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06165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10183199.7

申请日:

2012.06.05

公开号:

CN102654304A

公开日:

2012.09.0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4F 12/00申请公布日:20120905|||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2/00; F24F11/02

主分类号:

F24F12/00

申请人:

上海市七宝中学

发明人:

季忠刚; 张怡雯; 周逸昀; 张溯; 季遥; 张逸琳

地址: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

代理人:

张坚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芯、风扇、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热交换芯内设有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逆流式热交换通道,风扇分别设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通道出入口处,用以送风和排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并与风扇相联动控制,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外温度,并也与风扇相联动控制。该热交换装置能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的同时,与室外空气通过逆流方式进行高低温互相转换,实现节能效果。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热交换芯、 风扇、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 度传感器, 热交换芯内设有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逆流式热交换通道, 风扇分别设于室内空 气和室外空气的通道出入口处, 用以送风和排风,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二氧 化碳浓度, 并与风扇相联动控制, 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 外温度, 并也与风扇相联动控 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室用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热交换芯包括框架、 设于 框架内的数排换热管、 设于换热管间的有孔隔板, 数排换热管之间相连成蛇形的室内空气 通道, 而有孔隔板之间也形成蛇形的室外空气通道, 且室内空气通道与室外空气通道之间 的流向相逆。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室用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换热管为金属管。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室用热交换装置, 其特征在于 : 所述风扇为直流式风扇。

说明书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风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背景技术
     在夏天和冬天的时候, 气温不适, 这时人们往往选择开空调来调节室温, 而且往往 就会开上一整天。此时, 室内的空气就会因为空气不流通而变得污浊,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 工作的人们就十分容易得空调病, 对健康十分不利。而此时, 如果开窗通风, 热量就会白白 得散发出去, 在新鲜空气流通后, 空调就要重新制冷或者制热, 将室内空气重新变成舒适温 度, 十分耗电。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 这种做法也是十分不环保的。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 能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 出的同时, 与室外空气通过逆流方式进行高低温互相转换, 实现节能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 包括热交换芯、 风扇、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热交换芯内设有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逆流式热交换通道, 风扇分别设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 气的通道出入口处, 用以送风和排风,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并 与风扇相联动控制, 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 外温度, 并也与风扇相联动控制。
     所述热交换芯包括框架、 设于框架内的数排换热管、 设于换热管间的有孔隔板, 数 排换热管之间相连成蛇形的室内空气通道, 而有孔隔板之间也形成蛇形的室外空气通道, 且室内空气通道与室外空气通道之间的流向相逆。
     所述换热管为金属管。
     所述风扇为直流式风扇。
     采用本发明的室用热交换装置, 具有如下优点 :
     1. 采用金属管进行热交换, 而热交换方式则采用逆流式, 并且利用多次回旋, 增加 热交换的有效长度。
     2. 使室内、 外的空气高温部分与低温部分对流, 从而达到高低温互相转换的效果。
     3. 能够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来自动开启换热器, 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 好, 避免得空调病。
     4. 自动控制、 节能环保、 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 图 1 是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的原理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热交换芯的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 1 所示, 本发明的室用热交换装置包括室用热交换装置主要包括热交换芯 1、 风扇 2、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3 和温度传感器 4, 热交换芯 1 内设有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逆 流式热交换通道 (见图 1 中的实线、 虚线箭头, 箭头方向相反) , 四个风扇 2 分别设于室内空 气和室外空气的通道出入口处, 用以送风和排风, 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 3 用以检测室内二 氧化碳浓度, 并与风扇 2 相联动控制, 温度传感器 4 用以检测室内、 外温度, 并也与风扇 2 相 联动控制, 即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达到设定值时, 自动控制风扇 2 启动进行换气 及热交换, 或者调整风扇 2 转速和热交换效率, 使得室内空气质量及温度得到有效改善。
     如图 2 所示, 作为一个实施例, 所述热交换芯 1 包括框架 5、 设于框架内的数排换热 管 6、 设于换热管间的有孔隔板 7, 数排换热管 6 之间相连成蛇形的室内空气通道 (见图 2 中 的实线箭头) , 而有孔隔板之间也形成蛇形的室外空气通道 (见图 2 中的虚线箭头) , 且室内 空气通道与室外空气通道之间的流向相逆, 如此, 使得室内排气和室外进气形成多次回旋 的对流形式, 不但增加热交换的有效长度, 而且还提高热交换的效率, 保证换热效果。
     另外, 所述换热管 6 可采用如铜、 铝等金属管, 具有换热效果好, 成本低等特点。所 述风扇 2 可采用直流式风扇 2, 能够有效增加换风速率和风量, 并且噪音小, 易于控制等优 点。
     经过多次试验证明, 采用本发明的室用热交换装置可以使室内、 外温度达到 70% 到 80%对换,
     因此, 根据公式 Q=cmΔT, 可得, 每秒节省热量
     Q=1000×1.293×84×20÷3600=603.4J 而风扇 2 总功率 P=3.6×4=14.4w
     则, 最终每秒可以节省的热量为 Q’ =(603.4-14.4)=588.6×80% =470.8J
     而如果在不用快速通风的场所中, 考虑将出风口的两个风扇 2 拆除, 则节能的效 果更加明显。
     但是,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 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 发明, 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 对以上所述实施例 的变化、 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654304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9.05CN102654304A*CN102654304A*(21)申请号 201210183199.7(22)申请日 2012.06.05F24F 12/00(2006.01)F24F 11/02(2006.01)(71)申请人上海市七宝中学地址 201101 上海市闵行区农南路22号(72)发明人季忠刚 张怡雯 周逸昀 张溯季遥 张逸琳(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胜康律师事务所 31263代理人张坚(54) 发明名称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芯、风扇、二氧化碳浓度传感。

