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pdf

上传人:1520****312 文档编号:404146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750.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59119.0

申请日:

2013.10.07

公开号:

CN104517709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1F 27/28申请日:20131007|||公开

IPC分类号:

H01F27/28; H01F27/29; H01F27/02; H01F27/30; H01F41/04

主分类号:

H01F27/28

申请人:

南京博兰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明

地址:

210042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玄武大道699-8号研发一区7栋4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绕组结构,包括筒管、导电片,筒管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导电片卡设于筒管上,导电片的下端延伸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相邻的两导电片之间形成绕线槽,绕线槽之间相互连通。本发明绕组结构的绕线槽用于绕放铜线,绕线圈槽相互连通,使铜线排列规则,提高了铜线的利用率,且铜线间电位差较少,且绕线过程简单,制作方便,易于生产。另,本发明还提供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组件以及变压器。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管、导电片,所述筒管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所述导电片卡设于所述筒管上,所述导电片呈环状,所述导电片的下端开设有开口,所述筒管对应所述开口处凸设有筒管突条,所述筒管突条卡设于所述开口内,相邻的两所述导电片之间形成绕线槽,相邻的两绕线槽通过所述导电片的开口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的下端延伸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与所述开口相对的一端凸设有曲边突起。

4.  一种变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绕组结构,所述外壳具有用于让绕线绕入的绕线通孔,所述外壳固套于所述绕组结构上,所述外壳的两端具有安装孔,所述筒管的两端自由旋转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形状对称的两子壳,所述子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导电片的曲边突起分别开有凹槽,所述子壳的两端对应所述筒管的外轮廓分别开有弧形凹口,两所述子壳套盖于所述绕组结构上并合拢固定连接,两凹槽互相接合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形成容纳导电片的容纳区域,两所述弧形凹口互相接合形成所述安装孔,两所述安装孔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筒管的容纳区域,所述绕组结构可在所述外壳内自由转动,所述绕线通孔设于所述子壳对应所述容纳区域处。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变压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结构还包括扣环,所述扣环卡设于所述筒管和所述安装孔之间,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凹陷有与所述扣环配合的配合槽,所述筒管上设有与所述扣环配合的凹槽。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扣环呈C形。

8.  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4-7所述变压器组件制作变压器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所述筒管的所述绕线通孔穿入绕线;
步骤二转动所述绕组结构,使所述绕线缠绕于所述绕组结构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制作变压器线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三绕线经所述导电片的下端开口,从所述绕线槽绕至相邻的另一个绕线槽内。

10.  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线、铁芯以及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绕组结构,所述绕线缠绕于所述绕线槽内,所述铁芯插设于所述通道内。

