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4067066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24423.3

申请日:

2014.10.08

公开号:

CN104505763A

公开日:

2015.04.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专利申请权的转移IPC(主分类):H02G 1/02登记生效日:20170516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国家电网公司变更后权利人:国家电网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100000 北京市西长安街86号变更后权利人:100000 北京市西长安街86号变更事项:申请人变更前权利人: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变更后权利人: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著录事项变更IPC(主分类):H02G 1/02变更事项:发明人变更前:杨莹 季斌 刘正云 王明 曾忱 李勇 李金戈 熊文欢 易文楷 王磊 王文敏 朱海波变更后:杨莹 刘正云 金辉 彭凌峻 王明 曾忱 谢宾 李勇 李金戈 熊文欢 易文楷 季斌 刘纯璀 王磊 王文敏 朱海波 聂荣镇 柯方超 周秋鹏 廖晓红 段志强 高晓晶 李靖|||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G 1/02申请日:20141008|||公开

IPC分类号:

H02G1/02

主分类号:

H02G1/02

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 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

发明人:

杨莹; 季斌; 刘正云; 王明; 曾忱; 李勇; 李金戈; 熊文欢; 易文楷; 王磊; 王文敏; 朱海波

地址:

100000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8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代理人:

段秋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第一传递绳传送至横担塔,在横担塔身侧第一个交叉铁处打好传递绳固定点,安装传递系统;(2)安装绝缘子;(3)拆除紧线丝杆、大刀卡,将绝缘杆传递至地面;拆除滑轮组及吊篮系统,将滑轮组及吊篮系统传递至地面;回收保护绳及塔上其他工具及材料;将第一传递绳收为单绳;下塔。本发明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程序简单命了,作业流程能够得到很好的监控;能有效地加快±800kV直流特高压线路的投运建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如下步骤:(1)将第一传递绳传送至横担塔,在横担塔身侧第一个交叉铁处打好传递绳固定点,安装传递系统:使用绝缘吊绳起吊滑轮组和吊篮系统,安装好吊篮并调节吊篮控制绳长度,调至适当后拉回横担;将第一传递绳转移至导线正上方,并将第一传递绳改为“门型”跨过导线,转移过程中断开第一传递绳后,做好防第一传递绳坠落措施;并使得导线左右两侧的第一传递绳距离导线一个手臂长度距离,吊钩安装在面向大号侧方向右侧;完成后,起吊第二传递绳;(2)安装绝缘子:起吊大刀卡及机械丝杆送至导线处,将大刀卡固定在联板上;将配置好的绝缘杆相互连接可靠,在绝缘杆上下两端使用3m延长绳做好起吊绳套,将第一传递绳钩在连接大刀卡侧的绝缘杆上,将第二传递绳钩在连接施工孔侧的绝缘杆上,检查上端接头和卸扣方向以方便安装,使用机动绞磨以第二传递绳为主受力绳起吊绝缘杆,第一传递绳根据第二传递绳上升速度同时放尾绳,控制绝缘杆为垂直上升状态;待第二传递绳将绝缘杆传至施工孔处时,机动绞磨停机,将绝缘杆上端8T卸扣与施工孔相连接;转移第二传递绳挂点至靠近绝缘子挂点处;绝缘杆上端连接好后,收紧第一传递绳至绝缘杆与绝缘子处于水平状态,将绝缘杆与机械丝杆连接可靠,如配置绝缘杆尺寸不符,则用12m绝缘绳将绝缘杆固定,第一传递绳空出用来吊所需接头;绝缘延长绳兜住整串更换绝缘子中间部位,使得绝缘子中部向上受力,拆除绝缘子下端连接;松出传递绳,使绝缘子达到自然垂直状态;拆除绝缘子上端U型挂环螺栓;使用机动绞磨将绝缘子匀速下落至地面;按照绝缘子下落的金具连接,将新绝缘子安装好,起吊新绝缘子;使新绝缘子下端靠近导线;新绝缘子安装完毕后松出紧线丝杆,将绝缘杆上受力转移 到新绝缘子上;(3)拆除紧线丝杆、大刀卡,将绝缘杆传递至地面;拆除滑轮组及吊篮系统,将滑轮组及吊篮系统传递至地面;回收保护绳及塔上其他工具及材料;将第一传递绳收为单绳;下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控制绳使用9m绝缘延长绳。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机械丝杆用帆布桶装,铜丝做短接线,防止帆布桶对导线放电;帆布桶上设有用于挂在导线上的挂钩。

