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06273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36464.6

申请日:

2014.12.26

公开号:

CN104538638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M 4/62申请日:20141226|||公开

IPC分类号:

H01M4/62

主分类号:

H01M4/62

申请人:

广东东莞市天润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纪玉信; 许俊伟; 张树鸿

地址:

523000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袁山贝工业区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代理人:

谭启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石墨15.0-22.0%,导电炭黑3.0-6.0%,改性水性环氧树脂5.0-10.0%,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11.0-25.0%,羧甲基纤维素钠0.1-1.5%,聚丙烯酸钠0.05-0.5%,桃胶2.0-6.5%,2-氨基-2-甲基-1-丙醇0.3-0.8%,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0.05-0.5%,聚乙烯吡咯烷酮0.2-0.7%,亚甲基双萘磺酸钠0.3-1.0%,氨水2.0-6.0%,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提供一种导电性能好、附着力好、溶剂耐受性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百分 比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石墨15.0-22.0%,导电炭黑3.0-6.0%,改性水性环氧树脂 5.0-10.0%,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11.0-25.0%,羧甲基纤维素钠 0.1-1.5%,聚丙烯酸钠0.05-0.5%,桃胶2.0-6.5%,2-氨基-2-甲基 -1-丙醇0.3-0.8%,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0.05-0.5%,聚 乙烯吡咯烷酮0.2-0.7%,亚甲基双萘磺酸钠0.3-1.0%,氨水 2.0-6.0%,余量为去离子水。 2.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 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按照配方配比将石墨、羧甲基纤维素钠、桃胶、氨水依次加 入水中,以搅拌机搅拌至均匀,得到第一石墨浆液; 2)用分散介质与衬板均为氧化锆的珠磨机对第一石墨浆液进行 研磨,分散均匀,得到第二石墨浆液; 3)在第二石墨浆液中分别加入导电炭黑、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 单月桂酸酯、亚甲基双萘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至均匀,得 到第三石墨浆液; 4)用分散介质与衬板均为氧化锆的球磨机对第三石墨浆液进行 研磨、分散均匀,得到第四石墨浆液; 5)按照配方配比加入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 2-氨基-2-甲基-1-丙醇、聚丙烯酸钠,搅拌至均匀,得到第五石墨浆 液; 6)对第五石墨浆液进行取样检测,合格后,过筛包装,即为成 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1-3小时。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研磨时间为10-40小时。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搅拌时间为2-6小时。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第四石墨浆液的中位粒径控制在不 大于2.0微米。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搅拌时间为3-5小时。

