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pdf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04684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49401.2

申请日:

2011.07.15

公开号:

CN202176117U

公开日:

2012.03.28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避免重复授权放弃专利权IPC(主分类):E04G 21/04申请日:20110715授权公告日:20120328放弃生效日:20130515|||授权

IPC分类号:

E04G21/04

主分类号:

E04G21/04

申请人:

长沙科达建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邵凡; 刘生华

地址:

4100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环科园汽配路6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代理人:

何为;李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包括装设于相邻三层楼面上的至少三个楔紧结构,混凝土布料机立柱经该些楔紧结构装设于楼面间,该混凝土布料机立柱上设有导轨,该导轨内装有步距相同的圆轴,该中间层楼面上通过垫板安装有支撑翻转块,该支撑翻转块通过销轴连接下滑动框架,该下滑动框架与上滑动框架顺序装设于导轨的滑道内,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滑动框架和上滑动框架,该上、下滑动框架内分别通过销轴枢设既可翻转又可托住导轨内圆轴的上、下活动爬爪,该上、下滑动框架内还设有可使翻转后的上、下活动爬爪定位的插销,上滑动框架的顶部装有电动葫芦。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工搬运几百公斤重的内爬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包括装设于相邻三层楼面上的至少三个楔紧结构,混凝土布料机立柱经该些楔紧结构装设于楼面间,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布料机立柱上设有导轨,该导轨内装有步距相同的圆轴,该中间层楼面上通过垫板安装有支撑翻转块,该支撑翻转块通过销轴连接下滑动框架,该下滑动框架与上滑动框架顺序装设于导轨的滑道内,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滑动框架和上滑动框架,该上、下滑动框架内分别通过销轴枢设有既可翻转又可托住导轨内圆轴的上、下活动爬爪,该上、下滑动框架内还装设有可使翻转后的上、下活动爬爪定位的插销,上滑动框架的顶部装有电动葫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楔紧结构包括既可固定于楼面又可与混凝土布料机立柱连接的楔紧框架,每一楔紧框架上设有可与楔块结合的楔块座及用于固定楔紧框架的卡板。

