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可破开的拉模。 在原有管内镶装塑料管的一种方法是将塑料管从一拉模中拉过,然后进入原有管中。将拉力撤除则塑料管回复,使其在原有管中成为紧配合。
拉模的存在使在拉模区域内的塑料管受到约束。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拉模,它能够将这种约束消除。
根据本发明,拉模由呈完整圆环形的脆性材料构成,它带有至少一个豁口,从该豁口可施力而将圆环破开成为分开的部分。
完整圆环最好是灰口铸铁制作的。在一种型式的拉模中,豁口或豁口中的每一个是三角形的。
在另一种型式的拉模中,豁口或豁口中的每一个是U形状的。最好是有一锯痕从豁口或豁口中的每一个向豁口下方的材料内伸延。
拉模最好让施加在位于豁口上或豁口中每一个上的圆柱棒的力所破开。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举例对本发明的拉模的实施例进行描述,这些附图为:
图1和图2是两种型式拉模的示意性的正视图;
图3和图4是图2大致示出地拉模的正视图及在图3中沿线Ⅳ-Ⅳ的截面视图;
图5、6和7分别为侧视图、沿破开线Ⅵ-Ⅵ的视图和破开线表示有一灰铸铁管的视图。
图1表示一个由铸铁制式的拉模10,当把聚乙烯管用作灰铸铁煤气管或干管的紧配合衬里时使用。该拉模的典型应用是对例如4英寸或6英寸干管加衬里时使用。拉模最好有两个径向相对设置的三角形形状豁口12,该豁口可以在拉模10的材料上机加工或铸造出来。为了破开拉模10,最好是在每个豁口12上放置一个圆柱钢棒14,并使用挤压机具将两个钢棒向一起挤压。对于其它的拉模,仅设置一个豁口。钢棒14的直径是20毫米。
图2表示了如图1中所示的灰铸铁拉模10,不过所带有的不是三角形的豁口,而是两个径向相对设置的U形豁口20。一个短锯痕22从U形豁口底部径向延伸,其作用是作为应力集中区,在其尖点24处诱发弯曲。拉模10如前述那样用挤压机具向一起挤压棒14而被破开,另一可供选择的方案中,仅采用一个豁口。
作为典型的制造实例,如图2所示的拉模10厚度为50毫米;中心通孔直径为120毫米,拉模10的径向宽度是40毫米,U形豁口20的最大宽度是25毫米,位于豁口20下方的材料的最大径向宽度为20毫米,锯痕22的长度为5毫米。U形豁口20的弧形底部的半径为11毫米。
在图2中示出拉模10的实际形状,例如在图3和4中也示出。等角度设置的三个凹槽30使拉模10能够被紧固到一个支承圈上,下面将参照图5至图7给予描述。
在应用中,如图4所示,聚乙烯管是从左向右被拉入而穿过拉模10。
图5和7表示了一根准备镶装聚乙烯衬里的铸铁干管40。干管40的端头42放置在一凹穴中(excavation),在端头42处设置有一个组件46。该组件包括两个半块,每个半块带有两个半环形的端板,由4块纵向延伸的肋板连接在一起。
把穿过配对肋板的孔48中的螺栓卸下,组件46可以如图5所示的Ⅵ-Ⅵ线处分开。当在干管40的端头上组装完时组件46成为一整体。调整夹紧装置50以便使组件46(特别是装在端板52处的拉模10)相对干管40的孔同轴。图6所示的组件可用来将拉模10与干管40的端头再隔开一定距离。使用时将干管40的端头紧靠在组件46的端板52上,而拉模10安装在图6所示组件的左端。
每个夹紧装置50包含有一壳体54,其内有一可沿壳体54的腔内壁滑动的夹爪56。螺栓58与夹爪56中的螺纹孔相配合,并且伸出壳体54外边的60处,以便于操作。
虽然图3和图4中所示的拉模其圆周表面和端面以及内孔表面都是机加工的,最好的方式是只加工内孔表面而保留其他表面为铸造面。这样可以把拉模的成本降至最低,使拉模成为比图3和4所示的、更廉价的消耗品。
在一个改进的例子中(未示出)拉模是灰铸铁制成的,带有两个径向相对设置的或三个等距离设置的豁口,或带有一定数目的豁口,每个豁口都适于配备一凿刃(chisel blade)。最好让凿刃朝前,以便当凿刃与一豁口的一端相接合时,用锤击打凿子,凿刃即可平行穿过拉模延伸的聚乙烯管的轴线向前移动。
如果需要,豁口也可如前述那样带有从其底部伸出的锯痕。在另外一改进的例子中(未出示)只带有一个豁口。
对于改进的例子中,拉模可以用某种其他脆性材料制造,例如聚碳酸酯,或由粉末冶金材料制成,例如陶瓷材料或金属材料。这类材料的例子有氮化硅或硅的氧氮化物,或氧化铝,或铝的氮化物或铝的氧氮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