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4716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3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95445.1

申请日:

2011.06.13

公开号:

CN202090945U

公开日:

2011.12.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21F 11/00申请日:20110613授权公告日:20111228终止日期:20150613|||授权

IPC分类号:

E21F11/00; E21F3/00; F24F5/00; F24F13/02; F24F3/16

主分类号:

E21F11/0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河南省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吴文; 王善海; 黄双虎; 周斌涛; 张向前

地址: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小洪山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蓄冰箱内由舱内风道冷却管道与舱内风道焊接为一个整体,通过风道连接法兰同外部局部连接风道相连接,舱内置铜质盘管并通过连接管接通,上蓄冰箱、下蓄冰箱中间及下蓄冰箱侧面设有由局部连接风道和竖直连接风道组成的通风管,防爆风机在下蓄冰箱的侧面,在防爆风机引导下流经与处理器连接的竖直连接风道通风管,空气调节装置在舱内与空气净化系统处理器安装位置相邻,上蓄冰箱竖直连接风道的出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器风道进风口相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直接在矿井下使用的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控制舱内的湿度及温度,保证了矿工生存舒适度。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由风道连接法兰(1) 、舱内风道冷却管道(2) 、舱内风道(3)、 竖直连接风道(5)、 处理器风道(9)、处理器(10)组成,其特征在于:蓄冰箱内由舱内风道冷却管道(2) 与舱内风道(3)焊接为一个整体,通过风道连接法兰(1)同外部局部连接风道(4)相连接,舱内置铜质盘管并通过连接管接通,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中间及下蓄冰箱(6)侧面设有由局部连接风道(4)和竖直连接风道(5)组成的通风管,防爆风机在下蓄冰箱(6)的侧面,在防爆风机引导下流经与处理器(10)连接的竖直连接风道(5)通风管,空气调节装置在舱内与空气净化系统处理器(10)安装位置相邻,上蓄冰箱(8)竖直连接风道的出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器风道(9)进风口相连。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内风道(3)横截面为矩形管道,与救生舱内部冰箱紧密配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与舱内风道(3)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与局部连接风道连接,局部管件成半圆弧。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内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净化器风道(11)与处理器的风道(9)进风口相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设备及空调制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为煤矿及其他矿井下发生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在救生舱中生存时,在救生舱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对温度进行调节,同时控制舱内的湿度,使舱内的环境满足人类基本生存要求,保证矿工生存舒适度。
背景技术
目前,矿井安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不可避免的发生矿井事故时,特别需要一种能够起到避难、救生作用的设备。目前,公知的煤矿救生舱及其空气调节装置在国内经检索相关信息尚无完整的技术、产品,在国外此类产品的主要用于矿井用应急避难室内,主要用于金属矿井事故时,在为应急避难室中的避难矿工创造舒适生存条件,国外的应急避难室绝大多数采用的普通空调来控制温度,空调的主机置与舱内,压缩机置与舱外。目前救生舱内有关的蓄冰制冷系统相关信息尚无完整的技术,目前的各种制冷除湿的技术,解决舱内密闭环境的温度、湿度,但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直接在矿井下使用的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系统,控制舱内的湿度及温度,使舱内环境满足人类基本生存要求,保证矿工生存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从风道的优化上,降低了表面粗糙度,从而降低了全程的通风阻力,风道局部拐弯处的设计,降低了噪音和风的阻力,进一步减小了涡流的形成。
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舱内空调装置由风道连接法兰 、舱内风道冷却管道 、舱内风道、局部连接风道、 竖直连接风道、下蓄冰箱、阀门 、 上蓄冰箱、 处理器风道、处理器组成。其特征在于:蓄冰箱内由舱内风道冷却管道与舱内风道焊接为一个整体,通过风道连接法兰同外部局部连接风道相连接,舱内置铜质盘管并通过连接管接通,供制冷工序循环,制冷剂通过上蓄冰箱一侧上进液口进入内置盘管在上、下蓄冰箱内循环后,从下蓄冰箱同侧的阀门下进液口流向外部组织。上蓄冰箱、下蓄冰箱中间及蓄冰箱侧面设有由局部连接风道和竖直连接风道组成的通风管,防爆风机在下蓄冰箱的侧面,舱内空气可以在防爆风机引导下流经与处理器连接的竖直连接风道通风管,空气经制冷除湿后从处理器风道引出。此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舱内与空气净化系统处理器安装位置相邻,可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同时运行,达到舱内节省动力的目的。将蓄冰箱竖直连接风道的出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器风道进风口相连,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后,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净化器风道进风口进入净化器,通过处理器风道完成舱内循环过程,从而保证控制舱内的湿度及温度,使舱内环境满足人类基本生存要求,保证矿工生存舒适度。
