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间隙喷射造型法.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06106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3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6245.6

申请日:

1988.08.30

公开号:

CN1040749A

公开日:

1990.03.28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B22C9/02

主分类号:

B22C9/02

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厂

发明人:

李忠炎; 陈洪升; 刘诗一; 史德祥; 孟爽芬; 吴维岗

地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直大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张文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属于铸造砂型造型方法领域。它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型砂型造型工序多,型砂、能源消耗大,适用范围小等问题而提出来的。其技术特征是先制做一个背砂层,并使其与模型之间形成窄间隙,再以化学自硬砂喷射填满该间隙。本发明与现有造型方法相比,可节约大量型砂、能源,简化生产工序,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适用范围广,用于大型铸造砂型的制造,其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把砂型或砂芯的制做分为背砂层和面砂层的铸造砂型喷射造型方法,其技术特征是:先制做一个背砂层,并使其与模型之间形成窄间隙,再以化学自硬砂喷射填满该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造型方法,其技术特征是:型砂喷射方向与模型表面的夹角在零度左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造型方法,其技术特征是:背砂层是永久性的。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造型方法,其技术特征是:背砂层与砂箱通过定位装置结合在一起。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造型方法,其技术特征是:窄间隙的宽度对平直表面砂型为15-25毫米,对非平直表砂型为40-60毫米。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铸造砂型造型方法领域。

    现有机械化铸造砂型造型方法中,仅抛砂造型法能够适用于中大型砂型造型的要求,但由于其限于偏平铸件,因而局限性较大。近年来刚问世的喷射造型法,如西德专利(专利号为DE3023949)。日本专利(专利号为特愿昭58-74246)所公开的喷射造型法均为垂直式的。该方法虽较抛砂造型法有一定改进,如背砂层采用普通型砂制成,面砂层采用化学自硬砂,因而造型质量好,较经济。但其背砂层为一次性,因而工序多,型砂、能源、工时消耗大,并且对复杂铸件很难适应。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出一种工序简单、耗砂量低、节能、适用范围广的新的造型方法。

    本发明因此提出了一种窄间隙喷射造型法。该方法将砂型或砂芯制做分为背砂层和面砂层两部分,先制做出永久性背砂层,然后把它与铸件模型(芯盒)定位装配,使背砂层与铸件模型(芯盒)之间形成窄间隙,其大小(宽度)视铸件砂型表面形状而定,对于平直表面砂型,窄间隙的宽度为15-25毫米,对于非平直表面砂型,窄间隙的宽度为40-60毫米。背砂层与铸件模型之间的窄间隙,经调整确定后,再用专用喷射造型机将化学自硬砂喷射填充于该间隙,直到填满为止。型砂的喷射方向与铸件模型表面之夹角接近零,一般控制在零度左右。型砂在间隙中固化后,便得到所需要的砂型。

    本发明由于采用窄间隙喷射填充,且背砂层是永久性的,因而较垂直喷射造型法及其他造型法可节约大量型砂、能源,并且简化了工序,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万吨输螺旋桨砂型的制作,采用本发明只要2-3日即可完成,而采用传统的造型方法(手工)则要15-20天。本发明适用范围较广,用于大型铸件砂型(砂芯)的制造,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螺旋桨压力面母型图。

    图2为螺旋桨压力面模型钢骨架图。

    图3为螺旋桨压力面模型图。

    图4为螺旋桨吸力面模型图(上模型)

    图5为造下型示意图

    图6为造上型示意图

    图7为钢锭模芯盒装置示意图

    图8为喷射制钢锭模芯装置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压力面母模;3.定位销座(锥);4.顶丝定位器;5.压力面模型钢骨架;6.叉型定位器;7.砂型底板;8.压力面模型;9.托板;10.上箱;11.吸力面;12.芯盒;13.芯骨;14.芯骨导向锥;15.辅助框架;16.喷射造型机;17.催化剂砂管道;18.黏结剂砂管道;19.旋转横臂;20.催化剂混合室;21.输料管;22.跳板;23.地坑。

    下面以螺旋桨砂型及钢锭模壳芯(壳型)的制作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步骤:

    1.螺旋桨砂型制做:

    (a)下模型的制做及定位:首先制做出母模,母模的形体与生产螺旋桨的下砂型相同,不同之处是在其上有定位装置(3)和(4)。然后在母模上焊制压力面模型钢骨架(5),并把它与叉型定位器(6)、定位销锥(3)焊成一体,再把配制好的水泥砂填满钢骨架之间的空隙,并捣固,凝固后便得到如图3所示的压力面模型(下模型)。

    (b)上模型(吸力面模型)的制做:在图1所示地母模上,用手工方法做一个牢固黏着其上的水泥假叶片,即得到如图4所示的上模型。

    (c)下砂型制做:首先在大砂箱上安装定位装置,然后把下模型安装在该定位装置上,如图5所示,并作适当调整,使在模型之下形成40-60毫米的窄间隙。再用喷射造型机将化学自硬砂型喷射填充于该间隙,直到填满为止。静置20分钟,取下模型,便得到完整光洁的螺旋桨下砂型。

    (d)上砂型的制做:将砂箱上敷一层水泥砂作为背砂层,然后将其安装在上模型(吸力面模型)上,如图6所示,使背砂层与吸力面模型之间形成窄间隙,再用喷射造型机将化学自硬砂喷射填满该间隙,固化后,便得到所需要的上砂型。

    2.钢锭模壳芯(壳型)的制做:

    首先制做出如图7所示的芯盒装置。芯骨(13)、芯骨导向锥(14)是采用钢板整体焊接而成,芯盒(12)及辅助框(15),通常采用木料制成。芯盒装置做好后,将其安装在地坑(23)里,以便于喷射造型机(16)工作。喷射造型机(16)通过输料管(21),在辅助框(15)、芯骨导向锥(14)的帮助下,将化学自硬砂喷射填充于芯盒(12)与芯骨(13)之间的间隙中,直至填满,固化后便得到所需要的钢锭模壳芯。

窄间隙喷射造型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窄间隙喷射造型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窄间隙喷射造型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窄间隙喷射造型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窄间隙喷射造型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属于铸造砂型造型方法领域。它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型砂型造型工序多,型砂、能源消耗大,适用范围小等问题而提出来的。其技术特征是先制做一个背砂层,并使其与模型之间形成窄间隙,再以化学自硬砂喷射填满该间隙。本发明与现有造型方法相比,可节约大量型砂、能源,简化生产工序,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适用范围广,用于大型铸造砂型的制造,其经济效益尤为显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铸造;粉末冶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