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显示器.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4041577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0.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10448.2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号:

CN104536179A

公开日:

2015.04.22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2F 1/1333申请日:20141128|||公开

IPC分类号:

G02F1/1333; H01L27/32

主分类号:

G02F1/1333

申请人: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小玲

地址:

518132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塘明大道9—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44265

代理人:

林才桂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器,该平板显示器包括非透明显示区域(1)、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外围的透明显示区域(3)、及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下方的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均被一透明基板(9)覆盖;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及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的下方设有黑色吸光部件(7)。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器,采用透明显示区域与非透明显示区域共同显示,有效增大显示面积,并将环境感应器件设于透明显示区域下方,通过在环境感应器件下方设置黑色吸光部件,使其隐藏于显示器内部,使显示器的外形美观,提高显示器的整体美感。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透明显示区域(1)、位于所述 非透明显示区域(1)外围的透明显示区域(3)、及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 下方的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 均被一透明基板(9)覆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件 (5)下方设有黑色吸光部件(7)。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吸光部件(7) 为黑色胶带。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 通过应用透明材料来实现透明显示。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平板显示器为OLED, 其基板采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TFT阵列采用透明的氧化物材料来形成线路图 层、平坦层与绝缘层采用透明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阳极采用透明的ITO、阴极 采用ITO/Ag/ITO薄膜,来实现透明显示。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平板显示器为LCD, 其采用透明的TFT、偏光片、与导光板,来实现透明显示。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 通过采用间隔子像素、或减小线路宽度与膜厚的方式,增大透光率,实现透明 显示。

8.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 与透明显示区域(3)具有相同的像素阵列,实现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与 透明显示区域(3)的连续显示。

9.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 与透明显示区域(3)具有不同的像素阵列,并采用相应的讯号供应器,实现 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的连续显示。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显示器,其特征在于,显示画面时,所述非 透明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共同进行显示;不显示画面时,数个 环境感应器件(5)能够正常工作;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包括摄像头、 感应器、及触控键。

