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进气门.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041426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0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453314.2

申请日:

2013.09.29

公开号:

CN104514587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01L 7/06申请公布日:20150415|||公开

IPC分类号:

F01L7/06; F01L9/04

主分类号:

F01L7/06

申请人:

谢超

发明人:

谢超

地址:

610000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一环路南一段25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包括进气管(2),其中,进气管(2)的入口处还设置有三个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均呈扇形的气门(7),且任意两个气门(7)的啮合面相对于进气管横切面的角度范围在30°至45°之间。本发明还包括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和用于监测气门开度的气门开度监测装置,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进气管(2)的外壁上。本发明使得进入进气管的空气能充分混合,这样最后进入到各个气缸的空气量可控性好,有利于保证发动机燃油的燃烧效率和保护发动机,同时还有利于提升发动机性能并使得汽车更易于驾驶。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包括进气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的入口处还设置有三个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均呈扇形的气门(7),且任意两个气门(7)的啮合面相对于进气管横切面的角度范围在30°至45°之间,还包括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和用于监测气门开度的气门开度监测装置,所述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进气管(2)的外壁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包括气门座(4)、设置有中心孔的外齿盘(3)、三个气门轴外齿轮(5)、两个均设有通孔的气门轴座(6)、驱动装置(1)和三个气门轴(8),所述气门座(4)与进气管(2)的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的气门轴外齿轮(5)分别与一个气门轴(8)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的气门轴(8)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气门(7)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的气门轴(8)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一个气门轴座(6)的通孔内,另一个所述的气门轴(8)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的气门轴座(6)均与气门座(4)固定连接,所述的外齿盘(3)与气门座(4)接触,且进气管(2)位于外齿盘(3)的中心孔内,所述的气门轴外齿轮(5)均与外齿盘(3)相啮合。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门开度监测装置包括电阻线圈(11)、触点臂(10)和触点臂导向杆,所述气门座(4)上还设置有触点槽(9),所述电阻线圈(11)缠绕在任意一个气门轴(8)上,所述触点臂(10)一端设置有凹槽,且电阻线圈(11)部分位于凹槽内,触点臂导向杆一端设置在触点槽(9)内,触点臂导向杆的另一端与触点臂(10)固定连接,触点臂(10)的另一端和电阻线圈(11)均通过导线与发动机控制电路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气门轴座(6)均通过一个轴承与对应的气门轴(8)固定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1)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气门轴(8)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的气门(7)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成弧形的导流叶片。

