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10499377.1
2013.10.22
CN104516448A
2015.04.15
授权
有权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8申请日:20131022|||公开
G06F1/18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赵茂赞; 陈朝荣; 陈志明; 曾伟程
中国台湾桃园县
102135533 2013.10.01 TW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陈小雯
本发明公开一种伺服器,包含壳体、主托盘以及硬盘。主托盘滑动连接壳体,且主托盘可沿着第一方向拉出于壳体或推入于壳体中。主托盘包含容置槽以及子托盘。子托盘滑设于容置槽内,当主托盘拉出于壳体,子托盘可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对主托盘滑动于展开位置与收阖位置之间,且当子托盘位于展开位置时,可将硬盘取出于子托盘或放置入子托盘。
权利要求书1. 一种伺服器,包含: 壳体; 主托盘,滑动连接该壳体,该主托盘沿着一第一方向拉出于该壳体或推 入于该壳体,该主托盘包含: 容置槽,具有一连接接口; 子托盘,滑设于该容置槽内,当该主托盘拉出于该壳体,该子托盘沿着 与该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相对该主托盘滑动于一展开位置与一收阖 位置之间;及 托盘拉盖,包含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枢接于该子托盘, 该第二端选择性地卡扣于该子托盘;以及 硬盘,适于连接该连接接口且承载于该子托盘; 其中,当该第二端脱离该子托盘,该硬盘伴随着该子托盘沿着该第二方 向拔离该连接接口,并取出于该子托盘中。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该子托盘包含一勾件,该勾件与 该托盘拉盖的该第二端相对设置,该托盘拉盖还包含一卡扣机构,该卡扣机 构包含: 固定件,固设于该第二端; 压缩弹簧,穿设于该固定件;以及 滑块,具有相对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该第一侧面连接该压缩弹簧, 该第二侧面具有一限位槽,该限位槽选择性地与该勾件相互卡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该托盘拉盖具有第一壁面与相邻 的第二壁面,该第一壁面与该固定件连接,该第二壁面具有一开口,该开口 位于该第二端,该滑块的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间具有一凸块,该凸块 被限位于该开口内。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该托盘拉盖的侧壁面具有枢孔, 且该托盘拉盖还包含枢接机构,该枢接机构包含: 扭力弹簧,其两端部具有一螺旋结构,且该两端部的末端插设入该子托 盘:以及 枢轴,穿设该枢孔与该螺旋结构并连接至该子托盘。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伺服器,其中当该第二端脱离该子托盘,该扭 力弹簧提供一扭力使该托盘拉盖以该枢轴为轴心旋转。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该主托盘的一端具有一传输件连 接至该壳体,该传输件具有至少一弯折部以及多个支架部,每一该弯折部枢 接于两相邻的该些支架部间,当该主托盘自该壳体内拉出于该壳体,该些支 架部自一叠合状态转为一拉长状态。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该主托盘的相对另一端具有一提 把,适于沿该第一方向拉出该主托盘或推入该主托盘。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该主托盘还包含固定板,该固定 板连接该主托盘的相对两端并覆盖住部分该容置槽。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伺服器,其中当该子托盘相对该主托盘滑动至 该展开位置时,该子托盘裸露于该固定板外,当该子托盘相对该主托盘滑动 至该收阖位置时,该固定板部分覆盖住该子托盘。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伺服器,其中该壳体内具有滑轨机构,该滑轨 机构包含: 滑槽,沿该第一方向固设于该壳体内;以及 滑动件,于该滑槽内滑动且与该主托盘相连接。