说明书

说明书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800kV直流特高压线路的投运,±800kV线路带电作业课题的研究也成为了目前国内带电作业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工艺方法国家电网公司有过相关研究,但一直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现场模拟演练阶段。
因此,设计出一种现场带电作业±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实属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效率高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如下步骤:
(1)将第一传递绳传送至横担塔,在横担塔身侧第一个交叉铁处打好传递绳固定点,安装传递系统:
使用绝缘吊绳起吊滑轮组和吊篮系统,安装好吊篮并调节吊篮控制绳长度,调至适当后拉回横担;
将第一传递绳转移至导线正上方,并将第一传递绳改为“门型”跨过导线,转移过程中断开第一传递绳后,做好防第一传递绳坠落措施;并使得导线左右两侧的第一传递绳距离导线一个手臂长度距离,吊钩安装在面向大号侧方向右侧;
完成后,起吊第二传递绳;
(2)安装绝缘子:起吊大刀卡及机械丝杆送至导线处,将大刀卡固定在联板上;
将配置好的绝缘杆相互连接可靠,在绝缘杆上下两端使用3m延长绳做好起吊绳套,将第一传递绳钩在连接大刀卡侧的绝缘杆上,将第二传递绳钩在连接施工孔侧的绝缘杆上,检查上端接头和卸扣方向以方便安装,使用机动绞磨以第二传递绳为主受力绳起吊绝缘杆,第一传递绳根据第二传递绳上升速度同时放尾绳,控制绝缘杆为垂直上升状态;
待第二传递绳将绝缘杆传至施工孔处时,机动绞磨停机,将绝缘杆上端8T卸扣与施工孔相连接;转移第二传递绳挂点至靠近绝缘子挂点处;
绝缘杆上端连接好后,收紧第一传递绳至绝缘杆与绝缘子处于水平状态,将绝缘杆与机械丝杆连接可靠,如配置绝缘杆尺寸不符,则用12m绝缘绳将绝缘杆固定,第一传递绳空出用来吊所需接头;绝缘延长绳兜住整串更换绝缘子中间部位,使得绝缘子中部向上受力,拆除绝缘子下端连接;
松出传递绳,使绝缘子达到自然垂直状态;拆除绝缘子上端U型挂环螺栓;使用机动绞磨将绝缘子匀速下落至地面;
按照绝缘子下落的金具连接,将新绝缘子安装好,起吊新绝缘子;使新绝缘子下端靠近导线;新绝缘子安装完毕后松出紧线丝杆,将绝缘杆上受力转移到新绝缘子上;
(3)拆除紧线丝杆、大刀卡,将绝缘杆传递至地面;拆除滑轮组及吊篮系统,将滑轮组及吊篮系统传递至地面;回收保护绳及塔上其他工具及材料;将第一传递绳收为单绳;下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1)中控制绳使用9m绝缘延长绳。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机械丝杆用帆布桶装,铜丝做短接线,防止帆布桶对导线放电;帆布桶上设有用于挂在导线上的挂钩。
本发明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程序简单命了,作业流程能够得到很好的监控;
(2)本发明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能有效地加快±800kV直流特高压线路的投运建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采用6.6米间隙圆进行校核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等电位带电作业需校核人员站在导线上与接地体安全距离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传递绳第一吊点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传递绳第二吊点示意图。
