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194507 U(45)授权公告日 2012.04.18CN202194507U*CN202194507U*(21)申请号 201120312703.X(22)申请日 2011.08.25E06B 3/42(2006.01)E06B 7/23(2006.01)E06B 3/54(2006.01)(73)专利权人刘清达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山东交通学院长清校区经济系(72)发明人刘清达(74)专利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代理人李桂存(54) 实用新型名称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包。
2、括位于驾驶室顶部的窗框、与窗框匹配的玻璃窗和位于窗框后方的电机,所述窗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导轨,玻璃窗左右两侧连接有嵌入导轨内并可沿导轨滑动的导向块,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与玻璃窗相连接的螺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减少了各部件的焊接点,并且连接部位位于驾驶室内,尽量减少了外界环境造成的破坏,延长了使用寿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2194510 U 1/1页21.一种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驾驶室顶部的窗框、与窗框。
3、匹配的玻璃窗和位于窗框后方的电机,所述窗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导轨,玻璃窗左右两侧连接有嵌入导轨内并可沿导轨滑动的导向块,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与玻璃窗相连接的螺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的边框上设置有密封胶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窗边缘包覆有金属框,所述玻璃窗后端的金属框连接在螺母顶部。权 利 要 求 书CN 202194507 UCN 202194510 U 1/2页3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背景技术0002 农用车一般采用外掀式天。
4、窗,它使用简单,成本较低,但缺陷很多,使用寿命也太短。其主要部件包括主梁,天窗盖,调整架。工作时松开调整螺丝,上推调整架,从而使天窗盖离开驾驶室车顶,像打开窗户一样。车辆行驶时风与天窗盖作用,发生方向的改变,从而进入驾驶室内,使驾驶室内换气,空气更新鲜,这样驾驶更安全。外掀式缺陷很多,使用寿命也太短。当打开时与驾驶室顶面形成了一个角度,这样无意间就增加了驾驶室的投影面积,使车辆与空气发生的摩擦力增大。就很容易使焊接处发生开焊和裂漆现象。如今农村经济迅速发展,机动车数量也快速增加。对天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发明内容0003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使用寿命长的农用车。
5、驾驶室新型天窗。0004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0005 本实用新型的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包括位于驾驶室顶部的窗框、与窗框匹配的玻璃窗和位于窗框后方的电机,所述窗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导轨,玻璃窗左右两侧连接有嵌入导轨内并可沿导轨滑动的导向块,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置有与玻璃窗相连接的螺母。0006 上述窗框的边框上设置有密封胶条。0007 上述玻璃窗边缘包覆有金属框,所述玻璃窗后端的金属框连接在螺母顶部。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9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较低,减少了各部件的焊接点,并且连接部位位于驾驶室内,尽量减少了外界环境造成的破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6、。0010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2 图中:1窗框,2玻璃窗,3导轨,4导向块,5电机,6螺杆,7螺母。具体实施方式0013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农用车驾驶室新型天窗,包括位于驾驶室顶部的窗框1、与窗框1匹配的玻璃窗2和位于窗框1后方的电机5,窗框1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导轨3,玻璃窗2左右两侧连接有嵌入导轨3内并可沿导轨3滑动的导向块4,电机5输出轴连接有螺杆6,螺杆6上设置有与玻璃窗2相连接的螺母7。窗框1的边框上设置有密封胶条。玻璃窗2边缘包覆有金属框,玻璃窗2后端的金属框连接在螺母7顶部。0014 工作原理为:当电机5输出轴转动,带动螺杆6转动,从而螺母。
7、7沿螺杆6向前移说 明 书CN 202194507 UCN 202194510 U 2/2页4动,从而推动玻璃窗2沿导轨3向前移动,从而实现了关闭天窗。打开天窗也是同样的道理。密封胶条可以将玻璃窗2边缘密封住防止进水。包覆金属框可以提高玻璃窗的强度,有效防止玻璃窗断裂。0015 上述实施例所述是用以具体说明本专利,文中虽通过特定的术语进行说明,但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熟悉此技术领域的人士可在了解本专利的精神与原则后对其进行变更或修改而达到等效目的,而此等效变更和修改,皆应涵盖于权利要求范围所界定范畴内。说 明 书CN 202194507 UCN 202194510 U 1/1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202194507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