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防撞车挡.pdf

上传人:柴****2 文档编号:4045630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9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331729.9

申请日:

2011.09.06

公开号:

CN202202286U

公开日:

2012.04.25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E01F 15/14申请日:20110906授权公告日:20120425终止日期:20120906|||授权

IPC分类号:

E01F15/14

主分类号:

E01F15/14

申请人:

颜景纯; 周宏宇

发明人:

颜景纯; 周宏宇; 颜廷武; 郑军辉

地址: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爱国街11-2-10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代理人:

邢志宏;赵景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线路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防撞车挡,半环形的外壳一、二(4、10)内夹层中分别填装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外壳一、二(4、10)之间止口咬合连接,外壳横拉筋(5)用铆钉锁扣固定,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内侧的钢筋固定架(8)上360度均布固定围装数根竖直钢筋(7),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冲击力分解层(9),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上端分别止口咬合连接上盖一、二(1、12),移动式防撞车挡其安全性能极高,安装简便、省时省力、外形美观,本体和被保护电杆可重复使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电力设施及人身安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移动式防撞车挡,包括上盖一(1)、上盖二(12)、上盖拉筋(2)、钢筋固定架(8)、外壳横拉筋(5),其特征在于半环形的外壳一、二(4、10)内夹层中分别填装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外壳一、二(4、10)之间止口咬合连接,在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之间设多根外壳横拉筋(5),外壳横拉筋(5)用铆钉锁扣固定,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内侧的钢筋固定架(8)上360度均布固定围装数根竖直钢筋(7),竖直钢筋长度的三分之一固定在地下,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冲击力分解层(9),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上端分别止口咬合连接上盖一、二(1、12),上盖一、二(1、12)之间穿装上盖拉筋(2)用铆钉锁扣固定,组成一体的外壳一、二(4、10)和上盖一、二(1、12)的外表面上外衬反光膜(3)。

说明书

移动式防撞车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线路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防撞车挡。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严重,据统计,配网遭受汽车撞击电杆受损事故占外力破坏80%左右。近期各级政府为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加快城市道路修建、扩建,由于资金和其他因素,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道路改造中电力设施建设改造不同步,这样导致相当一部分电力电杆暴露在改造后道路中央,汽车撞击电杆事故经常发生,给电力设施安全供电及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目前的应急办法是将容易受汽车撞击的电杆打水泥墩,但此种方法工期长、费用高,而且是一次性使用,车辆撞击后也无法判断电杆本体是否受创伤。重车撞击后,由于水泥墩没有缓冲功效,也会造成电杆严重受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撞性能好,拆卸、安装方便的移动式防撞车挡。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式防撞车挡包括上盖一、上盖二、上盖拉筋、钢筋固定架、外壳横拉筋,其特点是半环形的外壳一、二内夹层中分别填装吸能缓冲层一、二,外壳一、二之间止口咬合连接,在外壳一、二和吸能缓冲层一、二之间设多根外壳横拉筋,外壳横拉筋用铆钉锁扣固定,吸能缓冲层一、二内侧的钢筋固定架上360度均布固定围装数根竖直钢筋,竖直钢筋长度的三分之一固定在地下,吸能缓冲层一、二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冲击力分解层,外壳一、二和吸能缓冲层一、二上端分别止口咬合连接上盖一、二,上盖一、二之间穿装上盖拉筋用铆钉锁扣固定,组成一体的外壳一、二和上盖一、二的外表面上外衬反光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式防撞车挡采用汽车保险杠材质,内附吸能高密度泡沫与缓冲沙子,具有吸能及防撞系数高功能,镶地式钢筋做整体支撑,安全有效,保证杆体不受外力损伤。其安全性能极高,安装简便、省时省力、外形美观,本体和被保护电杆可重复使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电力设施及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移动式防撞车挡结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局剖图。

图中,1-上盖一;2-上盖拉筋;3-反光膜;4-外壳一;5-外壳横拉筋;6-吸能缓冲层一;7-竖直钢筋;8-钢筋固定架;9-冲击力分解层;10-外壳二;11-吸能缓冲层二;12-上盖二;13-电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1、2,移动式防撞车挡半圆形SMC材质的外壳一、二4、10内夹层中分别填装高密度聚苯板制成的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外壳一、二4、10之间止口咬合连接,在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上设三道,每道两根外壳横拉筋5,外壳横拉筋5用铆钉锁扣固定。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内侧用钢筋固定架8在360度圆弧内均布固定围装十二根螺纹钢材质的竖直钢筋7,竖直钢筋7长度的三分之一固定在地下。电杆13穿装在外壳一、二4、10围装的圆筒中心,吸能缓冲层一、二6、11、竖直钢筋7、电杆13之间填 装砂子做冲击力分解层9,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上端分别止口咬合连接上盖一、二1、12,上盖一、二1、12之间穿装二根上盖拉筋2用铆钉锁扣固定,组成一体的外壳一、二4、10和上盖一、二1、12的外表面上外衬反光膜3,便于夜间识别。 

移动式防撞车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移动式防撞车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移动式防撞车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动式防撞车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式防撞车挡.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202286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4.25CN202202286U*CN202202286U*(21)申请号 201120331729.9(22)申请日 2011.09.06E01F 15/14(2006.01)(73)专利权人颜景纯地址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爱国街11-2-102号专利权人周宏宇(72)发明人颜景纯 周宏宇 颜廷武 郑军辉(74)专利代理机构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代理人邢志宏 赵景浦(54) 实用新型名称移动式防撞车挡(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线路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防撞车挡,半环形的外壳一、二(4。