说明书

说明书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剂,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 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池工业中,种类繁多,锂离子电池以其能量密度大、输出电 压高、自放电小、循环性能优越、工作温度范围宽、绿色环保等优点, 已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电动汽车、电动工具及电子产品等领域。 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为了保证电极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常常 需要用到导电剂,在极片制作时通常加入一定量的导电物质,在活性 物质之间、活性物质与集流体之间起到收集微电流的作用,以减小电 极的接触电阻加速电子的移动速率,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锂离子在电 极材料中的迁移速率,从而提高电极的充放电效率。现有技术中,在 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中,正极通常采用聚偏二氟乙烯做粘结剂,溶 剂是N-甲基吡咯烷酮,而负极由于电位与锂接近,比较活泼,在水 溶液中不稳定,故采用非水的有机溶剂做电解液,如丙烯碳酸酯、碳 酸二甲酯等。制好的电池极片要长期浸在上述有机溶剂中,目前产品 存在的普遍问题是耐受度不够,涂层与铝箔集流体易剥离,造成动态 内阻增大,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针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导率低、加工性能差、与集流体的 粘结性不佳、在涂布和加工以及循环的过程中容易掉料的突出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电性能好、附着力好、溶剂耐受 性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 剂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其特征在于,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 以下原料制备而成:
石墨15.0-22.0%,导电炭黑3.0-6.0%,改性水性环氧树脂 5.0-10.0%,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11.0-25.0%,羧甲基纤维素钠 0.1-1.5%,聚丙烯酸钠0.05-0.5%,桃胶2.0-6.5%,2-氨基-2-甲基 -1-丙醇0.3-0.8%,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0.05-0.5%,聚 乙烯吡咯烷酮0.2-0.7%,亚甲基双萘磺酸钠0.3-1.0%,氨水 2.0-6.0%,余量为去离子水。
作为优选,改性水性环氧树脂由日本朋诺pelnox生产,型号为 ME-533。
本发明的配方设计原理如下:
天然鳞片石墨结晶度高,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化学稳定性 良好,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腐蚀,热膨胀系数小、柔韧性好,制成极 片后,即使屈折和温度发生突变也不致变形和产生裂纹。本发明选用 含碳量高、金属杂质与氧化物含量低的高纯天然鳞片石墨,通过特殊 的工艺将石墨粉碎至微米级,并对石墨形貌进行修饰,利于提高导电 涂层与铝箔表面和活性材料间的附着力。添加纳米导电炭黑的目的是 为了配合石墨以提高涂层导电性,微观上,石墨形似鱼鳞,呈六方层 状结构,粒度更细的颗粒状导电炭黑可以充盈石墨间的空隙,共同形 成点、面形式的导电网络,大大提高导电涂层的导电性,减少了铝箔 与活性材料的界面电阻,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整体内阻,提高了锂离子 电池的整体性能。
选用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做粘结剂,二者均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韧性高,粘着力强,不与活性材料和有机溶 剂电解液发生化学反应,不腐蚀铝箔,对N-甲基吡咯烷酮和电解液 有很强的耐受性,避免了与集流体铝箔和活性材料的剥离以及有机溶 剂带来的溶胀现象,保证了电池内阻的稳定均一性,尤其在大功率放 电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方面,各电池组的一致性要求更加严密,本发明 体现的效果尤为明显。另一显著效果就是降低了活性材料本身粘结剂 的使用量,提高了克容量,降低了极片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中分散剂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亚甲基双萘磺 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桃胶是石墨和炭黑的保护胶体,防止二者聚 结沉淀,增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PH值稳定剂2-氨基 -2-甲基-1-丙醇,氨水为整个体系提供碱性分散环境,有利于石墨和 炭黑的均匀分散,分散媒体去离子水。
实现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以通过采取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
1)按照配方配比将石墨、羧甲基纤维素钠、桃胶、氨水依次加 入水中,以搅拌机搅拌至均匀,得到第一石墨浆液;
2)用分散介质与衬板均为氧化锆的珠磨机对第一石墨浆液进行 研磨,分散均匀,得到第二石墨浆液;
3)在第二石墨浆液中分别加入导电炭黑、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 单月桂酸酯、亚甲基双萘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至均匀,得 到第三石墨浆液;
4)用分散介质与衬板均为氧化锆的球磨机对第三石墨浆液进行 研磨、分散均匀,得到第四石墨浆液;
5)按照配方配比加入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 2-氨基-2-甲基-1-丙醇、聚丙烯酸钠,搅拌至均匀,得到第五石墨浆 液;
6)对第五石墨浆液进行取样检测,合格后,过筛包装,即为成 品。
作为优选,在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1-3小时。
作为优选,在步骤2)中,研磨时间为10-40小时。
作为优选,在步骤3)中,搅拌时间为2-6小时。
作为优选,在步骤4)中,第四石墨浆液的中位粒径控制在不大 于2.0微米。
作为优选,在步骤5)中,搅拌时间为3-5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降低了导电剂电阻。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基本不 导电或半导电,因此,提高铝箔导电涂层的实际导电性更有利于锂离 子等当量电子在电池中的往返脱嵌和嵌入,减少内阻、提高倍率,充 放电容量就越高,也可延长循环寿命。
2、本发明提高了导电剂与铝箔间的附着力。良好的附着性会避 免导电涂层与铝箔间的剥离,形成缝隙、增加内阻。改善了活性材料 和铝箔集流体间的电接触。
3、本发明提高了电池极片耐受度。本发明是介于铝箔集流体和 正极活性材料之间的导电涂层,制成极片后长期与有机溶剂接触,极 片被腐蚀或涂层受到溶胀,内阻也会增大,电池发热、循环性、倍率 性等整体性能下降。
综上所述,本发明着重解决了电池动态内阻增幅、极片耐受度等 技术问题,提高了克容量、功率性能和电池组压差一致性,改善了活 性材料与铝箔集流体之间的电接触,减少了极化、降低了锂离子电池 极片的制造成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制备 而成:石墨16.0%,导电炭黑5.0%,改性水性环氧树脂5.0%,丁二烯 苯乙烯聚合物23.0%,羧甲基纤维素钠0.5%,聚丙烯酸钠0.3%,桃 胶2.6%,2-氨基-2-甲基-1-丙醇0.3%,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 酸酯0.3%,亚甲基双萘磺酸钠0.6%,聚乙烯吡咯烷酮0.3%,氨水5.0%, 余量的去离子水。
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 步骤:
1)按照配方配比将石墨、羧甲基纤维素钠、桃胶、氨水依次加 入水中,以搅拌机搅拌至均匀,得到第一石墨浆液;搅拌时间为1-3 小时。
2)用分散介质与衬板均为氧化锆的珠磨机对第一石墨浆液进行 研磨,分散均匀,得到第二石墨浆液;研磨时间为10-40小时。
3)在第二石墨浆液中分别加入导电炭黑、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 单月桂酸酯、亚甲基双萘磺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搅拌至均匀,得 到第三石墨浆液;搅拌时间为2-6小时。
4)用分散介质与衬板均为氧化锆的球磨机对第三石墨浆液进行 研磨、分散均匀,得到第四石墨浆液;第四石墨浆液的中位粒径控制 在不大于2.0微米。
5)按照配方配比加入改性水性环氧树脂、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 2-氨基-2-甲基-1-丙醇、聚丙烯酸钠,搅拌至均匀,得到第五石墨浆 液;搅拌时间为3-5小时。
6)对第五石墨浆液进行取样检测,合格后,过筛包装,即为成 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由按重量百分 比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石墨20.0%,导电炭黑3.5%,改性水性环 氧树脂10.0%,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18.0%,羧甲基纤维素钠1.3%, 聚丙烯酸钠0.08%,桃胶6.0%,2-氨基-2-甲基-1-丙醇0.65%,聚 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0.3%,亚甲基双萘磺酸钠0.6%,聚乙 烯吡咯烷酮0.6%,氨水3.0%,余量去离子水。
本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 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由按重量百分 比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石墨15.0%,导电炭黑3.0%,改性水性环 氧树脂5.0%,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11.0%,羧甲基纤维素钠0.1%, 聚丙烯酸钠0.05%,桃胶2.0%,2-氨基-2-甲基-1-丙醇0.3%,聚氧 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0.05%,聚乙烯吡咯烷酮0.2%,亚甲基双 萘磺酸钠0.3%,氨水2.0%,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 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特点是: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由按重量百分 比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石墨22.0%,导电炭黑6.0%,改性水性环 氧树脂10.0%,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25.0%,羧甲基纤维素钠1.5%, 聚丙烯酸钠0.5%,桃胶6.5%,2-氨基-2-甲基-1-丙醇0.8%,聚氧 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0.5%,聚乙烯吡咯烷酮0.7%,亚甲基双 萘磺酸钠01.0%,氨水6.0%,余量为去离子水。
本实施例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的制备方法与实施 例1相同。
对本发明实施例1-4所得成品性能测试如下:
1、极片电导率:
将本发明导电剂均匀涂布于PET膜上,剪切成圆形小片,模拟测 试在极片上的真实电导率(与现有某两款进口产品进行对比),由表 1可见本发明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
表1电导率对比表