说明书伺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伺服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热插拔硬盘的伺服器。 背景技术 所谓的热插拔(hot swap),是指在电脑系统不关闭电源的情况下,直接进 行与周边设备的实体连接或是实体拔除的动作。热插拔的能力在伺服器等级 的系统上尤其重要,可以让电脑在不中断服务的前提下,扩充系统的能力。 一般的伺服器的热插拔装置通常包括热插拔电源、热插拔硬盘机、热插拔电 池、热插拔风扇,这些热插拔装置通常设于一伺服器的面板及/或背板上,可 方便从面板及/或背板上立即更换。热插拔装置通常设有把手以供握持,以及 闩锁以供装设后闩锁定位。 目前,现有的热插拔硬盘,通常需先将硬盘机锁固于硬盘托盘,而成为 一个模块化的热插拔硬盘托盘后,再将此模块化的硬盘托盘滑入主机的滑轨 中固定。目前,电脑业界有很多种固定硬盘的方式。通常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方式是直接利用螺丝将硬盘锁固于硬盘托盘上。 然而,因为模块化的热插拔硬盘托盘本身需在伺服器内部占据较大的空 间,所以此种模块化的热插拔硬盘托盘并不利于应用在需要大量硬盘的应用 环境中。更详细而言,美国电子工业联盟规定,在一个机架单位(1U)下,伺 服器主机的高度为44.5毫米。因此,传统的硬盘若需要再加装硬盘托盘才能 放入伺服器中,将使得一U数的机架空间实际只能容纳数量较少的硬盘。此 外,传统的硬盘需要再加装硬盘托盘才能置放入伺服器中,使得使用者在硬 盘需更换时,要耗费较多的时间拆装硬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器,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伺服器,其包含壳体、 主托盘以及硬盘。主托盘滑动连接壳体,且主托盘沿着第一方向拉出于壳体 或推入于壳体。主托盘包含容置槽、子托盘以及托盘拉盖。容置槽具有连接 接口。子托盘滑设于容置槽内,当主托盘拉出于壳体,子托盘沿着与第一方 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对主托盘滑动于展开位置与收阖位置之间。托盘拉盖包 含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枢接于子托盘,第二端选择性地卡扣于子 托盘。硬盘适于连接连接接口且承载于子托盘,其中当第二端脱离子托盘, 硬盘伴随着子托盘沿着第二方向拔离连接接口,并取出于子托盘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子托盘包含勾件,此勾件与托盘拉盖的第二端 相对设置,且托盘拉盖还包含卡扣机构,此卡扣机构包含固定件、压缩弹簧 以及滑块。固定件固设于第二端,压缩弹簧穿设于固定件,且滑块具有相对 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第一侧面连接压缩弹簧,第二侧面具有限位槽,此 限位槽选择性地与勾件相互卡扣。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托盘拉盖具有第一壁面与相邻的第二壁面。第 一壁面与固定件连接,第二壁面具有开口,此开口位于第二端。滑块的第一 侧与第二侧之间具有凸块,此凸块被限位于开口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托盘拉盖的侧壁面具有枢孔,且托盘拉盖还包 含枢接机构,此枢接机构包含扭力弹簧与枢轴。扭力弹簧的两端部为螺旋结 构,且两端部的末端插设入子托盘中。枢轴穿设枢孔与扭力弹簧两端部的螺 旋结构并连接至子托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第二端脱离子托盘时,扭力弹簧提供扭力使托 盘拉盖以枢轴为轴心旋转。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主托盘的一端具有传输件连接至壳体。传输件 具有至少一弯折部以及多个支架部,其中每一弯折部枢接于两相邻的支架部 间,当主托盘自壳体内拉出于壳体,此些支架部自一叠合状态转为一拉长状 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主托盘的相对另一端具有提把,适于沿第一方 向拉出主托盘或推入主托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主托盘还包含固定板,此固定板连接主托盘的 相对两端并覆盖住部分容置槽。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当子托盘相对主托盘滑动至展开位置时,子托 盘裸露于固定板外。当子托盘相对主托盘滑动至收阖位置时,固定板部分覆 盖住子托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壳体内具有滑轨机构。此滑轨机构包含滑槽以 及滑动件,其中滑槽沿第一方向固设于壳体内,滑动件于滑槽内滑动且与主 托盘相连接。