2、、10)内夹层中分别填装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外壳一、二(4、10)之间止口咬合连接,外壳横拉筋(5)用铆钉锁扣固定,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内侧的钢筋固定架(8)上360度均布固定围装数根竖直钢筋(7),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冲击力分解层(9),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上端分别止口咬合连接上盖一、二(1、12),移动式防撞车挡其安全性能极高,安装简便、省时省力、外形美观,本体和被保护电杆可重复使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电力设施及人身安全。(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

3、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2 页CN 202202299 U 1/1页21.一种移动式防撞车挡,包括上盖一(1)、上盖二(12)、上盖拉筋(2)、钢筋固定架(8)、外壳横拉筋(5),其特征在于半环形的外壳一、二(4、10)内夹层中分别填装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外壳一、二(4、10)之间止口咬合连接,在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之间设多根外壳横拉筋(5),外壳横拉筋(5)用铆钉锁扣固定,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内侧的钢筋固定架(8)上360度均布固定围装数根竖直钢筋(7),竖直钢筋长度的三分之一固定在地下,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围成的空。

4、间内设有冲击力分解层(9),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上端分别止口咬合连接上盖一、二(1、12),上盖一、二(1、12)之间穿装上盖拉筋(2)用铆钉锁扣固定,组成一体的外壳一、二(4、10)和上盖一、二(1、12)的外表面上外衬反光膜(3)。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202286 UCN 202202299 U 1/2页3移动式防撞车挡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线路用具,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防撞车挡。背景技术0002 长期以来电力设施遭受外力破坏严重,据统计,配网遭受汽车撞击电杆受损事故占外力破坏80%左右。近期各级政府为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加快城市道路修建。

5、、扩建,由于资金和其他因素,城市道路建设和城市道路改造中电力设施建设改造不同步,这样导致相当一部分电力电杆暴露在改造后道路中央,汽车撞击电杆事故经常发生,给电力设施安全供电及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目前的应急办法是将容易受汽车撞击的电杆打水泥墩,但此种方法工期长、费用高,而且是一次性使用,车辆撞击后也无法判断电杆本体是否受创伤。重车撞击后,由于水泥墩没有缓冲功效,也会造成电杆严重受创。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防撞性能好,拆卸、安装方便的移动式防撞车挡。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移动式防撞车挡包括上盖一、上盖二、上盖拉筋、钢筋固定架、。

6、外壳横拉筋,其特点是半环形的外壳一、二内夹层中分别填装吸能缓冲层一、二,外壳一、二之间止口咬合连接,在外壳一、二和吸能缓冲层一、二之间设多根外壳横拉筋,外壳横拉筋用铆钉锁扣固定,吸能缓冲层一、二内侧的钢筋固定架上360度均布固定围装数根竖直钢筋,竖直钢筋长度的三分之一固定在地下,吸能缓冲层一、二围成的空间内设有冲击力分解层,外壳一、二和吸能缓冲层一、二上端分别止口咬合连接上盖一、二,上盖一、二之间穿装上盖拉筋用铆钉锁扣固定,组成一体的外壳一、二和上盖一、二的外表面上外衬反光膜。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移动式防撞车挡采用汽车保险杠材质,内附吸能高密度泡沫与缓冲沙子,具有吸能及防撞系数高。

7、功能,镶地式钢筋做整体支撑,安全有效,保证杆体不受外力损伤。其安全性能极高,安装简便、省时省力、外形美观,本体和被保护电杆可重复使用,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经济损失,确保电力设施及人身安全。附图说明0006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0007 图1是移动式防撞车挡结构主视剖视图。0008 图2是图1的俯视局剖图。0009 图中,1-上盖一;2-上盖拉筋;3-反光膜;4-外壳一;5-外壳横拉筋;6-吸能缓冲层一;7-竖直钢筋;8-钢筋固定架;9-冲击力分解层;10-外壳二;11-吸能缓冲层二;12-上盖二;13-电杆。说 明 书CN 202202286 UCN 202202299 U 2/2。

8、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0 实施例,参照附图1、2,移动式防撞车挡半圆形SMC材质的外壳一、二4、10内夹层中分别填装高密度聚苯板制成的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外壳一、二4、10之间止口咬合连接,在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上设三道,每道两根外壳横拉筋5,外壳横拉筋5用铆钉锁扣固定。吸能缓冲层一、二6、11内侧用钢筋固定架8在360度圆弧内均布固定围装十二根螺纹钢材质的竖直钢筋7,竖直钢筋7长度的三分之一固定在地下。电杆13穿装在外壳一、二4、10围装的圆筒中心,吸能缓冲层一、二6、11、竖直钢筋7、电杆13之间填 装砂子做冲击力分解层9,外壳一、二4、10和吸能缓冲层一、二6、11上端分别止口咬合连接上盖一、二1、12,上盖一、二1、12之间穿装二根上盖拉筋2用铆钉锁扣固定,组成一体的外壳一、二4、10和上盖一、二1、12的外表面上外衬反光膜3,便于夜间识别。 说 明 书CN 202202286 UCN 202202299 U 1/2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202286 UCN 202202299 U 2/2页6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202286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