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陶质唐三彩改进为″两釉结合″的瓷质唐三彩.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406023 上传时间:2018-02-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3.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8106180.8

申请日:

1988.08.22

公开号:

CN1040571A

公开日:

1990.03.21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C04B33/34; C03C8/14

主分类号:

C04B33/34; C03C8/14

申请人:

郭景年

发明人:

郭景年

地址:

河南省洛阳市关村探矿三队4栋1单元2楼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是关于将传统的陶质唐三彩改进为瓷质唐三彩的技术。它是以一般陶瓷厂都能生产的瓷胎,采用一种特制的唐三彩釉配方和“两釉结合”的施釉方法,烧制成瓷质唐三彩,提高了强度、延长了寿命,保证无铅毒危害,实现了唐三彩工艺品的陈设赏玩与实用相结合的目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将唐三彩釉由陶质工艺品改进为瓷质工艺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唐三彩的胎体使用瓷质原料制成,经烘乾素烧后,施以特制的唐三彩釉进行二次烧制,以制成唐三彩制品。
2: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特制唐三彩釉的配方中含有: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做为着色剂组分,根据色彩要求可在特制唐三彩釉中添加上述任一种组分。
3: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特制唐三彩釉的配方中还含有:氧化硅、氧化铅、超细瓷土,做为基本添加剂组分。
4: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特制唐三彩釉的配方中还可含有氧化锌和氧化镁。
5: 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施釉时,采用“两釉结合”的方法,当唐三彩器皿为盛装饮料容器时,在胎体内壁与外表面沿口处施以无毒瓷釉,入窑烧成半成品后,再在外表面沿口处以下部位施以特制唐三彩釉,当唐三彩为盛装非饮料容器时,只在胎体内壁施以瓷釉,入窑烧成半成品后,再在外表面施以特制唐三彩釉。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瓷胎体唐三彩工艺品的生产方法。

    唐三彩本是一种专供陈设用的古陶质工艺品,唐三彩烧制成功是我国唐代制陶技术长期实践积累的成果,至目前为止,唐三彩主要是作为欣赏艺术品,制成马、驼等动物俑类和人物乐俑,至于制成的容器类如瓶、罇、罐、壶、碗等名虽为容器,实是不能盛装液体的,装水渗漏,装饮料既渗漏又有铅毒危害,(因唐三彩釉中含有氧化铅)唐三彩是一种陶器,现有的唐三彩系沿用传统的陶土配方,即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塑成胎体,进行素烧,然后施釉、烧釉,其素烧的烧成温度一般最高不超过1100摄氏度,如果超过此温度,胎体就会软化变形;在此温度以内,超过100摄氏度时,胎体能产生一定的瓷化,但达不到完全瓷化的程度,且使施釉工作变得极为困难。因此,只能将胎体的素烧温度控制在850~980摄氏度之间,这样,胎体就具有较好的吸水性,以便顺利的用毛笔施釉。施釉以后进行二次烧成的温度,也只能控制在950摄氏度左右。用这种方法烧制成的唐三彩其强度是很差的,一经震动或轻微的碰撞极易破碎。所以包装运输极为困难,只有采用价格昂贵的泡沫塑料箱来包装,当产品出口时,还要采用注塑包装才能降低破损率,出口产品的品种多是胎体加厚的马、驼一类的陈设工艺品,也有具有实用性地罇、瓶、烟缸、笔筒等一类的工艺品,但不能盛装液体,例如装水很快渗漏光,此外,唐三彩釉料是含有氧化铅的物质,亦不适于盛装饮料。唐三彩虽在国际国内市场上很受欢迎,遗憾的是其实用价值不高,且运输时破碎率高,需要昂贵的包装箱。

    人们曾试验,将其胎体用瓷土制成,素烧温度升至1300摄氏度以上,使其达到瓷化要求,提高了强度也避免了渗漏,但再在其外表施加唐三彩釉时,又不易粘着,使唐三彩工艺品烧制后脱釉,影响外观质量。故唐三彩至今为止,仍是一种陶质器皿,只能供陈设赏玩用,而不能盛装液体做为饮食或容器器皿用,有其不具备实用性的缺点。

