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pdf

上传人:li****8 文档编号:404235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2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604828.8

申请日:

2014.10.30

公开号:

CN104533720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3D 9/00申请公布日:20150422|||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03D 9/00申请日:20141030|||公开

IPC分类号:

F03D9/00

主分类号:

F03D9/00

申请人:

成都峰达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磊; 李海峰

地址: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肖家河环三巷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所述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配置有同向双风轮结构,通过反转箱装置的反向作用,最终实现双转子结构中转子线圈和转子磁极异向旋转发电,由于双风轮结构可以实现两次扫风,相比较于单风轮结构的一次性扫风,所述发电设备提高了风能的采集效率和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并降低可用最低风速,具有更广的应用场景。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包括塔杆(1),安装在塔杆(1)上端的发电机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轮结构(3)和第二风轮结构(4);
   所述第一风轮结构(3)包括第一风轮轮廓(3a),安装在第一风轮轮廓(3a)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风轮叶片(3b)和连接第一风轮轮廓(3a)的第一慢速转轴(3c);
   所述第二风轮结构(4)包括第二风轮轮廓(4a),安装在第二风轮轮廓(4a)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风轮叶片(4b)和连接第二风轮轮廓(4a)的第二慢速转轴(4c);
   所述发电机舱(2)包括第一齿轮箱(2a),第一快速转轴(2b),第一转子(2c),第二转子(2d),第二快速转轴(2e),反转轴(2g)和反转箱(5);
   所述第一慢速转轴(3c)连接第一齿轮箱(2a),第一齿轮箱(2a)连接第一快速转轴(2b),第一快速转轴(2b)连接第一转子(2c);
   所述第二慢速转轴(4c)连接反转箱(5),反转箱(5)连接反转轴(2g),反转轴(2g)连接第二齿轮箱(2f),第二齿轮箱(2f)连接第二快速转轴(2e),第二快速转轴(2e)连接第二转子(2d);
   第一风轮叶片(3b)和第二风轮叶片(4b)均为线性扭曲叶片,第一风轮叶片(3b)的扭曲旋转方向与第二风轮叶片(4b)的扭曲旋转方向相同。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转子(2c)为转子线圈,第二转子(2d)为转子磁极;
   或者,所述第一转子(2c)为转子磁极,第二转子(2d)为转子线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反转箱(5)包括第一蜗杆(5a),蜗轮(5b)和第二蜗杆(5c);
   所述蜗轮(5b)一侧的轮齿与第一蜗杆(5a)的螺纹齿配合,蜗轮(5b)另一侧的轮齿与第二蜗杆(5c)的螺纹齿配合;
   第一蜗杆(5a)与第二慢速转轴(4c)连接,第二蜗杆(5c)与反转轴(2g)连接,第一蜗杆(5a)与蜗轮(5b)的轴线夹角为90度,第二蜗杆(5a)与蜗轮(5b)的轴线夹角为90度,第一蜗杆(5a)的螺纹齿旋转方向与第二蜗杆(5c)的螺纹齿旋转方向相反。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蜗杆(5a)为左旋蜗杆,第二蜗杆(5c)为右旋蜗杆;
   或者,第一蜗杆(5a)为右旋蜗杆,第二蜗杆(5c)为左旋蜗杆。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蜗杆(5a)的螺纹升角大于30度且不大于60度;
   或者,第二蜗杆(5c)的螺纹升角大于30度且不大于60度。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轮结构(3)包括2至4个第一风轮叶片(3b);
   和/或,第二风轮结构(4)包括2至4个第二风轮叶片(4b)。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轮叶片(3b)的扭曲旋转角度大于0度且不大于60度;
   和/或,第二风轮叶片(4b)的扭曲旋转角度大于0度且不大于60度。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第一风轮叶片(3b)的长度为塔台(1)高度的0.6至0.7倍;