图中:M:第一传递绳转移到当前位置成门型结构;N:第二传递绳通过第一传递绳传递至塔上,按照如图N位置固定;P:起吊吊篮及滑轮组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本发明的作业方法所需工器具及规格见表1),具体步骤如下:
一、现场作业准备工作
(1)作业前,作业人员需检查现场湿度和风速,如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风力大于5级时,不得进行带电作业;在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时不得进行带电作业。
(2)绝缘工具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其是否损坏、变形、失灵。操作绝缘工具时应戴清洁、干燥的手套,并应防止绝缘工具在使用中脏污、受潮、碰伤。并应用2500V兆欧表进行分段绝缘检测,电阻值应不低于700MΩ。合格后方可作业。
(3)等电位作业人员均须穿戴±800kV带电作业专用屏蔽服(包括帽、屏 蔽面罩、连体衣裤、手套、导电袜或导电鞋,下同)。屏蔽服内还应穿阻燃内衣,屏蔽服性能指标应符合GB6568、1和GB6568、2的规定,屏蔽面罩屏蔽效率不得小于20dB。屏蔽服各部位应连接良好、可靠。并使用万用表测量屏蔽服衣、裤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不得大于20Ω。合格后方可作业。
(4)作业人员需对绝缘安全带与防坠器进行外观检查及冲击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作业。
二、现场作业流程及工艺:
(1)现场站班会进行“三交三查”宣读工作票,作业人员完成签字确认手续。
(2)塔上电工携带传递绳登塔,在横担塔身侧第一个交叉铁处打好固定点,安装传递系统。
(3)地面电工使用绝缘吊绳起吊滑轮组和吊篮系统。
传递给第二电工,等电位电工安装好吊篮,并与第三电工配合调节吊篮控制绳长度,控制绳使用9m绝缘延长绳,调至适当后拉回横担。)
(4)塔上2名电工配合将传递绳转移至导线正上方,并将传递绳改为“门型”跨过导线,转移过程中地面电工断开传递绳后,做好防传递绳坠落措施。并要求等电位电工能够伸手触及导线左右两侧传递绳,吊钩要求安装在面向大号侧方向右侧。
(5)地面电工起吊另一根传递绳。
(6)两名等电位电工检查运载工作,报告:运载工具检查良好,申请进入吊篮,进入吊篮后报告:申请进入等电位。地面电工配合等电位放滑轮组至等电位。
(7)地面电工准备起吊大刀卡及机械丝杆(机械丝杆用帆布桶装,铜丝做短接线,防止帆布桶对导线放电,帆布桶做好挂钩,便于挂在导线上),起吊至导线处,等电位电工将大刀卡固定在联板上。
(8)地面电工将配置好的绝缘杆相互连接可靠,在其上下两端使用3m延长绳做好起吊绳套,将第一传递绳钩在连接大刀卡侧绝缘杆上,将第二传递绳钩在连接施工孔侧绝缘杆上,检查上端接头和卸扣方向,方便塔上电工安装, 使用机动绞磨以第二传递绳为主受力绳起吊绝缘杆,第一传递绳根据第二传递绳上升速度同时放尾绳,控制绝缘杆为垂直上升状态。
(9)待第二传递绳将绝缘杆传至施工孔处时,机动绞磨停机,第二、三电工配合将绝缘杆上端8T卸扣与施工孔相连接。转移第二传递绳挂点,靠近绝缘子挂点处。
(10)绝缘杆上端连接好后,收紧第一传递绳至绝缘杆与绝缘子处于水平状态,等电位电工将绝缘杆与机械丝杆连接可靠,如配置绝缘杆尺寸不符,塔上电工将12m绝缘绳将绝缘杆固定,第一传递绳空出用来吊所需接头。绝缘延长绳兜住整串更换绝缘子中间部位,用力将绝缘子中部向上受力,等电位电工拆除绝缘子下端连接。
(11)地面电工松出传递绳,使绝缘子达到自然垂直状态。塔上电工拆除绝缘子上端U型挂环螺栓。
(12)地面电工使用机动绞磨将绝缘子匀速下落至地面。
(13)地面电工按照绝缘子下落的金具连接,将新绝缘子安装好,起吊新绝缘子。子使绝缘子下端靠近导线。