说明书

说明书汽车发动机进气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汽车发动机进气门。
背景技术
现今绝大部分汽车发动机的进气门的结构均为一个连杆机构带动一个整体式圆盘形节气门,以达到调节发动机进气量的目的。当整体式圆盘形节气门与进气管垂直时即为全关状态,当整体式圆盘形节气门与进气管平行时即达到最大开合状态,在任意角度时,空气沿节气门与进气管壁之间的空隙进入,此时,往往会存在空气由节气门与进气管壁之间的间隙进入进气管后,由于气流的偏流,气流在进气管中的分布不均匀,造成进入各个气缸中的空气量大小可控性差,最终引起油气混合效果不佳,影响燃油充分燃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发动机进气门存在的空气由节气门与进气管壁之间的间隙进入进气管,空气在进气管中分布不均,最终造成油气混合效果不佳,影响燃油充分燃烧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汽车发动机进气门。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入口处还设置有三个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均呈扇形的气门,且任意两个气门的啮合面相对于进气管横切面的角度范围在30°至45°之间,还包括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和用于监测气门开度的气门开度监测装置,所述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进气管的外壁上。
设置的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用于固定和制动气门,将任意两个气门的啮合面相对于进气管横切面的角度范围设置在30°至45°之间,这样空气由气门和进气管壁间隙进入进气管后,增大空气在进气管中的扰流程度,使得空气充分混合,各部分空气具有相同的动量,这样使得最后空气均匀进入各个气缸,有利于气缸内燃油的充分燃烧;设置的气门开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气门开度,以便与完成点火时间控制,排气再循环控制,怠速控制和变速器换挡点等参数的确认,有利于防止发动机加速滞后和怠速问题,提升发动机性能并使得汽车更易于驾驶。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的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包括气门座、设置有中心孔的外齿盘、三个气门轴外齿轮、两个均设有通孔的气门轴座、驱动装置和三个气门轴,所述气门座与进气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的气门轴外齿轮分别与一个气门轴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的气门轴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气门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的气门轴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一个气门轴座的通孔内,另一个所述的气门轴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所述的气门轴座均与气门座固定连接,所述的外齿盘与气门座接触,且进气管位于外齿盘的中心孔内,所述的气门轴外齿轮均与外齿盘相啮合。
设置的驱动装置用于驱动与之连接的气门轴外齿轮,气门轴外齿轮再带动外齿盘绕进气管旋转,从而带动其他两个气门轴外齿轮旋转,这样三个气门分别受到与之固定连接的气门轴的转矩而发生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装置控制气门开或关的目的。
所述气门开度监测装置包括电阻线圈、触点臂和触点臂导向杆,所述气门座上还设置有触点槽,所述电阻线圈缠绕在任意一个气门轴上,所述触点臂一端设置有凹槽,且电阻线圈部分位于凹槽内,触点臂导向杆一端设置在触点槽内,触点臂导向杆的另一端与触点臂固定连接,触点臂的另一端和电阻线圈均通过导线与发动机控制电路相连。
设置的电阻线圈随气门轴转动,电阻线圈与凹槽的接触点迫使触点臂沿着触点槽滑动,即使得所述气门开度监控装置类似于滑动变阻器,发动机控制电路可根据加载在气门开度监测装置上的电势差判断气门的开闭状态和开合大小。
两个所述的气门轴座均通过一个轴承与对应的气门轴固定连接。
设置的轴承有利于提高气门轴座与分别与之配合的气门轴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灵活性,还有利于提高齿轮传动精度。
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气门轴固定连接。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气门轴。
每个所述的气门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成弧形的导流叶片。
设置的导流叶片有利于增大进入进气管内空气的扰流程度,这样进一步均匀进气管内各部分空气的动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在工作时三个气门同时打开,在发动机负压的作用下空气沿着多道间隙进入进气管,任意两个气门的啮合面相对于进气管横切面的倾角有利于在进气门打开的瞬间进入进气管的空气就发生强烈的涡流扰动,随着气门的进一步打开,由于气门本身与进气管横截面不断增大的倾角,进入进气管的空气继续发生扰动旋转,使得进入的空气能充分混合,这样最后进入到各个气缸的空气量可控性好,有利于保证发动机燃油的燃烧效率和保护发动机。
2、设置的气门开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气门开度,发动机控制电路利用它的信号来计算发动机负荷,点火时间,排气再循环控制,怠速控制和变速器换挡点等参数,有利于防止发动机加速滞后和怠速问题,提升发动机性能并使得汽车更易于驾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驱动装置,2、进气管,3、外齿盘,4、气门座,5、气门轴外齿轮,6、气门轴座,7、气门,8、气门轴,9、触点槽,10、触点臂,11、电阻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所诉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包括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入口处还设置有三个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均呈扇形的气门7,且任意两个气门7的啮合面相对于进气管横切面的角度范围在30°至45°之间,还包括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和用于监测气门开度的气门开度监测装置,所述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进气管2的外壁上。
设置的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用于固定和制动气门7,将任意两个气门7的啮合面相对于进气管2横切面的角度范围设置在30°至45°之间,这样空气由气门7和进气管2壁间隙进入进气管后,增大空气在进气管2中的扰流程度,使得空气充分混合,各部分空气具有相同的动量,这样使得最后空气均匀进入各个气缸,有利于气缸内燃油的充分燃烧;设置的气门开度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气门7开度,以便与完成点火时间控制,排气再循环控制,怠速控制和变速器换挡点等参数的确认,有利于防止发动机加速滞后和怠速问题,提升发动机性能并使得汽车更易于驾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如图1所示,所述的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包括气门座4、设置有中心孔的外齿盘3、三个气门轴外齿轮5、两个均设有通孔的气门轴座6、驱动装置1和三个气门轴8,所述气门座4与进气管2的外壁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的气门轴外齿轮5分别与一个气门轴8固定连接,每个所述的气门轴8的一端分别与一个气门7固定连接,其中两个所述的气门轴8的另一端分别设置在一个气门轴座6的通孔内,另一个所述的气门轴8的另一端与驱动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的气门轴座6均与气门座4固定连接,所述的外齿盘3与气门座4接触,且进气管2位于外齿盘3的中心孔内,所述的气门轴外齿轮5均与外齿盘3相啮合。
设置的驱动装置1用于驱动与之连接的气门轴外齿轮5,气门轴外齿轮5再带动外齿盘3绕进气管2旋转,从而带动其他两个气门轴外齿轮5旋转,这样三个气门7分别受到与之固定连接的气门轴8的转矩而发生转动,从而达到驱动装置1控制气门7开或关的目的。
所述气门开度监测装置包括电阻线圈11、触点臂10和触点臂导向杆,所述气门座上还设置有触点槽9,所述电阻线圈11缠绕在任意一个气门轴8上,所述触点臂10一端设置有凹槽,且电阻线圈11部分位于凹槽内,触点臂导向杆一端设置在触点槽9内,触点臂导向杆的另一端与触点臂10固定连接,触点臂10的另一端和电阻线圈11均通过导线与发动机控制电路相连。
设置的电阻线圈11随气门轴8转动,电阻线圈11与凹槽的接触点迫使触点臂10沿着触点槽9滑动,即使得所述气门开度监控装置类似于滑动变阻器,发动机控制电路可根据加载在气门开度监测装置上的电势差判断气门7的开闭状态和开合大小。
两个所述的气门轴座6均通过一个轴承与对应的气门轴8固定连接。
设置的轴承有利于提高气门轴座6与分别与之配合的气门轴8之间发生相对转动的灵活性,还有利于提高齿轮传动精度。
所述驱动装置1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气门轴8固定连接。
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气门轴8。
每个所述的气门7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成弧形的导流叶片。
设置的导流叶片有利于增大进入进气管2内空气的扰流程度,这样进一步均匀进气管2内各部分空气的动量。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汽车发动机进气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汽车发动机进气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汽车发动机进气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发动机进气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发动机进气门.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汽车发动机进气门,包括进气管(2),其中,进气管(2)的入口处还设置有三个形状相同且横截面均呈扇形的气门(7),且任意两个气门(7)的啮合面相对于进气管横切面的角度范围在30至45之间。本发明还包括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和用于监测气门开度的气门开度监测装置,气门固定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在进气管(2)的外壁上。本发明使得进入进气管的空气能充分混合,这样最后进入到各个气缸的空气量可控性好,有利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一般机器或发动机;一般的发动机装置;蒸汽机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