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抑爆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4052014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888.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86732.6

申请日:

2011.06.03

公开号:

CN202108534U

公开日:

2012.01.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E21F 5/00申请日:20110603授权公告日:20120111放弃生效日:20130227|||授权

IPC分类号:

E21F5/00

主分类号:

E21F5/00

申请人:

江苏华凯矿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国平; 朱金权; 王敏珠

地址:

215522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福山三爱富路南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代理人:

朱伟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属于煤矿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干粉灭火剂储腔的罐体;配置在罐体的一端端口部位的尾盖,在尾盖的中央并且朝向干粉灭火剂储腔的一侧具有配接座;配置在罐体的另一端端口部位的喷嘴,该喷嘴自罐体朝着远离罐体的方向逐渐扩大而呈喇叭状;密封盘,设置于罐体上的薄膜盘腔内;产气机构,位于干粉灭火剂储腔内,与配接座固定;点火机构,该点火机构还与产气机构相配接;特点是:还包括有移动架,在移动架上并且朝向喷嘴的一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与罐体或喷嘴连接,尾盖与移动架枢轴连接。优点:满足使用现场的设置要求;具有理想的机动性,避免器材资源闲置浪费;可增大喷射面,对气体和/或粉尘爆炸火焰速捷扑灭。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包括具有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的一罐体 (1) ; 配置在罐体 (1) 的一端端口部位的用于对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封闭的一尾盖 (2), 在该尾盖 (2) 的中 央并且朝向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的一侧具有一配接座 (21) ; 配置在罐体 (1) 的另一 端端口部位的并且与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相通的一喷嘴 (3), 该喷嘴 (3) 自罐体 (1) 朝着远离罐体 (1) 的方向逐渐扩大而呈喇叭状 ; 一用于对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与所述 喷嘴 (3) 之间实施隔绝的密封盘 (4), 该密封盘 (4) 设置于罐体 (1) 上的薄膜盘腔 (12) 内 ; 一产气机构 (5), 该产气机构 (5) 位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内, 与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相通, 并且与所述的配接座 (21) 固定 ; 一与所述尾盖 (2) 的中央固定的点火机构 (6), 该点火机构 (6) 还与所述的产气机构 (5) 相配接 ;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移动架 (7), 在该 移动架 (7) 上并且朝向所述的喷嘴 (3) 的一端设置有一升降调节机构 (8), 该升降调节机构 (8) 与所述罐体 (1) 或者与所述喷嘴 (3) 连接, 所述的尾盖 (2) 与移动架 (7) 枢轴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 (1) 的形状呈圆 筒状, 在该罐体 (1) 的一端端口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罐体法兰 (13), 所述的尾盖 (2) 与第一罐 体法兰 (13) 固定, 在罐体 (1) 的另一端端口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罐体法兰 (14), 所述的密封 盘腔 (12) 构成于第二罐体法兰 (14) 上, 所述的喷嘴 (3) 朝向罐体 (1) 的一端构成有一喷 嘴法兰 (31), 该喷嘴法兰 (31) 与第二罐体法兰 (14) 固定, 所述密封盘腔 (12) 的深度与所 述的密封盘 (4) 的厚度相适配。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盘腔 (12) 内嵌设 有一密封圈 (121), 所述的密封盘 (4) 与密封圈 (121) 相贴触。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或 3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 (4) 包 括薄膜固定圈 (41)、 密封薄膜 (42) 和固定环 (43), 薄膜固定圈 (41) 的圆周方向的外壁构 成有一截面形状呈 U 形的嵌膜槽 (411), 密封薄膜 (42) 对应于薄膜固定圈 (41), 并且该密 封薄膜 (42) 的边缘嵌入于所述的嵌膜槽 (411) 内, 固定环 (43) 置于嵌膜槽 (411) 内, 对密 封薄膜 (42) 的边缘固定。
5: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 (3) 由复数个彼 此间隔的彼此形成叠套关系的锥形筒体 (32) 构成, 相邻锥形筒体 (32) 之间构成有一喷道 (321), 并且在复数个锥形筒体 (32) 中的位于中央的一个锥形筒体 (32) 的底部的筒底板 (322) 上开设有喷孔 (3221), 而其余锥形筒体 (32) 之间由间隔筋板 (33) 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气机构 (5) 包括燃 气发生器罩壳 (51) 和产气罐 (52), 燃气发生器罩壳 (51) 与所述的位于尾盖 (2) 的中央的 配接座 (21) 连接, 并且在该燃气发生器罩壳 (51) 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相通的泄气孔 (511), 产气罐 (52) 与所述的点火机构 (6) 连接, 在该产气罐 (52) 的罐腔 (521) 内充有产气剂, 并且在产气罐 (52) 的顶端端面上开设有与燃气发生器罩壳 (51) 的壳 腔 (512) 相通的出气孔 (522), 所述的配接座 (21) 具有配接座内螺纹 (211) 和配接座外螺 纹 (212)。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火机构 (6) 包括护 罩壳 (61)、 发火器座 (62)、 点火器 (63) 和发火器 (64), 发火器座 (62) 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 螺纹 (621), 该第一外螺纹 (621) 与所述的配接座内螺纹 (211) 相配合, 在发火器座 (62) 朝 向所述的产气机构 (5) 的一端构成有一产气罐配接凸台 (622), 该产气罐配接凸台 (622) 与 2 所述的产气罐 (52) 相连接, 点火器 (63) 固定在护罩壳 (61) 上并且与发火器 (64) 电连接, 而发火器 (64) 固定在发火器座 (62) 内, 该发火器 (64) 的发火口 (641) 与所述罐腔 (521) 相通, 护罩壳 (61) 与所述尾盖 (2) 固定, 所述的点火器 (63) 由线路 631 与配有电池 (91) 的控制器 (9) 电气控制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盖 (2) 上固定有一 对移动架铰接座 (23), 该对移动架铰接座 (23) 各由销轴 (231) 与所述移动架 (7) 枢轴连 接。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 (8) 包 括螺母套管 (81)、 调节螺母 (82)、 调节螺杆 (83) 和调节座 (84), 螺母套管 (81) 枢轴设置 在套管座 (811) 上, 套管座 (811) 固定在所述的移动架 (7) 上, 调节螺母 (82) 与螺母套管 (81) 相配接, 调节螺杆 (83) 的下端与调节螺母 (82) 相配合, 并且伸展到螺母套管 (81) 内, 调节座 (84) 与调节螺杆 (83) 的上端铰接, 并且该调节座 (84) 与所述罐体 (1) 或者与所述 喷嘴 (3) 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 (7) 的底部具有 一对彼此并行的底梁 (71), 各底梁 (71) 的两端端部向上翘起, 并且在各翘起的部位开设有 牵引孔 (711)。