(14)绝缘子安装完毕后,等电位电工松出紧线丝杆,将绝缘杆上受力转移到新绝缘子上。
(15)等电位电工拆除紧线丝杆、大刀卡。
(16)等电位电工与塔上电工配合将绝缘杆传递至地面。
(17)两名等电位电工坐入吊篮出等电位。
(18)拆除滑轮组及吊篮系统,将滑轮组及吊篮系统传递至地面。
(19)第三电工回收等电位电工后背保护绳及塔上其他工具及材料
(20)第一电工将第一传递绳收为单绳背下塔
(21)塔上电工及等电位电工报告:申请下塔
(22)最后一名塔上电工下塔时报告:塔上无遗留物,申请下塔
(23)地面人员陆续清理
(24)地面电工收拾工器具,安照箱面标签进箱。
(25)塔上电工下塔后,换下屏蔽服,还原箱内。
(26)班后会,离场。
本发明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
1、防护用具、工器具预防性试验
±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和500kV带电作业相同首先需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800kV电压等级屏蔽服、绝缘拉杆、绝缘绳需要首先做预防性电气试验合格,才能在带电作业现场实际操作中使用,预防性电气试验分为2种:
(1)操作冲击耐压试验:试验长度6.2m,采用+250/2500μs标准冲击波,施加电压1600kV共15次,应无闪络、无击穿、无发热;
(2)直流耐压试验:试验长度6.2m,施加直流电压950kV。耐压时间5min。应无闪络、无击穿、无发热;
2、现场勘察
(1)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时,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到现场勘查,根据勘查结果做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业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2)现场勘查的目的是要确定此项带电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带电作业班在接受工作任务后,对现场作业情况不熟悉,根据作业要求,工作负责人组织有经验的带电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勘查内容包括:杆塔型式,设备间距、交叉跨越情况、设备缺陷部位及严重情况,导地线规格,所需工具好的规格,作业杆塔基础周边环境、现场条件是否符合带电作业要求。
(3)查阅技术资料内容包括:杆塔型式,杆塔海拔高度;杆塔全高;呼称高;线间距离左-右;绝缘子为合成绝缘子,型号,厂家,绝缘子串长;导线型号。大、小号侧档距及跨越情况,垂直档距,计算无风无冰垂直荷载,每串绝缘子按照最大荷载计算。
3、校核组合间隙和安全距离:
(1)等电位带电作业均要校核作业过程中的组合间隙,以作业ZC27153塔型为例,按照Q/GDW1799、2-201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要求±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组合间隙不得小于6.6米。如图1所示,采用6.6米间隙圆进行 校核,满足要求。
(2)等电位带电作业需校核人员站在导线上与接地体安全距离,以作业ZC27153塔型为例,按照采用Q/GDW1799、2-201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要求±800kV特高压直流线路等电位电工与接地体不得小于6.8米。如图2所示,人员站在下子导线上有2、554米的裕度,考虑人员身高1.8米,任然有0.754米的安全裕度,满足要求。
表1:工器具及规格


