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4066091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0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77830.5

申请日:

2014.12.15

公开号:

CN104489974A

公开日:

2015.04.08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41D 27/00申请日:20141215|||公开

IPC分类号:

A41D27/00; A41D27/02; A41H31/00

主分类号:

A41D27/00

申请人:

北京五木服装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李长文

地址:

101104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北大化11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代理人:

王桂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所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包括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的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至少两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用于撑起前宽袖笼并对前宽袖笼定位;所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还包括支撑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支撑架。通过使用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能够将西服上装内胸衬留有的松量推向袖笼处,使固定胸衬后的外层面料和胸衬更加平展,不会出现褶皱,显得西服上装面料平顺有型,提高了生产质量。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的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至少两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用于撑起前宽袖笼并对前宽袖笼定位;所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还包括支撑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支撑架。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以支撑所述支撑面板。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垂直的底板,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板及与所述立板垂直的底板,所述立板为竖直的板状结构,所述立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所述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连接处以及与所述底板顶部表的连接处均设有若干加强肋板。6.  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与支撑架一体成型。7.  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用于撑起前宽袖笼的两条侧边之间的连接处倒圆角,所述圆角的直径为10cm-15cm。8.  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及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平铺在支撑面板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套在两条相互垂直的侧边连接处形成的角上;(2)将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胸衬对齐后拉平,自西服上装的驳头处开始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一同卷起,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处;(3)将胸衬与外层面料临时缝合在一起。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卷起外层面料与胸衬是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向外卷三折。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临时缝合步骤为:(1)在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卷起三折后将未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2)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松开一折,并将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3)再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松开一折,并将此次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说明书

