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pdf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50701 上传时间:2018-08-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4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220357861.1

申请日:

2012.07.24

公开号:

CN202718144U

公开日:

2013.02.0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2D 29/16申请日:20120724授权公告日:20130206终止日期:20170724|||授权

IPC分类号:

E02D29/16; E02D31/08; E02D27/34

主分类号:

E02D29/16

申请人: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陆道渊

地址:

200002 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15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建筑物的结构工程领域的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包括相邻的第一地下室外墙和第二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第一牛腿设置在所述第一地下室外墙外侧,第二牛腿设置在所述第二地下室外墙外侧,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设置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水平传力构件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上,回填土有效填实在所述水平传力构件的周围地下室空间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独立地下室外侧设置即可传递水平力又不影响相互独立地下室沉降的构造来保证嵌固和地震作用的水平力传递。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包括相邻的第一地下室外墙(1)和第二地下室外墙(2),其特征在于:第一牛腿(3)设置在所述第一地下室外墙(1)外侧,第二牛腿(4)设置在所述第二地下室外墙(2)外侧,所述第一牛腿(3)和第二牛腿(4)设置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水平传力构件(5)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牛腿(3)和第二牛腿(4)上,回填土(7)有效填实在所述水平传力构件(5)的周围地下室空间内。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牛腿(3)和第二牛腿(4)为多组,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地下室室内楼板接近的标高处,多块所述水平传力构件(5)分别铰接设置在处于同一标高的所述第一牛腿(3)和第二牛腿(4)上。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建筑物的结构工程领域,尤指地下结构之间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通常两个相邻独立的地下室之间,因嵌固和传递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力,采用在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回填砂土等材料,来保证相互地下室之间的水平力传递。但由于施工条件和场地间距等实际情况,很难保证回填的材料密实性,以及在水平力作用下,不出现因挤压而影响回填材料的竖向隆起(变形),从而对水平力的传递效率大打折扣,使设计要求同实际现状出现不符,因设计要求不能实现,而产生不利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可传递水平力又不影响相互独立地下室沉降的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的水平力的构造,包括相邻的第一地下室外墙和第二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第一牛腿设置在所述第一地下室外墙外侧,第二牛腿设置在所述第二地下室外墙外侧,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设置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水平传力构件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上,回填土有效填实在所述水平传力构件的周围地下室空间内。当然,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也可为多组,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地下室室内楼板接近的标高处,多块所述水平传力构件分别铰接设置在处于同一标高的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上。所述的水平传递构件可为钢筋混凝土板、预制板、钢构件或其他传力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的回填材料竖向隆起,从而影响水平力的传递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独立地下室外侧设置即可传递水平力又不影响相互独立地下室沉降的构造来保证嵌固和地震作用的水平力传递。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第一地下室外墙1和第二地下室外墙2相邻,图示为地下三层地下室,在每层第一地下室室内楼板6标高附近设有牛腿3,所述牛腿3设置在第一地下室外墙外侧,与牛腿3对应同一标高处设有牛腿4,牛腿4设置在第二地下室外墙2外侧,水平传力构件5分别铰接设置三组牛腿3和牛腿4上。回填土7有效填实在所述水平传力构件5的周围地下室空间内。第二地下室的室内楼板可与第一地下室楼板不等高,图中仅为一种示意。铰接方式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方式,牛腿的长度需保证受力安全,不会脱落。 
图1中所示的第一地下室及第二地下室为三层,仅为一种示意,可以多层,也可一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718144 U(45)授权公告日 2013.02.06CN202718144U*CN202718144U*(21)申请号 201220357861.1(22)申请日 2012.07.24E02D 29/16(2006.01)E02D 31/08(2006.01)E02D 27/34(2006.01)(73)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 200002 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151号(72)发明人陆道渊(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建筑物的结构工程领域的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

2、包括相邻的第一地下室外墙和第二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第一牛腿设置在所述第一地下室外墙外侧,第二牛腿设置在所述第二地下室外墙外侧,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设置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水平传力构件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上,回填土有效填实在所述水平传力构件的周围地下室空间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独立地下室外侧设置即可传递水平力又不影响相互独立地下室沉降的构造来保证嵌固和地震作用的水平力传递。(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3、 1 页1/1页21.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包括相邻的第一地下室外墙(1)和第二地下室外墙(2),其特征在于:第一牛腿(3)设置在所述第一地下室外墙(1)外侧,第二牛腿(4)设置在所述第二地下室外墙(2)外侧,所述第一牛腿(3)和第二牛腿(4)设置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水平传力构件(5)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牛腿(3)和第二牛腿(4)上,回填土(7)有效填实在所述水平传力构件(5)的周围地下室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牛腿(3)和第二牛腿(4)为多组,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地下室室内楼板接近的标高处,多块所。

4、述水平传力构件(5)分别铰接设置在处于同一标高的所述第一牛腿(3)和第二牛腿(4)上。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718144 U1/2页3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水平力的构造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定建筑物的结构工程领域,尤指地下结构之间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0002 通常两个相邻独立的地下室之间,因嵌固和传递地震作用下的水平力,采用在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回填砂土等材料,来保证相互地下室之间的水平力传递。但由于施工条件和场地间距等实际情况,很难保证回填的材料密实性,以及在水平力作用下,不出现因挤压而影响回填材料的竖向隆起(变形),从而对水平力的传递效率大打折扣,使设计要求同实际。

5、现状出现不符,因设计要求不能实现,而产生不利影响。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够可传递水平力又不影响相互独立地下室沉降的构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能传递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的水平力的构造,包括相邻的第一地下室外墙和第二地下室外墙,其特征在于:第一牛腿设置在所述第一地下室外墙外侧,第二牛腿设置在所述第二地下室外墙外侧,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设置在同一水平标高上,水平传力构件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上,回填土有效填实在所述水平传力构件的周围地下室空间内。当然,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也可为多组,分别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地下室室内楼板。

6、接近的标高处,多块所述水平传力构件分别铰接设置在处于同一标高的所述第一牛腿和第二牛腿上。所述的水平传递构件可为钢筋混凝土板、预制板、钢构件或其他传力构件。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邻独立地下室之间的回填材料竖向隆起,从而影响水平力的传递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独立地下室外侧设置即可传递水平力又不影响相互独立地下室沉降的构造来保证嵌固和地震作用的水平力传递。附图说明0006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0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0008 如图1所示,第一地下室外墙1和第二地下室外墙2相邻,图示为地下三层地下室。

7、,在每层第一地下室室内楼板6标高附近设有牛腿3,所述牛腿3设置在第一地下室外墙外侧,与牛腿3对应同一标高处设有牛腿4,牛腿4设置在第二地下室外墙2外侧,水平传力构件5分别铰接设置三组牛腿3和牛腿4上。回填土7有效填实在所述水平传力构件5的周围地下室空间内。第二地下室的室内楼板可与第一地下室楼板不等高,图中仅为一种示意。铰接方式可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方式,牛腿的长度需保证受力安全,不会脱落。 说 明 书CN 202718144 U2/2页40009 图1中所示的第一地下室及第二地下室为三层,仅为一种示意,可以多层,也可一层。0010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2718144 U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71814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