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pdf

上传人:111****112 文档编号:4066096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4.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01215.7

申请日:

2013.10.22

公开号:

CN104578471A

公开日:

2015.04.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1/16申请日:20131022|||公开

IPC分类号:

H02K1/16

主分类号:

H02K1/16

申请人: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发明人:

童童; 陈东锁; 陈彬; 肖勇

地址:

519070广东省珠海市珠海前山金鸡路789号科技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代理人:

吴贵明; 张永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具有定子齿;齿套,套设在定子齿的外周;绕组,缠绕在齿套的外周。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在定子齿的外周套设齿套,并在齿套的外周缠绕绕组,无需预留绕线嘴空间,节约了齿槽空间,能够在齿槽内缠绕更多的绕组,增加绕组面积,提高定子的槽满率,提高电机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10),具有定子齿(11); 齿套(30),套设在所述定子齿(11)的外周; 绕组(50),缠绕在所述齿套(30)的外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子齿(11)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槽(11a); 所述齿套(30)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11a)配合的限位凸部(31)。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槽(11a)的深度(Bc)与所述定子齿(11)的宽度(Bs)之比为0.125至 0.2。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槽(11a)为锐角槽,所述锐角槽的顶端指向所述定子齿(11)的伸出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锐角槽的靠近所述定子齿(11)的伸出端的第一槽壁(11b)与所述定子齿(11) 的侧壁的第一夹角(A1)呈90°至135°; 所述锐角槽的远离所述定子齿(11)的伸出端的第二槽壁(11c)与所述定子齿(11) 的侧壁的第二夹角(A2)呈135°至150°。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套(30)位于所述定子齿(11)的伸出端的部分与所述定子(10)的轴向平 行的两侧均设置有向所述齿套(30)的外侧伸出的绕组阻挡部(33)。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位于同一个齿槽(12)内的分别属于不同的所述齿套(30)的两个所述绕组阻挡部 (33)相互配合以将位于所述齿槽(12)内的所述绕组(50)封堵在该齿槽(12)中。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套(30)位于所述定子齿(11)的根部的部分与所述定子(10)的轴向平行 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沿所述定子的圆周方向伸出的绝缘层定位部(35),所述绝缘层定位 部(35)与齿槽(12)的底壁之间夹持有绝缘层(40)。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定位部(35)的伸出端与所述齿槽(12)的底壁相对的侧面设置有绝缘 层让位缺口(35a)。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套(30)的一端设置有过线部(37),所述过线部(37)上设置有过线槽(37a), 所述绕组(50)的伸出端穿过所述过线槽(37a)。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槽(37a)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过线槽(37a)的深度各不相同。 12.  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线槽(37a)的根部形成有向所述过线槽(37a)的内部凸出的卡线齿(37b), 所述卡线齿(37b)与所述过线槽(37a)的槽底之间形成绕组定位孔。

