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05719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7.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58184.5

申请日:

2010.11.25

公开号:

CN102478305A

公开日:

2012.05.3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4H 1/14申请公布日:2012053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H 1/14申请日:20101125|||公开

IPC分类号:

F24H1/14; F24H9/20; H05B6/10

主分类号:

F24H1/14

申请人: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胡颖; 胡平

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华路28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楼高潮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包括一电磁激励线圈,电磁激励线圈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还包括内管和双层外管,内管嵌套在双层外管的管腔内,径向之间留有与外界联通的环形空间,双层外管由第一管嵌套在第二管内而组成,第一管与第二管的径向之间留有液体通道,内管的管腔的一端与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的液体通道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联通,内管的管腔的另一端作为液体入口,液体通道的另一侧开有液体出口,电磁激励线圈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的装置设置在环形空间内。本发明的电磁液体恒热管能充分吸收电磁波,有效提高热效率,同时能有效屏蔽电磁波的泄漏,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 包括一电磁激励线圈 (3), 电磁激励线圈 (3) 的内侧设置有第 一绝缘层 (4), 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11), 其特征在于 : 还包括内管 (1) 和双层外管 (5), 内管 (1) 嵌套在双层外管 (5) 的管腔内, 径向之间留有与外界联通的环形空间, 双层外管 (5) 由第一管 (12) 嵌套在第二管 (13) 内而组成, 第一管 (12) 与第二管 (13) 的径向之间留 有液体通道, 内管 (1) 的管腔的一端与第一管 (12) 和第二管 (13) 之间的液体通道的一侧 通过连接管 (6) 联通, 内管 (1) 的管腔的另一端作为液体入口 (8), 液体通道的另一侧开有 液体出口 (9), 电磁激励线圈 (3) 与第一绝缘层 (4) 和第二绝缘层 (11) 构成的装置设置在 环形空间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电磁液体恒热管,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内管 (1) 的腔壁上设置 有第一隔热层 (2), 所述双层外管 (5) 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隔热层 (10)。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电磁液体恒热管, 其特征在于 : 在液体出口 (9) 处, 双层 外管 (5) 的腔壁上安装有控温器件 (7)。

说明书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磁加热技术, 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背景技术
     公知电磁波以导线径向环绕发射电磁波, 电磁波穿过铁磁材料产生涡流。当电磁 激励线圈以电磁涡流原理作功时, 电磁波能否被最大有效吸收产生涡流, 决定热效率的大 小; 作功时能否最小泄漏电磁波, 以保障人身安全, 尤为重要。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提高电磁液体加热装置的热效率, 减少电磁液加热装置的电 磁波泄漏而设计的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 包括一电磁激励线圈, 电磁激励线圈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绝 缘层, 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还包括内管和双层外管, 内管嵌套在双层外管的管腔内, 径 向之间留有与外界联通的环形空间, 双层外管由第一管嵌套在第二管内而组成, 第一管与 第二管的径向之间留有液体通道, 内管的管腔的一端与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的液体通道的 一侧通过连接管联通, 内管的管腔的另一端作为液体入口, 液体通道的另一侧开有液体出 口, 电磁激励线圈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的装置设置在环形空间内。
     进一步的, 所述内管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 所述双层外管的腔壁上设置有 第二隔热层。
     进一步的, 在液体出口处, 双层外管的腔壁上安装有控温器件。
     通过以上技术的运用, 本发明的电磁液体恒热管的电磁激励线圈置于铁磁材料构 成的内管和双层外管之间, 比照公知的电磁加热装置, 能充分吸收电磁波, 有效提高热效 率, 由于电磁激励线圈之外的双层外管, 同时吸收电磁波并产生涡流, 也相当于屏蔽电磁波 的泄漏, 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 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 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 1 是本发明的电磁液体恒热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 2 是本发明的电磁液体恒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 1、 内管, 2、 第一隔热层, 3、 电磁激励线圈, 4、 第一绝缘层, 5、 双层外 管, 6、 连接管, 7、 控温器件, 8、 液体入口, 9、 液体出口, 10 第二隔热层, 11、 第二绝缘层, 12、 第 一管, 13、 第二管。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 1、 图 2 所示,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 包括一电磁激励线圈 3, 电磁激励线圈 3 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 4, 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 11, 还包括内管 1 和双层外管 5, 内管 1 嵌套在双层外管 5 的管腔内, 径向之间留有与外界联通的环形空间, 双层外管 5 由第一管 12 嵌套在第二管 13 内而组成, 第一管 12 与第二管 13 的径向之间留有液体通道, 内管 1 的 管腔的一端与第一管 12 和第二管 13 之间的液体通道的一侧通过连接管 6 联通, 内管 1 的 管腔的另一端作为液体入口 8, 液体通道的另一侧开有液体出口 9, 电磁激励线圈 3 与第一 绝缘层 4 和第二绝缘层 11 构成的装置设置在环形空间内。
     进一步的, 所述内管 1 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 2, 所述双层外管 5 的腔壁上设 置有第二隔热层 10。
     进一步的, 在液体出口 9 出, 双层外管 5 的腔壁上安装有控温器件 7。
     电磁激励线圈 3 产生的电磁波同时作用双层外管 5 和内管 1, 由于电磁涡流作用, 双层外管 5 和内管 1 的管体发热, 液体经由内管 1 进入从双层外管 5 流出, 或反之亦可, 液 体被加热。 同时液体流出双层外管 5 的液体出口 9 处安装有控温装置 6, 可控制液体按设定 温度输出。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 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 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478305 A(43)申请公布日 2012.05.30CN102478305A*CN102478305A*(21)申请号 201010558184.5(22)申请日 2010.11.25F24H 1/14(2006.01)F24H 9/20(2006.01)H05B 6/10(2006.01)(71)申请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地址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新区技术产业开发区科华路28号(72)发明人胡颖 胡平(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代理人楼高潮(54) 发明名称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