所述的舱内风道横截面设计为矩形管道,与救生舱内部冰箱紧密配合,更为协调。
所述的上蓄冰箱、下蓄冰箱与舱内风道连接,在处理竖直舱内风道与下蓄冰箱风道的接头时,两者截面接近,并尽可能的增大90°弯头半径,可以明显的减小风阻。
所述的上蓄冰箱、下蓄冰箱与局部连接风道连接,这不仅涉及局部阻力而且关系到噪音,局部管件过渡成半圆弧,不仅大大减小了局部阻力和噪音,生成涡流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
所述的舱内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能与空气净化装置进风口相连接,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空气净化装置进风口进入净化器,在经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通过空气净化装置防爆风机出风口完成舱内循环过程。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四点技术特征:
1、该系统的风道横截面的设计,将风道横截面设计为矩形,与救生舱内部冰箱紧密配合,更为协调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煤矿救生舱蓄冰制冷系统风道改良的空气调节系统,上、下蓄冰箱连接的风道,在处理竖直风道与下蓄冰箱风道的接头时,两者截面接近,并尽可能的增大90°弯头半径,可以明显的减小风阻。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煤矿救生舱蓄冰制冷系统风道改良的空气调节系统,上、下蓄冰箱连接的局部管件,这不仅涉及局部阻力而且关系到噪音,局部管件过渡成半圆弧,不仅大大减小了局部阻力和噪音,生成涡流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
4、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系统中的舱内空气调节装置既能独自工作,也能将出风口能与空气净化装置进风口相连接,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后,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净化器风道进风口进入净化器,通过处理器风道完成舱内循环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冰箱内风道的主视图
图2为一种冰箱内风道的俯视图
图3为一种上、下蓄冰箱风道局部管道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一种上、下蓄冰箱风道竖直风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一种救生舱内蓄冰制冷系统外部风道的主视图
图6为一种救生舱内蓄冰制冷系统外部风道的俯视图
其中:1-风道连接法兰 、2-舱内风道冷却管道 、3-舱内风道、4-局部连接风道、 5-竖直连接风道、6-下蓄冰箱、7-阀门 、 8-上蓄冰箱、 9-处理器风道、10-处理器、11-净化器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应用于煤矿救生舱蓄冰制冷系统风道改良的空气调节装置,舱内空调装置由风道连接法兰1 、舱内风道冷却管道2 、舱内风道3、局部连接风道4、竖直连接风道5、下蓄冰箱6、阀门7 、上蓄冰箱8、处理器风道9、处理器10、11-净化器风道组成。上蓄冰箱内由舱内风道冷却管道2与舱内风道3焊接为一个整体,通过风道连接法兰1同外部局部连接风道4相连接,舱内置铜质盘管并通过连接管接通,供制冷工序循环,制冷剂通过上蓄冰箱8一侧上进液口进入内置盘管在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内循环后,从下蓄冰箱6同侧的阀门7下进液口流向外部组织。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中间及下蓄冰箱6侧面设有由局部连接风道4和竖直连接风道5组成的通风管,防爆风机在下蓄冰箱6的侧面,舱内空气可以在防爆风机引导下流经与处理器10连接的竖直连接风道5通风管,空气经制冷除湿后从处理器风道9引出。此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舱内与空气净化系统处理器10安装位置相邻,可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同时运行,达到舱内节省动力的目的。将蓄冰箱竖直连接风道的出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器风道9进风口相连,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后,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净化器风道11进风口进入净化器,通过处理器风道9完成舱内循环过程,从而保证控制舱内的湿度及温度,使舱内环境满足人类基本生存要求,保证矿工生存舒适度。
所述的舱内风道3横截面设计为矩形管道,与救生舱内部冰箱紧密配合,更为协调。
所述的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与舱内风道3连接,在处理竖直舱内风道与下蓄冰箱风道的接头时,两者截面接近,并尽可能的增大90°弯头半径,可以明显的减小风阻。
所述的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与局部连接风道4连接,这不仅涉及局部阻力而且关系到噪音,局部连接风道4过渡成半圆弧,不仅大大减小了局部阻力和噪音,生成涡流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
所述的舱内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净化器风道11与处理器的风道9进风口相连接,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后,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净化器风道11进风口进入净化器,通过处理器风道9完成舱内循环过程。

