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59828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8.01CN202359828U*CN202359828U*(21)申请号 201120449868.1(22)申请日 2011.11.14E04G 21/16(2006.01)(73)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地址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泰然八路水松大厦17-19楼(72)发明人许航 刘晓斌 陆建新 范彩霞马捷(74)专利代理机构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代理人何青瓦(54) 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57)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包括支撑座,支撑。
2、座的顶部具有可用于支撑钢柱柱底边缘的支撑斜面。本实用新型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在翻身过程中,于起吊柱顶之前,可预先垫置于钢柱柱底边缘下方,辅助工具的放置方向是支撑斜面在柱顶往柱底的方向上由低向高倾斜,在起吊柱顶的过程中,挂钩在上升的同时还朝辅助工具的方向移动,这样,辅助工具可通过支撑斜面向钢柱施加朝向柱顶方向的水平推顶力,增加柱底的水平受力,从而可大幅度减少柱底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减小翻身过程中的瞬时动能,进而可避免塔身剧烈晃动,因此翻身过程安全。并且,上述翻身过程仅需一台塔吊即可完成,其施工成本较低。(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
3、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1/1页21.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具有可用于支撑钢柱柱底边缘的支撑斜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为斜面,于所述斜面上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作为所述支撑斜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为木方或木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由钢材制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底部、连接部及支承部;所述底部水平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底。
4、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底部;所述支承部倾斜设置,其底面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具有若干第一单元板,所述连接部具有若干第二单元板,所述第一单元板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平行排列;所述第二单元板竖直平行排列,其底端分别对应垂直连接于各第一单元板,并且各第二单元板的高度依次增大。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垂直延伸有一挡板。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顶面贴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作为所述支撑斜面。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359828 U1/3页。
5、3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背景技术0002 随着我国对建筑钢结构的大力推动和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造型新颖、体型巨大的钢结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钢柱截面都比较大。根据施工现场塔吊起重量对钢柱分段分节后,考虑到长途运输对构件长、宽、高等方向尺寸的限制,大型钢柱通常是侧放或倒放运至施工现场。钢柱吊装前,需要在现场进行钢柱翻身,使柱顶朝上后再将钢柱吊装就位。在钢柱翻身过程中,由于其重量大,作业存在安全风险。0003 目前,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实现钢柱翻身,一种方式是用一台塔吊对钢柱进行翻身,由于钢柱重量大,利用一台塔吊翻身过程中。
6、,塔吊逐渐将柱顶向上吊起,柱底会在水平方向上沿地面发生较大距离的滑动,由于柱底在水平方向上仅仅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其受力较小,因此上述翻身过程中出现瞬时动能过大,易造成塔身剧烈晃动,存在安全隐患。另一种方式是用两台塔吊对钢柱进行翻身,这种方式使用的塔吊数量较多,其现场施工成本较高。实用新型内容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其可辅助一台塔吊对钢柱进行翻身,并且钢柱翻身过程安全。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具有可用于支撑钢柱柱底边缘的支撑斜面。0006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顶面为斜面,于所。
7、述斜面上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作为所述支撑斜面。0007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板为木方或木板。0008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由钢材制成。0009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底部、连接部及支承部;所述底部水平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底端垂直连接于所述底部;所述支承部倾斜设置,其底面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顶端。0010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具有若干第一单元板,所述连接部具有若干第二单元板,所述第一单元板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平行排列;所述第二单元板竖直平行排列,其底端分别对应垂直连接于各第一单元板,并且各第二单元板的高度依次增大。0011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部的两端分别向上垂直延伸有一挡板。0012 进一步。
8、地,所述支撑部的顶面贴设有一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顶面作为所述支撑斜面。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在翻身过程中,于起吊柱顶之前,可预先垫置于钢柱柱底边缘下方,辅助工具的放置方向是支撑斜面在柱顶往柱底说 明 书CN 202359828 U2/3页4的方向上由低向高倾斜,在起吊柱顶的过程中,挂钩在上升的同时还朝辅助工具的方向移动,这样,辅助工具可通过支撑斜面向钢柱施加朝向柱顶方向的水平推顶力,增加柱底的水平受力,从而可大幅度减少柱底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减小翻身过程中的瞬时动能,进而可避免塔身剧烈晃动,因此翻身过程安全。并且,上述翻身过程仅需一台塔吊即可完成,其施工成。
9、本较低。附图说明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0015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应用于钢柱翻身过程时,钢柱翻身过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6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17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该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1主要包括支撑座11,支撑座11的顶部具有可用于支撑钢柱100柱底101边缘的支撑斜面12。0018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1可由钢材制成,其顶面为斜面。于斜面上设有。
10、一承载板13,承载板13由硬度较低的材料制成,优选木方或木板,以防止钢柱100柱底101磨损,承载板13的顶面作为所述支撑斜面12。0019 具体地,支撑座11包括底部111、连接部112及支承部113。底部111水平设置,连接部112的底端垂直连接于底部111,支承部113倾斜设置,其底面固定连接于连接部112的顶端。于支承部113的两端分别向上垂直延伸有一挡板1131,承载板13贴设于支撑部113上,并且其两端被挡板1131所挡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11由钢板焊接而成,其底部111具有若干第一单元板(图中未标示),连接部112具有若干第二单元板(图中未标示)。第一单元板在水平方向上间隔平。
11、行排列;第二单元板竖直平行排列,其底端分别对应垂直连接于各第一单元板,并且各第二单元板的高度依次增大。0020 请一同参阅图2,钢柱翻身时,用塔吊(图中未示出)将钢柱100整体吊离地面约1m后,人工将上述辅助工具1放至钢柱100柱底101下方,使支撑斜面12在柱顶102往柱底101的方向上由低向高倾斜(如图2a所示);然后,塔吊落钩,使柱底101边缘抵靠在辅助工具1的支撑斜面12上(如图2b所示);之后,在柱顶102进行四点绑扎,将钢柱100吊起,塔吊的挂钩200在上升的同时还朝辅助工具1的方向移动,待钢柱100底部边缘脱离支撑斜面12后(如图2c所示),人工将辅助工具1拿走,塔吊落钩,将钢柱。
12、100放至地面300即可(如图2d所示)。0021 上述钢柱翻身用辅助工具1在翻身过程中,于起吊柱顶102之前,可预先垫置于钢柱100柱底101边缘下方,在起吊柱顶102的过程中,辅助工具1可通过支撑斜面12向钢柱100施加朝向柱顶102方向的水平推顶力,增加柱底101的水平受力,从而可大幅度减少柱底101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量,减小翻身过程中的瞬时动能,进而可避免塔身剧烈晃动,因此翻身过程安全。并且,上述翻身过程仅需一台塔吊即可完成,其施工成本较低。0022 上述辅助工具1中支撑座11的结构样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说 明 书CN 202359828 U3/3页5理解,其也可以制成其他的结构样式,只要其顶部具有倾斜的支撑斜面12即可。002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202359828 U1/1页6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359828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