2、,包括一电磁激励线圈,电磁激励线圈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还包括内管和双层外管,内管嵌套在双层外管的管腔内,径向之间留有与外界联通的环形空间,双层外管由第一管嵌套在第二管内而组成,第一管与第二管的径向之间留有液体通道,内管的管腔的一端与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的液体通道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联通,内管的管腔的另一端作为液体入口,液体通道的另一侧开有液体出口,电磁激励线圈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的装置设置在环形空间内。本发明的电磁液体恒热管能充分吸收电磁波,有效提高热效率,同时能有效屏蔽电磁波的泄漏,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包括一电磁激励线圈(3),电磁激励线圈(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4),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管(1)和双层外管(5),内管(1)嵌套在双层外管(5)的管腔内,径向之间留有与外界联通的环形空间,双层外管(5)由第一管(12)嵌套在第二管(13)内而组成,第一管(12)与第二管(13)的径向之间留有液体通道,内管(1)的管腔的一端与第一管(12)和第二管(13)之间的液体通道的一侧通过连接管(6)联通,内管(1)的管腔的另一端作为液体。

4、入口(8),液体通道的另一侧开有液体出口(9),电磁激励线圈(3)与第一绝缘层(4)和第二绝缘层(11)构成的装置设置在环形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液体恒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1)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2),所述双层外管(5)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隔热层(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液体恒热管,其特征在于:在液体出口(9)处,双层外管(5)的腔壁上安装有控温器件(7)。权 利 要 求 书CN 102478305 A1/2页3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磁加热技术,具体的涉及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背景技术0002 公知电磁波以导线径向环绕发射电。

5、磁波,电磁波穿过铁磁材料产生涡流。当电磁激励线圈以电磁涡流原理作功时,电磁波能否被最大有效吸收产生涡流,决定热效率的大小;作功时能否最小泄漏电磁波,以保障人身安全,尤为重要。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提高电磁液体加热装置的热效率,减少电磁液加热装置的电磁波泄漏而设计的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0005 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包括一电磁激励线圈,电磁激励线圈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还包括内管和双层外管,内管嵌套在双层外管的管腔内,径向之间留有与外界联通的环形空间,双层外管由第一管嵌套在第二管内而组成。

6、,第一管与第二管的径向之间留有液体通道,内管的管腔的一端与第一管和第二管之间的液体通道的一侧通过连接管联通,内管的管腔的另一端作为液体入口,液体通道的另一侧开有液体出口,电磁激励线圈与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构成的装置设置在环形空间内。0006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所述双层外管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隔热层。0007 进一步的,在液体出口处,双层外管的腔壁上安装有控温器件。0008 通过以上技术的运用,本发明的电磁液体恒热管的电磁激励线圈置于铁磁材料构成的内管和双层外管之间,比照公知的电磁加热装置,能充分吸收电磁波,有效提高热效率,由于电磁激励线圈之外的双层外管,同时吸收电磁波。

7、并产生涡流,也相当于屏蔽电磁波的泄漏,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0009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0010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1 图1是本发明的电磁液体恒热管的剖面示意图。0012 图2是本发明的电磁液体恒热管的横截面示意图0013 图中标号说明:1、内管,2、第一隔热层,3、电磁激励线圈,4、第一绝缘层,5、双层外管,6、连接管,7、控温器件,8、液体入口,9、液体出口,10第二隔。

8、热层,11、第二绝缘层,12、第一管,13、第二管。说 明 书CN 102478305 A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4 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电磁液体恒热管,包括一电磁激励线圈3,电磁激励线圈3的内侧设置有第一绝缘层4,外侧设置有第二绝缘层11,还包括内管1和双层外管5,内管1嵌套在双层外管5的管腔内,径向之间留有与外界联通的环形空间,双层外管5由第一管12嵌套在第二管13内而组成,第一管12与第二管13的径向之间留有液体通道,内管1的管腔的一端与第一管12和第二管13之间的液体通道的一侧通过连接管6联通,内管1的管腔的另一端作为液体入口8,液体通道的另一侧开有液体出口9,电磁激励线圈3与。

9、第一绝缘层4和第二绝缘层11构成的装置设置在环形空间内。0015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1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一隔热层2,所述双层外管5的腔壁上设置有第二隔热层10。0016 进一步的,在液体出口9出,双层外管5的腔壁上安装有控温器件7。0017 电磁激励线圈3产生的电磁波同时作用双层外管5和内管1,由于电磁涡流作用,双层外管5和内管1的管体发热,液体经由内管1进入从双层外管5流出,或反之亦可,液体被加热。同时液体流出双层外管5的液体出口9处安装有控温装置6,可控制液体按设定温度输出。0018 上述实施例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发明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说 明 书CN 102478305 A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2478305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