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收卷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自动收卷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405184.5(22)申请日 2013.09.06B65H 54/40(2006.01)B65H 54/54(2006.01)(71)申请人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益民拉丝辅机厂地址 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荡口青虹路益民拉丝辅机厂(72)发明人徐建新(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代理人张海英(54) 发明名称一种自动收卷装置(57) 摘要本发明涉及拉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收卷装置;本发明的自动收卷装置,包括工作平台,还包括电机,输出轴,第一齿轮,卷轴,第二齿轮,第二卷筒,第一卷筒;所。
2、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且处于所述工作平台内部,所述输出轴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卷轴穿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卷轴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卷筒设置于所述卷轴一端,所述第一卷筒设置于所述卷轴另一端,所述第二卷筒和所述第一卷筒均处于所述工作平台外部且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侧壁保持间隙;该过程由所述电机带动,不需要人工缠绕丝线,实现自动化收卷丝线。(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18161 A(43)申请公布日 2015.。
3、03.18CN 104418161 A1/1页21.一种自动收卷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6),输出轴(7),第一齿轮(8),卷轴(13),第二齿轮(14),第二卷筒(11),第一卷筒(3);所述电机(6)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1)上且处于所述工作平台(1)内部,所述输出轴(7)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机(6)上,所述第一齿轮(8)设置于所述输出轴(7)的另一端上,所述卷轴(13)穿设于所述平台(1)上,所述第二齿轮(14)设置于所述卷轴(13)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8)相啮合,所述第二卷筒(11)设置于所述卷轴(13)一端,所述第一卷筒(3)设置于所述卷轴(13)另一端,所述第二。
4、卷筒(11)和所述第一卷筒(3)均处于所述工作平台(1)外部且与所述工作平台(1)的侧壁保持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13)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卷筒(3)和所述第二卷筒(11)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筒(3)与所述工作平台(1)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值大于等于5毫米,小于等于5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垫片(4)和第二垫片(9),所述第一垫片(4)和所述第二垫片(9)均套设于所述卷轴(13)上,所述第一垫片(4)处于所。
5、述第一卷筒(3)的外侧,所述第二垫片(9)处于所述第二卷筒(11)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自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螺母(5)和第二螺母(10),所述第一螺母(5)和所述第二螺母(10)均设置于所述卷轴(13)上,且所述第一螺母(5)处于所述第一垫片(4)外侧,所述第二螺母(10)处于所述第二垫片(9)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动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2)和所述第二轴承(12)均套设于所述卷轴(13)外且嵌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的边框内,所述第一轴承(2)设置于卷轴(13)靠近所述第一卷筒(3)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
6、(12)设置于卷轴(13)靠近所述第二卷筒(11)的一侧。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18161 A1/3页3一种自动收卷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拉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收卷装置。背景技术0002 丝线的收卷是拉丝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传统的方法是由人工进行丝线的收卷。人工收卷效率较低,耗费的时间较多,而且收卷的质量较差,容易出现乱线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收卷丝线的装置,实现自动收卷丝线。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自动收卷装置,解决不能够自动收卷丝线的问题。0004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0005 一种自动收卷装置,包括工作平台。
7、,还包括电机,输出轴,第一齿轮,卷轴,第二齿轮,第二卷筒,第一卷筒;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且处于所述工作平台内部,所述输出轴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卷轴穿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卷轴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卷筒设置于所述卷轴一端,所述第一卷筒设置于所述卷轴另一端,所述第二卷筒和所述第一卷筒均处于所述工作平台外部且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侧壁保持间隙。0006 其中,所述卷轴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卷筒和所述第二卷筒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应。0007 其中,所述第一卷筒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值大。