说明书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习惯穿着西服出现于各种正式场合,尤其是男性对于西服的版型以及面料表面层的细节尤为看重,胸部部分是否饱满挺阔,外层面料是否平顺都是人们选择西服时必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传统的西服前身部分包括外层面料,胸衬和里子布,目前的西服前身部分在缝线固定胸衬时,由于无法控制胸衬与外层面料的松量准确的推向袖笼处,因此当工人通过缝线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固定后,西服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就会经常出现褶皱,达不到前胸挺阔、饱满的状态,影响了西服外层表面的平顺效果,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胸衬与外层面料的松量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了提供了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通过固定支撑台将胸衬与外层面料的松量推向袖笼处,使固定胸衬后的外层面料不会出现褶皱,显得平顺有型,提高了生产质量。
技术方案
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包括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的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至少两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用于撑起前宽袖笼并对前宽袖笼定位;所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还包括支撑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支撑架。
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支撑面板固定以支撑所述支撑面板。
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垂直的底板,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
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板及与所述立板垂直的底板,所述立板为竖直的板状结构,所述立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所述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
所述立板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连接处以及与所述底板顶部表的连接处均设有若干加强肋板。
所述支撑面板与支撑架一体成型。
用于撑起前宽袖笼的两条侧边之间的连接处倒圆角,所述圆角的直径为10cm-15cm。
利用上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及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平铺在支撑面板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套在两条相互垂直的侧边连接处形成的角上;
(2)将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对齐后拉平,自西服上装的驳头处开始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一同卷起,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处;
(3)将胸衬与外层面料临时缝合在一起。
在步骤(2)中,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卷起外层面料与胸衬是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向外卷三折。
在步骤(3)中,缝线临时缝合步骤为:
(1)在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卷起三折后将未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2)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的卷起松开一折,并将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3)再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的卷起松开一折,并将此次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包括支撑面板,支撑面板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包括至少两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用于撑起前宽袖笼并对前宽袖笼定位。前宽袖笼被定位使得对前身部分的面料和胸衬的拉伸、卷起和缝合更加方便,且拉伸得更平展,卷起时可将更多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这最终使得在胸衬被固定后,面料和胸衬更加平展。支撑面板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面板稳定不宜晃动,同时使得前宽袖笼的撑起更加充分,且并使没有铺在支撑面板的衣料垂下,不会妨碍上述操作的进行。
2、支撑架包括立柱,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用于支撑整个支撑面板。支撑架还包括与立柱垂直的底板,底板为平板结构,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使支撑架的支撑更加稳定。
3、支撑架还可以包括立板,立板为竖直的板状结构,立板的顶部固定在支撑面板底部,立板的底部固定在底板的顶部,通过立板与底板使支撑面板不易摇晃,同时能够使支撑面板 与底板之间形成更大的容纳空间,西服上装在支撑面板上进行胸衬缝线工作时,减少西服上装非缝线区域与立板磨蹭而产生的损伤。
4、立板两侧的侧壁与支撑面板底部表面以及与底板顶部表面的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若干加强肋板,用以增强立板对于支撑面板的支撑稳定性。
5、支撑面板、立柱或立板、底板呈一体结构,使支撑面板的稳定性更好。
6、用于撑起前宽袖笼的两条侧边之间的连接处倒圆角,用以减少西服承托部位与支撑面板边角的磨损,同时在承托西服面料时更好地起到撑顶的效果,使西服面料承托时尽可能的平整,圆角的直径为10cm-15cm,使支撑面板能够适合大多数西服上装的承托,同时起到较好的撑顶效果。
7、在使用本发明中的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对胸衬进行缝线固定时,将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及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平铺在支撑面板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套在两条相互垂直的侧边连接处形成的角上;将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对齐后拉平,自西服上装的驳头处开始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一同卷起,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处;将胸衬与外层面料临时缝合在一起。袖笼被定位使得对前身部分的面料和胸衬的拉伸、卷起和缝合更加方便,且拉伸得更平展,卷起时可将更多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这最终使得在胸衬被固定后,面料和胸衬更加平展。
