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型电动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 DC 无电刷电动机来驱动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 特别涉及适合使 用了 HFC 制冷剂、 自然系制冷剂的空调机、 冷冻冷藏库、 冷机应用制品、 热泵热水器等的密 闭型电动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谋求搭载了由 DC 无电刷电动机来驱动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室内空调等的系 统的节能化时, 实际使用中的运转时间较多的低速条件下的高效率化成为重要的课题。
作为适于这样的用途的技术, 已知专利文献 1。据此, 在专利文献 1 的参照图 9 的 段落
中进行了如下的记载。即, “图 9 是 DC 无电刷电动机的输出特性图, (a) 表示 在转矩常数较大时, 即, 在绕组的卷绕数较多时 ( 例如, 卷绕数 1000) 的输出特性, (b) 表示 在转矩常数较小时, 即, 在绕组的卷绕数较少时 ( 例如, 卷绕数 100) 的输出特性。图中, 横 轴表示旋转电动机的转速, 纵轴表示旋转电动机的输出, 实线所示的曲线是连结了同一效 率点的线, 从该图可知, 在转矩常数较大且卷绕数较大时, 在规定的低旋转区域存在最高效 率区域, 在转矩常数较小且卷绕数较少时, 在规定的高旋转区域存在最高效率区域。 ”
作为一般的设备的设计, 若要提高低速条件 ( 或高速条件 ) 下的效率, 则要使电动 机的最高效率区域与低速条件 ( 或高速条件 ) 相匹配来进行设计。在进行了这样的设计的 情况下, 在高速条件 ( 或低速条件 ) 下不能在最高效率区域使用电动机的效率, 最坏的情况 会导致对电动机进行驱动自身变得困难。即, 设计适于低速运转条件和高速运转条件这两 者的电动机很困难。
专利文献 1 : JP 特开平 6-205573 号公报
因此, 在现有技术中, 如专利文献 1 那样, 作为 DC 无电刷电动机的控制方式, 提出 了对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切换串联和并联的技术。
但是, 在专利文献 1 中, 虽然设为定子绕组按照转子的转速的变化来自由进行切 换, 但并未公开端子的具体的配置、 构成等。
具体来说, 能通过将来自定子绕组的引出线的引出条数从通常的 3 条增加到 9 条, 并在密闭容器中设置 3 个具有 3 条导电针 (pin) 的密封接线柱 (hermetic terminal), 来 构成能够对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切换串联和并联的密闭型电动机压缩机。为了容易直观理 解端子的配置, 可以考虑, 作为第 1 参考例, 如图 24 所示, 将 U 相、 V 相、 W 相各 1 条汇集成 线束来配置, 或者作为第 2 参考例, 如图 35 所示, 将 U 相、 V 相、 W 相各 3 条汇集成线束来配 置。 在生产本构成的压缩机的情况下, 若为了使设备投资、 设备改造成为最小限度而考虑极 力使用现有设备来进行生产, 则存在如下前提 : 生产工序中的对定子绕组通电来磁化内置 在转子中的永久磁铁的着磁工序如图 25 的系统构成那样采用并联连接来进行, 进行压缩 机的起动确认等的商用试验工序如图 34(a) 的系统构成那样采用并联连接来进行。在此, 参照图 25、 26 来说明着磁工序。图中的箭头表示磁通的朝向。如图 24 那样, 在使与 3 个密 封接线柱连接的线束的端子配置单纯地为将 U 相、 V 相、 W 相各 1 条逆时针地配置在相同位置上的情况下, 按照成为图 24 那样的电路的方式使着磁设备具有电路, 将设备与密封接线 柱连接。在对以 90 度间距内置于转子中的 4 片永久磁铁进行着磁的情况下, 例如, 如图 25 所示, 第一次, 设 W 相为正 (plus) 侧, 设 U 相和 V 相为负 (minus) 侧, 如图 26 所示那样, 使 永久磁铁的位置与和定子的 W 相的齿前端部相对的角度对准, 通过在绕组流过电流而产生 的磁通将与 W 相的齿前端部相对的位置的 2 片磁铁磁化。之后, 第二次, 如图 26(b) 那样使 转子转动 90 度, 与第一次相反, 设 W 相为负侧, 设 U 相、 V 相为正侧, 通过在绕组流过电流而 产生的磁通, 能将与定子的 W 相的齿前端部相对的位置的剩下的 2 片永久磁铁磁化, 能将 4 片永久磁铁全部磁化。
