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4046543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0.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207759.9

申请日:

2011.06.20

公开号:

CN202152493U

公开日:

2012.02.29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IPC(主分类):E04B 1/76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山东沂源博科工贸有限公司变更后:山东沂蒙博科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256102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朱家庄村变更后:256102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朱家庄村|||授权

IPC分类号:

E04B1/76

主分类号:

E04B1/76

申请人:

山东沂源博科工贸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继伦

地址:

256102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朱家庄村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代理人:

耿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底衬材料、加强带和界面剂,脱模底衬材料顶部设置有界面剂,界面剂内设置有加强带或加强筋。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内衬有的加强带或加强筋使得片材能够抵抗生产及发泡过程中的纵向拉力,也使得在片材生产过程中能够控制界面层厚度。发泡成型后可将脱模底衬材料剥离并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底衬材料(1)、加强带(2)和界面剂(3),脱模底衬材料(1)的一面涂覆有界面剂(3),界面剂(3)内设置有加强带(2)或加强筋(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底衬材料(1)是由塑料薄膜、喷塑薄片或喷涂脱模剂的载体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带(2)或加强筋(4)为玻纤网格布带、玻纤无纺布带、高分子网格布带、高分子无纺布带、高分子丝线或耐碱玻纤。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带(2)宽度为5mm~2000mm,厚度为0.05mm~10mm,加强筋(4)粗细为9旦尼尔~90000旦尼尔。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厚度由加强带(2)或加强筋(4)控制为0.06~12mm,长度为1m~2000m,宽度为100mm~2000mm。 

说明书

说明书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属于建筑用保温材料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节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外墙外保温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其保温材料主要有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聚氨酯硬泡是综合性能较好的有机保温材料,但是其不能够被动粘贴于聚合物砂浆上,因此进行上墙施工时必须进行界面改性,目前有如下几种改进方式:
第一种,将界面改性材料涂刷在聚氨酯板材的两面,干燥后上墙使用。
第二种,将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混匀后涂覆在网格布或者无纺布上形成片材,干燥后聚氨酯发泡形成板材。
第三种,将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混匀后涂覆在脱模层上,干燥后发泡,发泡成型后将脱模层剥离。
其中第一种附着力较弱,上墙后安全性不好,第二种在发泡过程中容易漏料,污染发泡设备的链板,而且成片渗料后容易在板材表面形成硬结皮,上墙后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第三种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内衬加强材料使得界面剂层容易脱落;而且脱模层容易纵向应力变形,导致界面剂层开裂;并且片材厚度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控制,有的地方界面剂层厚,有的地方界面剂层薄,厚的地方脱落,薄的地方基本没有。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粘结强度高、不污染发泡链板、不易变形脱落和挤压折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底衬材料、加强带和界面剂,脱模底衬材料的一面涂覆有界面剂,界面剂内设置有加强带或加强筋。
所述的脱模底衬材料是由塑料薄膜、喷塑薄片或喷涂脱模剂的载体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
所述的加强带或加强筋为玻纤网格布带、玻纤无纺布带、高分子网格布带、高分子无纺布带、高分子丝线或耐碱玻纤。
所述的界面剂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按照质量比例100∶0~100构成。
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是水性聚氨酯乳液、丙烯酸乳液、丙烯酸酯乳液或VAE乳液中的一种。
所述的加强带宽度为5mm~2000mm,厚度为0.05mm~10mm,加强筋粗细为9旦尼尔~90000旦尼尔。
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厚度由加强带或加强筋控制为0.06~12mm,长度为1m~2000m,宽度为100mm~2000mm。
所述的脱模底衬材料在聚氨酯发泡成型脱模后重复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内衬有的加强带或加强筋使得片材能够抵抗生产及发泡过程中的纵向拉力,也使得在片材生产过程中能够控制界面层厚度。发泡成型后可将脱模底衬材料剥离并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脱模底衬材料;2为加强带;3为界面剂;4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脱模底衬材料1、加强带2和界面剂3,脱模底衬材料1的一面设置有界面剂3,界面剂3内设置有加强带2或加强筋4。本实施例中界面剂3中设置加强带2。
脱模底衬材料2是由塑料薄膜、喷塑薄片或喷涂脱模剂的载体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本实施例中使用塑料薄膜。
加强带2或加强筋4为玻纤网格布带、玻纤无纺布带、高分子网格布带、高分子无纺布带、高分子丝线或耐碱玻纤。本实施例中使用玻纤网格布带。
界面剂3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按照质量比例100∶0~100构成。本实施例中使用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质量比例为100∶30。
高分子聚合物是水性聚氨酯乳液、丙烯酸乳液、丙烯酸酯乳液或VAE乳液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使用丙烯酸乳液。
加强带2宽度为5mm~2000mm,厚度为0.05mm~10mm,加强筋4粗细为9旦尼尔~90000旦尼尔。本实施例中使用加强带2宽度为50mm,厚度为8mm。
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厚度由加强带2或加强筋4控制为0.06~12mm,长度为1m~2000m,宽度为100mm~2000mm。本实施例中使用加强带2控制厚度为0.5mm,长度为200m,宽度为100mm。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将实施例1中的加强带2替换为加强筋4。
脱模底衬材料1在聚氨酯发泡成型脱模后重复使用。
脱模底衬材料1起载体作用,有它才能够大面积成片;加强带2或加强筋4是本实用新型的骨架材料,不但能够抵抗应力变形而且能够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厚度;由加强带2或加强筋4与界面剂4组成的界面片材是聚氨酯硬泡的界面改性材料,是聚氨酯与聚合物水泥砂浆粘接的媒介。
本实施例的一种增强转移型片材是硬泡聚氨酯发泡载体和界面改性材料,设计巧妙,成本低廉,通过加强带2或加强筋4被界面剂3材料贯穿浸渍涂覆在脱模底衬材料1上,干燥成型后,硬泡聚氨酯液体料浇铸其上,发泡完成后脱掉脱模底衬材料1形成聚氨酯复合板材,界面片材与聚氨酯牢固的粘接到一起,这样就完成了片材转移,同时也改性了聚氨酯的界面特征,改善了其与聚合物砂浆的相容性,提高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带2或加强筋4的使用解决了界面剂层厚度不可控制及在搬运过程中大面积脱离掉料的难题,也分解负担了在片材生产及连续线发泡过程中的纵向拉力,避免了脱模底衬材料1的应力变形,使得剥离后的脱模底衬材料1能够重复使用多次,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提高了成品保温板材的市场竞争力。