8、临时缝合步骤为:在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卷起三折后将未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松开一折,并将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再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松开一折,并将此次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缝合自前宽袖笼处向驳头处依次进行,先固定了靠近前宽袖笼处的面料与胸衬,防止已推至前宽袖笼处的松量返回。每松开一折即对松开的部分进行临时缝合,可防止前宽袖笼与驳头之间的松量发生反弹,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胸衬与面料缝合后的平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支撑面板、10-支撑架、11-立柱、12-立板、2-加强肋板、3-底板、4-圆角、5-西服上装、51-前身部分、52-驳头、53-肩部、54-外层面料、55-前宽袖笼、6-右手、7-左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包括支撑面板1和支撑架10,支撑面板1表面为矩形结构,支撑面板1的上表面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支撑面板1包括四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相邻侧边的连接处倒圆角4,其中每个圆角4都可以用来撑起前宽袖笼55并对前宽袖笼55定位。圆角4用以减少西服承托部位与支撑面板1边角的磨损,同时在承托西服上装5的面料时更好地起到撑顶的效果,使西服上装5的面料承托时尽可能的平整。
本发明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可对前身部分51的面料和胸衬(未示出)进行承托并对前宽袖笼55进行定位,前宽袖笼55被定位使得对前身部分51的面料和胸衬的拉伸、卷起和缝合更加方便,且拉伸得更平展,卷起时可将更多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55,这最终使得在胸衬被固定后,面料和胸衬更加平展,显得前身部分51平顺有型,提高了生产质量。支撑架10设置在支撑面板1的底部,则支撑面板1稳定不宜晃动,同时使得前宽袖笼55的撑起更加充分,且并使没有铺在支撑面板1的衣料垂下,不会妨碍上述操作的进行。
进一步的,支撑架10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立柱11,立柱11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1固定以支撑所述支撑面板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还包括底板3,立柱11的下端固定在底板3的顶部,矩形截面结构的立柱11带给支撑面板1非常稳定的支撑效果。底板3为平板状,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使支撑架不会发生晃动,支撑架10的支撑更加稳定。
作为优选,支撑面板1的四个边角的圆角4直径为10cm-15cm。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板1的四个边角的圆角4直径为15cm,使支撑面板1与人体肩胛骨形状的相似,以获得与前宽袖笼55更好的吻合效果,能够适合大多数西服上装5的承托,同时起到较好的撑顶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板1、立柱11和底板3呈一体结构,使支撑面板1的稳定性更好。
图2为图1中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使用本发明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进行胸衬的缝线时,先将西服上装5的前宽袖笼12及前身部分51的外层面料54平铺在支撑面板1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5的肩部53与前宽袖笼12分别顶在支撑面板1的一侧边角上。左手7按住肩部或者袖笼处,右手6再将外层面料54下的胸衬与外层面料54对齐后拉平,然后自西服上装5的驳头52处开始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一同卷起,如图2所示,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51的外层面料54的松量推向前 宽袖笼12处。卷起后,一只手按住卷起的部位,另一只手将胸衬与外层面料54临时缝合在一起。
图3为本发明中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包括立板12和与立板垂直的底板3,立板12为竖直的板状结构。立板12的上端与支撑面板固定,立板的下端与底板固定。通过立板12与底板3使支撑面板1不易摇晃。
优选的,立板12两侧的侧壁与支撑面板1底部的连接处以及与底板3的连接处均设有若干加强肋板2。加强肋板2进一步加强了支撑面板1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使支撑面板1与底板3之间形成更大的容纳空间,西服上装5在支撑面板1上进行胸衬缝线工作时,减少西服上装5的非缝线区域与立板12磨蹭而产生的损伤。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板1、立板12和底板3也呈一体结构,使支撑面板1的稳定性更好。
本发明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西服上装5的前宽袖笼55及前身部分51的外层面料54与外层面料54下的胸衬平铺在支撑面板1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5的前宽袖笼55套在两条相互垂直的侧边连接处形成的角上;
(2)将前身部分51的外层面料54与外层面料54下的胸衬对齐后拉平,自西服上装5的驳头52处开始向前宽袖笼55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一同卷起,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51的外层面料54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55处;
(3)将胸衬与外层面料54临时缝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自驳头52处向前宽袖笼55处的方向卷起外层面料54与胸衬是将外层面料54与胸衬向外卷三折。当然,可以根据衣服的型号来确定卷几折,小型号衣服可以少卷一折,大型号的衣服可以多卷一折。卷起的部分要尽可能地紧实。
在步骤(3)中,缝线临时缝合步骤为:
(1)在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55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54与胸衬卷起三折后将未卷起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2)将卷起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的卷起松开一折,并将松开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3)再将卷起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的卷起松开一折,并将此次松开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在后续的绷胸衬和垫肩的工艺中,将胸衬与外层面料54完整地固定在一起后,再解除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临时缝合的缝线,则此时的外层面料54不会出现任何褶皱,形成了西服上装5前身部分51表面面服平顺的效果,同时有效地提升了西服上装5前身胸衬的缝线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77830.5(22)申请日 2014.12.15A41D 27/00(2006.01)A41D 27/02(2006.01)A41H 31/00(2006.01)(71)申请人 北京五木服装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101104 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北大化118 号(72)发明人 李长文(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代理人 王桂霞(54) 发明名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所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包括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

