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pdf

上传人:t**** 文档编号:4043559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20680905.5

申请日:

2010.12.17

公开号:

CN201952743U

公开日:

2011.08.31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

IPC分类号:

E01D22/00

主分类号:

E01D22/00

申请人:

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军; 周松国; 杨血烽; 王忠; 李淳; 傅婧

地址: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环城北路2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该装置包括2个以上的矩形框,矩形框由角钢或方钢焊接构成,宽度为90~120cm,高度为150~200cm;矩形框的一个侧边分别依顺序平行地固定在盖梁的一侧,相邻之间的距离为150~200cm;矩形框之间的底部和侧面均设有钢管横桥向地通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能提供给工作人员一个操作平台以进行支座更换、盖梁修复、表面清理、涂饰等行为,从而确保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消除了桥梁的安全隐患,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本装置成本极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以上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由角钢或方钢焊接构成,宽度为90~120cm,高度为150~200cm;所述矩形框中的一个侧边分别依顺序平行地固定在盖梁的一侧,相邻之间的距离为150~200cm;在所述矩形框之间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钢管横桥向地通长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侧边与盖梁侧面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底部钢管之间间距30~40cm,侧面钢管之间间距40~50cm。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内侧放置竹排。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外侧悬挂密目网。

说明书

说明书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中需要对盖梁上的支座更换、盖梁修复、表面清理、涂饰等行为时的操作平台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高架、立交桥梁的日益增多,而且交通车流量也越来越大,许多早期建设的桥梁的盖梁支座都已有发生损坏的现象,而且现在的盖梁顶面的垃圾也在日渐增多;有时,为了美观需要在局部地段将盖梁的表面进行涂饰美化,但现在由于许多桥梁都建设在繁华的大都市中心,地面的交通也极其繁忙,因此如果按常规搭设满堂脚手架操作平台来进行支座更换、盖梁修复、表面清理、涂饰等行为时,就将会对地面交通造成极大的影响,现阶段缺少一种简单方便的操作平台装置来进行这些项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包括2个以上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由角钢或方钢焊接构成,宽度为90~120cm,高度为150~200cm;所述矩形框中的一个侧边分别依顺序平行地固定在盖梁的一侧,相邻之间的距离为150~200cm;在所述矩形框之间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钢管横桥向地通长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内侧放置竹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侧边与盖梁侧面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底部钢管之间间距30~40cm,侧面钢管之间间距40~5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内侧放置竹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外侧悬挂密目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装置能提供给工作人员一个操作平台以进行支座更换、盖梁修复、表面清理、涂饰等行为,从而确保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消除了桥梁的安全隐患,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本装置成本极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纵桥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横桥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的具体实施例,针对的是一种预制梁板桥,该桥梁2下每间隔1米安装着板式橡胶支座3,根据桥梁2纵向工作区域的长度,可设置一定数量的矩形框4;安装时,先在盖梁1的侧面用冲击钻钻孔,孔的个数以及螺栓个数需满足操作平台装置的力学要求,并且用高强螺栓5将矩形框4的侧边与盖梁1侧面紧贴后固定;矩形框4可由角钢或方钢焊接构成,每个矩形框4的宽度在90~120cm之间,高度在150~200cm之间;每间隔150~200cm安装1个矩形框4,依顺序平行地安装,最后在矩形框4的底部、侧面采用钢管6横桥向地通长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工作区域;该区域的底部钢管6之间的间距为30~40cm,侧面钢管6之间的间距为40~50cm;在底部钢管6上铺设竹排7供工人走动,侧面钢管6内侧也布置有竹排7,共同围护成为一个不封顶的半挡护工作框架,作为工人修复或装饰桥梁工作时的操作平台装置;在该矩形框4的钢管6外侧还可以悬挂密目网8以作进一步的安全防护。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952743 U(45)授权公告日 2011.08.31CN201952743U*CN201952743U*(21)申请号 201020680905.5(22)申请日 2010.12.17E01D 22/00(2006.01)(73)专利权人杭州市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地址 310006 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环城北路292号(72)发明人陈军 周松国 杨血烽 王忠李淳 傅婧(54) 实用新型名称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57)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该装置包括2个以上的矩形框,矩形框由角钢或方钢焊接构成,宽度为90120cm,高度为1。