2、器和温度传感器,热交换芯内设有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逆流式热交换通道,风扇分别设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通道出入口处,用以送风和排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并与风扇相联动控制,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外温度,并也与风扇相联动控制。该热交换装置能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的同时,与室外空气通过逆流方式进行高低温互相转换,实现节能效果。(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芯、风扇、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

3、器,热交换芯内设有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逆流式热交换通道,风扇分别设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通道出入口处,用以送风和排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并与风扇相联动控制,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外温度,并也与风扇相联动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包括框架、设于框架内的数排换热管、设于换热管间的有孔隔板,数排换热管之间相连成蛇形的室内空气通道,而有孔隔板之间也形成蛇形的室外空气通道,且室内空气通道与室外空气通道之间的流向相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金属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用热交换装置,其特征在。

4、于:所述风扇为直流式风扇。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654304 A1/2页3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通风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背景技术0002 在夏天和冬天的时候,气温不适,这时人们往往选择开空调来调节室温,而且往往就会开上一整天。此时,室内的空气就会因为空气不流通而变得污浊,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的人们就十分容易得空调病,对健康十分不利。而此时,如果开窗通风,热量就会白白得散发出去,在新鲜空气流通后,空调就要重新制冷或者制热,将室内空气重新变成舒适温度,十分耗电。在提倡低碳环保的今天,这种做法也是十分不环保的。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是提供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能够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的同时,与室外空气通过逆流方式进行高低温互相转换,实现节能效果。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0005 一种室用热交换装置,包括热交换芯、风扇、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热交换芯内设有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逆流式热交换通道,风扇分别设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通道出入口处,用以送风和排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并与风扇相联动控制,温度传感器用以检测室内、外温度,并也与风扇相联动控制。0006 所述热交换芯包括框架、设于框架内的数排换热管、设于换热管间的有孔隔板,数排换热管之间相连成蛇形的室内空气通道。

6、,而有孔隔板之间也形成蛇形的室外空气通道,且室内空气通道与室外空气通道之间的流向相逆。0007 所述换热管为金属管。0008 所述风扇为直流式风扇。0009 采用本发明的室用热交换装置,具有如下优点:0010 1.采用金属管进行热交换,而热交换方式则采用逆流式,并且利用多次回旋,增加热交换的有效长度。0011 2.使室内、外的空气高温部分与低温部分对流,从而达到高低温互相转换的效果。0012 3.能够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来自动开启换热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良好,避免得空调病。0013 4.自动控制、节能环保、成本低。附图说明001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0015 。

7、图1是本发明的热交换装置的原理图。0016 图2是本发明的热交换芯的结构原理图。说 明 书CN 102654304 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7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室用热交换装置包括室用热交换装置主要包括热交换芯1、风扇2、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4,热交换芯1内设有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逆流式热交换通道(见图1中的实线、虚线箭头,箭头方向相反),四个风扇2分别设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的通道出入口处,用以送风和排风,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3用以检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并与风扇2相联动控制,温度传感器4用以检测室内、外温度,并也与风扇2相联动控制,即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或温度达到设定值时,自动。

8、控制风扇2启动进行换气及热交换,或者调整风扇2转速和热交换效率,使得室内空气质量及温度得到有效改善。0018 如图2所示,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热交换芯1包括框架5、设于框架内的数排换热管6、设于换热管间的有孔隔板7,数排换热管6之间相连成蛇形的室内空气通道(见图2中的实线箭头),而有孔隔板之间也形成蛇形的室外空气通道(见图2中的虚线箭头),且室内空气通道与室外空气通道之间的流向相逆,如此,使得室内排气和室外进气形成多次回旋的对流形式,不但增加热交换的有效长度,而且还提高热交换的效率,保证换热效果。0019 另外,所述换热管6可采用如铜、铝等金属管,具有换热效果好,成本低等特点。所述风扇2可采用。

9、直流式风扇2,能够有效增加换风速率和风量,并且噪音小,易于控制等优点。0020 经过多次试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的室用热交换装置可以使室内、外温度达到70到80对换,0021 因此,根据公式Q=cmT,可得,每秒节省热量0022 Q=10001.29384203600=603.4J0023 而风扇2总功率P=3.64=14.4w0024 则,最终每秒可以节省的热量为Q=(603.4-14.4)=588.680=470.8J0025 而如果在不用快速通风的场所中,考虑将出风口的两个风扇2拆除,则节能的效果更加明显。0026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只要在本发明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2654304 A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65430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