2、料的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至少两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用于撑起前宽袖笼并对前宽袖笼定位 ;所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还包括支撑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支撑架。通过使用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能够将西服上装内胸衬留有的松量推向袖笼处,使固定胸衬后的外层面料和胸衬更加平展,不会出现褶皱,显得西服上装面料平顺有型,提高了生产质量。(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89974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4.08CN 104489974 A1/1 页21.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

3、 ;包括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的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至少两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用于撑起前宽袖笼并对前宽袖笼定位 ;所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还包括支撑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支撑架。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以支撑所述支撑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垂直的底板,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板及与所述立板垂直的底板,所述立板为竖直的板状结构,所述。

4、立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所述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板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连接处以及与所述底板顶部表的连接处均设有若干加强肋板。6.根据权利要求 1-5 之一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面板与支撑架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 1-5 之一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其特征在于 :用于撑起前宽袖笼的两条侧边之间的连接处倒圆角,所述圆角的直径为 10cm-15cm。8.权利要求 1-7 中任一项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 将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及前身部分的。

5、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平铺在支撑面板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套在两条相互垂直的侧边连接处形成的角上 ;(2) 将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胸衬对齐后拉平,自西服上装的驳头处开始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一同卷起,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处 ;(3) 将胸衬与外层面料临时缝合在一起。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2)中,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卷起外层面料与胸衬是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向外卷三折。10.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 (3)中,临时缝合步骤为 :(1。

6、) 在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卷起三折后将未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2) 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松开一折,并将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3) 再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松开一折,并将此次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89974 A1/5 页3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作领域。具体为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背景技术00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习惯穿着西服出现于各种正式场合,尤其是男性对于西服的版型以及面料表面层的细节尤为看重,胸部部分是否饱满挺阔,外层面料是否。

7、平顺都是人们选择西服时必要的参考因素之一。传统的西服前身部分包括外层面料,胸衬和里子布,目前的西服前身部分在缝线固定胸衬时,由于无法控制胸衬与外层面料的松量准确的推向袖笼处,因此当工人通过缝线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固定后,西服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就会经常出现褶皱,达不到前胸挺阔、饱满的状态,影响了西服外层表面的平顺效果,生产效率不高。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胸衬与外层面料的松量无法准确控制的问题,因此本发明了提供了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通过固定支撑台将胸衬与外层面料的松量推向袖笼处,使固定胸衬后的外层面料不会出现褶皱,显得平顺有型,提高了生产质量。0004 技术。

8、方案0005 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包括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的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包括至少两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用于撑起前宽袖笼并对前宽袖笼定位 ;所述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还包括支撑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支撑架。0006 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与支撑面板固定以支撑所述支撑面板。0007 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与所述立柱垂直的底板,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0008 所述支撑架包括立板及与所述立板垂直的底板,所述立板为竖直的板状结构,所述立板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所述立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0009 所述立板的侧壁与所述支撑面板底部的连接处以及与所述底板顶。

9、部表的连接处均设有若干加强肋板。0010 所述支撑面板与支撑架一体成型。0011 用于撑起前宽袖笼的两条侧边之间的连接处倒圆角,所述圆角的直径为10cm-15cm。0012 利用上述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 (1) 将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及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平铺在支撑面板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套在两条相互垂直的侧边连接处形成的角上 ;0014 (2) 将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对齐后拉平,自西服上装的驳头处开始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一同卷起,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处 ;说 明 书CN 。

10、104489974 A2/5 页40015 (3) 将胸衬与外层面料临时缝合在一起。0016 在步骤 (2) 中,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卷起外层面料与胸衬是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向外卷三折。0017 在步骤 (3) 中,缝线临时缝合步骤为 :0018 (1) 在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卷起三折后将未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0019 (2) 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的卷起松开一折,并将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0020 (3) 再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的卷起松开一折,并将此次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0021 有益效果0022 本发明的一种胸衬缝。

11、线固定支撑台及使用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23 1、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包括支撑面板,支撑面板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包括至少两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用于撑起前宽袖笼并对前宽袖笼定位。前宽袖笼被定位使得对前身部分的面料和胸衬的拉伸、卷起和缝合更加方便,且拉伸得更平展,卷起时可将更多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这最终使得在胸衬被固定后,面料和胸衬更加平展。支撑面板底部设有支撑架,支撑面板稳定不宜晃动,同时使得前宽袖笼的撑起更加充分,且并使没有铺在支撑面板的衣料垂下,不会妨碍上述操作的进行。0024 2、支撑架包括立柱,立柱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固定用于支撑整个。

12、支撑面板。支撑架还包括与立柱垂直的底板,底板为平板结构,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使支撑架的支撑更加稳定。0025 3、支撑架还可以包括立板,立板为竖直的板状结构,立板的顶部固定在支撑面板底部,立板的底部固定在底板的顶部,通过立板与底板使支撑面板不易摇晃,同时能够使支撑面板与底板之间形成更大的容纳空间,西服上装在支撑面板上进行胸衬缝线工作时,减少西服上装非缝线区域与立板磨蹭而产生的损伤。0026 4、立板两侧的侧壁与支撑面板底部表面以及与底板顶部表面的相对应的位置均设有若干加强肋板,用以增强立板对于支撑面板的支撑稳定性。0027 5、支撑面板、立柱或立板、底板呈一体结构,使支撑面板的稳定性更好。0。