说明书

说明书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电机中的定子铁芯通常都具有极靴,极靴为定子齿的前端凸起。利用极靴,可以阻 挡定子齿槽内的导体滑出。
然而,随着电机技术的发展,诸如开关磁阻电机、开关磁链电机以及磁悬浮电机等新型 电机的磁路设计需要无极靴的结构。目前,如图1所示,对于无极靴定子,通常直接将绕组1 缠绕到定子齿2的外周,由于没有极靴对绕组进行限位,绕组面积不能过大,且必须呈梯形 才能够保证绕组1不会向槽外滑落。并且,绕线嘴预留空间3直接占用了槽内空间,因此, 槽内所有绕组面积过小,导致槽满率过低。
另外,采用上述绕线方式的定子,需要在定子齿2之间的齿槽内设置槽绝缘纸4,槽绝缘 纸4一方面需要设计成与齿槽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另一个方面需要专门的程序进行插装, 会造成电机的装配效率以及工作效率的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以解决现有无极靴结构的电机槽满率低,电机效率下降 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具有定子齿;齿套,套设在定 子齿的外周;绕组,缠绕在齿套的外周。
进一步地,定子齿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槽;齿套的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部。
进一步地,每个限位槽的深度与定子齿的宽度之比为0.125至0.2。
进一步地,限位槽为锐角槽,锐角槽的顶端指向定子齿的伸出端。
进一步地,锐角槽的靠近定子齿的伸出端的第一槽壁与定子齿的侧壁的第一夹角呈90° 至135°;锐角槽的远离定子齿的伸出端的第二槽壁与定子齿的侧壁的第二夹角呈135°至150 °。
进一步地,齿套位于定子齿的伸出端的部分与定子的轴向平行的两侧均设置有向齿套的 外侧伸出的绕组阻挡部。
进一步地,位于同一个齿槽内的分别属于不同的齿套的两个绕组阻挡部相互配合以将位 于齿槽内的绕组封堵在该齿槽中。
进一步地,齿套位于定子齿的根部的部分与定子的轴向平行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沿定子 的圆周方向伸出的绝缘层定位部,绝缘层定位部与齿槽的底壁之间夹持有绝缘层。
进一步地,绝缘层定位部的伸出端与齿槽的底壁相对的侧面设置有绝缘层让位缺口。
进一步地,齿套的一端设置有过线部,过线部上设置有过线槽,绕组的伸出端穿过过线 槽。
进一步地,过线槽的数量为多个,每个过线槽的深度各不相同。
进一步地,过线槽的根部形成有向过线槽的内部凸出的卡线齿,卡线齿与过线槽的槽底 之间形成绕组定位孔。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具有定子齿;齿套,套设在定子齿的外周;绕组, 缠绕在齿套的外周。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在定子齿的外周套设齿套,并在齿套的外周缠绕绕 组,无需预留绕线嘴空间,节约了齿槽空间,能够在齿槽内缠绕更多的绕组,增加绕组面积, 提高定子的槽满率,提高电机的效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 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 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中无极靴结构的电机的定子的齿槽内绕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齿套与定子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齿套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齿套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绕组在齿槽内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定子齿的限位槽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齿套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 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定子10,具有定子齿11;齿 套30,套设在定子齿11的外周;绕组50,缠绕在齿套30的外周。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在定 子齿11的外周套设齿套30,然后将绕组50缠绕在齿套30的外周,节约了现有技术中绕线嘴 所占用的齿槽空间,从图5中可以看出,利用齿套11,可以增加齿槽12内缠绕的绕组50的 面积,提高槽满率,通过计算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绕组50在齿槽12内的面积增加了将 近15%。而且,利用齿套30,可以在将齿套30安装到定子齿11上之前就将绕组50缠绕到齿 套30的外周,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缠绕到定子齿外周的绕线方式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电机, 可以采用外部独立绕线设备进行绕线,绕组50的截面积形状可以根据齿槽12的形状进行整 形、浸漆固化,以达到合适的形状,投入简单,绕线行程自由,绕组可以紧致规则排列,绕 线速度可以提高,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提高齿套30与定子齿11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防止齿套30从定子齿11上脱落,定子 齿11的侧壁设置有限位槽11a,齿套30的内壁设置有与限位槽11a配合的限位凸部31。限位 槽11a与限位凸部31相互卡接配合,防止齿套30脱落。限位槽11a和限位凸部31的形状可 以为任意形状,可以依据便于加工和可靠性强的角度进行选择。本发明中以V形槽为例,但 开槽形状包含但不限于V形凹槽,还可以包括半圆形槽等。
