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管集水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立管集水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0629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7.24CN203080629U*CN203080629U*(21)申请号 201320111795.4(22)申请日 2013.03.12E03C 1/122(2006.01)E03C 1/28(2006.01)(73)专利权人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312500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羽林街道新昌大道东路658号(72)发明人王辉 刘学敏 黄艳(74)专利代理机构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代理人张建青(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立管集水器(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同层排水管道系统。
2、用的立管集水器。目前应用的降板法同层排水管道系统都采用普通管件,没有渗漏水收集系统,渗漏水不仅易造成下层住户损失,也易兹生细菌,造成污染。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上部紧密承插连接一盖子,该盖子的盖子上接口与一顺水三通的顺水三通下接口紧密承插连接;所述的主体内部设有一主体隔板,通过该主体隔板在主体内部形成一半封闭腔体,一渗漏水接入管伸入所述的半封闭腔体内,渗漏水接入管的下沿低于主体隔板的上沿。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渗漏水收集排放,避免了降板层内形成“污水池”现象;渗漏水管道收集系统与主立管系统之间具有水封隔开,可以避免臭气溢出至室内。(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
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3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80629 UCN 203080629 U1/1页21.一种立管集水器,包括管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部紧密承插连接一盖子(2),该盖子的盖子上接口(8)与一顺水三通(3)的顺水三通下接口(9)紧密承插连接;所述的主体内部设有一主体隔板(11),通过该主体隔板在主体内部形成一半封闭腔体(12),一渗漏水接入管(5)伸入所述的半封闭腔体(12)内,渗漏水接入管(5)的下沿低于主体隔板(11)的上沿,主体隔板(11)的上沿低于主体的上沿。2.根据权利要求1。
4、所述的立管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的上表面上还开有一位于盖子上接口(8)外侧的小接口(17),渗漏水接入管(5)的上部用所述的小接口(17)定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管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主体下接口(7)的中心与盖子(2)的盖子上接口(8)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管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顺水三通下接口(9)相对盖子上接口(8)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管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漏水接入管(5)的上端连接一弯管(4)。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管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外壁上套有一密封止漏环(6)。权 利 要。
5、 求 书CN 203080629 U1/2页3一种立管集水器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外污水排放的管件,尤其是一种建筑中同层排水管道用的立管集水器。背景技术0002 同层排水技术在建筑排水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尤其是住宅建筑,主要有假墙法、降板法和集水式三种,该技术相比隔层排水主要是器具排水管不必穿越楼板进入下层住户,排水管道可以在本层维修,明确了管道所有权,减少了邻里纠纷,同时也减少了对下层用户噪音的污染。其中,降板法同层排水管的横支管铺设在楼板下沉空间内,各卫生器具的排水管汇流入横支管后,通过顺水三通排放入立管,一般卫生间楼板下沉350mm左右,建设部颁发的标准图集住宅厨、卫给排。