说明书

说明书平板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显示器。
背景技术
在显示技术领域,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与有机发 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平板显示器已经逐 步取代CRT显示器,广泛的应用于液晶电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 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现有市场上的LCD液晶显示器大部分为背光型液晶显示器,其包括壳体、 设于壳体内的液晶面板及设于壳体内的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液晶面 板本身并不发光,需要由背光模组提供光源,再经液晶面板将背光模组的光 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从而正常显示影像。背光模组依照光源入射位置的不 同分成侧入式背光模组与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是将发光光源(例 如阴极萤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设置在液晶面板后方,直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 板。而侧入式背光模组是将背光源LED灯条(Light bar)设于液晶面板侧后方 的背板边缘处,LED灯条发出的光线从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一 侧的入光面进入导光板,经反射和扩散后从导光板出光面射出,再经由光学 膜片组,以形成面光源提供给液晶面板。
相比于LCD液晶显示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自发光、驱 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近180°视角、使 用温度范围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 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装置。
OLED按照驱动类型可分为无源OLED(PMOLED)和有源 OLED(AMOLED)。其中,AMOLED通常是由低温多晶硅(Low Temperature  Poly-Silicon,LTPS)驱动背板和电激发光层组成自发光组件。
如图1、图2所示,以手机显示器为例,不论是LCD还是OLED,一般 传统的平板显示器具有非透明显示区域100及位于非透明显示区域100外围的 非显示区域300,该非显示区域300完全不透光,手机的摄像头、触控键等需 要与外界环境感应的环境感应器件500均设于非显示区域300内。也就是说, 一般传统显示器的有效显示面积仅限于非透明显示区域100,在应用过程中, 其显示尺寸受到很大的限制。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透明显示器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科技时尚。但透明 显示器也存在一些问题,仍以手机为例,由于电池、麦克风和micro SD卡槽 等部件还无法实现透明化,直接影响了显示器的显示尺寸和外形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器,采用透明显示区域与非透明显 示区域共同显示,有效增大显示面积,并将环境感应器件设于透明显示区域 下方,通过在环境感应器件下方设置黑色吸光部件,使其隐藏于显示器内部, 使显示器的外形美观,提高显示器的整体美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器,包括非透明显示区域、位 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两侧的透明显示区域、及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下方的 数个环境感应器件;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与透明显示区域均被一透明基板覆 盖。
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件下方设有黑色吸光部件。
所述黑色吸光部件为黑色胶带。
该平板显示器为OLED,其基板采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TFT阵列采用透 明的氧化物材料来形成线路图层、平坦层与绝缘层采用透明的有机物和无机 物、阳极采用透明的ITO、阴极采用ITO/Ag/ITO薄膜,来实现透明显示。
该平板显示器为LCD,其采用透明的TFT、偏光片、与导光板,来实现透 明显示。
所述透明显示区域通过采用间隔子像素、或减小线路宽度与膜厚的方式, 增大透光率,实现透明显示。
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与透明显示区域具有相同的像素阵列,实现所述非透 明显示区域与透明显示区域的连续显示。
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与透明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像素阵列,并采用相应的 讯号供应器,实现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与透明显示区域的连续显示。
显示画面时,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与透明显示区域共同进行显示;不显 示画面时,数个环境感应器件能够正常工作;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件包括摄 像头、感应器、及触控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平板显示 器,采用透明显示区域与非透明显示区域共同显示,有效增大显示面积,并 将环境感应器件设于透明显示区域下方,通过在环境感应器件下方设置黑色 吸光部件,使其隐藏于显示器内部,使显示器的外形美观,提高显示器的整 体美感。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 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 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一般传统平板显示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对应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平板显示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对应图3中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其效果,以下结合本发明的 优选实施例及其附图进行详细描述。
请同时参阅图3、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器,包括非透明显示区域 1、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外围的透明显示区域3、及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 域3下方的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均被一 透明基板9覆盖。该平板显示器可以为OLED,也可以为LCD。
具体的,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包括摄像头、感应器、及触控键等需要 与外界环境感应的器件。
在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的下方设有黑色吸光部件7,所述黑色吸光部件 7具有吸光、遮光的作用。优选的,所述黑色吸光部件7为黑色胶带。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可以通过应用透明材料来实现透明显示。 以OLED为例,其基板采用透明的玻璃或塑料;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阵列采用透明的氧化物材料,如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来形成线路图层;平坦层与绝缘层采用透明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如氧 化硅;阳极采用透明的ITO,阴极采用厚度较薄的氧化铟锡/银/氧化铟锡 (ITO/Ag/ITO)薄膜;而OLED中的有机发光层通常都是透明的,将上述各层 应用透明材料,即可实现透明显示。以LCD为例,可采用透明的TFT、偏光片、 与导光板,来实现透明显示。
通过应用透明材料来实现透明显示的情况下,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与透 明显示区域3可具有相同的像素阵列,实现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 域3的连续显示。
不论是OLED还是LCD,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还可以通过对像素结构的设 计,例如采用间隔子像素的方式,设置每一排或每一列的子像素之间间隔一定 的距离,减少单位面积内的子像素个数,从而使像素密度降低;或通过减小线 路宽度与膜厚的方式,增大透光率,实现透明显示。此种情况下,所述非透明 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具有不同的像素阵列,并采用相应的讯号供应器, 如采用不同引脚(pin)数的覆晶薄膜(Chip On FPC,COF),实现所述非透 明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的连续显示。当显示画面时,所述非透明显示区 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共同进行显示,实现增大显示区域面积的目的;当不显示 画面时,由于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上方的透明显示区域3及透明基板9均是透明 的,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能够正常工作,又由于设于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 件5下方的黑色吸光部件7吸收透过透明显示区域3的光,使得从显示器外部看 不到所述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即实现了将环境感应器件5隐藏于显示器内部, 从而能够使显示器的外形美观,提高显示器的整体美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平板显示器,采用透明显示区域与非透明显示 区域共同显示,有效增大显示面积,并将环境感应器件设于透明显示区域下 方,通过在环境感应器件下方设置黑色吸光部件,使其隐藏于显示器内部, 使显示器的外形美观,提高显示器的整体美感。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 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 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平板显示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平板显示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平板显示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板显示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板显示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板显示器,该平板显示器包括非透明显示区域(1)、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外围的透明显示区域(3)、及设于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下方的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所述非透明显示区域(1)与透明显示区域(3)均被一透明基板(9)覆盖;所述透明显示区域(3)及数个环境感应器件(5)的下方设有黑色吸光部件(7)。本发明的平板显示器,采用透明显示区域与非透明显示区域共同显示,有效增大显示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光学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