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淤清淤装置.pdf

上传人:1****2 文档编号:4052920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9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021453.3

申请日:

2013.01.16

公开号:

CN203049650U

公开日:

2013.07.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2F3/88; E02F3/92; E02F5/28

主分类号:

E02F3/88

申请人:

江苏蔚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管文群; 徐容江; 杨立功; 胡拥军

地址:

224014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西区工业园区荣华路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缪友菊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淤清淤装置,包括清淤头、喷嘴、高压水管、吸泥口和输泥管,所述清淤头由一个环形的管状结构固定在内环的底座上,所述喷嘴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一圈,所述高压水管连接在所述管状结构上,所述底座中心开有所述吸泥口,所述输泥管套接在所述吸泥口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经济实用,特别在农村小河小沟中使用极为方便,对治理河道淤积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可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冲淤清淤装置,包括清淤头(1)、喷嘴(2)、高压水管(3)、吸泥口(4)和输泥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头(1)由一个环形的管状结构固定在内环的底座(6)上,所述喷嘴(2)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一圈,所述高压水管(3)连接在所述管状结构上,所述底座(6)中心开有所述吸泥口(4),所述输泥管(5)套接在所述吸泥口(4)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淤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淤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管(5)的另一端连接吸泥泵。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淤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管(5)的管径与所述吸泥口(4)的大小相适配。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淤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在管状结构底部一圈均匀设置8~12个。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冲淤清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冲淤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清淤工程的施工机械种类繁多,大多使用在大中型河塘水域、农村小型河渠,清淤往往采用挖泥船或挖掘机进行水下施工,或采取打坝抽水后再进行人工清淤的方法,人工及机械费用较高,在现有农村承包体制下,村组集体资产有限,如无政府支持,一般农村小河小港很难实施清淤治理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便捷且清淤效果好的冲淤清淤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冲淤清淤装置,包括清淤头、喷嘴、高压水管、吸泥口和输泥管,所述清淤头由一个环形的管状结构固定在内环的底座上,所述喷嘴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一圈,所述高压水管连接在所述管状结构上,所述底座中心开有所述吸泥口,所述输泥管套接在所述吸泥口上。
所述高压水管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高压水流入高压水管后流经管状结构通过喷嘴喷出,首先将河道内的淤泥冲散成泥浆。
所述输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吸泥泵,吸泥泵将河道内冲散的泥浆通过吸泥口和输泥管抽送至岸上,清空水域中的淤泥。
为了使输泥管和吸泥口结合地更加紧密,所述输泥管的管径与所述吸泥口的大小相适配,故输泥管和吸泥口之间不会产生缝隙,保证吸泥泵最大效率的将淤泥吸至岸上。
优选地,所述喷嘴在管状结构底部一圈均匀设置8~12个,此时对淤泥冲散效果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经济实用,特别在农村小河小沟中使用极为方便,对治理河道淤积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可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淤清淤装置,包括清淤头1、喷嘴2、高压水管3、吸泥口4和输泥管5,所述清淤头1由一个环形的管状结构固定在内环的底座6上,10个喷嘴2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一圈,所述高压水管3连接在所述管状结构上,所述底座6中心开有所述吸泥口4,所述输泥管5套接在所述吸泥口4上。
所述高压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高压水流入高压水管3后流经管状结构通过喷嘴2喷出,首先将河道内的淤泥冲散成泥浆;同时所述输泥管5的另一端连接吸泥泵,吸泥泵将河道内冲散的泥浆通过吸泥口4和输泥管5抽送至岸上,清空水域中的淤泥。
具体地,所述输泥管5的管径与所述吸泥口4的大小相适配,故输泥管5和吸泥口4之间不会产生缝隙,输泥管5和吸泥口4结合地更加紧密,保证吸泥泵最大效率的将淤泥吸至岸上。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

一种冲淤清淤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冲淤清淤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冲淤清淤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冲淤清淤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冲淤清淤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9650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0CN203049650U*CN203049650U*(21)申请号 201320021453.3(22)申请日 2013.01.16E02F 3/88(2006.01)E02F 3/92(2006.01)E02F 5/28(2006.01)(73)专利权人江苏蔚联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地址 224014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西区工业园区荣华路(72)发明人管文群 徐容江 杨立功 胡拥军(74)专利代理机构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代理人缪友菊(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冲淤清淤装置(57) 摘要本实。