8、于等于5毫米,小于等于50毫米。0008 其中,还包括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和所述第二垫片均套设于所述卷轴上,所述第一垫片处于所述第一卷筒的外侧,所述第二垫片处于所述第二卷筒外侧。0009 其中,还包括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和所述第二螺母均设置于所述卷轴上,且所述第一螺母处于所述第一垫片外侧,所述第二螺母处于所述第二垫片外侧。0010 其中,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均套设于所述卷轴外且嵌设于所述工作平台的边框内,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卷轴靠近所述第一卷筒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设置于卷轴靠近所述第二卷筒的一侧。001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0012 本发明。
9、的自动收卷装置,包括工作平台,还包括电机,输出轴,第一齿轮,卷轴,第二齿轮,第二卷筒,第一卷筒;所述电机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上且处于所述工作平台内部,所述输出轴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机上,所述第一齿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的另一端上,所述卷轴穿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于所述卷轴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卷筒设置于所述卷轴一端,所述第一卷筒设置于所述卷轴另一端,所述第二卷筒和所述第一卷筒均处于所述工作平台外部且与所述工作平台的侧壁保持间隙;使用时,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所述输出轴带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说 明 书CN 104418161 A2/3页4啮合,由所述第。
10、二齿轮带动所述卷轴转动,所述第二卷筒和所述第一卷筒随之旋转,实现对丝线的卷绕;该过程由所述电机带动,不需要人工缠绕丝线,实现自动化收卷丝线。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发明的自动收卷装置的局部剖视图。0014 1-工作平台;2-第一轴承;3-第一卷筒;4-第一垫片;5-第一螺母;6-电机;7-输出轴;8-第一齿轮;9-第二垫片;10-第二螺母;11-第二卷筒;12-第二轴承;13-卷轴;14-第二齿轮。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
11、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0016 结合图1进行详细说明。0017 本发明的自动收卷装置,包括工作平台1,还包括电机6,输出轴7,第一齿轮8,卷轴13,第二齿轮14,第二卷筒11,第一卷筒3;所述电机6固定在所述工作平台1上且处于所述工作平台1内部,所述输出轴7一端设置于所述电机6上,所述第一齿轮8设置于所述输出轴7的另一端上,所述卷轴13穿设于所述平台1上,所述第二齿轮14设置于所述卷轴13上且与所述第一齿轮8相啮合,所述第二卷筒11设置于所述卷轴13一端,所述第一卷筒3设置于所述卷轴13另一端,所述第二卷筒11和所述第一卷筒3均处于所述工作平台1外部且与所述工作平台1的侧壁保持间隙。使用。
12、时,所述电机6带动所述输出轴7旋转,所述输出轴7带动所述第一齿轮8转动,所述第一齿轮8与所述第二齿轮14啮合,由所述第二齿轮14带动所述卷轴13转动,所述第二卷筒11和所述第一卷筒3随之旋转,实现对丝线的卷绕;该过程由所述电机6带动,不需要人工缠绕丝线,实现自动化收卷丝线。0018 所述卷轴13的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卷筒3和所述第二卷筒11内部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适应。所述第一卷筒3和所述第二卷筒11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到所述卷轴13上,当所述卷轴13转动时,所述第一卷筒3和所述第二卷筒11也会随之转动,实现自动缠绕丝线。0019 所述第一卷筒3与所述工作平台1的侧。
13、壁之间的间隙值大于等于5毫米,小于等于50毫米。本发明优选所述间隙值15毫米,该间隙值保证自动收卷丝线顺利进行,不会因为间隙太小而碰撞到所述工作平台1的侧壁,也不会因为间隙太大而对所述卷轴13的刚度产生影响。0020 还包括第一垫片4和第二垫片9,所述第一垫片4和所述第二垫片9均套设于所述卷轴13上,所述第一垫片4处于所述第一卷筒3的外侧,所述第二垫片9处于所述第二卷筒11外侧。所述第一垫片4用于防止所述第一卷筒3向外侧滑动,所述第二垫片9用于防止所述第二卷筒11向外侧滑动,保证收卷过程的顺利进行。0021 还包括第一螺母5和第二螺母10,所述第一螺母5和所述第二螺母10均设置于所述卷轴13上。
14、,且所述第一螺母5处于所述第一垫片4外侧,所述第二螺母10处于所述第二垫片9外侧。所述第一螺母5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垫片4,所述第二螺母10用于固定所述第说 明 书CN 104418161 A3/3页5二垫片9。0022 还包括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12,所述第一轴承2和所述第二轴承12均套设于所述卷轴13外且嵌设于所述工作平台1的边框内,所述第一轴承2设置于卷轴13靠近所述第一卷筒3的一侧,所述第二轴承12设置于卷轴13靠近所述第二卷筒11的一侧。所述第一轴承2和所述第二轴承12用于承载所述卷轴13,保证所述卷轴13稳定旋转,收卷过程顺利进行。0023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说 明 书CN 104418161 A1/1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1816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