在此, 考虑在生产工序中将 3 个线束错误连接的情况。在如图 27 所示那样, 将线 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情况下, 在着磁工序中成为图 28 所示那样的电路, 如 图 29(a)、 (b) 所示, 第一次和第二次均未在永久磁铁中通过均等的磁通, 不能将 4 片永久磁 铁完全磁化, 成为相对于正规的着磁量较低的着磁量, 因此, 在着磁工序刚结束后的着磁量 确认工序中由于着磁量不足而被检测为次品。接下来, 在如图 30 所示那样, 将线束 3D2 和 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情况下, 成为图 31 所示的连接, 由于明显没有构成电路, 因此不 可能进行永久磁铁的磁化, 在着磁量确认工序中被检测为次品。接下来, 在如图 32 所示那 样, 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情况下, 成为图 33 所示的电路, 这是与图 25 的正规电路相同的电路, 在着磁工序中正常地将永久磁铁磁化, 在着磁量确认工序的阶段 无法检测出连线不良, 进而, 在以之后的图 34(a) 的电路来运转的商用试验中也能运转, 于 是存在产生如下不良状况的可能性 : 只有作为压缩机当作正常品搭载在室内空调等的设备 中, 并在切换为图 34(b) 所示的串联连接来进行运转时才首次判明不能运转。
另外, 在如图 35 所示, 为了易于理解而使端子配置为将 U 相、 V 相、 W 相各 3 条汇集 成线束来配置的情况下, 也是同样, 在图 36 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情 况下, 成为图 37 所示的电路, 这也成为与图 25 的正规电路相同的电路, 在着磁工序中正常 地对永久磁铁进行磁化, 且在着磁量确认工序的阶段无法检测出连线不良, 进而在之后的 商用试验中也能运转, 存在产生如下不良状况的可能性 : 只有作为压缩机当作正常品搭载 在室内空调等的设备中, 并在切换为串联连接来进行运转时才首次判明不能运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 在能对电动机的定子绕组切换串联和并联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 的生产工序中, 可靠地检测误连线。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特征在于, 在密闭容器内具备 : 压缩机构部 ; DC 无电 刷电动机, 其用于驱动该压缩机构部 ; 和曲柄轴, 其用于将该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压 缩机构部, 为了根据运转条件来切换电动机的绕组, 将电动机的引出线设为 9 条, 与此对应 地, 设置 3 个具有 3 条导电针的密封接线柱, 与 3 个密封接线柱连接的 3 个线束的端子配置 为: 使 2 个线束的端子配置相同, 使剩下的 1 个线束的端子配置与所述 2 个线束的端子配置 不同。
根据本发明, 在对电动机的线束的密封接线柱进行了错误连接的情况下, 能防止 完成了在生产线的着磁工序中的着磁、 和商用试验中的运转的模式的产生, 能在生产工序 内可靠地进行误连接的检测。附图说明 图 1 是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端子配置图。
图 2 是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纵截面图。
图 3 是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定子绕组连接图。
图 4 是本实施例的系统的构成图。
图 5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颠 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6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颠 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7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颠 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概念图。
图 8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 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9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 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10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概念图。