2、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淤清淤装置,包括清淤头、喷嘴、高压水管、吸泥口和输泥管,所述清淤头由一个环形的管状结构固定在内环的底座上,所述喷嘴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一圈,所述高压水管连接在所述管状结构上,所述底座中心开有所述吸泥口,所述输泥管套接在所述吸泥口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经济实用,特别在农村小河小沟中使用极为方便,对治理河道淤积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可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49650 UCN 2。

3、03049650 U1/1页21.一种冲淤清淤装置,包括清淤头(1)、喷嘴(2)、高压水管(3)、吸泥口(4)和输泥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头(1)由一个环形的管状结构固定在内环的底座(6)上,所述喷嘴(2)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一圈,所述高压水管(3)连接在所述管状结构上,所述底座(6)中心开有所述吸泥口(4),所述输泥管(5)套接在所述吸泥口(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淤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淤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泥管(5)的另一端连接吸泥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淤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4、输泥管(5)的管径与所述吸泥口(4)的大小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淤清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2)在管状结构底部一圈均匀设置812个。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049650 U1/2页3一种冲淤清淤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冲淤清淤装置。背景技术0002 当前清淤工程的施工机械种类繁多,大多使用在大中型河塘水域、农村小型河渠,清淤往往采用挖泥船或挖掘机进行水下施工,或采取打坝抽水后再进行人工清淤的方法,人工及机械费用较高,在现有农村承包体制下,村组集体资产有限,如无政府支持,一般农村小河小港很难实施清淤治理工作。实用新型内容0003 实用。

5、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使用便捷且清淤效果好的冲淤清淤装置。0004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冲淤清淤装置,包括清淤头、喷嘴、高压水管、吸泥口和输泥管,所述清淤头由一个环形的管状结构固定在内环的底座上,所述喷嘴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一圈,所述高压水管连接在所述管状结构上,所述底座中心开有所述吸泥口,所述输泥管套接在所述吸泥口上。0005 所述高压水管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高压水流入高压水管后流经管状结构通过喷嘴喷出,首先将河道内的淤泥冲散成泥浆。0006 所述输泥管的另一端连接吸泥泵,吸泥泵将河道内冲散的泥浆通过吸泥口和输泥管抽送至岸上。

6、,清空水域中的淤泥。0007 为了使输泥管和吸泥口结合地更加紧密,所述输泥管的管径与所述吸泥口的大小相适配,故输泥管和吸泥口之间不会产生缝隙,保证吸泥泵最大效率的将淤泥吸至岸上。0008 优选地,所述喷嘴在管状结构底部一圈均匀设置812个,此时对淤泥冲散效果好。0009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经济实用,特别在农村小河小沟中使用极为方便,对治理河道淤积能起到显著的效果,可产生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

7、于所述实施例。0013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冲淤清淤装置,包括清淤头1、喷嘴2、高压水管3、吸泥口4和输泥管5,所述清淤头1由一个环形的管状结构固定在内环的底座6上,说 明 书CN 203049650 U2/2页410个喷嘴2均匀分布在所述管状结构的底部一圈,所述高压水管3连接在所述管状结构上,所述底座6中心开有所述吸泥口4,所述输泥管5套接在所述吸泥口4上。0014 所述高压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水泵,高压水流入高压水管3后流经管状结构通过喷嘴2喷出,首先将河道内的淤泥冲散成泥浆;同时所述输泥管5的另一端连接吸泥泵,吸泥泵将河道内冲散的泥浆通过吸泥口4和输泥管5抽送至岸上,清空水域中的淤泥。0015 具体地,所述输泥管5的管径与所述吸泥口4的大小相适配,故输泥管5和吸泥口4之间不会产生缝隙,输泥管5和吸泥口4结合地更加紧密,保证吸泥泵最大效率的将淤泥吸至岸上。0016 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说 明 书CN 203049650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049650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