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及其优点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参考如下: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伺服器主托盘拉出的示意图; 图2至图4则分别绘示由主托盘取出硬盘的连续状态图; 图5是图4中托盘拉盖的卡扣机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托盘拉盖的枢接机构放大图; 图7是图6的枢接机构另一视角。 符号说明 10:伺服器 100:壳体 110:容置通道 120:开口 130:滑轨机构 131:滑槽 132:滑动件 200:主托盘 201:固定板 202:第一端面 204:第二端面 206:传输件 207:弯折部 208:提把 209:支架部 210:容置槽 211、212、213:侧墙 220:子托盘 221、222:壁面 223:板体部 224:勾件 240:托盘拉盖 240a:第一壁面 240b:第二壁面 240c:第三壁面 242:第一端 243、244:枢孔 248:第二端 249:开口 250:卡扣机构 251:固定件 251a:第一板体 251b:第二板体 251c:第三板体 252:压缩弹簧 253:滑块 253a:第一侧面 253b:第二侧面 253c:第三侧面 254:限位槽 255:凸块 260:枢接结构 261:扭力弹簧 262:枢轴 263:螺旋结构 264:末端 300:硬盘 301:连接接口 X:第一方向 Y:第二方向 S:间隔 D:距离 F:扭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述上 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部应 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 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 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在以下实施例中,将介绍一种内建托盘装置的伺服器,使得使用者只需 将硬盘放置在伺服器的托盘上,并将托盘阖(合)上,就可以将硬盘与伺服 器连结。因此,本发明的伺服器可大幅度降低使用者拆装硬盘的时间。此外, 因为本发明的硬盘不需要与传统的硬盘托盘连结形成模块化的热插拔硬盘 托盘,所以本发明在同一U数空间(即一个机架单位的空间)下可容纳更多的 硬盘,详见以下实施例描述。 请参考图1,其是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伺服器主托盘拉出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伺服器10包含壳体100、主托盘200以及硬盘300。由图1中可 知,主托盘200滑动连接于壳体100,并可在第一方向X上将主托盘200选 择性的拉出于壳体100或推入于壳体100中。 更详细而言,伺服器10的壳体100内部可具有至少一个容置通道110, 且壳体100的外侧可具有开口120,容置通道110连接至开口120。主托盘 200滑动于容置通道110内并可自开口120被拉出于壳体100外。本实施例 的主托盘200承载了多个硬盘300,例如图1中的单一个主托盘200上可至 少承载6颗硬盘,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硬盘承 载的数量会根据硬盘的规格以及伺服器的规格而有所不同。 壳体100内部可具有滑轨机构130,此滑轨机构130包含滑槽131以及 滑动件132。滑槽131与滑动件132皆沿着第一方向X设置于容置通道110 内,并延伸至开口120处。更具体而言,滑槽131可固设于壳体100内壁, 滑动件132与主托盘200连接并且于滑槽131内滑动。 此外,主托盘200可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202与第二端面204。第一端 面202上连结有传输件206,以与壳体100内部电性相连。更详细而言,此 传输件206上具有传输线可与主托盘200上的多个硬盘300以及伺服器10 的壳体100内部的控制单元或处理单元等电路元件电性相连。 主托盘200的第二端面204具有一提把208。在主托盘200收合于壳体 100内的容置通道110时,提把208可凸出于开口120。如此一来,使用者 可直接通过提把208将主托盘200沿着第一方向X拉出于壳体100中,或者 可直接通过提把208将主托盘200沿着第一方向X的相反方向推入至壳体 100中。 连接主托盘200第一端面202的传输件206具有多个弯折部207以及多 个支架部209。每一弯折部207分别枢接于两个支架部209之间,且传输件 206上的传输线可延着弯折部207与支架部209设置。由于弯折部207枢接 于两相邻的支架部209,所以相邻的两支架部209可随着主托盘200的移动 而被展开或被叠合。如图1所示,当主托盘200自壳体100内部拉出于壳体 100中时,与弯折部207枢接的两相邻的支架部209可由叠合的状态转为拉 长的状态。 