13、028 6、用于撑起前宽袖笼的两条侧边之间的连接处倒圆角,用以减少西服承托部位与支撑面板边角的磨损,同时在承托西服面料时更好地起到撑顶的效果,使西服面料承托时尽可能的平整,圆角的直径为 10cm-15cm,使支撑面板能够适合大多数西服上装的承托,同时起到较好的撑顶效果。0029 7、在使用本发明中的一种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对胸衬进行缝线固定时,将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及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平铺在支撑面板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的前宽袖笼套在两条相互垂直的侧边连接处形成的角上 ;将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与外层面料下的胸衬对齐后拉平,自西服上装的驳头处开始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一同。

14、卷起,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的外层面料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处 ;将胸衬与外层面料临时缝合在一起。袖笼被定位使得对前身部分的面料和胸衬的拉伸、卷起和缝说 明 书CN 104489974 A3/5 页5合更加方便,且拉伸得更平展,卷起时可将更多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这最终使得在胸衬被固定后,面料和胸衬更加平展。0030 8、临时缝合步骤为 :在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与胸衬卷起三折后将未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松开一折,并将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再将卷起的外层面料与胸衬松开一折,并将此次松开的外层面料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缝合自前宽袖笼处。

15、向驳头处依次进行,先固定了靠近前宽袖笼处的面料与胸衬,防止已推至前宽袖笼处的松量返回。每松开一折即对松开的部分进行临时缝合,可防止前宽袖笼与驳头之间的松量发生反弹,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胸衬与面料缝合后的平展。附图说明0031 图 1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结构示意图。0032 图 2 为图 1 中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33 图 3 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结构示意图。0034 附图标记0035 1- 支撑面板、10- 支撑架、11- 立柱、12- 立板、2- 加强肋板、3- 底板、4- 圆角、5- 西服上装、51- 前身部分、52- 驳头、53- 肩。

16、部、54- 外层面料、55- 前宽袖笼、6- 右手、7- 左手。具体实施方式0036 图 1 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结构示意图。如图 1 所示,本发明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包括支撑面板 1 和支撑架 10,支撑面板 1 表面为矩形结构,支撑面板 1 的上表面用以承托西服上装的肩部和前身部分的衣料。支撑面板 1 包括四条相邻的且相互垂直连接的侧边,相邻侧边的连接处倒圆角 4,其中每个圆角 4 都可以用来撑起前宽袖笼 55 并对前宽袖笼 55 定位。圆角 4 用以减少西服承托部位与支撑面板 1 边角的磨损,同时在承托西服上装 5 的面料时更好地起到撑顶的效果,使西服上装 5 的面料承。

17、托时尽可能的平整。0037 本发明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可对前身部分 51 的面料和胸衬 ( 未示出 ) 进行承托并对前宽袖笼 55 进行定位,前宽袖笼 55 被定位使得对前身部分 51 的面料和胸衬的拉伸、卷起和缝合更加方便,且拉伸得更平展,卷起时可将更多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 55,这最终使得在胸衬被固定后,面料和胸衬更加平展,显得前身部分 51 平顺有型,提高了生产质量。支撑架 10 设置在支撑面板 1 的底部,则支撑面板 1 稳定不宜晃动,同时使得前宽袖笼55 的撑起更加充分,且并使没有铺在支撑面板 1 的衣料垂下,不会妨碍上述操作的进行。0038 进一步的,支撑架 10 包括横截面为矩形的。