2、与集流体附着力:
将本发明导电剂均匀涂敷于铝箔上,制成模拟极片,发现极片在 电解液中浸泡后具有更大的剥离力(与现有某两款进口产品进行对 比),应为电解液对两种粘结剂的溶胀,使二者产生了缠结或范德华 力,二者逐渐融为一体,可以使电池具有更加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 体见表2。
表2剥离力对比表

3、极片耐受度:
将本发明导电剂均匀涂敷于铝箔上,制成模拟极片,使用105℃ 烘箱烘烤20分钟,取出置于手套箱中,用棉球蘸取LB-23电解液或 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擦拭极片表面,直至擦拭出可见铝箔, 根据下表3可见本导电剂具有优异的溶剂耐受性(与现有某两款进口 产品进行对比)。
表3溶剂耐受性对比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 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 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铝箔导电剂及其制备方法,由按重量百分比计的以下原料制备而成:石墨15.0-22.0,导电炭黑3.0-6.0,改性水性环氧树脂5.0-10.0,丁二烯苯乙烯聚合物11.0-25.0,羧甲基纤维素钠0.1-1.5,聚丙烯酸钠0.05-0.5,桃胶2.0-6.5,2-氨基-2-甲基-1-丙醇0.3-0.8,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0.05-0.5,聚乙烯吡咯烷酮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