    陶与瓷的区别在于:“陶器胎体的原料是粘土,含有多种不同的物质成分,可塑性好。瓷器胎体的原料是高岭土,要经过精选,除铁质工序处理,它的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等,质量要求严格。”“在烧成温度方面,陶器通常在900~1200摄氏度,瓷器一般在1300~1400摄氏度。”“瓷和陶的其他物理特性也迥然不同:瓷器较之陶器胎体坚硬密实,敲击声清脆宏亮。吸水率小于千分之五。陶器则质地较松疏,敲击声浑厚深沉,吸水率高。”(参见中国工艺口进出口公司编印的《中国陶瓷》样本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瓷质唐三彩的方法,将一种特制的唐三彩釉与无毒的卫生瓷釉分别用于工艺瓷器上,使本来用于单一陈设的陶器唐三彩工艺制品扩大为瓷器唐三彩工艺制品,使其既可供陈设欣赏又具有实用性,该瓷质唐三彩做为饮食器具用时不会渗漏,而其外观表面仍为瑰丽多彩之唐三彩。做法是:用制瓷器的瓷土配方,用烧制瓷器的温度进行瓷胎体烧制,然后用一特制的唐三彩釉进行施釉,施釉后,烧制出瓷质唐三彩,施釉时,采用“两釉结合”方法,即当制作饮食用唐三彩器具时,当将胎体成形后,在内壁与外表面沿口处施以无毒卫生瓷釉,烘干入窑进行第一次烧成半成品,出窑后在半成品的外观表面沿口处以下施以特制唐三彩釉,对于非饮食用的唐三彩器具可在瓷质胎体内部施以瓷釉,烘干入窑烧成半成品后,在外观表面处施以特制唐三彩釉,然后进行第二次烧成。这样烧制的唐三彩既有唐三彩固有的瑰丽多姿的外观美感,又有胎体坚硬密实,不易碎,不渗水的实用价值,实现了唐三彩工艺品的陈设赏玩与实用相结合的目的。

    为了说明方便请参阅附图。图1为用于盛装饮料用的唐三彩器皿的施釉图,图2为用于盛装非饮料的唐三彩器皿的施釉图,如图1所示,对于盛装饮料用的唐三彩器皿,其施釉部位为:在经素烧后的瓷质胎体(4)内部施以无毒瓷釉(1),在胎体(4)的外表面沿口处施以无毒釉(2),在沿口处的下部外表面处,施以特制的唐三彩釉(1)。

    对于盛装非饮料用唐三彩器皿,其施釉部位如图2中所示:在经素烧后的瓷质胎体(4)内部施以瓷釉(1),在其外表面全部施以唐三彩釉(3)。下面介绍改进唐三彩釉配方。

    唐三彩顾名思义应为三种色彩,但实际上从出土文物中发现不止三种色彩,因此唐三彩应理解为多彩。唐三彩釉配方是由各种金属氧化物同多种添加剂配方而成,但用现有配方的唐三彩釉,不易附着于素烧后的瓷质胎体上,烧成后影响外观质量。采用本发明的特制唐三彩釉可使该釉牢固地附着于素烧后的瓷质胎体上,该釉的组成成分如下表:

    组成成分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氧化硅氧化铅氧化锌氧化镁超瓷细土重量百分数0.3~1.80.6~1.60.7~1.60.8~1.836~3838~400.08~1.20.02~0.0421~24

    氧化铁在唐三彩釉中的作用是使该唐三彩器皿烧成后呈红黄色;氧化铜呈深或浅绿色;氧化钴呈深或浅兰色;氧化锰呈深或浅烟色;氧化硅的作用是使唐三彩釉呈玻璃相效果,使彩釉烧成后光泽性提高;氧化锌主要起增白作用,也有一定的助熔效果;氧化镁为助熔剂,也起一定的增白作用;超细瓷土能控制彩釉在烧成时的流动性;氧化铅的作用是使釉面熔融流串光亮美观。氧化铁、氧化铜、氧化钴、氧化锰均为着色剂,配方时可根据施釉时所需的色彩及深浅程度在表中所示之含量范围内进行调配,根据彩釉烧成时的流动性以及成品的美感和光泽要求进行超细瓷土含量和氧化硅含量的增减,其余含量为氧化铅。例如:如施绿色时则在配方中采用氧化铜、氧化硅、氧化铅、氧化锌、氧化镁和超细瓷土,在该色彩配方中也可不加氧化锌和氧化镁。如果在釉中不添加上表中所列的着色剂,则该釉就是白色釉。

由陶质唐三彩改进为″两釉结合″的瓷质唐三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由陶质唐三彩改进为″两釉结合″的瓷质唐三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由陶质唐三彩改进为″两釉结合″的瓷质唐三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陶质唐三彩改进为″两釉结合″的瓷质唐三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由陶质唐三彩改进为″两釉结合″的瓷质唐三彩.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是关于将传统的陶质唐三彩改进为瓷质唐三彩的技术。它是以一般陶瓷厂都能生产的瓷胎,采用一种特制的唐三彩釉配方和“两釉结合”的施釉方法,烧制成瓷质唐三彩,提高了强度、延长了寿命,保证无铅毒危害,实现了唐三彩工艺品的陈设赏玩与实用相结合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化学;冶金 > 水泥;混凝土;人造石;陶瓷;耐火材料〔4〕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