说明书


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设施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主要 用于抑制煤矿粉尘爆炸, 也可用于诸如面粉、 木粉和精细化工之类的行业抑制粉尘爆炸。
     背景技术 按照消防要求, 在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场合必须配备诸如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手 车式干粉灭火器以及相应的喷淋灭火器械, 但是由于这些设施均需人为操作, 因此往往会 延误时机, 并且动作缓慢, 不足以对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保障。
     关于粉尘爆炸抑爆装置的技术信息, 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见诸, 如实 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 CN201277056Y(储压式气体、 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 该专利方案至少 存在以下欠缺 : 一是喷嘴结构有失合理性, 致使喷出的灭火剂呈柱状倾向, 即喷射覆盖面积 有限 ; 二是移动性欠缺, 在使用场所安装较为麻烦 ; 三是罐体连同喷嘴的角度无法依需调 整。
     CN201578778U 推荐的产气式抑爆器相对于 CN201277056Y 而言, 喷嘴的结构较为 合理, 形成喇叭状, 对于扩大喷射面有建树, 但是不具有移动性和罐体的角度可调整性系其 不足。
     CN201211404Y 提供的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的喷嘴与 CN201578778U 相反, 能使 喷射灭火剂的覆盖面极致扩展, 然而, 罐体连同喷嘴的角度无法改变而导致使用现场的适 应性差系其缺憾。此外, 由于不具有机动性, 例如当要移地安装时往往会受到困惑, 即安装 较为麻烦。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 有必要加以改进, 为此, 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际的尝 试, 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罐体连同喷嘴的角度依需改变而藉以 满足使用现场的设置要求、 有利于从一处方便地挪移至另一处使用而藉以体现理想的机动 性并且避免因闲置而造成器材资源浪费和有益于保障喷嘴具有理想的喷射面积而藉以有 效而快捷地扑灭气体和 / 或粉尘爆炸火焰并确保生命财产安全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 一种粉尘爆炸抑爆装置, 包括具有干粉灭火 剂储腔的一罐体 ; 配置在罐体的一端端口部位的用于对干粉灭火剂储腔封闭的一尾盖, 在 该尾盖的中央并且朝向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的一侧具有一配接座 ; 配置在罐体的另一端端 口部位的并且与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相通的一喷嘴, 该喷嘴自罐体朝着远离罐体的方向逐 渐扩大而呈喇叭状 ; 一用于对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与所述喷嘴之间实施隔绝的密封盘, 该 密封盘设置于罐体上的薄膜盘腔内 ; 一产气机构, 该产气机构位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 内, 与干粉灭火剂储腔相通, 并且与所述的配接座固定 ; 一与所述尾盖的中央固定的点火机 构, 该点火机构还与所述的产气机构相配接 ; 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移动架, 在该移动架上并且朝向所述的喷嘴的一端设置有一升降调节机构, 该升降调节机构与所述罐体或者与所述 喷嘴连接, 所述的尾盖与移动架枢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罐体的形状呈圆筒状, 在该罐体的 一端端口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罐体法兰, 所述的尾盖与第一罐体法兰固定, 在罐体的另一端 端口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罐体法兰, 所述的密封盘腔构成于第二罐体法兰上, 所述的喷嘴朝 向罐体的一端构成有一喷嘴法兰, 该喷嘴法兰与第二罐体法兰固定, 所述密封盘腔的深度 与所述的密封盘的厚度相适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密封盘腔内嵌设有一密封圈, 所 述的密封盘与密封圈相贴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密封盘包括薄膜固定圈、 密封薄膜 和固定环, 薄膜固定圈的圆周方向的外壁构成有一截面形状呈 U 形的嵌膜槽, 密封薄膜对 应于薄膜固定圈, 并且该密封薄膜的边缘嵌入于所述的嵌膜槽内, 固定环置于嵌膜槽内, 对 密封薄膜的边缘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喷嘴由复数个彼此间隔的彼此形 成叠套关系的锥形筒体构成, 相邻锥形筒体之间构成有一喷道, 并且在复数个锥形筒体中 的位于中央的一个锥形筒体的底部的筒底板上开设有喷孔, 而其余锥形筒体之间由间隔筋 板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产气机构包括燃气发生器罩壳 和产气罐, 燃气发生器罩壳与所述的位于尾盖的中央的配接座连接, 