以上所述实施示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V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24423.3(22)申请日 2014.10.08H02G 1/02(2006.01)(71)申请人 国家电网公司地址 100000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 86 号申请人 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72)发明人 杨莹 季斌 刘正云 王明 曾忱李勇 李金戈 熊文欢 易文楷王磊 王文敏 朱海波(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代理人 段秋玲(54) 发明名称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57) 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

2、(1)将第一传递绳传送至横担塔,在横担塔身侧第一个交叉铁处打好传递绳固定点,安装传递系统;(2) 安装绝缘子 ;(3) 拆除紧线丝杆、大刀卡,将绝缘杆传递至地面;拆除滑轮组及吊篮系统,将滑轮组及吊篮系统传递至地面 ;回收保护绳及塔上其他工具及材料 ;将第一传递绳收为单绳 ;下塔。本发明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程序简单命了,作业流程能够得到很好的监控 ;能有效地加快 800kV 直流特高压线路的投运建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

3、04505763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CN 104505763 A1/1 页21.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如下步骤 :(1) 将第一传递绳传送至横担塔,在横担塔身侧第一个交叉铁处打好传递绳固定点,安装传递系统 :使用绝缘吊绳起吊滑轮组和吊篮系统,安装好吊篮并调节吊篮控制绳长度,调至适当后拉回横担 ;将第一传递绳转移至导线正上方,并将第一传递绳改为“门型”跨过导线,转移过程中断开第一传递绳后,做好防第一传递绳坠落措施 ;并使得导线左右两侧的第一传递绳距离导线一个手臂长度距离,吊钩安装在面向大号侧方向右侧 ;完成后,起吊第。

4、二传递绳 ;(2) 安装绝缘子 :起吊大刀卡及机械丝杆送至导线处,将大刀卡固定在联板上 ;将配置好的绝缘杆相互连接可靠,在绝缘杆上下两端使用 3m 延长绳做好起吊绳套,将第一传递绳钩在连接大刀卡侧的绝缘杆上,将第二传递绳钩在连接施工孔侧的绝缘杆上,检查上端接头和卸扣方向以方便安装,使用机动绞磨以第二传递绳为主受力绳起吊绝缘杆,第一传递绳根据第二传递绳上升速度同时放尾绳,控制绝缘杆为垂直上升状态 ;待第二传递绳将绝缘杆传至施工孔处时,机动绞磨停机,将绝缘杆上端 8T 卸扣与施工孔相连接 ;转移第二传递绳挂点至靠近绝缘子挂点处 ;绝缘杆上端连接好后,收紧第一传递绳至绝缘杆与绝缘子处于水平状态,将绝。

5、缘杆与机械丝杆连接可靠,如配置绝缘杆尺寸不符,则用 12m 绝缘绳将绝缘杆固定,第一传递绳空出用来吊所需接头 ;绝缘延长绳兜住整串更换绝缘子中间部位,使得绝缘子中部向上受力,拆除绝缘子下端连接 ;松出传递绳,使绝缘子达到自然垂直状态 ;拆除绝缘子上端 U 型挂环螺栓 ;使用机动绞磨将绝缘子匀速下落至地面 ;按照绝缘子下落的金具连接,将新绝缘子安装好,起吊新绝缘子 ;使新绝缘子下端靠近导线 ;新绝缘子安装完毕后松出紧线丝杆,将绝缘杆上受力转移到新绝缘子上 ;(3) 拆除紧线丝杆、大刀卡,将绝缘杆传递至地面 ;拆除滑轮组及吊篮系统,将滑轮组及吊篮系统传递至地面 ;回收保护绳及塔上其他工具及材料将第。

6、一传递绳收为单绳 ;下塔。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1) 中控制绳使用 9m 绝缘延长绳。3.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 (2) 中的机械丝杆用帆布桶装,铜丝做短接线,防止帆布桶对导线放电 ;帆布桶上设有用于挂在导线上的挂钩。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505763 A1/6 页3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7、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背景技术】0002 随着 800kV 直流特高压线路的投运,800kV 线路带电作业课题的研究也成为了目前国内带电作业工作的主要研究方向。800kV 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工艺方法国家电网公司有过相关研究,但一直停留在理论研究和现场模拟演练阶段。0003 因此,设计出一种现场带电作业 800kV 特高压直流线路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实属必要。【发明内容】0004 有鉴于此,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效率高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

8、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 :它包含如下步骤 :0006 (1) 将第一传递绳传送至横担塔,在横担塔身侧第一个交叉铁处打好传递绳固定点,安装传递系统 :0007 使用绝缘吊绳起吊滑轮组和吊篮系统,安装好吊篮并调节吊篮控制绳长度,调至适当后拉回横担 ;0008 将第一传递绳转移至导线正上方,并将第一传递绳改为“门型”跨过导线,转移过程中断开第一传递绳后,做好防第一传递绳坠落措施 ;并使得导线左右两侧的第一传递绳距离导线一个手臂长度距离,吊钩安装在面向大号侧方向右侧 ;0009 完成后,起吊第二传递绳 ;0010 (2) 安装绝缘子 :起吊大刀卡及机械丝杆送至导线处,将大刀卡固定在。