2、50200cm;矩形框的一个侧边分别依顺序平行地固定在盖梁的一侧,相邻之间的距离为150200cm;矩形框之间的底部和侧面均设有钢管横桥向地通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能提供给工作人员一个操作平台以进行支座更换、盖梁修复、表面清理、涂饰等行为,从而确保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消除了桥梁的安全隐患,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本装置成本极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CN 201952748 U 1/1页21.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2个以上的矩形框,所。

3、述矩形框由角钢或方钢焊接构成,宽度为90120cm,高度为150200cm;所述矩形框中的一个侧边分别依顺序平行地固定在盖梁的一侧,相邻之间的距离为150200cm;在所述矩形框之间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钢管横桥向地通长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侧边与盖梁侧面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底部钢管之间间距3040cm,侧面钢管之间间距405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内侧放置竹排。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悬固在。

4、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外侧悬挂密目网。权 利 要 求 书CN 201952743 UCN 201952748 U 1/2页3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中需要对盖梁上的支座更换、盖梁修复、表面清理、涂饰等行为时的操作平台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背景技术0002 随着城市高架、立交桥梁的日益增多,而且交通车流量也越来越大,许多早期建设的桥梁的盖梁支座都已有发生损坏的现象,而且现在的盖梁顶面的垃圾也在日渐增多;有时,为了美观需要在局部地段将盖梁的表面进行涂饰美化,但现在由于许多桥梁都建设在繁华的大都市中心,。

5、地面的交通也极其繁忙,因此如果按常规搭设满堂脚手架操作平台来进行支座更换、盖梁修复、表面清理、涂饰等行为时,就将会对地面交通造成极大的影响,现阶段缺少一种简单方便的操作平台装置来进行这些项的工作。发明内容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5 一种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包括2个以上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由角钢或方钢焊接构成,宽度为90120cm,高度为150200cm;所述矩形框中的一个侧边分别依顺序平行地固定在盖梁的一侧,相邻之间的距离为150200cm;在所述矩。

6、形框之间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钢管横桥向地通长连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内侧放置竹排。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侧边与盖梁侧面是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底部钢管之间间距3040cm,侧面钢管之间间距4050cm。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内侧放置竹排。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矩形框的钢管外侧悬挂密目网。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该装置能提供给工作人员一个操作平台以进行支座更换、盖梁修复、表面清理、涂饰等行为,从而确保桥梁结构的正常使用,消除了桥梁的。

7、安全隐患,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而且本装置成本极低,操作方便,安全可靠。附图说明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纵桥向结构示意图。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横桥向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201952743 UCN 201952748 U 2/2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0014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悬固在盖梁上的操作平台装置的具体实施例,针对的是一种预制梁板桥,该桥梁2下每间隔1米安装着板式橡胶支座3,根据桥梁2纵向工作区域的长度,可设置一定数量的矩形框4;安装时,先在盖梁1的侧面用冲击钻钻孔,孔的个数以及。

8、螺栓个数需满足操作平台装置的力学要求,并且用高强螺栓5将矩形框4的侧边与盖梁1侧面紧贴后固定;矩形框4可由角钢或方钢焊接构成,每个矩形框4的宽度在90120cm之间,高度在150200cm之间;每间隔150200cm安装1个矩形框4,依顺序平行地安装,最后在矩形框4的底部、侧面采用钢管6横桥向地通长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工作区域;该区域的底部钢管6之间的间距为3040cm,侧面钢管6之间的间距为4050cm;在底部钢管6上铺设竹排7供工人走动,侧面钢管6内侧也布置有竹排7,共同围护成为一个不封顶的半挡护工作框架,作为工人修复或装饰桥梁工作时的操作平台装置;在该矩形框4的钢管6外侧还可以悬挂密目网8以作进一步的安全防护。0015 最后,还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子,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201952743 UCN 201952748 U 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201952743 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