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52493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2.29CN202152493U*CN202152493U*(21)申请号 201120207759.9(22)申请日 2011.06.20E04B 1/76(2006.01)(73)专利权人山东沂源博科工贸有限公司地址 256102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悦庄镇朱家庄村(72)发明人张继伦(74)专利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代理人耿霞(54) 实用新型名称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底衬材料、加强带和界面剂,脱模底衬材料顶部设置有。

2、界面剂,界面剂内设置有加强带或加强筋。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内衬有的加强带或加强筋使得片材能够抵抗生产及发泡过程中的纵向拉力,也使得在片材生产过程中能够控制界面层厚度。发泡成型后可将脱模底衬材料剥离并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CN 202152492 U 1/1页21.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底衬材料(1)、加强带(2)和界面剂(3),脱模底衬材料(1)的一面涂覆有界面剂(3),界面剂(3)内设置有加强带(2)或加强筋(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3、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模底衬材料(1)是由塑料薄膜、喷塑薄片或喷涂脱模剂的载体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带(2)或加强筋(4)为玻纤网格布带、玻纤无纺布带、高分子网格布带、高分子无纺布带、高分子丝线或耐碱玻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强带(2)宽度为5mm2000mm,厚度为0.05mm10mm,加强筋(4)粗细为9旦尼尔90000旦尼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厚度由加强带(2)或加强筋(4)控制为0.0612mm,长度为1m。

4、2000m,宽度为100mm2000mm。 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52493 UCN 202152492 U 1/3页3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属于建筑用保温材料结构技术领域。背景技术0002 建筑节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外墙外保温作为建筑节能的重要措施,其保温材料主要有无机保温材料和有机保温材料。聚氨酯硬泡是综合性能较好的有机保温材料,但是其不能够被动粘贴于聚合物砂浆上,因此进行上墙施工时必须进行界面改性,目前有如下几种改进方式:0003 第一种,将界面改性材料涂刷在聚氨酯板材的两面,干燥后上墙使用。0004 第二种,将水性高分子。

5、聚合物与无机粉料混匀后涂覆在网格布或者无纺布上形成片材,干燥后聚氨酯发泡形成板材。0005 第三种,将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混匀后涂覆在脱模层上,干燥后发泡,发泡成型后将脱模层剥离。0006 其中第一种附着力较弱,上墙后安全性不好,第二种在发泡过程中容易漏料,污染发泡设备的链板,而且成片渗料后容易在板材表面形成硬结皮,上墙后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第三种在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内衬加强材料使得界面剂层容易脱落;而且脱模层容易纵向应力变形,导致界面剂层开裂;并且片材厚度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控制,有的地方界面剂层厚,有的地方界面剂层薄,厚的地方脱落,薄的地方基本没有。实用新型内容0007 根据现有技术。