18、立柱 11,立柱 11 的上端与所述支撑面板 1 固定以支撑所述支撑面板 1。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 10 还包括底板 3,立柱 11 的下端固定在底板 3 的顶部,矩形截面结构的立柱 11 带给支撑面板 1 非常稳定的支撑效果。底板3 为平板状,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上,使支撑架不会发生晃动,支撑架 10 的支撑更加稳定。0039 作为优选,支撑面板1的四个边角的圆角4直径为10cm-15cm。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板1的四个边角的圆角4直径为15cm,使支撑面板1与人体肩胛骨形状的相似,以获得与前宽袖笼55更好的吻合效果,能够适合大多数西服上装5的承托,同时起到较好的撑顶效果。说 明 书CN 1044。

19、89974 A4/5 页60040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板 1、立柱 11 和底板 3 呈一体结构,使支撑面板 1 的稳定性更好。0041 图 2 为图 1 中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 2 所示,在使用本发明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进行胸衬的缝线时,先将西服上装5的前宽袖笼12及前身部分51 的外层面料 54 平铺在支撑面板 1 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 5 的肩部 53 与前宽袖笼 12 分别顶在支撑面板 1 的一侧边角上。左手 7 按住肩部或者袖笼处,右手 6 再将外层面料 54 下的胸衬与外层面料 54 对齐后拉平,然后自西服上装 5 的驳头 52 处开始向前宽袖笼处的方向将。

20、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一同卷起,如图2所示,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51的外层面料54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 12 处。卷起后,一只手按住卷起的部位,另一只手将胸衬与外层面料54 临时缝合在一起。0042 图 3 为本发明中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 10 包括立板 12 和与立板垂直的底板 3,立板 12 为竖直的板状结构。立板 12 的上端与支撑面板固定,立板的下端与底板固定。通过立板 12 与底板 3 使支撑面板 1 不易摇晃。0043 优选的,立板 12 两侧的侧壁与支撑面板 1 底部的连接处以及与底板 3 的连接处均设有若干加强肋板 2。加强肋板 2 进。

21、一步加强了支撑面板 1 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使支撑面板 1 与底板 3 之间形成更大的容纳空间,西服上装 5 在支撑面板 1 上进行胸衬缝线工作时,减少西服上装5的非缝线区域与立板12磨蹭而产生的损伤。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面板1、立板 12 和底板 3 也呈一体结构,使支撑面板 1 的稳定性更好。0044 本发明的胸衬缝线固定支撑台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5 (1) 将西服上装 5 的前宽袖笼 55 及前身部分 51 的外层面料 54 与外层面料 54 下的胸衬平铺在支撑面板 1 的支撑面上,使西服上装 5 的前宽袖笼 55 套在两条相互垂直的侧边连接处形成的角上 ;0046 (2) 将。

22、前身部分 51 的外层面料 54 与外层面料 54 下的胸衬对齐后拉平,自西服上装 5 的驳头 52 处开始向前宽袖笼 55 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 54 与胸衬一同卷起,用以将胸衬与和前身部分 51 的外层面料 54 的松量推向前宽袖笼 55 处 ;0047 (3) 将胸衬与外层面料 54 临时缝合在一起。0048 作为优选,自驳头 52 处向前宽袖笼 55 处的方向卷起外层面料 54 与胸衬是将外层面料 54 与胸衬向外卷三折。当然,可以根据衣服的型号来确定卷几折,小型号衣服可以少卷一折,大型号的衣服可以多卷一折。卷起的部分要尽可能地紧实。0049 在步骤 (3) 中,缝线临时缝合步骤为 :0。

23、050 (1) 在自驳头处向前宽袖笼 55 处的方向将外层面料 54 与胸衬卷起三折后将未卷起的外层面料 54 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0051 (2)将卷起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的卷起松开一折,并将松开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 ;0052 (3)再将卷起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的卷起松开一折,并将此次松开的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临时缝合在一起。0053 在后续的绷胸衬和垫肩的工艺中,将胸衬与外层面料 54 完整地固定在一起后,再解除外层面料54与胸衬临时缝合的缝线,则此时的外层面料54不会出现任何褶皱,形成了说 明 书CN 104489974 A5/5 页7西服上装 5 前身部分 51 表面面服平顺的效果,同时有效地提升了西服上装 5 前身胸衬的缝线效率。0054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做出的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4489974 A1/2 页8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9974 A2/2 页9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8997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服装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