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倍频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简易倍频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665972.2(22)申请日 2014.11.19H03B 19/00(2006.01)(71)申请人 成都创图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桂溪工业园(72)发明人 周鹏程 刘芳(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合道英联专利事务所( 普通合伙 ) 44309代理人 廉红果 陆庆红(54) 发明名称一种简易倍频器(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倍频器,其特征在于 :由缓冲电路,与缓冲电路相连接的压控振荡电路,与压控振荡电路相连接微波电路,以及与微波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的压控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 U,。
2、正极经电阻 R2 和电阻 R1 后与振荡芯片 U 的 VCC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3,正极与振荡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5,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OUT 管脚相连接、负极与微波电路相连接的电容 C6 等组成 ;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同时其造价低廉,更够节约很大的制造成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67678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67678 A1/1 页21.一种简易倍频器,其特征在于 :由缓冲电路,。
3、与缓冲电路相连接的压控振荡电路,与压控振荡电路相连接微波电路,以及与微波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的压控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 U,正极经电阻 R2 和电阻 R1 后与振荡芯片 U 的 VCC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3,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VCC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5,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OUT 管脚相连接、负极与微波电路相连接的电容 C6,以及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CONT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4 组成 ;所述振荡芯片 U 的 DISCH 管脚与缓冲电路相连接、RESET 管脚与 VCC 管脚相连接、VCC 管脚与外部电源相连接、GND 管脚接地、TR。
4、IG 管脚作为电路的一输入端、THRES 管脚与 TRIG 管脚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简易倍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缓冲电路包括电容C1,电容 C2,电感 L1,电感 L2 ;电容 C1 的负极经电感 L1 和电感 L2 后与振荡芯片 U 的 DISCH 管脚相连接、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TRIG 管脚相连接,电容 C2 的负极与电感 L1 和电感 L2 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与电容 C1 的正极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简易倍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微波电路由二极管D1,二极管 D2,二极管 D3,电容 C7,电容 C8,电容 C9 组成 ;二极管 D2 的 P 。
5、极与电容 C6 的负极相连接、N 极与控制电路相连接,二极管 D1 的 P 极与电容 C5 的正极相连接、N 极经电容 C8 和二极管 D3 以及电容 C7 后与电容 C5 的正极相连接,电容 C9 的负极同时与电容 C5 的正极和控制电路相连接、正极同时与电容 C8 和二极管 D3 的连接点以及控制电路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简易倍频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 VT2,P 极与电容 C9 的负极相连接、N 极与三极管 VT1 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4,一端与稳压二极管D4的P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以及 P 极与。
6、三极管 VT1 的集电极相连接、N 极与电容 C9 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 D5 组成 ;所述三极管 VT1 的发射极与三极管 VT2 的基极相连接、基极与二极管 D2 的 N 极相连接,三极管 VT2 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与电容 C9 的正极相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67678 A1/2 页3一种简易倍频器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电子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简易倍频器。背景技术0002 倍频器使输出信号频率等于输入信号频率整数倍的电路。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倍频器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发射机采用倍频器后可使主振器振荡在较低频率,以提高频率稳定度 ;调频设备用倍频器来增大频率偏移 ;在。