并且在该燃气发生器 罩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相通的泄气孔, 产气罐与所述的点火机构连接, 在 该产气罐的罐腔内充有产气剂, 并且在产气罐的顶端端面上开设有与燃气发生器罩壳的壳 腔相通的出气孔, 所述的配接座具有配接座内螺纹和配接座外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点火机构包括护罩壳、 发火器 座、 点火器和发火器, 发火器座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 该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的配接座内 螺纹相配合, 在发火器座朝向所述的产气机构的一端构成有一产气罐配接凸台, 该产气罐 配接凸台与所述的产气罐相连接, 点火器固定在护罩壳上并且与发火器电连接, 而发火器 固定在发火器座内, 该发火器的发火口与所述罐腔相通, 护罩壳与所述尾盖固定, 所述的点 火器由线路与配有电池的控制器电气控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尾盖上固定有一对移动架铰接 座, 该对移动架铰接座各由销轴与所述移动架枢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螺母套 管、 调节螺母、 调节螺杆和调节座, 螺母套管枢轴设置在套管座上, 套管座固定在所述的移 动架上, 调节螺母与螺母套管相配接, 调节螺杆的下端与调节螺母相配合, 并且伸展到螺母 套管内, 调节座与调节螺杆的上端铰接, 并且该调节座与所述罐体或者与所述喷嘴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 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具有一对彼此并 行的底梁, 各底梁的两端端部向上翘起, 并且在各翘起的部位开设有牵引孔。
     本实用新型推荐的技术方案由于增设了移动架并且在移动架上设置了升降调节 机构, 因此由升降调节机构对罐体或喷嘴的倾角进行调节, 以满足使用现场的设置要求 ; 移 动架可连同罐体一起移动, 具有理想的机动性, 避免器材资源闲置浪费 ; 喷嘴为由内向外扩展的喇叭构造, 可增大喷射面, 对气体和 / 或粉尘爆炸火焰速捷扑灭。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 和有益效果, 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 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 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 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 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实施例 :
     敬请参见图 1, 给出了形状呈圆筒体的罐体 1, 该罐体 1 具有一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内容纳干粉灭火剂。以目前图 1 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 (以下同) , 在罐体 1 的一端即左端端口部位向外扩设有一第一罐体法兰 13, 在第一罐体法兰 13 上间隔开设有 第一固定连接孔 131, 在罐体 1 的另一端即右端端口部位向外扩设有一第二罐体法兰 14, 在 该第二罐体法兰 14 上间隔开设有第二固定连接孔 141, 并且在第二罐体法兰 14 的内侧构成 有一密封盘腔 12, 在密封盘腔 12 上嵌设有一密封圈 121。
     一尾盖 2 配置在罐体 1 的左端端口部位, 用于对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封闭, 具体 是: 在尾盖 2 的边缘部位并且在对应于前述的第一固定连接孔 131 的位置间隔开设数量与 第一固定连接孔 131 的数量相等的第三固定连接孔 24, 由尾盖固定螺钉 241 插入第三固定 连接孔 24 与第一固定连接孔 131 固定。尾盖 2 的中央具有一让位孔 22, 在尾盖 2 朝向干粉 灭火剂储腔 11 的一侧并且围绕让位孔 22 的四周构成有一配接座 21, 配接座 21 的内壁具 有配接座内螺纹 211, 而外壁具有配接座外螺纹 212。又,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 增设有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移动架 7, 因此, 在尾盖 2 上优选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一对移动 架铰接座 23, 各移动架铰接座 23 用销轴 231 与移动架 7 的左端的上部枢轴连接 (也可称铰 接) 。
     一个喷嘴 3 与罐体 1 的另一端端口部位配接, 即与罐体 3 的右端端口部位配接, 由 图所示, 喷嘴 3 自罐体 1 朝着远离罐体 1 的方向渐渐扩大而形成喇叭状, 这种形状可以极致 地扩大喷射面积, 将由气体如瓦斯和 / 或粉尘引起的明火覆灭在萌芽状态。在本实施例中, 喷嘴 3 由四个 (即前述的复数个, 但并不受到此数量制约) 锥形筒体 32 共同构成, 彼此形成 叠套关系, 相邻锥形筒体 32 之间的空隙构成喷道 321, 相邻锥形筒体 32 之间用一组彼此间 隔的筋板 33 连接。其中 : 在该四个锥形筒体 32 中的居于中央的一个锥形筒体 32 的筒底板 322 上开口设有即分布有喷孔 3221 ; 而最外边的一个锥形筒体 32 上固定有一喷嘴法兰 31, 在喷嘴法兰 31 上间隔开设有喷嘴法兰固定孔 311, 由喷嘴法兰固定螺钉 3111 在对应于喷嘴 法兰固定孔 311 的部位与前述的第二固定连接孔 141 固定。