9、联板上 ;0011 将配置好的绝缘杆相互连接可靠,在绝缘杆上下两端使用 3m 延长绳做好起吊绳套,将第一传递绳钩在连接大刀卡侧的绝缘杆上,将第二传递绳钩在连接施工孔侧的绝缘杆上,检查上端接头和卸扣方向以方便安装,使用机动绞磨以第二传递绳为主受力绳起吊绝缘杆,第一传递绳根据第二传递绳上升速度同时放尾绳,控制绝缘杆为垂直上升状态 ;0012 待第二传递绳将绝缘杆传至施工孔处时,机动绞磨停机,将绝缘杆上端 8T 卸扣与施工孔相连接 ;转移第二传递绳挂点至靠近绝缘子挂点处 ;0013 绝缘杆上端连接好后,收紧第一传递绳至绝缘杆与绝缘子处于水平状态,将绝缘杆与机械丝杆连接可靠,如配置绝缘杆尺寸不符,则用。

10、 12m 绝缘绳将绝缘杆固定,第一传递绳空出用来吊所需接头 ;绝缘延长绳兜住整串更换绝缘子中间部位,使得绝缘子中部向上受力,拆除绝缘子下端连接 ;说 明 书CN 104505763 A2/6 页40014 松出传递绳,使绝缘子达到自然垂直状态 ;拆除绝缘子上端 U 型挂环螺栓 ;使用机动绞磨将绝缘子匀速下落至地面 ;0015 按照绝缘子下落的金具连接,将新绝缘子安装好,起吊新绝缘子 ;使新绝缘子下端靠近导线 ;新绝缘子安装完毕后松出紧线丝杆,将绝缘杆上受力转移到新绝缘子上 ;0016 (3) 拆除紧线丝杆、大刀卡,将绝缘杆传递至地面 ;拆除滑轮组及吊篮系统,将滑轮组及吊篮系统传递至地面 ;回收。

11、保护绳及塔上其他工具及材料 ;将第一传递绳收为单绳 ;下塔。0017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 (1) 中控制绳使用 9m 绝缘延长绳。0018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 (2) 中的机械丝杆用帆布桶装,铜丝做短接线,防止帆布桶对导线放电 ;帆布桶上设有用于挂在导线上的挂钩。0019 本发明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0 (1) 本发明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程序简单命了,作业流程能够得到很好的监控 ;0021 (2) 本发明的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能有效地加快 800kV 直流特高压线。

12、路的投运建设,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0022 图 1 为本发明采用 6.6 米间隙圆进行校核的示意图。0023 图 2 为本发明等电位带电作业需校核人员站在导线上与接地体安全距离的示意图。0024 图 3 为本发明的传递绳第一吊点示意图0025 图 4 为本发明的传递绳第二吊点示意图。0026 图中 :M :第一传递绳转移到当前位置成门型结构 ;N :第二传递绳通过第一传递绳传递至塔上,按照如图 N 位置固定 ;P :起吊吊篮及滑轮组系统。【具体实施方式】0027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0028 本发明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

13、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 本发明的作业方法所需工器具及规格见表 1),具体步骤如下 :0029 一、现场作业准备工作0030 (1) 作业前,作业人员需检查现场湿度和风速,如遇雷、雨、雪、雾不得进行带电作业 ;风力大于 5 级时,不得进行带电作业 ;在空气相对湿度大于 80时不得进行带电作业。0031 (2)绝缘工具使用前,应仔细检查其是否损坏、变形、失灵。操作绝缘工具时应戴清洁、干燥的手套,并应防止绝缘工具在使用中脏污、受潮、碰伤。并应用 2500V 兆欧表进行分段绝缘检测,电阻值应不低于 700M。合格后方可作业。0032 (3) 等电位作业人员均须穿戴 800kV 带电作业专用屏蔽服 ( 。