图 11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12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13 是在第 1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概念图。
图 14 是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端子配置图。
图 15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16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17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概念图。
图 18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19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20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概念图。
图 21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22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23 是在第 2 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概念图。
图 24 是能切换绕组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第 1 参考例的端子配置图。
图 25 是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着磁工序的正规的电路图。
图 26 是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着磁工序的概念图。
图 27 是在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28 是在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29 是在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概念图。
图 30 是在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31 是在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32 是在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33 是在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图 34 是在第 1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系统的构成图。
图 35 是能切换绕组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第 2 参考例的端子配置图。
图 36 是在第 2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37 是在第 2 参考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 颠倒的情况下的着磁工序的电路图。
( 符号的说明 )
1 密闭容器
1A 筒体
1B 盖体
1C 底体
1D 吸入泵
1E 排出泵
2 压缩机构部
3 定子
3A 引出线
3D 定子铁芯3C 定子绕组 3D 线束 3E 齿 3F 齿前端部 3x、 30x、 40x 中性点 4 转子 4A 平衡重 4B 销 4C 转子铁芯 4D 永久磁铁 5 密封接线柱 5A 导电针 5B 导电部件 5C 绝缘物 5D 密封体 6 7 7A 7B 7C 8 9 10 11 12 20 30 40 曲柄轴 固定涡旋部件 吸入口 排出口 释放阀 旋回涡旋部件 框架 十字滑环 (Oldham ring) 副轴承支撑部件 副轴承 逆变器 着磁设备 绕组切换装置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 使用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实施方式。各图中的 相同符号表示相同物或等同物。
[ 实施例 1]
图 1 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端子配置图。图 2 是 图 1 所示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纵截面图。本实施方式用图 2 所示的密闭型的涡旋压缩机 进行了说明, 但这只是一例, 并仅不限于涡旋压缩机, 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压缩机。
