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404659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042100.2

申请日:

2011.02.18

公开号:

CN202017174U

公开日:

2011.10.26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C19/21

主分类号:

E01C19/21

申请人:

刘廷国

发明人:

刘廷国; 宋超

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开发区高远路6号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

代理人:

申忠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在管状体的转接头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端盖、下部设置有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护板,上端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导流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上端盖、下端盖、护板联接构成一个扩散形管道内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与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可以调整,实现改变局部铁钢砂的铺撒量。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喷撒铁钢砂均匀、铺撒铁钢砂效果好等优点,可在防滑雾封层车上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其特征在于:在管状体的转接头(4)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端盖(1)、下部设置有下端盖(3),上端盖(1)和下端盖(3)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护板(2),上端盖(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上端盖(1)与下端盖(3)之间的导流板(5)。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端盖(1)是半径为200mm~400mm的圆弧等腰梯形板,上端盖(1)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上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30°~60°;所说的下端盖(3)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5°,下端盖(3)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下联接,下端盖(3)的短边与上端盖(1)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导流板(5)至少有4个。

说明书

说明书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建道路和对已完成的路面进行维修的装置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铺撒粒状材料铺面材料用的工具或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道路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日常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已在全国较大面积得到推广使用。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车流量的增加,超载运输,沥青混凝土道路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对路表面的损坏较为严重,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车辙、拥包、龟裂、表面光滑等病害,沥青路面的多病害都是因为表面渗漏水而造成的。
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是一种直接、经济、有效地预防性养护施工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路面进水,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增大路面集料间的粘结力,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近年来,雾封层施工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广。
防滑雾封层是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其工艺是将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油剂型雾封层材料和铁钢砂均匀地撒布到沥青路面上,雾封层材料可以填封微小裂缝和表面空隙,起到防水和抑制松散的作用,防止路面材料进一步老化,铁钢砂可以增大路表面的粗糙程度,起到提高路面摩擦系数、保证行车安全的作用,适用于表面产生渗水、贫油、微细裂缝等病害及老化严重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防滑雾封层工艺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避免水损害,达到保护路面结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目前铁钢砂的撒布多是由人工进行,由于铁钢砂的撒布无法与热沥青的喷洒同步,沥青冷却后,无法把铁钢砂镶到沥青表面内,达不到防滑的目地,而且还存在撒布不均匀,有的地方铁钢砂没有撒到,有的地方出现铁钢砂堆积现象等缺点。此外,人工撒布,消耗了大量人力,撒布效率很低,加大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新建沥青道路和现有沥青路面养护的费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设计了防滑雾封层车,该车迫切需 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撒布铁钢砂的撒布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撒布铁钢砂均匀、撒布铁钢砂效果好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管状体的转接头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端盖、下部设置有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护板,上端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的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是半径为200mm~400mm的圆弧等腰梯形板,上端盖的短边与转接头的右端上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30°~60°。本实用新型的下端盖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5°,下端盖的短边与转接头的右端下联接,下端盖的短边与上端盖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至少有4个。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上端盖、下端盖、护板联接构成一个扩散形管道内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与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可以调整,实现改变局部铁钢砂的铺撒量。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喷撒铁钢砂均匀、铺撒铁钢砂效果好等优点,可在防滑雾封层车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1、2、3中,本实施例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由上端盖1、护板2、下端盖3、转接头4、导流板5联接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头4安装在沥青洒布车的铁钢砂洒布器上,转接头4为管状结构,转接头4与铁钢砂洒布器相联通,在转接头4的右端上部焊接联接有上端盖1,转接头4的右端下部焊接联接有下端盖3,本实施例的上端盖1为圆弧等腰 梯形板,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半径为300mm,圆弧等腰梯形板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上焊接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45°,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的具体大小,应按照喷撒在路面上铁钢砂的宽度来确定,上端盖1上加工有一条半径为200mm、圆心角为100°的圆弧槽孔,圆弧槽孔的前方加工有9个孔。下端盖3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下端盖3的短边与上端盖1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下端盖3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下焊接联接。上端盖1和下端盖3的前后两侧焊接联接有护板2,上端盖1、下端盖3、护板2焊接联接构成一个扩散形管道。在上端盖1下底面上用锁紧螺母联接安装有导流板5,导流板5的几何形状为梯形平面板,导流板5的上端前后焊接联接有螺钉,前端的螺钉装入上端盖1前侧的孔内用锁紧螺母固定,后端的螺钉装入上端盖1的圆弧形槽孔内,可在圆弧形槽孔内移动,进行调整导流板5的角度,用螺母固定,将导流板5固定在上端盖1的下表面,转动锁紧螺母,可调整喷嘴内的导流板5与上端盖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实现改变局部铁钢砂的喷撒量。本实施例上端盖1下底面固定安装的9片导流板5,9片导流板5位于上端盖1、下端盖3、护板2构成的扩散形管道内1片导流板5位于上端盖1的中心线上,8片导流板5对称地分布在上端盖中心线的两侧,将扩散形管道分割成10个小的扩散形管道,导流板5的片数决定喷撒铁钢砂的厚度和均匀度,根据需要,在上端盖1的下表面可安装不同片数的导流板5。沥青洒布车在进行喷撒铁钢砂作业时,沥青洒布车通过铁钢砂输送机构把铁钢砂输送到铁钢砂洒布器,用高压空气将铁钢砂从导流板5隔成的通道中吹出,喷撒到路面上。通过改变高压空气的压力和流量,实现调整喷撒铁钢砂的宽度和均匀度。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通过精确的输送装置自动调整铁钢砂的喷撒厚度满足要求。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上端盖1是半径为200mm的圆弧等腰梯形板,圆弧等腰梯形板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上焊接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30°。下端盖3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下端盖3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下联接,下端盖3的短边与上端盖1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上端盖1是半径为400mm的圆弧等腰梯形板,圆弧等腰梯形板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上焊接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60°。下端盖3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下端盖3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下联接,下端盖3的短边与上端盖1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在以上的实施例1~3中,在上端盖1下底面用螺钉和锁紧螺母固定安装有4片导流板5,4片导流板5位于上端盖1、下端盖3、护板2构成的扩散形管道内,4片导流板5对称地分布在上端盖中心线的两侧,将扩散形管道分割成5个小的扩散形管道。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
根据上述原理,还可设计出另外一种具体结构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17174 U(45)授权公告日 2011.10.26CN202017174U*CN202017174U*(21)申请号 201120042100.2(22)申请日 2011.02.18E01C 19/21(2006.01)(73)专利权人刘廷国地址 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开发区高远路6号河南省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72)发明人刘廷国 宋超(74)专利代理机构西安永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1代理人申忠才(54) 实用新型名称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57) 摘要一种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在管状体的转接头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端盖、下部设置有。