   和/或,所述第二风轮叶片(4b)的长度为塔台(1)高度的0.6至0.7倍。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风轮叶片(3b)与第二风轮叶片(4b)的水平间距为第一风轮叶片(3b)长度的0.05至0.24倍。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是一种把气体流动的动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其工作原理是利 用气体流动的风力驱动风轮叶片旋转,再利用增速装置提升旋转速度,驱动发电 机发电。根据目前的风力发电技术,即使风速只有每秒3米的微风也可以用于风 力发电,应用场景广泛。同时由于风能为可再生能源,并且风力发电不会造成辐 射或空气污染,因此风力发电成为当今能源行业的新宠儿。
现有风力发电机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其中水平 轴风力发电机的基本结构为塔台,发电机舱和风轮结构,所述发电机舱多为单转 子和单定子发电机,通过单风轮驱动单转子线圈或单转子磁极发电。由于现有装 置的单风轮结构只能对风进行一次性扫风,风能转换电能的效率只有20~30%, 可用最低风速3米/秒,有必要近一步提高转换效率,并降低可用最低风速。
针对上述目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需要提供一种 新型的水平轴风力发电设备,能够有效的提升风能转换电能的效率,并且可以降 低可用最低风速,具有更广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目前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的转换效率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可以有效的提升风能转换电能的效率,并且可以降低 可用最低风速,从而具有更广的应用场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包括塔杆, 安装在塔杆上端的发电机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轮结构和第二风轮结 构;所述第一风轮结构包括第一风轮轮廓,安装在第一风轮轮廓上的至少一个第 一风轮叶片和连接第一风轮轮廓的第一慢速转轴;所述第二风轮结构包括第二风 轮轮廓,安装在第二风轮轮廓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风轮叶片和连接第二风轮轮廓的 第二慢速转轴;所述发电机舱包括第一齿轮箱,第一快速转轴,第一转子,第二 转子,第二快速转轴,反转轴和反转箱;所述第一慢速转轴连接第一齿轮箱,第 一齿轮箱连接第一快速转轴,第一快速转轴连接第一转子;所述第二慢速转轴连 接反转箱,反转箱连接反转轴,反转轴连接第二齿轮箱,第二齿轮箱连接第二快 速转轴,第二快速转轴连接第二转子;第一风轮叶片和第二风轮叶片均为线性扭 曲叶片,第一风轮叶片的扭曲旋转方向与第二风轮叶片的扭曲旋转方向相同。所 述发电设备配置有双风轮结构和双转子结构,第二风轮结构可以采集经过第一风 轮结构且未必被第一风轮结构采集的风能,实现第二次扫风,提高风能采集效率。 同时两个风轮结构分别驱动双转子结构中的转子线圈和转子磁极,虽然两个风轮 结构在同向风作用下其旋转方向相同,但是由于第二风轮结构通过一个反转箱装 置间接连接于第二转子,经过反转箱装置的反向作用最终使得转子线圈和转子磁 极异向旋转,从而可以合成两个风轮结构采集的风能,并转化为电能形式输出, 提高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由于转子线圈和转子磁极异向旋转,同等风力下 的两个转子的相对转速可提升近一倍,所述发电设备还助于降低可用最低风速。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子为转子线圈,第二转子为转子磁极;或者,所述 第一转子为转子磁极,第二转子为转子线圈。
具体的,所述反转箱包括第一蜗杆,蜗轮和第二蜗杆;所述蜗轮一侧的 轮齿与第一蜗杆的螺纹齿配合,蜗轮另一侧的轮齿与第二蜗杆的螺纹齿配合;第 一蜗杆与第二慢速转轴连接,第二蜗杆与反转轴连接,第一蜗杆与蜗轮的轴线夹 角为90度,第二蜗杆与蜗轮的轴线夹角为90度,第一蜗杆的螺纹齿旋转方向与 第二蜗杆的螺纹齿旋转方向相反。第一蜗杆为左旋蜗杆,第二蜗杆为右旋蜗杆; 或者,第一蜗杆为右旋蜗杆,第二蜗杆为左旋蜗杆。所述反转箱通过蜗杆和蜗轮 的配合,使反转轴的旋转方向与第二慢速轴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驱动第二转子, 实现转子线圈和转子磁极的异向旋转。
具体的,第一风轮结构包括2至4个第一风轮叶片;和/或,第二风轮结 构包括2至4个第二风轮叶片。
综上,采用本发明所述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配置有同向双风轮 结构和双转子结构,通过反转箱装置的反向作用,最终实现双转子结构中转子线 圈和转子磁极异向旋转发电,由于双风轮结构可以实现两次扫风,相比较于单风 轮结构的一次性扫风,所述发电设备提高了风能的采集效率和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并降低可用最低风速,具有更广的应用场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 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的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的正面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中发电机舱的内部结 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中反转箱的结构示意 图。