     为了确保在非启用状态下将前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与喷嘴 3 隔离, 因此在前述 的密封盘腔 12 内设置有一密封盘 4, 优选而非绝对值限于的密封盘 4 的结构如下 : 包括薄 膜固定圈 41、 密封薄膜 42(也可称隔膜) 和固定环 43, 薄膜固定圈 4 为无端点的环状结构,在该薄膜固定圈 4 的外壁形成有横截面形状呈 U 形的嵌膜槽 411, 密封薄膜 42 对薄膜固定 圈 41 封闭, 并且密封薄膜 42 的边缘翻转 (即翻折) 到前述的嵌膜槽 411 内, 固定环 43 优选 使用尼龙扎带或钢丝, 在嵌膜槽 411 内将密封薄膜 42 的边缘系固。当整个密封盘 4 置入到 前述的密封盘腔 12 内后便与前述的密封圈 121 接触, 以便确保密封效果。毫无疑问, 密封 盘腔 12 的深度与密封盘 4 的厚度相适用应, 当喷嘴法兰 31 与第二罐体法兰 14 相固定时, 便将密封盘 4 可靠夹持其间。
     请继续见图 1, 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产气机构 5 包括燃气发生器罩壳 51 和产气罐 52, 燃气发生器罩壳 51 朝向尾盖 2 一端的壁体上开设有复数个泄气孔 511, 并且在燃气发 生器罩壳 51 朝向尾盖 2 的配接座 21 的一端的内壁上设计有配接内螺纹 513, 配接内螺纹 513 与前述的配接座外螺纹 212 螺纹配合。产气罐 52 位于燃气发生器罩壳 51 的壳腔 512 内, 该产气罐 52 朝向配接座 21 的一端的内壁上设计有连接内螺纹 523, 该连接内螺纹 523 与下面即将描述的点火机构 6 连接。产气罐 52 的另一端即图示右端的端面上分布有一组 出气孔 522, 出气孔 522 与壳腔 512 相通, 而壳腔 512 通过泄气孔 511 与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相通。在产气罐 52 的罐腔 521 内充入有产气剂 (即气体发生剂) , 产气剂属于公知技术 (可 参见 CN201578778U 说明书第 2 页第 0028 段) , 并且在矿用灭火器材上广为使用, 因此申请 人不再予以赘述。 前述的点火机构 6 的优选的结构是 : 包括护罩壳 61、 发火器座 62、 点火器 63 和发 火器 64, 发火器座 62 通过其外壁的第一外螺纹 621 与前述的配接座 21 的配接座内螺纹 211 螺纹配接, 在发火器座 62 朝向前述的产气罐 52 的一端延伸构成有一产气罐配接凸台 622, 产气罐配接凸台 622 上的第二外螺纹 6221 与前述的连接内螺纹 523 螺纹配合。点火器 63 固定在护罩壳 61 上, 由导线 631 与配有电池 91 的控制器 9 电气连接 (图 2 示) , 并且还与发 火器 64 电连接, 发火器 64 固定在发火器座 62 的中央, 该发火器 64 的发火口 641(即喷火 口) 探入罐腔 521 内。护罩壳 61 由螺钉 611 与尾盖 2 固定。
     依然见图 1, 给出了优选的移动架 7, 前述的罐体 1 的一端即左端通过尾盖 2 上的 移动架铰接座 23 而枢轴连接在移动架 7 上, 当然, 如果将铰接座 23 转移到罐体 1 的第一罐 头法兰 13 上, 那么毫无疑问属于等效性替换。由图所示, 移动架 7 的底部具有一对彼此并 行的底梁 71, 并且一对底梁 71 的两端端部各向上翘起, 在各翘起部位开设有一牵引孔 711, 以便在移动时设置牵引绳或类似的连接绳。
     在移动架 7 的右端即朝向喷嘴 3 的一端配置有一升降调节机构 8, 该升降调节机 构 8 包括螺母套管 81、 调节螺母 82、 调节螺杆 83 和调节座 84, 螺母套管 81 的底部用铰接销 812 铰接在套管座 811 上, 而套管座 811 固定在移动架 7 的右端的居中部位。调节螺母 82 与螺母套管 81 配接, 并且可通过定位螺钉 821 定位。调节螺杆 83 的下端与调节螺母 82 相 配合并且伸展到螺母套管 81 内, 调节座 84 通过销轴螺钉 841 与调节螺杆 83 的上端铰接, 并且该调节座 84 还通过连接螺钉 842 与前述的喷嘴法兰 31 连接。当然, 如果将连接螺钉 842 与前述的第二罐体法兰 14 连接, 那么应当认为等效性替代。
     应用例 :
     请见图 2 并且继续结合图 1, 将上述实施例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配置于煤矿的使用 场所, 将火焰传感器 10 由电气线路与控制器 9 连接。在安装时, 当要对喷嘴 3 向上或向下 (向下以水平为极限) 的角度作调整时, 那么只要顺 / 逆时针旋动调节螺母 82, 由调节螺母
     82 带动调节螺杆 83 自螺母套管 81 的管腔内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入, 当调节螺杆 83 向上伸展 时, 则带动调节座 84, 进而由调节座 84 带动喷嘴 3 并且连同罐体 1 的右端向上抬起, 反之亦 然, 直至使喷嘴 3 达到所需的角度要求。
     当由粉尘引起火种时 (明火时) , 率先由火焰传感器 10 感知, 由火焰传感器 10 将信 号反馈给控制器 9, 使点火器 63 工作, 即点火器 63 点火, 进而由发火器 64 发火, 使罐腔 521 内的产气剂即气体发生剂快速化学反应, 速即释放出的气态产物从出气孔 522 经壳腔 512, 进而经泄气孔 511 泄至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此时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内的压力倾刻将密封 盘 4 的密封薄膜 42 冲破, 干粉灭火剂储腔 11 内的干粉灭火剂便从喷嘴 3 的喷道 321 和喷 孔 3221 中喷射而出, 实施灭火。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完成了发明任务, 达到了发明目的, 是一个良好的技术方 案。