说明书

说明书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布料机,特别是混凝土布料机楼面内爬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内爬式混凝土布料机在通过楼面爬升时,需用到如图1所示的楔紧结构A,其包含左、右框架1’和6’、卡板2’、楔块座3’、短轴4’、楔块5’和长轴7’。爬升需要三套这样的楔紧结构,如图2所示,该三套楔紧结构分别安放在三层楼面9’上,楼面9’预先留孔10’,布料机通过孔10’穿过三层楼面9’。当三套楔紧结构固定在楼面9’上后,可通过如图2、3所示的两根油缸8’对布料机进行顶升。但这种楔紧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当布料机立柱的下端面超过了最下层楔紧结构后,需人工将最下层楔紧结构从楼面上拆除,搬运到上层楔紧结构的上一层楼面上,同时还需将两根油缸一起上移到上一层楼面与相应的楔紧结构结合,进行循环爬升。像这样,需要搬运的零部件有几百公斤重,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能减轻人工搬运重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包括装设于相邻三层楼面上的至少三个楔紧结构,混凝土布料机立柱经该些楔紧结构装设于楼面间,该混凝土布料机立柱上设有导轨,该导轨内装有步距相同的圆轴,该中间层楼面上通过垫板安装有支撑翻转块,该支撑翻转块通过销轴连接下滑动框架,该下滑动框架与上滑动框架顺序装设于导轨的滑道内,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滑动框架和上滑动框架,该上、下滑动框架内分别通过销轴枢设有既可翻转又可托住导轨内圆轴的上、下活动爬爪,该上、下滑动框架内还装设有可使翻转后的上、下活动爬爪定位的插销,上滑动框架的顶部装有电动葫芦。
每一楔紧结构包括既可固定于楼面又可与混凝土布料机立柱连接的楔紧框架,每一楔紧框架上设有可与楔块结合的楔块座及用于固定楔紧框架的卡板。该卡板使楔紧结构不会随混凝土布料机立柱的上升而脱离楼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升油缸的升缩,使上、下滑动框架中的上、下活动爬爪收起或水平翻转,从而使上、下滑动框架带动混凝土布料机立柱上移,实现混凝土布料机的爬升。在一个爬升过程完成后,利用电动葫芦将上、下滑动框架及顶升油缸整体起吊到上一个楼层,人工拆卸的只有重量很轻的楔紧结构及垫板,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需人工搬运几百公斤重的内爬装置的问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 1为现有混凝土布料机楼面内爬装置的楔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混凝土布料机楼面内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7为图4的C-C剖视图。
图8-图15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的移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包括装设于相邻三层楼面上的至少三个楔紧结构B,该些楔紧结构B既用于布料机爬升时的导向,又用于爬升完毕后,将布料机立柱楔紧定位。每一楔紧结构B包括既可固定于楼面又可与混凝土布料机立柱连接的楔紧框架10,每一楔紧框架10上设有可与楔块12结合的楔块座17及用于固定楔紧框架10的卡板11。该卡板11使楔紧结构B不会随混凝土布料机立柱15的上升而脱离楼面。混凝土布料机立柱15经该些楔紧结构B的楔块座17及楔块12装设于楼面间,且该混凝土布料机立柱15上装设有导轨1,该导轨1内装有很多步距相同的圆轴16。中间层楼面上通过垫板3安装有支撑翻转块4,该垫板3和支撑翻转块4用于支撑爬升时布料机的重量,且该垫板3使支撑翻转块4的压力均匀地压在楼面上,不至于局部接触。该支撑翻转块4通过销轴连接下滑动框架2,该下滑动框架2与上滑动框架8顺序装设于导轨1的滑道内,顶升油缸6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滑动框架2和上滑动框架8,这样,上、下滑动框架(8、2)可随着顶升油缸6的伸缩上下滑动。该上、下滑动框架(8、2)内通过销轴13枢设有既可翻转又可托住导轨1内圆轴16的上、下活动爬爪(7、5),该上、下滑动框架(8、2)内还装设有可使翻转后的上、下活动爬爪(7、5)定位的插销14。在上滑动框架8的顶部装有电动葫芦9,在一个爬升过程完成后,可将上、下活动爬爪(7、5)翻转到指定位置,然后将上、下滑动框架(8、2)及顶升油缸6整体起吊到上一个楼层。
    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其操作步骤为:
    (1)如图8所示,先将三个楔紧结构B装设于相邻的三层楼面开设的操作孔18上,并使楔紧结构B处于导向状态(即使楔块座17及楔块12处于松弛状态),装设有导轨1的布料机立柱15装设在操作孔18中,支撑翻转块4通过垫板3支撑固定在楼面上,将顶升油缸6缩回,使上活动爬爪7支撑导轨1内最近的圆轴16。
(2)如图9所示,开始伸出顶升油缸6,顶升油缸6伸出的长度为导轨1的圆轴16的一个步距(图中是450mm),布料机立柱15及导轨1随顶升油缸6的伸出而上移,此时,下活动爬爪5被导轨1内上移的圆轴16碰到图示翻转的位置。
(3)如图10所示,继续顶升油缸6,直到下活动爬爪5由于自重的原因,能够翻转到水平位置为止(图中立柱被顶起的高度为560mm)。
(4)如图11所示,将顶升油缸6缩回,直到导轨圆轴16落到刚才翻转的下活动爬爪5的圆弧槽内(图中立柱被顶起的高度又回到原来的450mm)。
(5)如图12所示,缩回顶升油缸6,此时,上活动爬爪7被导轨圆轴16碰到,翻转到图示位置。
(6)如图13所示,继续缩回顶升油缸6,直到上活动爬爪7由于自重的原因,能够翻转到水平位置为止。
(7)如图14所示,伸出一点顶升油缸6,直到上活动爬爪7的圆弧槽支撑导轨1内最近的圆轴16。
(8)如图15所示,顶升油缸6,开始同样的循环过程。
(9)布料机立柱15爬升到位后,用楔紧结构B卡设住布料机立柱15即可。
当布料机立柱15的下端面快要接近下层楼面时,不能再进行爬升过程,必须将下层的楔紧结构B移到上面的相邻楼面上再进行循环顶升。此时,先将上、下活动爬爪(7、5)翻转到如图16所示位置,分别用插销14将上、下活动爬爪(7、5)卡住定位。启动电动葫芦9,即可轻易地将上、下滑动框架(8、2)及顶升油缸6、支撑翻转块4整体起吊到上一个楼层,再人工拆除重量很轻的下层楔紧结构B及中层的垫板3,并将这些结构相应地上移到上一层楼面即可。这样就避免了人工搬运几百公斤重的内爬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76117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3.28CN202176117U*CN202176117U*(21)申请号 201120249401.2(22)申请日 2011.07.15E04G 21/04(2006.01)(73)专利权人长沙科达建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址 410014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环科园汽配路6号(72)发明人邵凡 刘生华(74)专利代理机构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代理人何为 李宇(54) 实用新型名称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57) 摘要一种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包括装设于相邻三层楼面上的至少三个楔紧结构。