14、包括帽、屏蔽面罩、连体衣裤、手套、导电袜或导电鞋,下同 )。屏蔽服内还应穿阻燃内衣,屏蔽服性能指标应符合 GB6568、1 和 GB6568、2 的规定,屏蔽面罩屏蔽效率不得小于 20dB。屏蔽服各部位应连接说 明 书CN 104505763 A3/6 页5良好、可靠。并使用万用表测量屏蔽服衣、裤最远端点之间的电阻值不得大于20。合格后方可作业。0033 (4) 作业人员需对绝缘安全带与防坠器进行外观检查及冲击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作业。0034 二、现场作业流程及工艺 :0035 (1) 现场站班会进行“三交三查”宣读工作票,作业人员完成签字确认手续。0036 (2) 塔上电工携带传递绳登塔,在横。

15、担塔身侧第一个交叉铁处打好固定点,安装传递系统。0037 (3) 地面电工使用绝缘吊绳起吊滑轮组和吊篮系统。0038 传递给第二电工,等电位电工安装好吊篮,并与第三电工配合调节吊篮控制绳长度,控制绳使用 9m 绝缘延长绳,调至适当后拉回横担。)0039 (4) 塔上 2 名电工配合将传递绳转移至导线正上方,并将传递绳改为“门型”跨过导线,转移过程中地面电工断开传递绳后,做好防传递绳坠落措施。并要求等电位电工能够伸手触及导线左右两侧传递绳,吊钩要求安装在面向大号侧方向右侧。0040 (5) 地面电工起吊另一根传递绳。0041 (6) 两名等电位电工检查运载工作,报告 :运载工具检查良好,申请进入。

16、吊篮,进入吊篮后报告 :申请进入等电位。地面电工配合等电位放滑轮组至等电位。0042 (7) 地面电工准备起吊大刀卡及机械丝杆 ( 机械丝杆用帆布桶装,铜丝做短接线,防止帆布桶对导线放电,帆布桶做好挂钩,便于挂在导线上 ),起吊至导线处,等电位电工将大刀卡固定在联板上。0043 (8) 地面电工将配置好的绝缘杆相互连接可靠,在其上下两端使用 3m 延长绳做好起吊绳套,将第一传递绳钩在连接大刀卡侧绝缘杆上,将第二传递绳钩在连接施工孔侧绝缘杆上,检查上端接头和卸扣方向,方便塔上电工安装,使用机动绞磨以第二传递绳为主受力绳起吊绝缘杆,第一传递绳根据第二传递绳上升速度同时放尾绳,控制绝缘杆为垂直上升状。

17、态。0044 (9) 待第二传递绳将绝缘杆传至施工孔处时,机动绞磨停机,第二、三电工配合将绝缘杆上端 8T 卸扣与施工孔相连接。转移第二传递绳挂点,靠近绝缘子挂点处。0045 (10) 绝缘杆上端连接好后,收紧第一传递绳至绝缘杆与绝缘子处于水平状态,等电位电工将绝缘杆与机械丝杆连接可靠,如配置绝缘杆尺寸不符,塔上电工将 12m 绝缘绳将绝缘杆固定,第一传递绳空出用来吊所需接头。绝缘延长绳兜住整串更换绝缘子中间部位,用力将绝缘子中部向上受力,等电位电工拆除绝缘子下端连接。0046 (11) 地面电工松出传递绳,使绝缘子达到自然垂直状态。塔上电工拆除绝缘子上端 U 型挂环螺栓。0047 (12) 。

