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061945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9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063207.9

申请日:

2013.02.28

公开号:

CN104019690A

公开日:

2014.09.03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8F 3/00申请日:20130228|||公开

IPC分类号:

F28F3/00; F28F13/06; H01F27/08

主分类号:

F28F3/00

申请人:

山东建筑大学

发明人:

于明志; 王强; 范雪晶

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

代理人:

吴照幸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它是通过冲压、压印等加工方式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侧形成一系列立体凸出的扰流结构,扰流结构可为三角锥体、半圆锥台体、半弹头状凸起等,形成纵向涡发生器,利用立体凸出的扰流结构产生的纵向涡破坏空气流经散热片时所形成的流动边界层,从而强化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对流换热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上设有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与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为一体结构。

2.  如权利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为包括三角锥体或半圆锥台体或半弹头状凸起。

3.  如权利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设置为若干排,奇数排与偶数排的立体凸出扰流结构错位设置。

4.  如权利1或2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为三角锥体时,其迎风面两底边夹角介于60~150度之间。

5.  如权利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是通过冲压、压印等加工方式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上形成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性的散热片。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具有损耗低、容量大、价格低等特点,目前电网上运行的电力变压器大部分为油浸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铁芯和绕组中的耗能转变为热量,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温度对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空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是影响整个散热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侧对流换热效率,能有效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整体散热能力。
纵向涡发生器是一种有效的被动式强化传热方法,其扰流装置按外形可分为两类:翼型涡发生器和扰流柱型涡发生器,但翼型纵向涡发生器大多通冲孔方式得到翅片,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内部因充满变压器油而不能进行冲孔设计;若采用电焊等工艺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加设翼型或扰流柱型纵向涡发生器,其工艺较为繁琐,不利于工程上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加工成型且可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侧对流换热效率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上设有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与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为一体结构。
其中,所述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为包括三角锥体或半圆锥台 体或半弹头状凸起。
其中,所述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设置为若干排,奇数排与偶数排的立体凸出扰流结构错位设置。
其中,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为三角锥体时,其迎风面两底边夹角介于60~150度之间。
其中,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是通过冲压、压印等加工方式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上形成的。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该纵向涡发生器,其立体凸出扰流结构工艺简单,易于加工,能解决传统翅片纵向涡发生器很难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中应用的问题,能有效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的对流换热效率,从而降低油浸式变压器冷却部件的尺寸,降低成本,或在不增大散热部件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工作能力,或降低对冷却风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三角锥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三角锥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示意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半圆锥台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半圆锥台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示意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半弹头状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结构示意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半弹头状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示意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以三角锥体纵向涡发生器为 例)主视图;
图8为三角锥体形立体凸出扰流结构表面形成的涡流横切面示意图;
图9为三角锥体形立体凸出扰流结构表面形成的涡流纵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三角锥体2、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
具体实施例
以下以选用三角锥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参见图1-2、图7,本发明是以选用的一种三角锥形纵向涡发生器为例,对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自然对流的工况进行数值计算。图1中给出了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制造过程中通过冲压、压印等加工方式得到的若干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某一个扰流结构都是一个纵向涡发生器,所述扰流结构为三角锥体,三角锥体的底端与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无缝隙连接或一体结构,数值算例采用参数如下: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长宽分别800mm和480mm、三角锥体高度d=10mm,迎风面两底边夹角α=90°,所述若干个三角锥体设置为若干排,奇数排与偶数排错位设置(见图7),其横向间距为S1=80mm,纵向间距为S2=40mm,最下排三角锥体距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底部距离为a=240mm。
数值计算结果:自然对流条件下,有纵向涡发生器时的散热能力较无纵向涡发生器时的散热能力提高约10%。经试验所得,本发明不同形状的纵向涡发生器均较采用翼型涡发生器和扰流柱型涡发生器散热能力提高1%-5%,且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
图8是通过数值分析软件得到的空气流经三角锥纵向涡发生器后形成的纵向涡速度矢量横切面图,图9是三角锥纵向涡发生器后形成的涡流纵剖面图,利用纵向涡发生器产生的纵向涡破坏空气流经散热 片时所形成的流动边界层,对对流换热起到强化作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9690 A(43)申请公布日 2014.09.03CN104019690A(21)申请号 201310063207.9(22)申请日 2013.02.28F28F 3/00(2006.01)F28F 13/06(2006.01)H01F 27/08(2006.01)(71)申请人山东建筑大学地址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凤鸣路(72)发明人于明志 王强 范雪晶(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神州华茂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11358代理人吴照幸(54) 发明名称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它是通过冲压、压印等加工方。