2、,混凝土布料机立柱经该些楔紧结构装设于楼面间,该混凝土布料机立柱上设有导轨,该导轨内装有步距相同的圆轴,该中间层楼面上通过垫板安装有支撑翻转块,该支撑翻转块通过销轴连接下滑动框架,该下滑动框架与上滑动框架顺序装设于导轨的滑道内,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滑动框架和上滑动框架,该上、下滑动框架内分别通过销轴枢设既可翻转又可托住导轨内圆轴的上、下活动爬爪,该上、下滑动框架内还设有可使翻转后的上、下活动爬爪定位的插销,上滑动框架的顶部装有电动葫芦。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工搬运几百公斤重的内爬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51)Int.Cl.(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4 页CN 202176110 U 1/1页21.一种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包括装设于相邻三层楼面上的至少三个楔紧结构,混凝土布料机立柱经该些楔紧结构装设于楼面间,其特征在于,该混凝土布料机立柱上设有导轨,该导轨内装有步距相同的圆轴,该中间层楼面上通过垫板安装有支撑翻转块,该支撑翻转块通过销轴连接下滑动框架,该下滑动框架与上滑动框架顺序装设于导轨的滑道内,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滑动框架和上滑动框架,该上、下滑动框架内分别通过销轴枢设有既可翻转又可托住导轨内圆轴的上、下活动爬爪,该上、下滑动框。

4、架内还装设有可使翻转后的上、下活动爬爪定位的插销,上滑动框架的顶部装有电动葫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楔紧结构包括既可固定于楼面又可与混凝土布料机立柱连接的楔紧框架,每一楔紧框架上设有可与楔块结合的楔块座及用于固定楔紧框架的卡板。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76117 UCN 202176110 U 1/3页3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布料机,特别是混凝土布料机楼面内爬装置。背景技术0002 目前,内爬式混凝土布料机在通过楼面爬升时,需用到如图1所示的楔紧结构A,其包含左、右框架1和6、卡板2、楔块座3。

5、、短轴4、楔块5和长轴7。爬升需要三套这样的楔紧结构,如图2所示,该三套楔紧结构分别安放在三层楼面9上,楼面9预先留孔10,布料机通过孔10穿过三层楼面9。当三套楔紧结构固定在楼面9上后,可通过如图2、3所示的两根油缸8对布料机进行顶升。但这种楔紧结构存在以下不足:当布料机立柱的下端面超过了最下层楔紧结构后,需人工将最下层楔紧结构从楼面上拆除,搬运到上层楔紧结构的上一层楼面上,同时还需将两根油缸一起上移到上一层楼面与相应的楔紧结构结合,进行循环爬升。像这样,需要搬运的零部件有几百公斤重,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而且效率很低。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

6、种能减轻人工搬运重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包括装设于相邻三层楼面上的至少三个楔紧结构,混凝土布料机立柱经该些楔紧结构装设于楼面间,该混凝土布料机立柱上设有导轨,该导轨内装有步距相同的圆轴,该中间层楼面上通过垫板安装有支撑翻转块,该支撑翻转块通过销轴连接下滑动框架,该下滑动框架与上滑动框架顺序装设于导轨的滑道内,顶升油缸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滑动框架和上滑动框架,该上、下滑动框架内分别通过销轴枢设有既可翻转又可托住导轨内圆轴的上、下活动爬爪,该上、下滑动框架内还装设有可使翻转后的上。

7、、下活动爬爪定位的插销,上滑动框架的顶部装有电动葫芦。0005 每一楔紧结构包括既可固定于楼面又可与混凝土布料机立柱连接的楔紧框架,每一楔紧框架上设有可与楔块结合的楔块座及用于固定楔紧框架的卡板。该卡板使楔紧结构不会随混凝土布料机立柱的上升而脱离楼面。000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升油缸的升缩,使上、下滑动框架中的上、下活动爬爪收起或水平翻转,从而使上、下滑动框架带动混凝土布料机立柱上移,实现混凝土布料机的爬升。在一个爬升过程完成后,利用电动葫芦将上、下滑动框架及顶升油缸整体起吊到上一个楼层,人工拆卸的只有重量很轻的楔紧结构及垫板,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需。

8、人工搬运几百公斤重的内爬装置的问题,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202176117 UCN 202176110 U 2/3页40007 图 1为现有混凝土布料机楼面内爬装置的楔紧结构示意图。0008 图2为现有混凝土布料机楼面内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0010 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1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0012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0013 图7为图4的C-C剖视图。0014 图8-图15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工作过程示意图。0015 图16为本实用新型。