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90945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2.28CN202090945U*CN202090945U*(21)申请号 201120195445.1(22)申请日 2011.06.13E21F 11/00(2006.01)E21F 3/00(2006.01)F24F 5/00(2006.01)F24F 13/02(2006.01)F24F 3/16(2006.01)(73)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地址 43007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小洪山专利权人河南省济源市矿用电器有限责任公司(72)发明人吴文 王善海 黄双虎 周斌涛张向前(74)专利代理机构武。

2、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代理人王敏锋(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蓄冰箱内由舱内风道冷却管道与舱内风道焊接为一个整体,通过风道连接法兰同外部局部连接风道相连接,舱内置铜质盘管并通过连接管接通,上蓄冰箱、下蓄冰箱中间及下蓄冰箱侧面设有由局部连接风道和竖直连接风道组成的通风管,防爆风机在下蓄冰箱的侧面,在防爆风机引导下流经与处理器连接的竖直连接风道通风管,空气调节装置在舱内与空气净化系统处理器安装位置相邻,上蓄冰箱竖直连接风道的出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器风道进风口相连。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

3、够直接在矿井下使用的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控制舱内的湿度及温度,保证了矿工生存舒适度。(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CN 202090950 U 1/1页21.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由风道连接法兰(1) 、舱内风道冷却管道(2) 、舱内风道(3)、 竖直连接风道(5)、 处理器风道(9)、处理器(10)组成,其特征在于:蓄冰箱内由舱内风道冷却管道(2) 与舱内风道(3)焊接为一个整体,通过风道连接法兰(1)同外部局部连接风道(4)相连接,舱内置铜质盘管并通过连接管接通,上蓄冰。

4、箱(8)、下蓄冰箱(6)中间及下蓄冰箱(6)侧面设有由局部连接风道(4)和竖直连接风道(5)组成的通风管,防爆风机在下蓄冰箱(6)的侧面,在防爆风机引导下流经与处理器(10)连接的竖直连接风道(5)通风管,空气调节装置在舱内与空气净化系统处理器(10)安装位置相邻,上蓄冰箱(8)竖直连接风道的出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器风道(9)进风口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内风道(3)横截面为矩形管道,与救生舱内部冰箱紧密配合。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与舱。

5、内风道(3)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与局部连接风道连接,局部管件成半圆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舱内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净化器风道(11)与处理器的风道(9)进风口相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90945 UCN 202090950 U 1/3页3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安全设备及空调制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为煤矿及其他矿井下发生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在。