粉尘爆炸抑爆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粉尘爆炸抑爆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粉尘爆炸抑爆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粉尘爆炸抑爆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粉尘爆炸抑爆装置.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08534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1.11CN202108534U*CN202108534U*(21)申请号 201120186732.6(22)申请日 2011.06.03E21F 5/00(2006.01)(73)专利权人江苏华凯矿业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5522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海虞镇福山三爱富路南(72)发明人沈国平 朱金权 王敏珠(74)专利代理机构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代理人朱伟军(54) 实用新型名称粉尘爆炸抑爆装置(57) 摘要一种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属于煤矿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具有干粉灭火剂储腔的罐体;配置在罐体的。

2、一端端口部位的尾盖,在尾盖的中央并且朝向干粉灭火剂储腔的一侧具有配接座;配置在罐体的另一端端口部位的喷嘴,该喷嘴自罐体朝着远离罐体的方向逐渐扩大而呈喇叭状;密封盘,设置于罐体上的薄膜盘腔内;产气机构,位于干粉灭火剂储腔内,与配接座固定;点火机构,该点火机构还与产气机构相配接;特点是:还包括有移动架,在移动架上并且朝向喷嘴的一端设置有升降调节机构,升降调节机构与罐体或喷嘴连接,尾盖与移动架枢轴连接。优点:满足使用现场的设置要求;具有理想的机动性,避免器材资源闲置浪费;可增大喷射面,对气体和/或粉尘爆炸火焰速捷扑灭。(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

3、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1 页CN 202108541 U 1/2页21.一种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包括具有干粉灭火剂储腔(11)的一罐体(1);配置在罐体(1)的一端端口部位的用于对干粉灭火剂储腔(11)封闭的一尾盖(2),在该尾盖(2)的中央并且朝向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11)的一侧具有一配接座(21);配置在罐体(1)的另一端端口部位的并且与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11)相通的一喷嘴(3),该喷嘴(3)自罐体(1)朝着远离罐体(1)的方向逐渐扩大而呈喇叭状;一用于对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11)与所述喷嘴(3)之间实施隔绝的密封盘(4),该密封。

4、盘(4)设置于罐体(1)上的薄膜盘腔(12)内;一产气机构(5),该产气机构(5)位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11)内,与干粉灭火剂储腔(11)相通,并且与所述的配接座(21)固定;一与所述尾盖(2)的中央固定的点火机构(6),该点火机构(6)还与所述的产气机构(5)相配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移动架(7),在该移动架(7)上并且朝向所述的喷嘴(3)的一端设置有一升降调节机构(8),该升降调节机构(8)与所述罐体(1)或者与所述喷嘴(3)连接,所述的尾盖(2)与移动架(7)枢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的形状呈圆筒状,在该罐体(1)的一端端口部位构。

5、成有一第一罐体法兰(13),所述的尾盖(2)与第一罐体法兰(13)固定,在罐体(1)的另一端端口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罐体法兰(14),所述的密封盘腔(12)构成于第二罐体法兰(14)上,所述的喷嘴(3)朝向罐体(1)的一端构成有一喷嘴法兰(31),该喷嘴法兰(31)与第二罐体法兰(14)固定,所述密封盘腔(12)的深度与所述的密封盘(4)的厚度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盘腔(12)内嵌设有一密封圈(121),所述的密封盘(4)与密封圈(121)相贴触。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盘(4)包括薄膜固定圈(41)、密封。

6、薄膜(42)和固定环(43),薄膜固定圈(41)的圆周方向的外壁构成有一截面形状呈U形的嵌膜槽(411),密封薄膜(42)对应于薄膜固定圈(41),并且该密封薄膜(42)的边缘嵌入于所述的嵌膜槽(411)内,固定环(43)置于嵌膜槽(411)内,对密封薄膜(42)的边缘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3)由复数个彼此间隔的彼此形成叠套关系的锥形筒体(32)构成,相邻锥形筒体(32)之间构成有一喷道(321),并且在复数个锥形筒体(32)中的位于中央的一个锥形筒体(32)的底部的筒底板(322)上开设有喷孔(3221),而其余锥形筒体(32)之间由间隔筋板(。

7、33)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气机构(5)包括燃气发生器罩壳(51)和产气罐(52),燃气发生器罩壳(51)与所述的位于尾盖(2)的中央的配接座(21)连接,并且在该燃气发生器罩壳(51)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11)相通的泄气孔(511),产气罐(52)与所述的点火机构(6)连接,在该产气罐(52)的罐腔(521)内充有产气剂,并且在产气罐(52)的顶端端面上开设有与燃气发生器罩壳(51)的壳腔(512)相通的出气孔(522),所述的配接座(21)具有配接座内螺纹(211)和配接座外螺纹(21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