说明书

说明书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广泛运用于各电子装置中,利用电磁互感应原理,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一般变压器由铁芯或磁芯和线圈组成,线圈有两个以上的绕组,其中接电源的绕组叫初级线圈,其余的绕组叫次级线圈。当初级线圈中通有交流电时,铁芯或磁芯中便产生交流磁通,使次级线圈中感应出电压或电流。
目前已知的变压器包括有:绕线轴,缠绕于绕线轴上的线圈,穿过绕线轴轴心的铁心组,容置绕线架的壳体所构成,而缠绕于绕线轴上的线圈可分为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通常技术中由于变压器副边电流较大,会使用导电片(例如铜片)作为线圈。在已知变压器中在绕线架上通过导电片将绕线架分隔为多个绕线槽,并在绕线槽中绕制初级线圈,这样使得不同的绕线槽中线圈会有不同的规则方式排列,造成铜线间电位差较大,且绕线过程复杂,制作不便,不利于量产。另外有的绕线槽设计过于狭窄,致使铜线只能在一个平面上叠加绕制,造成浪费,以及损失功效。
针对以上状况,亟待一种能使铜线排列规则,绕线操作简单的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使铜线排列规则,绕线操作简单的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及变压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绕组结构,包括筒管、导电片,筒管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导电片卡设于筒管上,导电片的下端开设有开口,筒管对应导电片的开口处凸设有筒管突条,筒管突条卡设于导电片的开口内,相邻的两所述导电片之间形成绕线槽,相邻的两绕线槽通过导电片的开口连通。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电片与其开口相对的一端凸设有曲边突起。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导电片的下端延伸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压器组件,包括外壳及上述绕组结构,外壳具有用于让绕线绕入的绕线通孔,外壳套设于所述绕组结构上,外壳的两端具有安装孔,筒管的两端自由旋转地插设于所述安装孔内。
所述外壳包括形状对称的两子壳,所述子壳的内壁对应所述对应所述导电片的曲边突起分别开有凹槽,所述子壳的两端对应所述筒管的外轮廓分别开有弧形凹口,两所述子壳套盖于所述绕组结构上并合拢固定连接,两弧形凹槽互相接合形成环形凹槽,所述绕组结构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自由转动,两所述弧形凹口互相接合形成所述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侧凹陷有与所述扣环配合的配合槽,两所述安装孔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绕组结构的容纳区域,所述绕线通孔设于所述子壳对应所述容纳区域处。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绕组结构还包括扣环,其卡设于筒管和安装孔之间,安装孔的内侧和筒管上均凹陷有与所述扣环配合的配合槽。
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扣环呈C形。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变压器组件制作变压器线圈的方法:
步骤一从所述筒管的所述绕线通孔穿入绕线;
步骤二转动所述绕组结构,使所述绕线缠绕于所述绕组结构上。
上述制作变压器线圈的方法,步骤二还包括步骤三绕线经所述导电片的下端开口,从所述绕线槽绕至相邻的另一个绕线槽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变压器,包括绕线、铁芯以及上述的绕组结构,绕线缠绕于绕线槽内,铁芯插设于筒管的通道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绕组结构的导电片均匀的卡设于所述筒管的导电片区域内,绕线槽宽度足够,使铜线在不同平面上叠加绕制,提高了铜线的利用率,减少功效损失;除此之外,相邻导电片形成绕线圈槽,铜线绕制在绕线槽中,并通过导电片的开口,从一个绕线槽绕至相邻的绕线槽,使铜线排列规则,铜线间电位差较少,且绕线过程简单,制作方便,易于生产。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变压器组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变压器组件的分解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绕组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变压器组件绕线完毕后的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变压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变压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7为本发明变压器第二实施例插设于电路板上的状态图。
图8为本发明变压器第二实施套上稳固件后插设于电路板上的状态图。
图9为本发明使用变压器组件绕制变压器的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变压器1000包括绕组结构10、绕线200以及铁芯300。所述变压器组件包括绕组结构10以及外壳20。
参考图1和图2,所述绕组结构10包括筒管11、导电片12。所述筒管11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111,所述筒管11的两端之间形成导电片区域113,所述导电片区域113的下端凸设有筒管突条114。所述导电片12呈环状,所述导电片12的下端开设有开口121,所述导电片12对应所述开口121的两侧还可以设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122。所述导电片12与所述开口121相对的一端凸设有曲边突起122。所述导电片12卡设于所述筒管11上的所述导电片区域113内,所述筒管突条114卡设于所述开口121内,使筒管11转动时带动导电片12转动。相邻的两所述导电片12之间形成绕线槽123,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12的个数为3个,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导电片12的个数,本实施例中导电片形成两所述绕线槽123。
参考图1、图2以及图4,所述外壳20包括形状对称的两子壳21。所述子壳21的内壁对应所述曲边突起122开有弧形凹槽211,所述子壳21的两端分别开有弧形凹口212,两所述子壳21套盖于所述一绕组结构10上并合拢固定连接,其中也可为多个绕组结构10串联,两弧形凹槽211互相接合形成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对应于导电片12的外轮廓,固定导电片12的位置,所述绕组结构10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自由转动。两所述弧形凹口212互相接合形成与所述筒管11的两端形状匹配的安装孔213。所述筒管11的两端自由旋转的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13内。两所述安装孔213之间形成容纳所述绕组结构40的容纳区域22,所述子壳21对应所述容纳区域22处开有绕线通孔221。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20呈圆柱状。
请再参考图2和图3,本发明的外壳的安装孔213和所述筒管11之间设置有扣环13,所述安装孔213的内侧凹陷有与所述扣环13配合的配合槽214,筒管的两端设有与扣环13配合的凹槽112。
结合图4以及图5,所述绕线200从所述绕线通孔221绕入缠绕于所述筒管11上对应所述绕线槽123处,并经开口121处绕进绕线槽125。
组装时,先把一扣环13卡扣于一凹槽112内;接着套上三个导电片12,然后在另一凹槽112内扣上另一扣环13;接着把两所述子壳21套盖于所述绕组结构10上并合拢固定连接,此时所述绕组结构10可在所述环形凹槽内自由转动,所述筒管11的两端自由旋转的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13内,所述扣环13与所述配合槽214配合连接,变压器组件100组装完成。
再结合图9,本发明绕制变压器线圈的方法,步骤901,从筒管11的绕线通孔221穿入绕线200;步骤902,转动变压器组件100,使所述绕线200缠绕于所述绕线槽123和125中,可以是于筒管11的一端接上绕线机,绕线机转动从而使绕线200从所述绕线通孔221绕入缠绕于所述筒管11上对应所述绕线槽123处,此步骤中,绕线200经开口121处绕进绕线槽125。绕线完毕后,拆开外壳20并把铁芯300插设于所述通道111内,变压器1000组装完成。当为多个绕组结构10时,绕线完毕后拆开外壳20并把多个绕组结构截断,再把铁芯300插设于所述通道111内,变压器1000组装完成。
图6为本发明变压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图,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该变压器1000’的绕组结构10’的导电片12对应所述开口121的两侧设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124。变压器1000’组装好后,可直接利用引脚124插设到电路板2000上,如图7所示,或者套上铁芯3000后利用引脚124插设到电路板2000上,如图8所示。
本发明绕组结构的导电片均匀的卡设于所述筒管的导电片区域内,绕线槽宽度足够,使铜线在不同平面上叠加绕制,提高了铜线的利用率,减少功效损失;除此之外,导电片形成线圈槽,每个绕线槽之间相互连通,使铜线排列规则,铜线间电位差较少,且绕线过程简单,制作方便,易于生产。同时可在一较长筒管上一次完成数个绕组的绕线过程,最后进行截断即完成数个绕组的生产。本发明在绕线过程中使用了外壳固定导电片,于是本发明的筒管无需承担绕线时固定导电片的作用,可以做的更加薄,从而增加变压器有效的窗口面积。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绕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变压器组件和变压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一种绕组结构,包括筒管、导电片,筒管具有纵向贯穿自身的通道,导电片卡设于筒管上,导电片的下端延伸有用于与电路板焊接的引脚,相邻的两导电片之间形成绕线槽,绕线槽之间相互连通。本发明绕组结构的绕线槽用于绕放铜线,绕线圈槽相互连通,使铜线排列规则,提高了铜线的利用率,且铜线间电位差较少,且绕线过程简单,制作方便,易于生产。另,本发明还提供具有该绕组结构的变压器组件以及变压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