18、地面电工使用机动绞磨将绝缘子匀速下落至地面。0048 (13)地面电工按照绝缘子下落的金具连接,将新绝缘子安装好,起吊新绝缘子。子使绝缘子下端靠近导线。0049 (14) 绝缘子安装完毕后,等电位电工松出紧线丝杆,将绝缘杆上受力转移到新绝缘子上。0050 (15) 等电位电工拆除紧线丝杆、大刀卡。说 明 书CN 104505763 A4/6 页60051 (16) 等电位电工与塔上电工配合将绝缘杆传递至地面。0052 (17) 两名等电位电工坐入吊篮出等电位。0053 (18) 拆除滑轮组及吊篮系统,将滑轮组及吊篮系统传递至地面。0054 (19) 第三电工回收等电位电工后背保护绳及塔上其他工。

19、具及材料0055 (20) 第一电工将第一传递绳收为单绳背下塔0056 (21) 塔上电工及等电位电工报告 :申请下塔0057 (22) 最后一名塔上电工下塔时报告 :塔上无遗留物,申请下塔0058 (23) 地面人员陆续清理0059 (24) 地面电工收拾工器具,安照箱面标签进箱。0060 (25) 塔上电工下塔后,换下屏蔽服,还原箱内。0061 (26) 班后会,离场。0062 本发明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更换双联 V 串合成绝缘子作业方法 :0063 1、防护用具、工器具预防性试验0064 800kV 特高压直流线路带电作业和 500kV 带电作业相同首先需保障人员的人身安全,800kV 电。

20、压等级屏蔽服、绝缘拉杆、绝缘绳需要首先做预防性电气试验合格,才能在带电作业现场实际操作中使用,预防性电气试验分为 2 种 :0065 (1)操作冲击耐压试验 :试验长度6.2m,采用+250/2500s标准冲击波,施加电压1600kV 共 15 次,应无闪络、无击穿、无发热 ;0066 (2) 直流耐压试验 :试验长度 6.2m,施加直流电压 950kV。耐压时间 5min。应无闪络、无击穿、无发热 ;0067 2、现场勘察0068 (1) 带电作业工作票签发人和工作负责人认为有必要时,应组织有经验的人员到现场勘查,根据勘查结果做出能否进行带电作业的判断,并确定作业方法和所需工具以及应采取的措。

21、施。0069 (2) 现场勘查的目的是要确定此项带电作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带电作业班在接受工作任务后,对现场作业情况不熟悉,根据作业要求,工作负责人组织有经验的带电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勘查内容包括 :杆塔型式,设备间距、交叉跨越情况、设备缺陷部位及严重情况,导地线规格,所需工具好的规格,作业杆塔基础周边环境、现场条件是否符合带电作业要求。0070 (3) 查阅技术资料内容包括 :杆塔型式,杆塔海拔高度 ;杆塔全高 ;呼称高 ;线间距离左-右 ;绝缘子为合成绝缘子,型号,厂家,绝缘子串长 ;导线型号。大、小号侧档距及跨越情况,垂直档距,计算无风无冰垂直荷载,每串绝缘子按照最大荷载计算。0071。

22、 3、校核组合间隙和安全距离 :0072 (1) 等电位带电作业均要校核作业过程中的组合间隙,以作业 ZC27153 塔型为例,按照 Q/GDW1799、2-201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 线路部分 ) 要求 800kV 特高压直流线路组合间隙不得小于 6.6 米。如图 1 所示,采用 6.6 米间隙圆进行校核,满足要求。0073 (2) 等电位带电作业需校核人员站在导线上与接地体安全距离,以作业 ZC27153塔型为例,按照采用 Q/GDW1799、2-2013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 线路部分 ) 要求 800kV 特高压直流线路等电位电工与接地体不得小于 6.8 米。如图 2 所示,人员站。

23、在下子导线上有 2、说 明 书CN 104505763 A5/6 页7554 米的裕度,考虑人员身高 1.8 米,任然有 0.754 米的安全裕度,满足要求。0074 表 1 :工器具及规格0075 0076 说 明 书CN 104505763 A6/6 页80077 以上所述实施示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说 明 书CN 104505763 A1/3 页9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505763 A2/3 页10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505763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