6、救生舱中生存时,在救生舱与外界隔绝的情况下,对温度进行调节,同时控制舱内的湿度,使舱内的环境满足人类基本生存要求,保证矿工生存舒适度。背景技术0002 目前,矿井安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不可避免的发生矿井事故时,特别需要一种能够起到避难、救生作用的设备。目前,公知的煤矿救生舱及其空气调节装置在国内经检索相关信息尚无完整的技术、产品,在国外此类产品的主要用于矿井用应急避难室内,主要用于金属矿井事故时,在为应急避难室中的避难矿工创造舒适生存条件,国外的应急避难室绝大多数采用的普通空调来控制温度,空调的主机置与舱内,压缩机置与舱外。目前救生舱内有关的蓄冰制冷系统相关信息尚无完整的技术,目前的。

7、各种制冷除湿的技术,解决舱内密闭环境的温度、湿度,但不够完善。实用新型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直接在矿井下使用的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系统,控制舱内的湿度及温度,使舱内环境满足人类基本生存要求,保证矿工生存舒适度。0004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措施:0005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从风道的优化上,降低了表面粗糙度,从而降低了全程的通风阻力,风道局部拐弯处的设计,降低了噪音和风的阻力,进一步减小了涡流的形成。0006 一种用于煤矿可移动式救生舱的空气调节装置。

8、,舱内空调装置由风道连接法兰 、舱内风道冷却管道 、舱内风道、局部连接风道、 竖直连接风道、下蓄冰箱、阀门 、 上蓄冰箱、 处理器风道、处理器组成。其特征在于:蓄冰箱内由舱内风道冷却管道与舱内风道焊接为一个整体,通过风道连接法兰同外部局部连接风道相连接,舱内置铜质盘管并通过连接管接通,供制冷工序循环,制冷剂通过上蓄冰箱一侧上进液口进入内置盘管在上、下蓄冰箱内循环后,从下蓄冰箱同侧的阀门下进液口流向外部组织。上蓄冰箱、下蓄冰箱中间及蓄冰箱侧面设有由局部连接风道和竖直连接风道组成的通风管,防爆风机在下蓄冰箱的侧面,舱内空气可以在防爆风机引导下流经与处理器连接的竖直连接风道通风管,空气经制冷除湿后从。

9、处理器风道引出。此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舱内与空气净化系统处理器安装位置相邻,可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同时运行,达到舱内节省动力的目的。将蓄冰箱竖直连接风道的出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器风道进风口相连,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后,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净化器风道进风口进入净化器,通过处理器风道完成舱内循环过程,从而保证控制舱内的说 明 书CN 202090945 UCN 202090950 U 2/3页4湿度及温度,使舱内环境满足人类基本生存要求,保证矿工生存舒适度。0007 所述的舱内风道横截面设计为矩形管道,与救生舱内部冰箱紧密配合。

10、,更为协调。0008 所述的上蓄冰箱、下蓄冰箱与舱内风道连接,在处理竖直舱内风道与下蓄冰箱风道的接头时,两者截面接近,并尽可能的增大90弯头半径,可以明显的减小风阻。0009 所述的上蓄冰箱、下蓄冰箱与局部连接风道连接,这不仅涉及局部阻力而且关系到噪音,局部管件过渡成半圆弧,不仅大大减小了局部阻力和噪音,生成涡流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0010 所述的舱内空气调节装置的出风口能与空气净化装置进风口相连接,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空气净化装置进风口进入净化器,在经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通过空气净化装置防爆风机出风口完成舱内循环过程。001。

11、1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四点技术特征:0012 1、该系统的风道横截面的设计,将风道横截面设计为矩形,与救生舱内部冰箱紧密配合,更为协调0013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煤矿救生舱蓄冰制冷系统风道改良的空气调节系统,上、下蓄冰箱连接的风道,在处理竖直风道与下蓄冰箱风道的接头时,两者截面接近,并尽可能的增大90弯头半径,可以明显的减小风阻。0014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煤矿救生舱蓄冰制冷系统风道改良的空气调节系统,上、下蓄冰箱连接的局部管件,这不仅涉及局部阻力而且关系到噪音,局部管件过渡成半圆弧,不仅大大减小了局部阻力和噪音,生成涡流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0015 4、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系统。