2、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护板,上端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的导流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上端盖、下端盖、护板联接构成一个扩散形管道内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与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可以调整,实现改变局部铁钢砂的铺撒量。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喷撒铁钢砂均匀、铺撒铁钢砂效果好等优点,可在防滑雾封层车上推广使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2 页CN 202017175 U 1/1页21.一种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其特征在于:在管状体的转接头(4)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端盖(1)。

3、、下部设置有下端盖(3),上端盖(1)和下端盖(3)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护板(2),上端盖(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上端盖(1)与下端盖(3)之间的导流板(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上端盖(1)是半径为200mm400mm的圆弧等腰梯形板,上端盖(1)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上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3060;所说的下端盖(3)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5,下端盖(3)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下联接,下端盖(3)的短边与上端盖(1)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其特征在。

4、于:所说的导流板(5)至少有4个。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017174 UCN 202017175 U 1/3页3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 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建道路和对已完成的路面进行维修的装置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铺撒粒状材料铺面材料用的工具或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0002 沥青混凝土道路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日常维修费用低等优点,已在全国较大面积得到推广使用。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车流量的增加,超载运输,沥青混凝土道路经过较长时间的使用后,对路表面的损坏较为严重,沥青混凝土路面出现车辙、拥包、龟裂、表面光滑等病害,沥青路面的多病害都是因为表面渗漏水而造成的。 。

5、0003 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高渗透性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是一种直接、经济、有效地预防性养护施工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路面进水,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增大路面集料间的粘结力,延长路面使用寿命。近年来,雾封层施工工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推广。 0004 防滑雾封层是一种新型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其工艺是将具有良好渗透性的油剂型雾封层材料和铁钢砂均匀地撒布到沥青路面上,雾封层材料可以填封微小裂缝和表面空隙,起到防水和抑制松散的作用,防止路面材料进一步老化,铁钢砂可以增大路表面的粗糙程度,起到提高路面摩擦系数、保证行车安全的作用,适。

6、用于表面产生渗水、贫油、微细裂缝等病害及老化严重的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防滑雾封层工艺可提高路面抗滑性能、避免水损害,达到保护路面结构,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措施。 0005 目前铁钢砂的撒布多是由人工进行,由于铁钢砂的撒布无法与热沥青的喷洒同步,沥青冷却后,无法把铁钢砂镶到沥青表面内,达不到防滑的目地,而且还存在撒布不均匀,有的地方铁钢砂没有撒到,有的地方出现铁钢砂堆积现象等缺点。此外,人工撒布,消耗了大量人力,撒布效率很低,加大了生产成本,增加了新建沥青道路和现有沥青路面养护的费用。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设计了防滑雾封层车,该车迫切需。