通过传输件206上弯折部207与支架部209的配置,使得主托盘200拉 出于壳体100中时,传输件206上的传输线仍可以与主托盘200上的硬盘300 电连接,此对于伺服器10的运作尤为重要。在本实施例中,若使用者若只 要更换一个硬盘300,其他硬盘300并不会与传输件206的传输线断开。也 就是说,本实施例的伺服器10在更换某一特定需置换的硬盘300时,其他 的硬盘300仍可正常运作。 接着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4,其是分别绘示由主托盘取出硬盘的连续状 态图。本说明书将先介绍主托盘200的主要构件,后续则逐一介绍硬盘300 取出的方式。 如图所示,主托盘200上具有多个容置槽210以及多个子托盘220(标示 于图3与图4),该些容置槽210主要用以容置硬盘300。本实施例的容置槽 210实质上为三面侧墙211、212、213以及子托盘220的壁面221所围绕的 长方形凹槽,其中侧墙212连接于侧墙211与213之间且与壁面221互为相 对。壁面221的高度小于侧墙211、212、213,且约只有侧墙211、212、213 的一半高。 硬盘300承载于子托盘220上,且硬盘300可具有连接接口,硬盘300 的连接接口可为连接槽,且此连接槽位于壁面221的上方。侧墙212上可具 有与硬盘300对接的连接接口301,当子托盘220伴随着硬盘300滑入容置 槽210内时,硬盘300的连接槽可与侧墙212上的连接接口301连接。 容置槽210内可设置有滑槽或滑轨等结构,以方便子托盘220于容置槽 内滑动,但不以此为限。本实施例子托盘220也可只是活动性地卡合在容置 槽210内。当主托盘200自壳体100内沿着第一方向X拉出后,子托盘220 可沿着与第一方向X垂直的第二方向Y相对主托盘200滑动于展开位置与 收阖位置之间。如图2所示,其是绘示子托盘220相对主托盘200于收阖位 置示意图,而图3则绘示子托盘220相对主托盘200于展开位置示意图。 子托盘220可包含板体部223以及两相对的壁面221、222,板体部223 可为长方形板体以方便子托盘220滑设于长方形的容置槽210内。壁面221 竖立于板体部223的边缘且与侧墙211、212、213围绕出容置槽210。另一 壁面222与壁面221相对设置,且两壁面221、222分别竖立于板体部223 的两边缘处。 主托盘200还包含托盘拉盖240,本实施例的托盘拉盖240为一长方形 的盖体。托盘拉盖240包含相对的第一端242与第二端248,其中第一端242 枢接于与子托盘220,第二端248则可选择性的卡扣于子托盘220。子托盘 220的壁面222上具有勾件224,此勾件224与托盘拉盖240的第二端248 相对设置,以方便托盘拉盖240卡扣于子托盘220的勾件224上。 如此一来,当使用者将主托盘200自壳体100内部拉出后,可先将托盘 拉盖240的第二端248脱离子托盘220,如图2所示。托盘拉盖240的第二 端248的脱离方法将于后面详述。 接着,如图3所示,使用者即可将托盘拉盖240往第二方向Y的方向拉 动,此时硬盘300即伴随着子托盘220沿着第二方向Y拔离连接接口301, 当子托盘220位于展开位置时,即可直接取出放置在子托盘220上的硬盘 300,如图4所示。 在此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主托盘200可还包含固定板201,如图1 所示,固定板201连接于主托盘200的两端且覆盖住部分容置槽210。固定 板201可在主托盘200推入壳体100内时,作为固定硬盘300的位置用,以 避免伺服器10在被移动时,内部的硬盘300因为移动所造成的震动而损坏。 在本实例中,因为固定板201部分覆盖住容置槽210,因此当子托盘220 相对主托盘200滑动至展开位置时,子托盘220需裸露于固定板201外,硬 盘300才可以被取出。相对的,当子托盘220滑动至收阖位置时,固定板201 部分覆盖住子托盘220。 由上述描述的结构可知,本实施例的硬盘300可以直接以裸盘的形式拆 装于伺服器10上,而不需像先前技术中需先与托盘固定再装入伺服器中, 因此本实施例的硬盘300拆装时间可大幅降低。此外,本实施例的伺服器10 因为已内建有主托盘200与子托盘220等构件,所以硬盘300除了不需再额 外加装托盘外,伺服器10的内部空间可节省下放置额外托盘的位置而可在 同一U数空间下装置更多的可热插拔的硬盘300。 接下来将详述本实施例中,托盘拉盖240中第一端242与第二端248的 枢接机构以及卡扣机构。请一并参考图5至图7,其中图5是绘示图4中托 盘拉盖240卡扣机构的放大图,图6与图7则分别绘示图4中托盘拉盖240 枢接机构放大图。 请先参考图6。如图所示,卡扣机构250位于托盘拉盖240的第二端248, 卡扣机构250包含固定件251、压缩弹簧252以及滑块253。托盘拉盖240 则具有第一壁面240a、第二壁面240b与第三壁面240c,其中第一壁面240a 面对子托盘220且靠近第二端248的位置具有两锁孔;第二壁面240b以及 第三壁面240c与第一壁面240a垂直,作为托盘拉盖240的侧壁面。 