7、相位键控通信机中,倍频器是载波恢复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单元。然而目前使用的倍频器线路复杂,从而使得其制造成本过高。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倍频器线路复杂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的简易倍频器。0004 本发明的目的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简易倍频器,由缓冲电路,与缓冲电路相连接的压控振荡电路,与压控振荡电路相连接微波电路,以及与微波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的压控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 U,正极经电阻 R2 和电阻 R1 后与振荡芯片 U 的VCC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3,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VCC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5,正极与振荡芯片 。
8、U 的 OUT 管脚相连接、负极与微波电路相连接的电容 C6,以及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CONT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4 组成 ;所述振荡芯片 U 的 DISCH 管脚与缓冲电路相连接、RESET 管脚与 VCC 管脚相连接、VCC 管脚与外部电源相连接、GND 管脚接地、TRIG 管脚作为电路的一输入端、THRES 管脚与 TRIG 管脚相连接。0005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电路包括电容 C1,电容 C2,电感 L1,电感 L2 ;电容 C1 的负极经电感 L1 和电感 L2 后与振荡芯片 U 的 DISCH 管脚相连接、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TRIG 管脚相连接,电容 C2 。
9、的负极与电感 L1 和电感 L2 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与电容 C1 的正极相连接。0006 所述的微波电路由二极管 D1,二极管 D2,二极管 D3,电容 C7,电容 C8,电容 C9 组成 ;二极管 D2 的 P 极与电容 C6 的负极相连接、N 极与控制电路相连接,二极管 D1 的 P 极与电容 C5 的正极相连接、N 极经电容 C8 和二极管 D3 以及电容 C7 后与电容 C5 的正极相连接,电容 C9 的负极同时与电容 C5 的正极和控制电路相连接、正极同时与电容 C8 和二极管 D3的连接点以及控制电路相连接。0007 所述的控制电路由三极管 VT1,三极管 VT2,P 极与电容 。
10、C9 的负极相连接、N 极与三极管 VT1 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 D4,一端与稳压二极管 D4 的 P 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3,以及P极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N极与电容C9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 D5 组成 ;所述三极管 VT1 的发射极与三极管 VT2 的基极相连接、基极与二极管 D2 的 N 极相连接,三极管 VT2 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与电容 C9 的正极相连接。0008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09 (1) 本发明整体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说 明 书CN 104467678 A2/2 页40010 (2) 本发明造价低。
11、廉,更够节约很大的制造成本。附图说明0011 图 1 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0013 实施例0014 如图 1 所示,本发明的简易倍频器,由缓冲电路,与缓冲电路相连接的压控振荡电路,与压控振荡电路相连接微波电路,以及与微波电路相连接的控制电路组成。0015 其中,压控振荡电路由振荡芯片U,正极经电阻R2和电阻R1后与振荡芯片U的VCC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3,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VCC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C5,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OUT 管脚相连接、负极与微波电路相连接的。
12、电容 C6,以及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 CONT 管脚相连接、负极接地的电容 C4 组成 ;所述振荡芯片 U 的 DISCH 管脚与缓冲电路相连接、RESET 管脚与 VCC 管脚相连接、VCC 管脚与外部电源相连接、GND 管脚接地、TRIG 管脚作为电路的一输入端、THRES 管脚与 TRIG 管脚相连接。为了更好的实施本发明,所述的振荡芯片 U 优选为 NE555 集成电路。0016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电路包括电容 C1,电容 C2,电感 L1,电感 L2。连接时,电容C1 的负极经电感 L1 和电感 L2 后与振荡芯片 U 的 DISCH 管脚相连接、正极与振荡芯片 U 的TRIG管。
13、脚相连接,电容C2的负极与电感L1和电感L2的连接点相连接、正极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0017 同时,微波电路由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组成。连接时,二极管 D2 的 P 极与电容 C6 的负极相连接、N 极与控制电路相连接,二极管 D1 的 P极与电容 C5 的正极相连接、N 极经电容 C8 和二极管 D3 以及电容 C7 后与电容 C5 的正极相连接,电容 C9 的负极同时与电容 C5 的正极和控制电路相连接、正极同时与电容 C8 和二极管 D3 的连接点以及控制电路相连接。0018 为了使振荡频率严格的锁定在输入频率的倍乘值上,因此设置了控制电路。
14、其由三极管 VT1,三极管 VT2,P 极与电容 C9 的负极相连接、N 极与三极管 VT1 的基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 D4,一端与稳压二极管 D4 的 P 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 VT1 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 R3,以及 P 极与三极管 VT1 的集电极相连接、N 极与电容 C9 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 D5组成 ;所述三极管 VT1 的发射极与三极管 VT2 的基极相连接、基极与二极管 D2 的 N 极相连接,三极管 VT2 的集电极接地、发射极与电容 C9 的正极相连接。0019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说 明 书CN 104467678 A1/1 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67678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