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310365178.1(22)申请日 2013.08.21A41D 1/06(2006.01)A41D 27/00(2006.01)A61H 39/00(2006.01)A61N 2/08(2006.01)(71)申请人青岛蓝农谷农产品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地址 266613 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南墅镇石墨新材料产业集聚区(72)发明人于桂菊(54) 发明名称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包括裤体,裤体上端的出口处设置弹性带;裤体上设置提臀部,提臀部设置在对应的臀部下轮廓线,并延伸到胯部;裤体上设置。
2、束腹部,束腹部设置在对应小腹位置;裤体上位于人体肚脐的位置设有护脐贴;裤体的两裤腿靠近膝部足三里穴位的位置设有穴位贴。本发明的产品在裤子的臀部下轮廓先并延伸到胯部位置设置提臀部,在小腹位置设置束腹部,起到美腿作用,同时在人体的重要位置脐部、三里穴处分别设置护脐贴和穴位贴,起到了很好的保健作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13633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18CN 104413633 A1/1页21.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包括裤体,其特征在于,裤体上端的出口处。
3、设置弹性带;裤体上设置提臀部,提臀部设置在对应的臀部下轮廓线,并延伸到胯部;裤体上设置束腹部,束腹部设置在对应小腹位置;裤体上位于人体肚脐的位置设有护脐贴;裤体的两裤腿靠近膝部足三里穴位的位置设有穴位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提臀部和所述束腹部均采用带有高收紧力的弹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脐贴内设有磁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贴内设有磁石。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13633 A1/2页3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裤子,具体涉及一。
4、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背景技术0002 现在很多女性们常坐办公室,运动量少,经常造成小腹有赘肉、臀部下垂,且常引起内分泌失调的情况。设计一款提臀束腹的裤子可以使得腹部收紧、臀部上拉紧实,起到美腿作用。磁石有对人体有止痛、镇痛降压、通经活络等众多作用,目前常用于保健按摩产品的设计中,起到保健作用。而将磁石用于美腿裤中,可在起到美腿作用的同时,调节内分泌、通经活络,起到保健作用。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以提臀束腹美腿,又可以保健的美腿裤。0004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包括裤体,裤体上端的出口处设置弹性带;裤体上设置提臀部,提臀部。
5、设置在对应的臀部下轮廓线,并延伸到胯部;裤体上设置束腹部,束腹部设置在对应小腹位置;裤体上位于人体肚脐的位置设有护脐贴;裤体的两裤腿靠近膝部足三里穴位的位置设有穴位贴。0005 所述提臀部和所述束腹部均采用带有高收紧力的弹性材料。0006 所述护脐贴内设有磁石。0007 所述穴位贴内设有磁石。0008 本发明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在裤子的臀部下轮廓先并延伸到胯部位置设置提臀部,在小腹位置设置束腹部,提臀束腹,起到美腿的作用;脐部是人体调节内分泌的重要位置,裤体上设置护脐贴,有利于调节内分泌,起到保健作用;三里穴是人体的重要养身穴位,在此养生穴位处设置穴位贴,可以通经活络,起到保健作用。 附图说明。
6、0009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0010 其中:1.裤体;2.提臀部;3.弹性带;4.束腹部;5. 护脐贴;6. 穴位贴。具体实施方式0011 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一种带保健效果的美腿裤,包括裤体1,裤体1上端的出口处设置弹性带3,用于将裤子上端弹性固定在人体腰部。裤体1上设置提臀部2和束腹部4,提臀部2设置在对应的臀部下轮廓线并延伸到胯部,束腹部4设置在对应小腹位置,所述提臀部2和所述束腰部4均采用带有高收紧力的弹性材料。提臀部2包覆整个臀部下轮廓线并延伸至胯部,利用高收紧力的弹性材料将臀部提紧。束腹部4包覆小腹,利用高收紧力的弹性材料将小腹收紧。可以起到美腿的作用。说 明 书CN 104413633 A2/2页40012 裤体1上位于人体肚脐的位置设有护脐贴5,护脐贴5内缝有磁石,起到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裤体1的两裤腿靠近膝部足三里穴位的位置设有穴位贴6,穴位贴6内缝有磁石,足三里穴是人体的重要养身穴位,在此养生穴位处缝制磁石可起到保健作用。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4413633 A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1363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