12、中的舱内空气调节装置既能独自工作,也能将出风口能与空气净化装置进风口相连接,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后,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净化器风道进风口进入净化器,通过处理器风道完成舱内循环过程。附图说明0016 图1为一种冰箱内风道的主视图0017 图2为一种冰箱内风道的俯视图0018 图3为一种上、下蓄冰箱风道局部管道横截面示意图0019 图4为一种上、下蓄冰箱风道竖直风道的横截面示意图0020 图5为一种救生舱内蓄冰制冷系统外部风道的主视图0021 图6为一种救生舱内蓄冰制冷系统外部风道的俯视图0022 其中:1-风道连接法兰 、2-舱内。

13、风道冷却管道 、3-舱内风道、4-局部连接风道、 5-竖直连接风道、6-下蓄冰箱、7-阀门 、 8-上蓄冰箱、 9-处理器风道、10-处理器、11-净化器风道。具体实施方式0023 下面结合附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0024 一种应用于煤矿救生舱蓄冰制冷系统风道改良的空气调节装置,舱内空调装置由说 明 书CN 202090945 UCN 202090950 U 3/3页5风道连接法兰1 、舱内风道冷却管道2 、舱内风道3、局部连接风道4、竖直连接风道5、下蓄冰箱6、阀门7 、上蓄冰箱8、处理器风道9、处理器10、11-净化器风道组成。上蓄冰箱内由舱内风道冷却管道2与舱内风道3焊接为一。

14、个整体,通过风道连接法兰1同外部局部连接风道4相连接,舱内置铜质盘管并通过连接管接通,供制冷工序循环,制冷剂通过上蓄冰箱8一侧上进液口进入内置盘管在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内循环后,从下蓄冰箱6同侧的阀门7下进液口流向外部组织。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中间及下蓄冰箱6侧面设有由局部连接风道4和竖直连接风道5组成的通风管,防爆风机在下蓄冰箱6的侧面,舱内空气可以在防爆风机引导下流经与处理器10连接的竖直连接风道5通风管,空气经制冷除湿后从处理器风道9引出。此实用新型的空气调节装置在舱内与空气净化系统处理器10安装位置相邻,可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同时运行,达到舱内节省动力的目的。将蓄冰箱竖直连接风道的。

15、出风口与空气净化装置处理器风道9进风口相连,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后,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净化器风道11进风口进入净化器,通过处理器风道9完成舱内循环过程,从而保证控制舱内的湿度及温度,使舱内环境满足人类基本生存要求,保证矿工生存舒适度。0025 所述的舱内风道3横截面设计为矩形管道,与救生舱内部冰箱紧密配合,更为协调。0026 所述的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与舱内风道3连接,在处理竖直舱内风道与下蓄冰箱风道的接头时,两者截面接近,并尽可能的增大90弯头半径,可以明显的减小风阻。0027 所述的上蓄冰箱8、下蓄冰箱6与局部连接风道4。

16、连接,这不仅涉及局部阻力而且关系到噪音,局部连接风道4过渡成半圆弧,不仅大大减小了局部阻力和噪音,生成涡流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小。0028 所述的舱内空气调节装置中的净化器风道11与处理器的风道9进风口相连接,与救生舱空气净化系统兼容,共用空气循环回路,舱内空气先经过药剂层处理,在经过药剂层处理后,空调系统制冷除湿后从净化器风道11进风口进入净化器,通过处理器风道9完成舱内循环过程。说 明 书CN 202090945 UCN 202090950 U 1/2页6图1图2图3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90945 UCN 202090950 U 2/2页7图5图6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90945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土层或岩石的钻进;采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