6、水管道安装(03SS408)中也明确了管道的具体排布方式。0003 在实际应用中,采用降板法同层排水,常有卫生间渗漏情况发生,渗漏原因一般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来自地面的积水,由于热胀冷缩作用,地面防水层会遭到破坏,出现细小裂纹,当地面有积水时,积水便会渗漏至降板空间内,日积月累降板层内便成了“污水池”;另一种是下沉空间内铺设的横支管本身渗漏,特别是存水弯检查口部位最易漏水。当降板层内“污水池”形成以后,不仅卫生间易兹生细菌,危害健康;如果底层防水没做好,渗漏水还会危及下层住户。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同层排水管道系统专用的立管集。
7、水器,其具有渗漏水收集排放功能,将渗漏水及时排入立管内,以避免降板层内形成“污水池”现象。0005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立管集水器,包括管状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上部紧密承插连接一盖子,该盖子的盖子上接口与一顺水三通的顺水三通下接口紧密承插连接;所述的主体内部设有一主体隔板,通过该主体隔板在主体内部形成一半封闭腔体,一渗漏水接入管伸入所述的半封闭腔体内,渗漏水接入管的下沿低于主体隔板的上沿,主体隔板的上沿低于主体的上沿。通过半封闭腔体使主体内腔与渗漏水接入管的接入口之间形成一个水封结构,该水封结构将降板层内的渗漏水管道收集系统与主立管污水系统隔离,避免了主立管污水系统。
8、的臭气通过渗漏水收集管道系统溢出到室内。0006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顺水三通上接口、主体下接口分别与现有的排污立管连接,然后利用楼板上现有的立管安装孔,将主体置于立管安装孔内,可以通过管道收集系统将渗漏水流入渗漏水接入管中;也可以使渗漏水直接流入渗漏水接入管中。这样,当降板层内有渗漏水时,就可以及时地排除。0007 进一步,所述盖子的上表面上还开有一位于盖子上接口外侧的小接口,渗漏水接入管的上部用所述的小接口定位。说 明 书CN 203080629 U2/2页40008 进一步,所述主体的主体下接口的中心与盖子的盖子上接口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污水从盖子上接口流向主体下接口时的阻力。
9、小。0009 进一步,所述的顺水三通下接口相对盖子上接口旋转,达到顺水三通的横向污水接口可以任意方向旋转的目的。实际应用中,卫生器具不同的排布方式,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器具距离排水主立管较近,且横支管上分支又较多时,采用普通管道配件安装时,空间会受到限制,不能随意到达任意一点,这时就不得不将器具偏移原来设计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横向污水接口可以任意方向旋转,降低了施工难度。0010 进一步,所述渗漏水接入管的上端连接一弯管,方便渗漏水直接或间接流入渗漏水接入管中。0011 进一步,所述主体的外壁上套有一密封止漏环,该密封止漏环可以防止因水泥沙浆填充后产生缝隙而使卫生间地面积水沿管壁下渗。。
10、0012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将渗漏水收集排放,避免了降板层内形成“污水池”现象;渗漏水管道收集系统与主立管系统之间具有水封隔开,可以避免臭气溢出至室内;横向污水接入口可以任意方向旋转,方便施工安装。附图说明0013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4 图中,1-主体,2-盖子,3-顺水三通,4-弯管,5-渗漏水接入管,6-密封止漏环,7-主体下接口,8-盖子上接口,9-顺水三通下接口,10-横向污水接口,11-隔板,12-半封闭腔体,13-顺水三通上接口,15-渗漏水接口,16-主体内腔,17-小接口。具体实施方式0015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
11、一步的说明。0016 如图1-4所示的立管集水器,管状主体1的上部紧密承插连接盖子2,该盖子上开有盖子上接口8和位于盖子上接口8外侧的小接口17,盖子上接口8与顺水三通3的顺水三通下接口9紧密承插连接,顺水三通下接口9相对盖子上接口8旋转,顺水三通的横向污水接口10可以任意方向旋转。所述的主体内部设有主体隔板11,通过该主体隔板在主体内部形成半封闭腔体12,主体由半封闭腔体12和两端开口的主体内腔16构成。主体1的外壁上套有密封止漏环6。主体1的主体下接口7的中心与盖子2的盖子上接口8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渗漏水接入管5伸入半封闭腔体12内,渗漏水接入管5的下沿低于主体隔板11的上沿,主体隔板11的上沿低于主体的上沿。渗漏水接入管5的上部用小接口17定位,渗漏水接入管5的上端连接弯管4,弯管4的外端形成渗漏水接口15。0017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顺水三通上接口13、主体下接口7分别与现有的排污立管连接,然后利用楼板上现有的立管安装孔,将主体置于立管安装孔内,通过管道收集系统将渗漏水流入渗漏水接入管中。说 明 书CN 203080629 U1/3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080629 U2/3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080629 U3/3页7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08062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