9、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的移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 如图4-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布料机楼面自动内爬装置包括装设于相邻三层楼面上的至少三个楔紧结构B,该些楔紧结构B既用于布料机爬升时的导向,又用于爬升完毕后,将布料机立柱楔紧定位。每一楔紧结构B包括既可固定于楼面又可与混凝土布料机立柱连接的楔紧框架10,每一楔紧框架10上设有可与楔块12结合的楔块座17及用于固定楔紧框架10的卡板11。该卡板11使楔紧结构B不会随混凝土布料机立柱15的上升而脱离楼面。混凝土布料机立柱15经该些楔紧结构B的楔块座17及楔块12装设于楼面间,且该混凝土布料机立柱15上装设有导轨1,该导轨1内装有。

10、很多步距相同的圆轴16。中间层楼面上通过垫板3安装有支撑翻转块4,该垫板3和支撑翻转块4用于支撑爬升时布料机的重量,且该垫板3使支撑翻转块4的压力均匀地压在楼面上,不至于局部接触。该支撑翻转块4通过销轴连接下滑动框架2,该下滑动框架2与上滑动框架8顺序装设于导轨1的滑道内,顶升油缸6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滑动框架2和上滑动框架8,这样,上、下滑动框架(8、2)可随着顶升油缸6的伸缩上下滑动。该上、下滑动框架(8、2)内通过销轴13枢设有既可翻转又可托住导轨1内圆轴16的上、下活动爬爪(7、5),该上、下滑动框架(8、2)内还装设有可使翻转后的上、下活动爬爪(7、5)定位的插销14。在上滑动框架8的顶。

11、部装有电动葫芦9,在一个爬升过程完成后,可将上、下活动爬爪(7、5)翻转到指定位置,然后将上、下滑动框架(8、2)及顶升油缸6整体起吊到上一个楼层。0017 当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其操作步骤为:0018 (1)如图8所示,先将三个楔紧结构B装设于相邻的三层楼面开设的操作孔18上,并使楔紧结构B处于导向状态(即使楔块座17及楔块12处于松弛状态),装设有导轨1的布料机立柱15装设在操作孔18中,支撑翻转块4通过垫板3支撑固定在楼面上,将顶升油缸6缩回,使上活动爬爪7支撑导轨1内最近的圆轴16。0019 (2)如图9所示,开始伸出顶升油缸6,顶升油缸6伸出的长度为导轨1的圆轴16的一个步距(图中是4。

12、50mm),布料机立柱15及导轨1随顶升油缸6的伸出而上移,此时,下活动爬爪5被导轨1内上移的圆轴16碰到图示翻转的位置。0020 (3)如图10所示,继续顶升油缸6,直到下活动爬爪5由于自重的原因,能够翻转到水平位置为止(图中立柱被顶起的高度为560mm)。0021 (4)如图11所示,将顶升油缸6缩回,直到导轨圆轴16落到刚才翻转的下活动爬爪5的圆弧槽内(图中立柱被顶起的高度又回到原来的450mm)。说 明 书CN 202176117 UCN 202176110 U 3/3页50022 (5)如图12所示,缩回顶升油缸6,此时,上活动爬爪7被导轨圆轴16碰到,翻转到图示位置。0023 (6。

13、)如图13所示,继续缩回顶升油缸6,直到上活动爬爪7由于自重的原因,能够翻转到水平位置为止。0024 (7)如图14所示,伸出一点顶升油缸6,直到上活动爬爪7的圆弧槽支撑导轨1内最近的圆轴16。0025 (8)如图15所示,顶升油缸6,开始同样的循环过程。0026 (9)布料机立柱15爬升到位后,用楔紧结构B卡设住布料机立柱15即可。0027 当布料机立柱15的下端面快要接近下层楼面时,不能再进行爬升过程,必须将下层的楔紧结构B移到上面的相邻楼面上再进行循环顶升。此时,先将上、下活动爬爪(7、5)翻转到如图16所示位置,分别用插销14将上、下活动爬爪(7、5)卡住定位。启动电动葫芦9,即可轻易。

14、地将上、下滑动框架(8、2)及顶升油缸6、支撑翻转块4整体起吊到上一个楼层,再人工拆除重量很轻的下层楔紧结构B及中层的垫板3,并将这些结构相应地上移到上一层楼面即可。这样就避免了人工搬运几百公斤重的内爬装置,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说 明 书CN 202176117 UCN 202176110 U 1/14页6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117 UCN 202176110 U 2/14页7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117 UCN 202176110 U 3/14页8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117 UCN 202176110 U 4/14页9图4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117 UCN 202176110 U 5/14页10图5图6图7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76117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