2、式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侧形成一系列立体凸出的扰流结构,扰流结构可为三角锥体、半圆锥台体、半弹头状凸起等,形成纵向涡发生器,利用立体凸出的扰流结构产生的纵向涡破坏空气流经散热片时所形成的流动边界层,从而强化散热片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对流换热效率。(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019690 ACN 104019690 A1/1页2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上设有若干个。

3、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与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为一体结构。2.如权利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为包括三角锥体或半圆锥台体或半弹头状凸起。3.如权利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设置为若干排,奇数排与偶数排的立体凸出扰流结构错位设置。4.如权利1或2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为三角锥体时,其迎风面两底边夹角介于60150度之间。5.如权利1所述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是通过冲压、压印等加工方式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上形成的。权 利 要 求 。

4、书CN 104019690 A1/2页3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性的散热片。背景技术0002 油浸式变压器具有损耗低、容量大、价格低等特点,目前电网上运行的电力变压器大部分为油浸式变压器,油浸式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铁芯和绕组中的耗能转变为热量,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温度对于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空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是影响整个散热过程中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侧对流换热效率,能有效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整体散热能力。0003 纵向涡发生器是一种有效的被动式强化传热方法,其扰流装置按外形可分为两。

5、类:翼型涡发生器和扰流柱型涡发生器,但翼型纵向涡发生器大多通冲孔方式得到翅片,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内部因充满变压器油而不能进行冲孔设计;若采用电焊等工艺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加设翼型或扰流柱型纵向涡发生器,其工艺较为繁琐,不利于工程上的应用。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加工成型且可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侧对流换热效率的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有如下技术方案:0006 本发明的一种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上设有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与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为一体结构。0007 其中,所述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为包括三。

6、角锥体或半圆锥台体或半弹头状凸起。0008 其中,所述若干个立体凸出扰流结构设置为若干排,奇数排与偶数排的立体凸出扰流结构错位设置。0009 其中,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为三角锥体时,其迎风面两底边夹角介于60150度之间。0010 其中,所述立体凸出扰流结构是通过冲压、压印等加工方式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上形成的。0011 由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在于:0012 该纵向涡发生器,其立体凸出扰流结构工艺简单,易于加工,能解决传统翅片纵向涡发生器很难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中应用的问题,能有效提高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的对流换热效率,从而降低油浸式变压器冷却部件的尺寸,降低成本,或在不增大散热部。

7、件面积的前提下提高油浸式变压器的工作能力,或降低对冷却风机的需求。附图说明0013 图1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三角锥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结构示意俯视说 明 书CN 104019690 A2/2页4图;0014 图2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三角锥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示意侧视图;0015 图3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半圆锥台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结构示意俯视图;0016 图4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半圆锥台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示意侧视图;0017 图5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半弹头状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结构示意俯视图;0018 图6为本发明立体凸出扰流结构(以半弹头状纵向涡发生器。

8、为例)示意侧视图;0019 图7为本发明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以三角锥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主视图;0020 图8为三角锥体形立体凸出扰流结构表面形成的涡流横切面示意图;0021 图9为三角锥体形立体凸出扰流结构表面形成的涡流纵剖面示意图。0022 图中:1、三角锥体2、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具体实施例0023 以下以选用三角锥体纵向涡发生器为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0024 参见图1-2、图7,本发明是以选用的一种三角锥形纵向涡发生器为例,对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空气自然对流的工况进行数值计算。图1中给出了在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制造过程中通过冲压、压印等加工方式得到的若干立体凸出扰流结。

9、构,某一个扰流结构都是一个纵向涡发生器,所述扰流结构为三角锥体,三角锥体的底端与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无缝隙连接或一体结构,数值算例采用参数如下: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长宽分别800mm和480mm、三角锥体高度d=10mm,迎风面两底边夹角=90 ,所述若干个三角锥体设置为若干排,奇数排与偶数排错位设置(见图7),其横向间距为S1=80mm,纵向间距为S2=40mm,最下排三角锥体距油浸式变压器散热片底部距离为a=240mm。0025 数值计算结果:自然对流条件下,有纵向涡发生器时的散热能力较无纵向涡发生器时的散热能力提高约10%。经试验所得,本发明不同形状的纵向涡发生器均较采用翼型涡发生器和扰流柱。

10、型涡发生器散热能力提高1%-5,且本发明工艺简单,成本低。0026 图8是通过数值分析软件得到的空气流经三角锥纵向涡发生器后形成的纵向涡速度矢量横切面图,图9是三角锥纵向涡发生器后形成的涡流纵剖面图,利用纵向涡发生器产生的纵向涡破坏空气流经散热片时所形成的流动边界层,对对流换热起到强化作用。0027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说 明 书CN 104019690 A1/3页5图1图2图3图4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9690 A2/3页6图7图8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9690 A3/3页7图9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019690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热交换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