密闭容器 1 由筒体 1A、 盖体 1B、 底体 1C 构成。在该密闭容器 1 内通过焊接或烧嵌 等来固定框架 9, 并将其作为曲柄轴 6 的支撑部件 ( 将其称作主轴承 )。
曲柄轴 6 的下端到达密闭容器 1 的下部的贮油器, 并被焊接或烧嵌在密闭容器 1内而被固定的副轴承支撑部件 11、 和焊接或螺栓连接在该副轴承支撑部件 11 上的副轴承 12 所轴支撑。
如此, 曲柄轴 6 能稳定地旋转。
在框架 9、 与螺栓连接在该框架 9 上的固定涡旋部件 7 之间, 夹入旋回涡旋部件 8 而构成涡旋式的压缩机构部 2。 旋回涡旋部件 8 的涡旋与固定涡旋部件 7 的涡旋彼此咬合。 旋回涡旋部件 8 通过曲柄轴 6 而被驱动。详细来说, 曲柄轴 6 的偏心部与旋回涡旋部件 8 的涡旋的背面嵌合, 按照不进行自转运动而进行公转运动的方式进行圆形轨道运动。通过 在旋回涡旋部件 8 与框架 9 之间设置的十字滑环 10 等 ( 十字滑环 10 的栓、 旋回涡旋部件 8 的栓槽、 框架 9 的栓槽 ) 的自转防止机构来防止旋回涡旋部件 8 的自转。
将位于曲柄轴 6 的上端的旋回轴部与设于旋回涡旋部件 8 的旋回轴承相嵌合, 通 过偏心驱动来使旋回涡旋部件 8 进行圆形轨道运动, 由此, 由固定涡旋部件 7 的涡旋与旋回 涡旋部件 8 的涡旋所形成的压缩室一边从外周侧向中央部移动, 一边将其容积缩小。
利用该压缩室, 从与密闭容器 1 外部相通的吸入泵 1D 以及固定涡旋部件 7 的上部 的吸入口 7A 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压缩。成为规定压力以上的制冷剂气体从固定涡旋部件 7 的中央部的排出口 7B, 在过度压缩条件或液压缩时, 从设于固定涡旋部件 7 的释放阀 7C 排 出到密闭容器 1 内。 这 是 密 闭 容 器 1 内 被 排 出 压 的 制 冷 剂 充 满 的 所 谓 的 高 压 膛 (high pressure chamber) 型的压缩机。 密闭容器 1 内的制冷剂通过排出泵 1E 而被排出到所连接的循环中。 然后, 制冷剂在冷冻循环内进行循环, 返回到吸入泵 1D, 反复以上步骤。
曲柄轴 6 通过电动机而旋转。电动机的定子 3 位于所述压缩机构部 2 与副轴承支 撑部件 11 之间, 通过焊接或烧嵌而固定在密闭容器 1 内。电动机的转子 4 通过烧嵌或压入 而固定于曲柄轴 6。由这些定子 3 和转子 4 而构成电动机。
在转子 4 的上下端部设有通过销 4B 来紧固的平衡重 4A, 通过该平衡重来使转子 4 以及曲柄轴 6 稳定地旋转, 能够使旋回涡旋部件 8 稳定地进行圆形轨道运动。
转子 4 构成为在层叠了钢板的转子铁芯 4C 的内部的 4 处内置了永久磁铁 4D, 定子 3 在层叠了钢板的定子铁芯 3B 形成有由 6 个齿 3E 和与它们相连接的轭 (yoke)( 未图示 ) 构成、 在各齿 3E 间向内方以及上下方敞开的 6 个狭槽 ( 未图示 )。
在各齿 3E 的径向的内方的前端, 如公知那样, 形成有沿着转子 4 的外周面而扩大 的齿前端部 3F。上述狭槽用于收纳定子绕组 3C。隔着绝缘纸 ( 未图示 ) 而在各齿 3E 利用 狭槽 ( 未图示 ) 的空间, 直接卷绕 2 组的 U 相、 V 相、 W 相的定子绕组 3C, 由此通过所谓的集 中卷绕方式来形成定子 3 的磁极, 构成 4 极 6 槽的电动机。
另外, 3A 是引出线, 是用于对电动机提供电力的线。该引出线 3A 连接于用于与密 闭容器 1 的外部的电源相连接的密封接线柱 5。通过连接器即线束 3D1 ~ 3D3 来进行连接。
从定子绕组向压缩机构部 2 侧引出 9 条的引出线 3A, 穿过设于密闭容器 1 的筒体 1A、 框架 9、 以及固定涡旋部件 7 的引出线 3A 引导槽 ( 未图示 ) 而被引导到压缩机构部 2 的 上方, 分别与设置于盖体 1B 的密封接线柱 5 的导电针 5A 连接。
图 3(a) 示出现有的并联连接的定子绕组 3C 的连接图, 图 3(b) 示出本实施例的串 联、 并联切换用定子绕组 3C 的连接图。
在图 3(a) 所示的现有的形态中, 有 6 个独立的绕组, 相对于以黑点表示的中性点
3x, 各第 1 绕组 (Ub、 Vb、 Wb) 和各第 2 绕组 (Ua、 Va、 Wa) 的 2 个绕组的各组 (Ua、 Ub)、 (Va、 Vb)、 (Wa、 Wb) 分别并联连接, 分别构成 U 相、 V 相、 W 相。电动机的引出线 3A 从 U 相、 V 相、 W 相的各相各引出 2 条一共 6 条, 分别按照每个相, 将 2 条引出线汇集成 1 条而成为 3 条。
在图 3(b) 所示的本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用的定子 3 中, 有 6 个独立的绕 组, 3 个绕组单独地与中性点 3x 连接 (Ub、 Vb、 Wb), 将它们称作各第 1 绕组。与它们区分开, 还有不与中性点 3x 连接的绕组 (Ua、 Va、 Wa)。将它们称作各第 2 绕组。各绕组 (Ub、 Vb、 Wb) 与 (Ua、 Va、 Wa) 成对。这些与中性点 3x 连接的第 1 绕组群和不与中性点 3x 连接的第 2 绕 组群通过绕组切换装置 40 而并联或串联连接。通过这些任意的连接构成来驱动压缩机。