8、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火机构(6)包括护罩壳(61)、发火器座(62)、点火器(63)和发火器(64),发火器座(62)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621),该第一外螺纹(621)与所述的配接座内螺纹(211)相配合,在发火器座(62)朝向所述的产气机构(5)的一端构成有一产气罐配接凸台(622),该产气罐配接凸台(622)与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08534 UCN 202108541 U 2/2页3所述的产气罐(52)相连接,点火器(63)固定在护罩壳(61)上并且与发火器(64)电连接,而发火器(64)固定在发火器座(62)内,该发火器(64)的发火口(641)与所述罐腔(521)相通,护。

9、罩壳(61)与所述尾盖(2)固定,所述的点火器(63)由线路631与配有电池(91)的控制器(9)电气控制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尾盖(2)上固定有一对移动架铰接座(23),该对移动架铰接座(23)各由销轴(231)与所述移动架(7)枢轴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8)包括螺母套管(81)、调节螺母(82)、调节螺杆(83)和调节座(84),螺母套管(81)枢轴设置在套管座(811)上,套管座(811)固定在所述的移动架(7)上,调节螺母(82)与螺母套管(81)相配接,调节螺杆(83)的下端与调节螺母(。

10、82)相配合,并且伸展到螺母套管(81)内,调节座(84)与调节螺杆(83)的上端铰接,并且该调节座(84)与所述罐体(1)或者与所述喷嘴(3)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7)的底部具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底梁(71),各底梁(71)的两端端部向上翘起,并且在各翘起的部位开设有牵引孔(711)。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08534 UCN 202108541 U 1/5页4粉尘爆炸抑爆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安全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尘爆炸抑爆装置,主要用于抑制煤矿粉尘爆炸,也可用于诸如面粉、木粉和精细化工之类的行业抑制粉尘爆炸。

11、。背景技术0002 按照消防要求,在并不限于上面例举的场合必须配备诸如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和手车式干粉灭火器以及相应的喷淋灭火器械,但是由于这些设施均需人为操作,因此往往会延误时机,并且动作缓慢,不足以对生命财产安全充分保障。0003 关于粉尘爆炸抑爆装置的技术信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已有见诸,如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1277056Y(储压式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该专利方案至少存在以下欠缺:一是喷嘴结构有失合理性,致使喷出的灭火剂呈柱状倾向,即喷射覆盖面积有限;二是移动性欠缺,在使用场所安装较为麻烦;三是罐体连同喷嘴的角度无法依需调整。0004 CN201578778U推荐的产气。

12、式抑爆器相对于CN201277056Y而言,喷嘴的结构较为合理,形成喇叭状,对于扩大喷射面有建树,但是不具有移动性和罐体的角度可调整性系其不足。0005 CN201211404Y提供的气体粉尘爆炸抑爆装置的喷嘴与CN201578778U相反,能使喷射灭火剂的覆盖面极致扩展,然而,罐体连同喷嘴的角度无法改变而导致使用现场的适应性差系其缺憾。此外,由于不具有机动性,例如当要移地安装时往往会受到困惑,即安装较为麻烦。0006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际的尝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发明内容0007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

13、罐体连同喷嘴的角度依需改变而藉以满足使用现场的设置要求、有利于从一处方便地挪移至另一处使用而藉以体现理想的机动性并且避免因闲置而造成器材资源浪费和有益于保障喷嘴具有理想的喷射面积而藉以有效而快捷地扑灭气体和/或粉尘爆炸火焰并确保生命财产安全的粉尘爆炸抑爆装置。0008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粉尘爆炸抑爆装置,包括具有干粉灭火剂储腔的一罐体;配置在罐体的一端端口部位的用于对干粉灭火剂储腔封闭的一尾盖,在该尾盖的中央并且朝向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的一侧具有一配接座;配置在罐体的另一端端口部位的并且与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相通的一喷嘴,该喷嘴自罐体朝着远离罐体的方向逐渐扩大而呈喇叭状;一用于对。

14、所述干粉灭火剂储腔与所述喷嘴之间实施隔绝的密封盘,该密封盘设置于罐体上的薄膜盘腔内;一产气机构,该产气机构位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内,与干粉灭火剂储腔相通,并且与所述的配接座固定;一与所述尾盖的中央固定的点火机构,该点火机构还与所述的产气机构相配接;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移动架,在该移动架上并说 明 书CN 202108534 UCN 202108541 U 2/5页5且朝向所述的喷嘴的一端设置有一升降调节机构,该升降调节机构与所述罐体或者与所述喷嘴连接,所述的尾盖与移动架枢轴连接。000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罐体的形状呈圆筒状,在该罐体的一端端口部位构成有一第一罐体法兰,所。

15、述的尾盖与第一罐体法兰固定,在罐体的另一端端口部位构成有一第二罐体法兰,所述的密封盘腔构成于第二罐体法兰上,所述的喷嘴朝向罐体的一端构成有一喷嘴法兰,该喷嘴法兰与第二罐体法兰固定,所述密封盘腔的深度与所述的密封盘的厚度相适配。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密封盘腔内嵌设有一密封圈,所述的密封盘与密封圈相贴触。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盘包括薄膜固定圈、密封薄膜和固定环,薄膜固定圈的圆周方向的外壁构成有一截面形状呈U形的嵌膜槽,密封薄膜对应于薄膜固定圈,并且该密封薄膜的边缘嵌入于所述的嵌膜槽内,固定环置于嵌膜槽内,对密封薄膜的边缘固定。0012 。