如图6所示,为了提高限位槽11a与限位凸部31之间的连接,防止限位凸部31从限位槽 11a内滑脱,限位槽11a为指向定子齿11的伸出端的锐角槽。这种形式的锐角槽类似倒钩的 形式,即有利于限位凸部31进入限位槽11a,同时又有利于阻止限位凸部31滑出限位槽11a。
为保证装配后牢固配合以及不对电机磁路造成过大的干扰,锐角槽的靠近定子齿11的伸 出端的第一槽壁11b与定子齿11的侧壁的第一夹角A1呈90°至135°,锐角槽的远离定子 齿11的伸出端的第二槽壁11c与定子齿11的侧壁的第二夹角A2呈135°至150°。并且, 限位槽11a的深度Bc与定子齿11的宽度Bs之比为0.125至0.2,选用不同的齿套30,其齿 套30强度不同,为避免对磁路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满足强度的条件下,比值应当应取下限值。 对于大型电机,需要更高的连接强度时,限位槽11a的数目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均布或者非均 布在定子齿11的侧面。
另外,齿套30的内壁距离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其宽度应略小于定子齿11的宽度,以保 证齿套30同定子齿11过盈配合。这样,即使在较高温升下工作,齿套30发生形变,其形变 量也远小于限位凸部31与限位槽11a的配合量,因此,可靠性提升。而且,过盈配合避免齿 套30与定子齿11之间存在间隙,避免电机运行过程中绕组50在定子齿11振动。
齿套30的两侧面厚度在工艺范围内应尽量薄,优选0.3mm至0.5mm,两端面厚度可较厚, 取1.5mm至3mm。
当齿套30在受到指向定子齿11根部的外力时,齿套30会嵌套在定子齿11上,继续施加 外力,齿套30继续向前移动,当齿套30的内壁的限位凸起31同定子齿11两侧的限位槽11a 契合时,齿套30安装到位。
再如图3和图4所示,为了防止绕阻50从齿槽12内滑落,齿套30位于定子齿11的伸出 端的部分与定子10的轴向平行的两侧均设置有向齿套30的外侧伸出的绕组阻挡部33。并且, 位于同一个齿槽12内的分别属于不同的齿套30的两个绕组阻挡部33相互配合以封堵齿槽12。
齿套30具有绕组阻挡部33,使得齿槽12的槽口接近封闭。绕组50不会从槽内滑出,安 全性好。齿套30具有绕组阻挡部33,该绕组阻挡部33贯穿整个齿套30,绕组阻挡部33的 大小可以根据槽口宽度进行设计,为保证槽内导体不滑出槽内,其宽度设计值最大可以按照 如下原则:当相邻的齿套30安装在定子齿11上后,其槽口基本被封闭。
齿套30位于定子齿11的根部的部分与定子10的轴向平行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沿定子的 圆周方向伸出的绝缘层定位部35,绝缘层定位部35与齿槽12的底壁之间夹持有绝缘层40。 绝缘层40可以被夹持在绝缘层定位部35与齿槽12的槽底壁之间。
当齿套30的绕组阻挡部33尺寸较小,或者不采用时,则可以设计绝缘层定位部35,相 邻齿套30的绝缘层定位部35可以完全拼接,从而减少单独擦绝缘层(槽绝缘)40的工序。 由于齿套30设计含有绝缘层定位部35的结构,当相邻的齿套30安装完毕后,其相邻齿套30 的绝缘层定位部35能够与绝缘层40完全的搭合,省去了插装绝缘层(槽绝缘)40的工序。
需要说明的是,齿槽12的槽底宽度通常大于槽口宽度,因此,当需要设计绕组阻挡部33 保护槽内导体时,为避免干涉,绝缘层定位部35的结构大小会被限制,其大小应当在绕组阻 挡部33的投影内,以确保不会在装配过程中发生干涉。
为方便放置绝缘层(如聚酯薄膜)40,可以在绝缘层定位部35的伸出端与齿槽12的底 壁相对的侧面设置绝缘层让位缺口35a,绝缘层40插入到绝缘层让位缺口35a内。
如图3和图7所示,为了防止绕阻50的各条导线伸出端之间发生干涉,齿套30的一端 设置有过线部37,过线部37上设置有过线槽37a,绕组50的伸出端穿过过线槽37a。
每个齿套30上过线槽37a的数量为多个,其槽深不一,可以使得不同相绕组的引线处在 不同的平面,避免交叉。
过线槽37a的根部形成有向过线槽37a的内部凸出的卡线齿37b,卡线齿37b与过线槽37a 的槽底之间形成绕组定位孔。
当装配完成后,每个齿套30上的形成绕组50的导体压入过线部37的过线槽37a中,并 确保导线压入位置处于卡线齿37b以下,卡线齿37b的倒刺结构可以防止在接线、工序搬运 过程中引线滑出。过线部37可以为板状的过线板,该过线板的厚度为1.5mm至2.5mm。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 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电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机.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定子,具有定子齿;齿套,套设在定子齿的外周;绕组,缠绕在齿套的外周。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在定子齿的外周套设齿套,并在齿套的外周缠绕绕组,无需预留绕线嘴空间,节约了齿槽空间,能够在齿槽内缠绕更多的绕组,增加绕组面积,提高定子的槽满率,提高电机的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