串联、 并联切换用电动机的引出线 3A 按照从 U 相、 V 相、 W 相的各相分别引出 U1 ~ U3、 V1 ~ V3、 W1 ~ W3 的方式, 需要从每一相中引出 3 条, 合计需要 9 条。
因此, 本实施例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使盖体 1B 如图 1 所示, 成为设置了 3 个具备 3 个导电针 5A 的密封接线柱 5 的构成。图 4 表示本实施例的系统构成图的一例。
图 4(a) 表示将定子绕组 3C 并联连接的构成图, 图 4(b) 表示将定子绕组 3C 串联 连接的构成图。
在串联时, 如字面所述, Ua 和 Ub 成为串联。V、 W 也是同样。与此相对, 在并联的情 况下与图 3(a) 所示的构成不同。 在图 3(a) 的并联连接中, 只表现出了 1 个黑点, 但这是使各第 1 绕组 (Ub、 Vb、 Wb) 的中性点和各第 2 绕组 (Ua、 Va、 Wa) 的中性点一致而进行的表现。另一方面, 图 4(a) 的并 联连接以密闭容器 1 的中心的黑点来表示 1 个中性点 3x, 但这是在电动机的构成中设置的 中性点 3x, 另一个是在绕组切换装置 40 内形成于电路构成上的中性点 40x。因此, 虽然 2 个中性点不一致, 但成为与图 3(a) 相同的并联连接的构成。
如此, 具备 9 条导电针、 和构成电动机绕组的 6 个绕组而如下这样构成。即, 将6 个绕组中的 3 个绕组 (Ub、 Vb、 Wb) 的各一端与 3 个导电针 ( 在图中是 U3、 V3、 W3) 连接, 在 密闭容器内将该 3 个绕组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来构成中性点 3x, 并且将余下的 6 个导电针 ( 在图中为 U1、 U2、 V1、 V2、 W1、 W2) 中的各 2 个 ( 在图中为 U1-U2、 V1-V2、 W1-W2) 用剩下的 3 个各绕组 (Ua、 Va、 Wa) 来连接。
还具备通过继电器来进行动作的绕组切换装置 40, 通过将该绕组切换装置 40 与 上述压缩机进行组合, 只要具备在绕组切换装置 40 内部能够构成中性点 40x 的构造, 就能 切换绕组的串并联。构思并构成作为绕组切换装置 40 的内容的该结构只要是本领域技术 人员就能没有困难地实现。
如以上, 通过在逆变器 20 和压缩机之间设置绕组切换装置 40, 能按照运转条件由 绕组切换装置 40 将压缩机的电动机的定子绕组 3C 切换为串联和并联。
在本实施例中, 如 (U1-V1-W1)、 (U2-V2-W2)、 (U3-V3-W3) 那样, 作为在 1 个接线柱 各配置 1 条 U、 V、 W 的构成, 易于直观地理解, 如图 1 所示, 使 1 个线束 3D3 的端子配置的顺 序与其它的线束 3D1、 3D2 的端子配置不同, 设为 (W3-U3-V3)。
图 5 表示本实施例的构成中, 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颠倒连接的情况下的 端子配置图, 图 6 表示以图 5 的端子配置图来进行的着磁工序的第 1 次的电路图。第 2 次 将电路的正侧与负侧颠倒来进行着磁。用 3x 来表示在电动机的构成中设置的中性点 3x, 用 30x 表示在连接着磁设备 30 和密封接线柱 5 的电路构成上形成的中性点。图 7 表示以
图 6 的电路进行的着磁工序的电流与磁通的朝向的概略图。图中的箭头表示产生的磁通方 向。图 7 所示的符号, 在后面的着磁工序的电流与磁通的朝向的概略图中也相同, 因此省略 图示。观察图 7 可知, 磁通的产生与图 26 的正规的磁通相比不均匀, 永久磁铁 4D 未被完全 磁化。
接下来, 图 8 表示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 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颠倒连接的 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9 表示以图 8 的端子配置图来进行的着磁工序的第 1 次的电路图。 第 2 次将电路的正侧与负侧颠倒来进行着磁。观察图 10 可知, 磁通的产生与图 26 的正规 的磁通相比不均匀, 永久磁铁 4D 未被完全磁化。
接下来, 图 11 表示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 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颠倒连接 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12 表示以图 11 的端子配置图来进行的着磁工序的第 1 次的电 路图。第 2 次将电路的正侧与负侧颠倒来进行着磁。图 13 表示以图 12 的电路来进行的着 磁工序的电流与磁通的朝向的概略图。这种情况下, 观察图 13 也可知, 磁通的产生与图 26 的正规的磁通相比不均匀, 永久磁铁 4D 未被完全磁化。
