上表面起始。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透明容器采用玻璃制成的圆柱状。3.如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极板间。
4、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上极板的直径与下极板的直径相等。4.如权利要求 1-3 任一项所述的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容器连接电容压降式电压比电桥中,具体为 :采用该电容器两个,分别为电容器 C1、电容器 C2,电容器 C1 的一极连接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 A 端,电容器 C1 的另一极通过电流表连接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a端 ;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X端、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x端均连接电容器 C2 的一极,电容器 C2 的另一极通过电流表连接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 a端 ;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 A 端与 X 端间连接 220V 供电电源。5.如权利要求 4 所述的。
5、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夹件采用与透明容器相同的材质制成。6.如权利要求 5 所述的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其特征在于 :通气孔的直径等于或大于电容极板的厚度。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85226 A1/2 页3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背景技术0002 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藏电荷的元件,也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目前现有的电容器种类,在需要测量电容器上极板与下极板的间距时,由于上极板与下极板的位置变化而不易测量,还需要使用额外的测量工具,费时费力,不利使用。因此,对于需要对电容器的上极板与下极板的间距测量时,需要一种电容器。
6、能够使使用者快速准确地获取上极板与下级板的间距数值。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能够直接观测电容器的上极板与下极板的间距,得到上极板与下级板的间距数值,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05 一种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包括透明容器、上极板、下极板,透明容器内依次设有上极板、下极板,透明容器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形口,圆形口的直径小于上极板或下极板的直径 ;下极板的上下两侧分别用同心圆形状的夹件固定 ;上极板、下极板分别焊接有导线,导线穿过圆形口 ;透明容器的靠下极板的侧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 ;透明容器的侧部表面标有刻。
7、度,刻度由下极板的上表面起始。0006 进一步地,透明容器采用玻璃制成的圆柱状。0007 进一步地,上极板的直径与下极板的直径相等。0008 进一步地,该电容器连接电容压降式电压比电桥中,具体为 :采用该电容器两个,分别为电容器 C1、电容器 C2,电容器 C1 的一极连接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 A 端,电容器C1 的另一极通过电流表连接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 a 端 ;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 X端、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 x 端均连接电容器 C2 的一极,电容器 C2 的另一极通过电流表连接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 a 端 ;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 A 端与 X 端间连接 220V 供电电源。。
8、0009 进一步地,夹件采用与透明容器相同的材质制成。0010 进一步地,通气孔的直径等于或大于电容极板的厚度。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种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能够直接观测上极板与下极板的间距,省时省力,不需要额外使用测量工具,结构设计合理,成本较低,便于使用。该电容器可应用于测量被试变压器的电压比,通过观测电容器的上极板与下极板的间距后,能够快速计算出被试变压器的电压比,且测试结果可靠,量程大。附图说明0012 图 1 是实施例中电容器的左侧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CN 104485226 A2/2 页40013 图 2 是实施例中电容器的右侧结构示意图 ;0014 图 3 是实。
9、施例中电容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4 是实施例电容器应用于电容压降式电压比电桥中的连接示意图 ;0016 其中 :1- 透明容器,2- 上极板,3- 下极板,4- 夹件,5- 导线,6- 刻度,7- 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0017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0018 实施例0019 一种极板间距可测量式电容器,如图 1,包括透明容器 1、上极板 2、下极板 3,透明容器 1 内依次设有上极板 2、下极板 3,透明容器 1 的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圆形口,圆形口的直径小于上极板 2 或下极板 3 的直径 ;下极板 3 的上下两侧分别用同心圆形状的夹件 4 固定在透明容器 1 。
10、上 ;上极板 2、下极板 3 分别焊接有导线 5,导线 5 穿过圆形口 ;透明容器 1的靠下极板 3 的侧部开设有一个以上的通气孔 7,如图 2 ;透明容器 1 的侧部表面标有刻度6,刻度 6 由下极板 3 的上表面起始。透明容器 1 采用玻璃制成的圆柱状。上极板 2 的直径与下极板 3 的直径相等。透明容器 1 靠下极板 3 侧开两个通气孔 7,以保证电容极板之间的空气始终为一个大气压。0020 在进行极板间距测量时,保持电容器水平放置,透明容器 1 表面上设置比较详细的刻度 6,刻度 6 最下侧从下极板 3 的上表面开始,以方便读取。试验时,上极板 2 的下表面所对应的度数,即为电容极板之。
11、间的距离 d。0021 实施例的电容器连接电容压降式电压比电桥中,如图 4,可应用于测量被试变压器的电压比,具体为 :采用实施例的电容器两个,分别为电容器 C1、电容器 C2,电容器 C1 的一极连接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A端,电容器C1的另一极通过电流表连接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a端 ;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X端、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x端均连接电容器C2 的一极,电容器 C2 的另一极通过电流表连接被试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 a 端 ;被试变压器的初级绕组的 A 端与 X 端间连接 220V 供电电源。0022 通过调节电容器 C1 和 C2 的电容极板之间的距离来实现电桥平衡。当电流表指针归。
12、零的时候,就代表电桥达到了平衡,此时分别读取电容C1和C2的电容极板间距d1和d2,即可计算被试变压器的电压比为 (d1+d2)/d2。0023 根据平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式 :C Q/U 0rS/d ;其中 C 为电容器的电容,Q为电容极板上的电荷量,U 是电容极板之间的电压,0是真空介电常数,r是相对介电常数,S 为电容极板的面积,d 为电容极板之间的距离 ;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容压降式电压比电桥连接图中,电容极板之间的绝缘介质为空气,相对介电常数均为1,面积S相等。且在电桥平衡时,电流表所在支路相当于开路,易知电容器 C1 和 C2 的极板上电荷量 Q1 Q2。所以可知,当电桥平衡的时候,电容器 C1 和 C2 的分压与电容极板间距成正比。也就是说,被试变压器的电压比等于 (d1+d2)/d2。因此,通过分别读取 d1 和 d2 即可知道被试变压器的电压比。说 明 书CN 104485226 A1/2 页5图1图2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226 A2/2 页6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522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