6、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粘结强度高、不污染发泡链板、不易变形脱落和挤压折痕。0008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其特征在于包括:脱模底衬材料、加强带和界面剂,脱模底衬材料的一面涂覆有界面剂,界面剂内设置有加强带或加强筋。0009 所述的脱模底衬材料是由塑料薄膜、喷塑薄片或喷涂脱模剂的载体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0010 所述的加强带或加强筋为玻纤网格布带、玻纤无纺布带、高分子网格布带、高分子无纺布带、高分子丝线或耐碱玻纤。0011 所述的界面剂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按照质量比例1000100构成。0012 所述的高分子。

7、聚合物是水性聚氨酯乳液、丙烯酸乳液、丙烯酸酯乳液或VAE乳液中的一种。0013 所述的加强带宽度为5mm2000mm,厚度为0.05mm10mm,加强筋粗细为9旦尼尔90000旦尼尔。0014 所述的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厚度由加强带或加强筋控制为0.0612mm,长度为1m2000m,宽度为100mm2000mm。说 明 书CN 202152493 UCN 202152492 U 2/3页40015 所述的脱模底衬材料在聚氨酯发泡成型脱模后重复使用。001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成本较低,内衬有的加强带或加强筋使得片材能够抵抗生产及发泡过程中的纵向拉力,也使得在片材生产过程中能够控。

8、制界面层厚度。发泡成型后可将脱模底衬材料剥离并重复使用,大大降低了材料成本。附图说明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19 图中1为脱模底衬材料;2为加强带;3为界面剂;4为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0021 实施例10022 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脱模底衬材料1、加强带2和界面剂3,脱模底衬材料1的一面设置有界面剂3,界面剂3内设置有加强带2或加强筋4。本实施例中界面剂3中设置加强带2。0023 脱模底衬材料2是由塑料薄膜、喷塑薄片或喷涂脱模剂的载体材料中的一种制成的。本。

9、实施例中使用塑料薄膜。0024 加强带2或加强筋4为玻纤网格布带、玻纤无纺布带、高分子网格布带、高分子无纺布带、高分子丝线或耐碱玻纤。本实施例中使用玻纤网格布带。0025 界面剂3是由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按照质量比例1000100构成。本实施例中使用高分子聚合物与无机粉料质量比例为10030。0026 高分子聚合物是水性聚氨酯乳液、丙烯酸乳液、丙烯酸酯乳液或VAE乳液中的一种。本实施例中使用丙烯酸乳液。0027 加强带2宽度为5mm2000mm,厚度为0.05mm10mm,加强筋4粗细为9旦尼尔90000旦尼尔。本实施例中使用加强带2宽度为50mm,厚度为8mm。0028 增强转移型界面片材。

10、厚度由加强带2或加强筋4控制为0.0612mm,长度为1m2000m,宽度为100mm2000mm。本实施例中使用加强带2控制厚度为0.5mm,长度为200m,宽度为100mm。0029 实施例20030 如图2所示,将实施例1中的加强带2替换为加强筋4。0031 脱模底衬材料1在聚氨酯发泡成型脱模后重复使用。0032 脱模底衬材料1起载体作用,有它才能够大面积成片;加强带2或加强筋4是本实用新型的骨架材料,不但能够抵抗应力变形而且能够控制本实用新型的厚度;由加强带2或加强筋4与界面剂4组成的界面片材是聚氨酯硬泡的界面改性材料,是聚氨酯与聚合物水泥砂浆粘接的媒介。0033 本实施例的一种增强转。

11、移型片材是硬泡聚氨酯发泡载体和界面改性材料,设计巧妙,成本低廉,通过加强带2或加强筋4被界面剂3材料贯穿浸渍涂覆在脱模底衬材料1上,干燥成型后,硬泡聚氨酯液体料浇铸其上,发泡完成后脱掉脱模底衬材料1形成聚氨酯说 明 书CN 202152493 UCN 202152492 U 3/3页5复合板材,界面片材与聚氨酯牢固的粘接到一起,这样就完成了片材转移,同时也改性了聚氨酯的界面特征,改善了其与聚合物砂浆的相容性,提高了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带2或加强筋4的使用解决了界面剂层厚度不可控制及在搬运过程中大面积脱离掉料的难题,也分解负担了在片材生产及连续线发泡过程中的纵向拉力,避免了脱模底衬材料1的应力变形,使得剥离后的脱模底衬材料1能够重复使用多次,大大降低了原料成本,提高了成品保温板材的市场竞争力。说 明 书CN 202152493 UCN 202152492 U 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5249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建筑物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