上述附图中:1、塔杆  2、发电机舱  2a、第一齿轮箱  2b、第一快速 转轴  2c、第一转子  2d、第二转子  2e、第二快速转轴  2f、第二齿轮箱  2g、 反转轴  3、第一风轮结构  3a、第一风轮轮廓  3b、第一风轮叶片  3c、第 一慢速转轴  4、第二风轮结构  4a、第二风轮轮廓  4b、第二风轮叶片  4c、第 二慢速转轴  5、反装箱  5a、第一蜗杆  5b、蜗轮  5c、第二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同向双风轮 发电设备。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 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本文中描述的各种技术可以用于但不限于风力发电领域,还可以用于其 它诸如水力发电、潮汐发电等类似领域。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 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 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或/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 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或/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 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的侧面图, 图2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的正面图,图3示出了本实施例 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中发电机舱的内部结构图,图4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 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中反转箱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包括 塔杆1,安装在塔杆1上端的发电机舱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风轮结构 3和第二风轮结构4;所述第一风轮结构3包括第一风轮轮廓3a,安装在第一风 轮轮廓3a上的至少一个第一风轮叶片3b和连接第一风轮轮廓3a的第一慢速转 轴3c;所述第二风轮结构4包括第二风轮轮廓4a,安装在第二风轮轮廓4a上的 至少一个第二风轮叶片4b和连接第二风轮轮廓4a的第二慢速转轴4c;所述发 电机舱2包括第一齿轮箱2a,第一快速转轴2b,第一转子2c,第二转子2d,第 二快速转轴2e,反转轴2g和反转箱5;所述第一慢速转轴3c连接第一齿轮箱 2a,第一齿轮箱2a连接第一快速转轴2b,第一快速转轴2b连接第一转子2c; 所述第二慢速转轴4c连接反转箱5,反转箱5连接反转轴2g,反转轴2g连接第 二齿轮箱2f,第二齿轮箱2f连接第二快速转轴2e,第二快速转轴2e连接第二 转子2d;第一风轮叶片3b和第二风轮叶片4b均为线性扭曲叶片,第一风轮叶 片3b的扭曲旋转方向与第二风轮叶片4b的扭曲旋转方向相同。所述发电设备配 置有双风轮结构和双转子结构,第二风轮结构4可以采集经过第一风轮结构3且 未必被第一风轮结构3采集的风能,实现第二次扫风,提高风能采集效率。同时 两个风轮结构分别驱动双转子结构中转子线圈和转子磁极,虽然两个风轮结构在 同向风作用下其旋转方向相同,但是由于第二风轮结构4通过一个反转箱装置间 接连接于第二转子2d,经过反转箱装置的反向作用最终使得转子线圈和转子磁 极异向旋转,例如在第一风轮结构3和第二风轮结构4均为顺时针旋转时,反装 箱5可使反转轴2g逆时针旋转,最后通过动能传递实现第一转子2c顺时针旋转, 第二转子2d逆时针旋转,从而可以合成两个风轮结构采集的风能,并转化为电 能形式输出,提高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由于转子线圈和转子磁极异向旋转, 同等风力下的两个转子的相对转速可提升近一倍,所述发电设备还助于降低可用 最低风速。此外,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齿轮箱2a和第二齿轮箱2f用于提高旋转速 度,利于将风能转换为电能。
具体的,所述第一转子2c为转子线圈,第二转子2d为转子磁极;或者, 所述第一转子2c为转子磁极,第二转子2d为转子线圈。第一转子2c和第二转 子互为线圈和磁极结构,线圈切割磁极产生的磁感线,从而将动能转化为电能, 是发电机的核心部件,作为优化的,在实施例中,第一转子2c为转子线圈,第 二转子2d为转子磁极。