16、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喷嘴由复数个彼此间隔的彼此形成叠套关系的锥形筒体构成,相邻锥形筒体之间构成有一喷道,并且在复数个锥形筒体中的位于中央的一个锥形筒体的底部的筒底板上开设有喷孔,而其余锥形筒体之间由间隔筋板连接。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产气机构包括燃气发生器罩壳和产气罐,燃气发生器罩壳与所述的位于尾盖的中央的配接座连接,并且在该燃气发生器罩壳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相通的泄气孔,产气罐与所述的点火机构连接,在该产气罐的罐腔内充有产气剂,并且在产气罐的顶端端面上开设有与燃气发生器罩壳的壳腔相通的出气孔,所述的配接座具有配接座内螺纹和配接座。

17、外螺纹。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点火机构包括护罩壳、发火器座、点火器和发火器,发火器座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外螺纹,该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的配接座内螺纹相配合,在发火器座朝向所述的产气机构的一端构成有一产气罐配接凸台,该产气罐配接凸台与所述的产气罐相连接,点火器固定在护罩壳上并且与发火器电连接,而发火器固定在发火器座内,该发火器的发火口与所述罐腔相通,护罩壳与所述尾盖固定,所述的点火器由线路与配有电池的控制器电气控制连接。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尾盖上固定有一对移动架铰接座,该对移动架铰接座各由销轴与所述移动架枢轴连接。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

18、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包括螺母套管、调节螺母、调节螺杆和调节座,螺母套管枢轴设置在套管座上,套管座固定在所述的移动架上,调节螺母与螺母套管相配接,调节螺杆的下端与调节螺母相配合,并且伸展到螺母套管内,调节座与调节螺杆的上端铰接,并且该调节座与所述罐体或者与所述喷嘴连接。0017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移动架的底部具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底梁,各底梁的两端端部向上翘起,并且在各翘起的部位开设有牵引孔。0018 本实用新型推荐的技术方案由于增设了移动架并且在移动架上设置了升降调节机构,因此由升降调节机构对罐体或喷嘴的倾角进行调节,以满足使用现场的设置要求;移动。

19、架可连同罐体一起移动,具有理想的机动性,避免器材资源闲置浪费;喷嘴为由内向外扩说 明 书CN 202108534 UCN 202108541 U 3/5页6展的喇叭构造,可增大喷射面,对气体和/或粉尘爆炸火焰速捷扑灭。附图说明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结构图。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21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0。

20、022 实施例:0023 敬请参见图1,给出了形状呈圆筒体的罐体1,该罐体1具有一干粉灭火剂储腔11,干粉灭火剂储腔11内容纳干粉灭火剂。以目前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以下同),在罐体1的一端即左端端口部位向外扩设有一第一罐体法兰13,在第一罐体法兰13上间隔开设有第一固定连接孔131,在罐体1的另一端即右端端口部位向外扩设有一第二罐体法兰14,在该第二罐体法兰14上间隔开设有第二固定连接孔141,并且在第二罐体法兰14的内侧构成有一密封盘腔12,在密封盘腔12上嵌设有一密封圈121。0024 一尾盖2配置在罐体1的左端端口部位,用于对干粉灭火剂储腔11封闭,具体是:在尾盖2的边缘部位并且在对。

21、应于前述的第一固定连接孔131的位置间隔开设数量与第一固定连接孔131的数量相等的第三固定连接孔24,由尾盖固定螺钉241插入第三固定连接孔24与第一固定连接孔131固定。尾盖2的中央具有一让位孔22,在尾盖2朝向干粉灭火剂储腔11的一侧并且围绕让位孔22的四周构成有一配接座21,配接座21的内壁具有配接座内螺纹211,而外壁具有配接座外螺纹212。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增设有下面还要详细说明的移动架7,因此,在尾盖2上优选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有一对移动架铰接座23,各移动架铰接座23用销轴231与移动架7的左端的上部枢轴连接(也可称铰接)。0025 一个喷嘴3与罐体1的另一端端口部位配。

22、接,即与罐体3的右端端口部位配接,由图所示,喷嘴3自罐体1朝着远离罐体1的方向渐渐扩大而形成喇叭状,这种形状可以极致地扩大喷射面积,将由气体如瓦斯和/或粉尘引起的明火覆灭在萌芽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喷嘴3由四个(即前述的复数个,但并不受到此数量制约)锥形筒体32共同构成,彼此形成叠套关系,相邻锥形筒体32之间的空隙构成喷道321,相邻锥形筒体32之间用一组彼此间隔的筋板33连接。其中:在该四个锥形筒体32中的居于中央的一个锥形筒体32的筒底板322上开口设有即分布有喷孔3221;而最外边的一个锥形筒体32上固定有一喷嘴法兰31,在喷嘴法兰31上间隔开设有喷嘴法兰固定孔311,由喷嘴法兰固定螺钉3。

