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4064489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8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96126.4

申请日:

2014.12.22

公开号:

CN104538236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H01H 33/02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H 33/02申请日:20141222|||公开

IPC分类号:

H01H33/02

主分类号:

H01H33/02

申请人:

信阳师范学院

发明人:

李晓英

地址:

464000河南省信阳市南湖路237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15

代理人:

沈根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其特征是包括出线侧1、动灭弧筒2、第一进线侧3、工字型绝缘底座4、第二进线侧5、操作轴6;其中动灭弧筒2的出线侧1固定在一个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上端,第一进线侧3、第二进线侧5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下端两侧,操作轴6的转动中心固定在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下端的中心位置,操作轴6上的拐臂与动灭弧筒2的活塞相连接。优点:实现了用单台负荷开关实现双路进线,一路出线的双电源功能,并用一个常规的三工位弹簧机构实现操作。此解决方案避免了常规双电源开关两个机构之间复杂的联锁,减小了开关的体积,大幅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其特征包括出线侧、动灭弧筒、第一进线侧、工字型绝缘底座、第二进线侧、操作轴;其中动灭弧筒的出线侧固定在一个工字型绝缘底座的上端,第一进线侧、第二进线侧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绝缘底座的下端两侧,操作轴的转动中心固定在工字型绝缘底座的下端的中心位置,操作轴上的拐臂与动灭弧筒的活塞相连接;工作时,动灭弧筒与第一进线侧接通,即第一路电源接通,当第一路电源出线故障时,需要负荷开关切换到另一路电源;此时通过操作机构使操作轴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先带动动灭弧筒中的与第一进线侧啮合的活塞退出啮合位置,并同时给操作机构的合闸弹簧储能;动灭弧筒中的活塞退出啮合位置后,动灭弧筒在操作轴的带动下开始逆时针旋转;当动灭弧筒旋转过操作轴的中心后,操作机构的合闸弹簧释放,操作轴的运动速度加快,带动动灭弧筒快速旋转,同时动灭弧筒中的活塞快速向外运动,与第二进线侧啮合,实现第二路电源接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的动灭弧筒与第一进线侧接通时为第一路电源接通,动灭弧筒与第二进线侧接通时为第二路电源接通,实现了双路进线,一路出线的双电源功能。

说明书

说明书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的双电源负荷开关。属于高压配电设备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的解决方案是将两台负荷开关装配在同一个安装基础上,将两台负荷开关的出先侧用铜排并联,实现从两台负荷开关进线侧进线,从同一出线侧出现的功能。达到双电源进线的要求。但此方案实际是将两台负荷开关机构是独立的,需要相互之间实现互锁。操作比较复杂。并且开关的体积是两台负荷开关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是一种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其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实现用单台负荷开关实现双路进线,一路出线的双电源功能,并用一个常规的三工位弹簧机构实现操作。此解决方案避免了常规双电源开关两个机构之间复杂的联锁,减小了开关的体积,大幅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其特征是包括出线侧、动灭弧筒、第一进线侧、工字型绝缘底座、第二进线侧、操作轴;其中动灭弧筒的出线侧固定在一个工字型绝缘底座的上端,第一进线侧、第二进线侧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绝缘底座的下端两侧,操作轴的转动中心固定在工字型绝缘底座的下端的中心位置,操作轴上的拐臂与动灭弧筒的活塞相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实现了用单台负荷开关实现双路进线,一路出线的双电源功能,并用一个常规的三工位弹簧机构实现操作。此解决方案避免了常规双电源开关两个机构之间复杂的联锁,减小了开关的体积,大幅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双电源负荷开关的结构图。
附图中的1是出线侧、2是动灭弧筒、3是第一进线侧、4是工字型绝缘底座、5是第二进线侧、6是操作轴。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附图,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其结构包括出线侧1、动灭弧筒2、第一进线侧3、工字型绝缘底座4、第二进线侧5、操作轴6;其中动灭弧筒2的出线侧1固定在一个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上端,第一进线侧3、第二进线侧5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下端两侧,操作轴6的转动中心固定在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下端的中心位置,操作轴6上的拐臂与动灭弧筒2的活塞相连接。
工作时,动灭弧筒2与第一进线侧3接通,即第一路电源接通,当第一路电源出线故障时,需要负荷开关切换到另一路电源;此时通过操作机构使操作轴6向顺时针方向旋转,此时先带动动灭弧筒2中的与第一进线侧3啮合的活塞退出啮合位置,并同时给操作机构的合闸弹簧储能;动灭弧筒2中的活塞退出啮合位置后,动灭弧筒2在操作轴6的带动下开始逆时针旋转;当动灭弧筒2旋转过操作轴6的中心后,操作机构的合闸弹簧释放,操作轴6的运动速度加快,带动动灭弧筒2快速旋转,同时动灭弧筒2中的活塞快速向外运动,与第二进线侧5啮合,实现第二路电源接通。
实施例
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的灭弧原理采用压气式灭弧原理。将负荷开关的安装有动灭弧筒2的出线侧1固定在一个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上端,第一进线侧3、第二进线侧5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下端两侧。操作轴6转动中心固定在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下端的中心位置,操作轴6上的拐臂与动灭弧筒2的活塞相连接。
所述的双电源负荷开关是动灭弧筒2与第一进线侧3接通时为第一路电源接通,动灭弧筒2与第二进线侧5接通时为第二路电源接通。实现了双路进线,一路出线的双电源功能。

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中压双电源负荷开关,其特征是包括出线侧1、动灭弧筒2、第一进线侧3、工字型绝缘底座4、第二进线侧5、操作轴6;其中动灭弧筒2的出线侧1固定在一个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上端,第一进线侧3、第二进线侧5分别安装在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下端两侧,操作轴6的转动中心固定在工字型绝缘底座4的下端的中心位置,操作轴6上的拐臂与动灭弧筒2的活塞相连接。优点:实现了用单台负荷开关实现双路进线,一路出线的双电源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