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0449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7.10CN203050449U*CN203050449U*(21)申请号 201220677716.1(22)申请日 2012.12.10E06B 7/16(2006.01)(73)专利权人天津市欣通橡塑管业有限公司地址 30027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通道315号(72)发明人杨志革(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该新型门窗密封件为一个空心半圆管,包括一个平面和一个曲面,所述的平面和曲面为一个整体,平面外侧设有粘胶层,粘胶层设有若干条平行的粘胶,任意。
2、两条相邻粘胶间留有一定间隙,粘胶层外侧粘有一层硅油纸,新型门窗密封件采用橡塑材料,粘胶层的粘胶采用溶剂胶。本新型门窗密封件用空心半圆管取代以往的密封条,使密封件的使用范围更广,特别是对于门窗缝隙较大的情况,空心半圆管状的密封条能充分塞满门窗间隙,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采用橡塑材料,抗老化性能强;另外,本实用新型粘胶层的粘胶采用溶剂胶,省去了加工时涂胶加热融化的工序,也降低了该密封件的生产成本。(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授权公告号 CN 203050449 UCN 。
3、203050449 U1/1页21.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门窗密封件为一个空心半圆管,所述空心半圆管包括一个平面和一个曲面,所述平面外侧设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设有若干条平行的粘胶,所述任意两条相邻粘胶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粘胶层外侧粘有一层硅油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半圆管的平面和曲面为一个整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门窗密封件采用橡塑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胶层的粘胶采用溶剂胶。权 利 要 求 书CN 203050449 U1/2页3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技。
4、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塑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背景技术0002 目前,民用住宅大部分采用钢制门窗,通常会因为门窗密封不严造成冬天屋内不保暖。为此人们通常利用密封件对门窗的缝隙进行密封,可起到保温、挡风的作用,但传统的门窗密封件耐老化性能和密封性能较差;另外,生产的门窗密封件都有固定的厚度,有时门窗缝间隙较大,就不能起到完全密封的作用。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抗老化和密封性能好,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门窗密封件为一个空心半圆管,所述空心半圆管包括一个平。
5、面和一个曲面,所述平面外侧设有粘胶层,所述粘胶层设有若干条平行的粘胶,所述任意两条相邻粘胶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粘胶层外侧粘有一层硅油纸。0005 进一步,所述空心半圆管的平面和曲面为一个整体。0006 进一步,所述新型门窗密封件采用橡塑材料。0007 进一步,所述粘胶层的粘胶采用溶剂胶。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门窗密封件用空心半圆管取代以往的密封条,使密封件的使用范围更广,特别是对于门窗缝隙较大的情况,空心半圆管状的密封件能充分塞满门窗间隙,密封效果好;本实用新型采用橡塑材料,抗老化性能强;另外,本实用新型粘胶层的粘胶采用溶剂胶,省去了加工时涂胶加热融化的工序,也降低了该密封。
6、件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000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0 图2为粘胶层的结构示意图。0011 其中:1、平面, 2、曲面,0012 3、粘胶层, 4、粘胶,0013 5、硅油纸。具体实施方式001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简要说明。0015 如图所示:一种新型门窗密封件,该新型门窗密封件为一个空心半圆管,包括一个平面1和一个曲面2,所述的平面1和曲面2为一个整体,平面1外侧设有粘胶层3,粘胶层说 明 书CN 203050449 U2/2页43设有若干条平行的粘胶4,任意两条相邻粘胶4间留有一定间隙,粘胶层3外侧粘有一层硅油纸5,新型门窗密封件采用橡塑材料,粘胶层的粘胶采用溶剂胶。0016 工作方式:使用时,将粘胶层3外侧的硅油纸5揭开,然后,将密封件的粘胶层3贴在门窗缝受压面上,关上门窗时,空心半圆形管受压使门窗密封。0017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3050449 U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3050449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