固定件251为连续弯折的板状结构,其包含有第一板体251a、第二板体 251b以及第三板体251c,其中第一板体251a与第二板体251b连结成L形, 第二板体251b与第三板体251c也连结成L形,且第一板体251a与第三板 体251c分别位于第二板体251b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二板体251b的相对两侧 边连接。 第一板体251a上也具有两孔洞,此两孔洞与第一壁面240a的两锁孔相 对应,使得固定件251可通过第一板体251a的孔洞与第一壁面240a的锁孔 锁固在一起。第二板体251b的中间部分则具有两长方形破孔,压缩弹簧252 穿设过两长方形破口而卡合在第二板体251b上。第三板体251c则与托盘拉 盖240的第一壁面240a互相平行设置,且与第一壁面240a之间相距有一间 隔S。 滑块253位于间隔S内,且与压缩弹簧252连接。更详细而言,滑块 253大致为一长方形块体,其具有多个侧面,其中邻近于第二板体251b的第 一侧面253a连接压缩弹簧252的一末端,且第一侧面253a与第二板体251b 相距一段距离D;与第一侧面253a相对的第二侧面253b则具有限位槽254, 此限位槽254可选择性地与子托盘220的勾件224相互卡扣。 第一侧面253a与第二侧面253b之间的第三侧面253c可还具有凸块255, 此第三侧面253c面对托盘拉盖240的第二壁面240b,且凸块255自第三侧 面253c凸设而出。第二壁面240b靠近第二端248且相对凸块255的位置处 则具有开口249,此凸块255可被限位于开口249内移动。 不论托盘拉盖240是否被打开,压缩弹簧252可将滑块253由第一端242 往第二端248的方向推动,使得凸块255抵靠在开口249的边缘。当要使托 盘拉盖240的第二端248脱离子托盘220时,可将滑块253往第一端242的 方向推动,即可脱离托盘拉盖240与子托盘220脱离。 举例而言,当主托盘200拉出于壳体100后,若使用者需曲出硬盘300, 则可先打开托盘拉盖240,以方便取出。由图1转变为图2的过程中,使用 者可先将滑块253往第二方向Y的反方向按压,此时滑块253的第一侧面 253a便会往第二板体251b的方向移动,且最多移动距离D的长度。同时, 勾件224便会与限位槽254脱离,成为图2的状态。 接着请参考图6与图7,托盘拉盖240的第一端242具有枢接结构260, 且托盘拉盖240靠近第一端242处的侧壁(即第二壁面240b与第三壁面240c) 具有枢孔243、244。枢接结构260包含扭力弹簧261与枢轴262,其中扭力 弹簧261的两端部为螺旋结构263,而枢轴262先穿设过扭力弹簧261的螺 旋结构263,接着再穿过枢孔243、244与子托盘220连接,以使得托盘拉盖 240可以用枢轴262为轴心旋转。 此外,本实施例的扭力弹簧261的螺旋结构263的末端264可插设入子 托盘220的壁面中。因而使得当托盘拉盖240的第二端248脱离子托盘220 时,扭力弹簧261可提供一扭力F朝着图6中逆时钟的方向,将托盘拉盖 240以枢轴262为轴心自动弹开旋转至约与子托盘220相夹45度角的位置 上。如此一来,只要使用者按压卡扣机构250中的滑块253,就可使得托盘 拉盖240自动朝逆时针旋转弹开,使得使用者可更方便且快速地拉出子托盘 220至展开位置上。 综合以上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描述,可以得知本发明可通过伺服器内 建的主托盘与子托盘,而直接将硬盘放置在子托盘上,待子托盘收阖入主托 盘后,即可将主托盘推入于伺服器的壳体中,而达到快速装设硬盘的功效。 反之,当某一颗硬盘需更换时,只要通过主托盘上的提把将主托盘自壳体拉 出,并按压子托盘的托盘拉盖上的滑块,就可迅速将子托盘拉开至展开位置, 并同时将硬盘拔离于主托盘的连接接口,而达到快速取出硬盘的功效。此外,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因为硬盘不需加装额外的托盘机构,因此伺服器在相同 U数的空间内可装载更多硬盘。 虽然已结合以上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 任何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 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伺服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伺服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伺服器,包含壳体、主托盘以及硬盘。主托盘滑动连接壳体,且主托盘可沿着第一方向拉出于壳体或推入于壳体中。主托盘包含容置槽以及子托盘。子托盘滑设于容置槽内,当主托盘拉出于壳体,子托盘可沿着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相对主托盘滑动于展开位置与收阖位置之间,且当子托盘位于展开位置时,可将硬盘取出于子托盘或放置入子托盘。。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