具体的,所述反转箱5包括第一蜗杆5a,蜗轮5b和第二蜗杆5c;所述 蜗轮5b一侧的轮齿与第一蜗杆5a的螺纹齿配合,蜗轮5b另一侧的轮齿与第二 蜗杆5c的螺纹齿配合;第一蜗杆5a与第二慢速转轴4c连接,第二蜗杆5c与反 转轴2g连接,第一蜗杆5a与蜗轮5b的轴线夹角为90度,第二蜗杆5a与蜗轮 5b的轴线夹角为90度,第一蜗杆5a的螺纹齿旋转方向与第二蜗杆5c的螺纹齿 旋转方向相反。所述反转箱5通过蜗杆和蜗轮的配合,使反转轴2g的旋转方向 与第二慢速轴4c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驱动第二转子2d,实现转子线圈和转子 磁极的异向旋转。进一步具体的,所述第一蜗杆5a为左旋蜗杆,第二蜗杆5c为 右旋蜗杆;或者,第一蜗杆5a为右旋蜗杆,第二蜗杆5c为左旋蜗杆。第一蜗杆 5a的螺纹升角大于30度且不大于60度;或者,第二蜗杆5c的螺纹升角大于30 度且不大于60度。如图4所示的蜗杆和蜗轮配合结构,所述第一蜗杆5a为左旋 蜗杆,第二蜗杆5c为右旋蜗杆。当第二慢速转轴4c左向旋转时,第一蜗杆5a 左旋并通过与蜗轮的螺纹齿配合作用驱动蜗轮5b顺时针旋转,蜗轮5b同样通过 与第二蜗杆5c的螺纹齿配合作用驱动第二蜗杆5c右旋,最终实现反向旋转并输 出给反转轴2g。此外,通过改变第一蜗杆5a和第二蜗杆5c的螺纹升角大小可 以提高或降低反转轴2g的反向旋转速度,作为优化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蜗杆 5a和第二蜗杆5c的螺纹升角均为45度,第二慢速转轴4c和反转轴2g的旋转 方向相反,但旋转速度相同。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轮结构3包括2至4个第一风轮叶片3b;和/或, 第二风轮结构4包括2至4个第二风轮叶片4b。所述第一风轮结构3的叶片数 目与第二风轮结构4的叶片数目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优化的,在本实施 例中,第一风轮结构3包括3个第一风轮叶片3b,第二风轮结构4包括3个第二 风轮叶片。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轮叶片3b的扭曲旋转角度大于0度且不大于60度; 和/或,第二风轮叶片4b的扭曲旋转角度大于0度且不大于60度。所述风轮叶 片设置合适的扭曲旋转角度,有助于充分利用风的流动性,最大化的采集风能, 提高风轮结构的旋转速度,所述第一风轮叶片3b的扭曲旋转角度与第二风轮叶 片4b的扭曲旋转角度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作为优化的,本实施例中, 第一风轮叶片3b的扭曲旋转角度为30度,第二风轮叶片4b的扭曲旋转角度也 为30度。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轮叶片3b的长度为塔台1高度的0.6至0.7倍; 和/或,所述第二风轮叶片4b的长度为塔台1高度的0.6至0.7倍。所述第一风 轮叶片3b和第二风轮叶片4b的长度越长,扫风面积越大,但是由于叶片质量的 增大将会影响风轮结构旋转速度的提高,故而风轮的叶片需要具有合适的长度, 此外,第一风轮叶片3b的长度与第二风轮叶片3b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优化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轮叶片3b的长度和第二风轮叶片3b的长 度均为塔台1高度的0.62倍。
具体的,所述第一风轮叶片3b与第二风轮叶片4b的水平间距为第一风 轮叶片3b长度的0.05至0.24倍。由于第一风轮叶片3b扫风后会改变风的流向, 从而影响第二风轮叶片4b的第二次扫风效果,因此设置合适的风轮叶片的水平 间距,将有助于确保第二风轮叶片4b采集风能的效率,作为优化的,本实施例 中,所述第一风轮叶片3b与第二风轮叶片4b的水平间距为第一风轮叶片3b长 度的0.09倍。
上述提供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配置有同向双风轮结构和双转子结构, 通过反转箱装置的反向作用,最终实现双转子结构中转子线圈和转子磁极异向旋 转发电,由于双风轮结构可以实现两次扫风,相比较于单风轮结构的一次性扫风, 所述发电设备提高了风能的采集效率和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并降低可用最低风速, 具有更广的应用场景。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 发明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 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 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所述同向双风轮发电设备,配置有同向双风轮结构,通过反转箱装置的反向作用,最终实现双转子结构中转子线圈和转子磁极异向旋转发电,由于双风轮结构可以实现两次扫风,相比较于单风轮结构的一次性扫风,所述发电设备提高了风能的采集效率和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并降低可用最低风速,具有更广的应用场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液力机械或液力发动机;风力、弹力或重力发动机;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产生机械动力或反推力的发动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