如上所述, 在图 32 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情况下原本能进行 的着磁变得不再可能, 不管在哪种错误连线模式下都能够在着磁工序刚结束后的着磁量确 认工序中检测出。
[ 实施例 2]
图 14 是其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动压缩机的端子配置图。
在本实施例中, 如 (U1-U2-U3)、 (V1-V2-V3)、 (W1-W2-W3) 那样, 作为在 1 个接线柱 汇集配置各 3 条 U、 V、 W 的构成, 易于直观地理解, 如图 14 所示, 使 1 个线束 3D1 的端子配置 的顺序与其它的线束 3D2、 3D3 的端子配置不同, 设为 (U3-U1-U2)。
图 15 表示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 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2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情况下 的端子配置图, 图 16 表示以图 15 的端子配置图来进行的着磁工序的第 1 次的电路图。第 2 次将电路的正侧与负侧颠倒来进行着磁。图 17 表示以图 16 的电路来进行的着磁工序的 电流与磁通的朝向的概略图。图中的箭头表示产生的磁通的方向。观察图 17 可知, 磁通的 产生与图 26 的正规的磁通相比不均匀, 永久磁铁 4D 未被完全磁化。
接下来, 图 18 表示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 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倒 的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19 表示以图 18 的端子配置图来进行的着磁工序的第 1 次的电 路图。第 2 次将电路的正侧与负侧颠倒来进行着磁。图 20 表示以图 19 的电路来进行的着 磁工序的电流与磁通的朝向的概略图。观察图 20 可知, 磁通的产生与图 26 的正规的磁通 相比, 对想要磁化的永久磁铁 4D 角度发生了偏离, 永久磁铁 4D 未被完全磁化。
接着, 图 21 表示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 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 情况下的端子配置图, 图 22 表示以图 21 的端子配置图来进行的着磁工序的第 1 次的电路 图。第 2 次将电路的正侧与负侧颠倒来进行着磁。图 23 表示以图 22 的电路来进行的着磁 工序的电流与磁通的朝向的概略图。在此情况下, 观察图 23 也可知, 磁通的产生与图 26 的 正规的磁通相比不均匀, 永久磁铁 4D 未被完全磁化。
如上所述, 在图 36 中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情况下原本能进行 的着磁变得不再可能, 虽未图示, 但在其它的错误连线模式的将线束 3D2 和线束 3D3 错误地 连接颠倒的情况下、 将线束 3D1 和线束 3D3 错误地连接颠倒的情况下, 也不能将永久磁铁 4D完全磁化, 不管在哪种错误连线模式下都能够在着磁工序刚结束后的着磁量确认工序中检 测出。
以上, 如各实施例所述, 密闭型电动压缩机在密闭容器内具备压缩机构部、 用于驱 动该压缩机构部的 DC 无电刷电动机、 和用于将该电动机的旋转力传递到所述压缩机构部 的曲柄轴, 所述电动机以 2 组合计 6 个绕组来构成 U 相、 V 相、 W 相的各相, 将所述 6 个绕组 中的 U 相、 V 相、 W 相各 1 个的绕组的各一端连接作为中性点, 将该 3 个绕组的与连接于所述 中性点上的所述一端不同侧的各另一端、 和剩余的 U 相、 V 相、 W 相各 1 个绕组的两端与具有 3 条导电针的 3 个密封接线柱按照分别连接 1 个 U 相、 V 相、 W 相的方式通过线束来进行连 接, 或者将各 3 条 U 相、 V 相、 W 相与线束连接。
即, 特征在于, 在设置于所述电动机定子引出线的前端的 3 个线束内, 1 个线束的 端子配置与其它的 2 个线束的端子配置不同。
根据这样的各实施例, 在对电动机的线束的密封接线柱进行了错误连接的情况 下, 能防止完成了在生产线的着磁工序中的着磁、 或商用试验中的运转的模式的产生, 能在 生产工序内可靠地检测出错误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