7、 要提供一种适用于撒布铁钢砂的撒布器。 发明内容0007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撒布铁钢砂均匀、撒布铁钢砂效果好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 0008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管状体的转接头的右端上部设置有上端盖、下部设置有下端盖,上端盖和下端盖的前后两侧设置有护板,上端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位于上端盖与下端盖之间的导流板。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上端盖是半径为200mm400mm的圆弧等腰梯形板,上端盖的短边与转接头的右端上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3060。本实用新型的下端盖为平说 明 书CN 202017174 UCN 。

8、202017175 U 2/3页4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15,下端盖的短边与转接头的右端下联接,下端盖的短边与上端盖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 0010 本实用新型的导流板至少有4个。 0011 本实用新型采用在上端盖、下端盖、护板联接构成一个扩散形管道内设置导流板,导流板与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可以调整,实现改变局部铁钢砂的铺撒量。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喷撒铁钢砂均匀、铺撒铁钢砂效果好等优点,可在防滑雾封层车上推广使用。 0012 附图说明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0015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6 具体实施。

9、方式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18 实施例1 0019 在图1、2、3中,本实施例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由上端盖1、护板2、下端盖3、转接头4、导流板5联接构成。 0020 本实用新型通过转接头4安装在沥青洒布车的铁钢砂洒布器上,转接头4为管状结构,转接头4与铁钢砂洒布器相联通,在转接头4的右端上部焊接联接有上端盖1,转接头4的右端下部焊接联接有下端盖3,本实施例的上端盖1为圆弧等腰 梯形板,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半径为300mm,圆弧等腰梯形板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上焊接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45,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

10、的具体大小,应按照喷撒在路面上铁钢砂的宽度来确定,上端盖1上加工有一条半径为200mm、圆心角为100的圆弧槽孔,圆弧槽孔的前方加工有9个孔。下端盖3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5,下端盖3的短边与上端盖1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下端盖3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下焊接联接。上端盖1和下端盖3的前后两侧焊接联接有护板2,上端盖1、下端盖3、护板2焊接联接构成一个扩散形管道。在上端盖1下底面上用锁紧螺母联接安装有导流板5,导流板5的几何形状为梯形平面板,导流板5的上端前后焊接联接有螺钉,前端的螺钉装入上端盖1前侧的孔内用锁紧螺母固定,后端的螺钉装入上端盖1的圆弧形槽孔内,可在圆弧形。

11、槽孔内移动,进行调整导流板5的角度,用螺母固定,将导流板5固定在上端盖1的下表面,转动锁紧螺母,可调整喷嘴内的导流板5与上端盖中心线之间的角度,实现改变局部铁钢砂的喷撒量。本实施例上端盖1下底面固定安装的9片导流板5,9片导流板5位于上端盖1、下端盖3、护板2构成的扩散形管道内1片导流板5位于上端盖1的中心线上,8片导流板5对称地分布在上端盖中心线的两侧,将扩散形管道分割成10个小的扩散形管道,导流板5的片数决定喷撒铁钢砂的厚度和均匀度,根据需要,在上端盖1的下表面可安装不同片数的导流板5。沥青洒布车在进行喷撒铁钢砂作业时,沥青洒布车通过铁钢砂输送机构把铁钢砂输送到铁钢砂洒布器,用高压空气将铁。

12、钢砂从导流板5隔成的通道中吹出,喷撒到路面上。通过改变高压空气的压力和流量,实现调整喷撒铁钢砂的宽度和均匀度。根据车辆的行驶速度,通过精确的输送装置自动调整铁钢砂的喷撒厚度满足要求。 说 明 书CN 202017174 UCN 202017175 U 3/3页50021 实施例2 0022 在本实施例中,上端盖1是半径为200mm的圆弧等腰梯形板,圆弧等腰梯形板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上焊接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30。下端盖3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下端盖3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下联接,下端盖3的短边与上端盖1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

13、实施例1相同。 0023 实施例3 0024 在本实施例中,上端盖1是半径为400mm的圆弧等腰梯形板,圆弧等腰梯形板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上焊接联接,圆弧等腰梯形板的底角为60。下端盖3为平面等腰梯形板,下端盖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下端盖3的短边与转接头4的右端下联接,下端盖3的短边与上端盖1的短边相同、长边相同。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 0025 实施例4 0026 在以上的实施例13中,在上端盖1下底面用螺钉和锁紧螺母固定安装有4片导流板5,4片导流板5位于上端盖1、下端盖3、护板2构成的扩散形管道内,4片导流板5对称地分布在上端盖中心线的两侧,将扩散形管道分割成5个小的扩散形管道。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相应的实施例相同。 0027 根据上述原理,还可设计出另外一种具体结构的防滑雾封层车用铁钢砂撒布器,但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CN 202017174 UCN 202017175 U 1/2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17174 UCN 202017175 U 2/2页7图3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017174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