23、111在对应于喷嘴法兰固定孔311的部位与前述的第二固定连接孔141固定。0026 为了确保在非启用状态下将前述的干粉灭火剂储腔11与喷嘴3隔离,因此在前述的密封盘腔12内设置有一密封盘4,优选而非绝对值限于的密封盘4的结构如下:包括薄膜固定圈41、密封薄膜42(也可称隔膜)和固定环43,薄膜固定圈4为无端点的环状结构,说 明 书CN 202108534 UCN 202108541 U 4/5页7在该薄膜固定圈4的外壁形成有横截面形状呈U形的嵌膜槽411,密封薄膜42对薄膜固定圈41封闭,并且密封薄膜42的边缘翻转(即翻折)到前述的嵌膜槽411内,固定环43优选使用尼龙扎带或钢丝,在嵌膜槽41。

24、1内将密封薄膜42的边缘系固。当整个密封盘4置入到前述的密封盘腔12内后便与前述的密封圈121接触,以便确保密封效果。毫无疑问,密封盘腔12的深度与密封盘4的厚度相适用应,当喷嘴法兰31与第二罐体法兰14相固定时,便将密封盘4可靠夹持其间。0027 请继续见图1,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产气机构5包括燃气发生器罩壳51和产气罐52,燃气发生器罩壳51朝向尾盖2一端的壁体上开设有复数个泄气孔511,并且在燃气发生器罩壳51朝向尾盖2的配接座21的一端的内壁上设计有配接内螺纹513,配接内螺纹513与前述的配接座外螺纹212螺纹配合。产气罐52位于燃气发生器罩壳51的壳腔512内,该产气罐52朝向配接座。

25、21的一端的内壁上设计有连接内螺纹523,该连接内螺纹523与下面即将描述的点火机构6连接。产气罐52的另一端即图示右端的端面上分布有一组出气孔522,出气孔522与壳腔512相通,而壳腔512通过泄气孔511与干粉灭火剂储腔11相通。在产气罐52的罐腔521内充入有产气剂(即气体发生剂),产气剂属于公知技术(可参见CN201578778U说明书第2页第0028段),并且在矿用灭火器材上广为使用,因此申请人不再予以赘述。0028 前述的点火机构6的优选的结构是:包括护罩壳61、发火器座62、点火器63和发火器64,发火器座62通过其外壁的第一外螺纹621与前述的配接座21的配接座内螺纹211螺。

26、纹配接,在发火器座62朝向前述的产气罐52的一端延伸构成有一产气罐配接凸台622,产气罐配接凸台622上的第二外螺纹6221与前述的连接内螺纹523螺纹配合。点火器63固定在护罩壳61上,由导线631与配有电池91的控制器9电气连接(图2示),并且还与发火器64电连接,发火器64固定在发火器座62的中央,该发火器64的发火口641(即喷火口)探入罐腔521内。护罩壳61由螺钉611与尾盖2固定。0029 依然见图1,给出了优选的移动架7,前述的罐体1的一端即左端通过尾盖2上的移动架铰接座23而枢轴连接在移动架7上,当然,如果将铰接座23转移到罐体1的第一罐头法兰13上,那么毫无疑问属于等效性替。

27、换。由图所示,移动架7的底部具有一对彼此并行的底梁71,并且一对底梁71的两端端部各向上翘起,在各翘起部位开设有一牵引孔711,以便在移动时设置牵引绳或类似的连接绳。0030 在移动架7的右端即朝向喷嘴3的一端配置有一升降调节机构8,该升降调节机构8包括螺母套管81、调节螺母82、调节螺杆83和调节座84,螺母套管81的底部用铰接销812铰接在套管座811上,而套管座811固定在移动架7的右端的居中部位。调节螺母82与螺母套管81配接,并且可通过定位螺钉821定位。调节螺杆83的下端与调节螺母82相配合并且伸展到螺母套管81内,调节座84通过销轴螺钉841与调节螺杆83的上端铰接,并且该调节座。

28、84还通过连接螺钉842与前述的喷嘴法兰31连接。当然,如果将连接螺钉842与前述的第二罐体法兰14连接,那么应当认为等效性替代。0031 应用例:0032 请见图2并且继续结合图1,将上述实施例结构的本实用新型配置于煤矿的使用场所,将火焰传感器10由电气线路与控制器9连接。在安装时,当要对喷嘴3向上或向下(向下以水平为极限)的角度作调整时,那么只要顺/逆时针旋动调节螺母82,由调节螺母说 明 书CN 202108534 UCN 202108541 U 5/5页882带动调节螺杆83自螺母套管81的管腔内向外伸出或向内缩入,当调节螺杆83向上伸展时,则带动调节座84,进而由调节座84带动喷嘴3。

29、并且连同罐体1的右端向上抬起,反之亦然,直至使喷嘴3达到所需的角度要求。0033 当由粉尘引起火种时(明火时),率先由火焰传感器10感知,由火焰传感器10将信号反馈给控制器9,使点火器63工作,即点火器63点火,进而由发火器64发火,使罐腔521内的产气剂即气体发生剂快速化学反应,速即释放出的气态产物从出气孔522经壳腔512,进而经泄气孔511泄至干粉灭火剂储腔11,此时干粉灭火剂储腔11内的压力倾刻将密封盘4的密封薄膜42冲破,干粉灭火剂储腔11内的干粉灭火剂便从喷嘴3的喷道321和喷孔3221中喷射而出,实施灭火。0034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成了发明任务,达到了发明目的,是一个良好的技术方案。说 明 书CN 202108534 UCN 202108541 U 1/1页9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0853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