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4041370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070364.7

申请日:

2014.02.27

公开号:

CN104517001A

公开日:

2015.04.1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公布日:2015041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7/50申请日:20140227|||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7/50

主分类号:

G06F17/50

申请人:

绿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廖志军; 吴嘉庆; 徐燕; 任岭; 张嘉骏; 施龙; 黄超; 刘小华; 周先耀; 崔亚峰; 马姚康; 忻烨; 张伟

地址:

200023上海市卢湾区打浦路700号绿地总部大厦4F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代理人:

邓琪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待建成建筑”根据规划设计进行三维建模,并制作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同时,对“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进行周边全景信息采集和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制作,然后通过整合上述所有的全景数据,实现“待建成建筑”从建筑本身的规划设计到周边场所各类属性数据的全面展示,并最终实现了基于浏览器面向不同终端的统一高效发布。因此,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处于建设期的建筑物通过互联网进行展示的效率和效果,并且克服了传统房产售楼展示、商业地产招租出售、政府招商引资中通过第三方插件,加载大容量三维建模数据存在的流量占用高、传播能力低、推介效果差等缺点。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所述待建成建筑的规划设计数据,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全 部区域或局部重点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所得的三维模型数据制作生成虚 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所述待建成建筑的 虚拟三维全景图、全景位置信息和全景方向信息;
步骤S2,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进行周边全景信息采集,并制作 生成实景三维全景数据,所述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所述周边场所中全景 采集点的实景三维全景图、GPS位置信息和方位角信息;
步骤S3,将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及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与地图进行 关联;
步骤S4,将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以及地图编 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并基于浏览器进行网络发布;
步骤S5,在执行所述步骤S4之前或之后,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 所的属性数据添加在所述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将所 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编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并基于 浏览器进行网络发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全部区域进行三维建模 包括:在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建筑施工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前提下,将 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导入三维模型制作工具软件,选取点位,进行三维模型制 作及三维模型渲染。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重点区域进行三维建模 包括:根据所述规划设计数据中所含的AUTOCAD俯视图纸,通过三维模型 制作工具软件对所述待建成建筑中的重点区域进行三维模型制作及三维模型 渲染。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制作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在所 述三维模型的场景中设定一个取景点,将所述三维模型的场景投影映射到以 所述取景点为中心的球面或立方体面上生成所述虚拟三维全景图,或通过三 维全景制作工具软件中自带的全景生成工具生成所述虚拟三维全景图,同时 将所述取景点的位置信息转换为所述全景位置信息,将所述取景点的方向信 息转换为所述全景方向信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收集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周边信息,并根据所 述待建成建筑的属性数据对收集的所述周边信息进行筛选,选取确定符合所 述待建成建筑特性的周边信息,然后在所述周边场所中选取相应的全景采集 点进行实景三维全景数据的制作。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在所述周边场所中的全景采集点,通过三维 全景采集设备,对所述周边场所的真实场景进行实景拍摄,以获取所述实景 三维全景图。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通过GPS设备对所述周边场所中的全景采集 点的坐标进行采集,以获取并记录所述GPS位置信息。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通过机械罗盘或电子罗盘,获取在所述实景 三维全景图的拍摄过程中,全部或任意次拍摄时,所述三维全景采集设备的 镜头中心方向与指北或指南方向之间的所述方位角信息。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将所述全景位置信息和所述GPS位置信息与 所述地图的位置信息进行映射关联,并将所述全景方向信息和所述方位角信 息与所述地图对应热点的雷达进行映射关联。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将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实景三 维全景数据以及地图编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包括:将所述虚拟场景三维 全景数据及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和地图按照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标准进行处 理,并转化为针对多终端基于浏览器可加载的格式。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 数据添加在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包括:将所述待建成 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直接叠加到所述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 三维全景图上,或者通过在所述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 添加标记,并将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存储为文件,从而当用户点击标记时, 调出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的文件。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5中,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 数据编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包括: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 性数据按照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标准进行处理,并转化为针对多终端基于浏 览器可加载的格式。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了三维建模技术、三维全景技术、地图技术、浏览 器技术、数据处理与展示技术等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 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Internet)的快速发展,人们日益习惯于通过电脑利用网络 搜索所需的信息,现如今便于随身携带的移动终端(如PAD、手机等等)也 已经普及大众化,国内现有的3G/4G网络覆盖面也在逐步日益扩大,人们对 将可以随时随地地获取信息,从而使信息传播技术领域高速发展。
目前,针对在建建筑的展示方式多种多样,能达到较好的展示效果的方 式是通过三维建模制作工具(如3D Studio Max等)制作建筑物样板间等重要 区域的三维模型展示效果,这种方式能够通过虚拟的方式使用户提前感受到 在建建筑的效果。然而,三维建模的数据需要通过安装3D引擎软件或浏览器 插件进行浏览,因为这些数据的存储格式不能被现有的浏览器,如IE、FireFox、 Chrome、Safari、360等主流浏览器直接读取并呈现,由于互联网上网习惯已 经倾向于浏览器软件打开各类应用,而考虑到安全性和隐私问题,用户并不 愿意下载浏览器插件,因此非常不利于上述可三维展示建筑的客户端软件的 推广。
而针对已经建成的建筑,目前主流的效果展示方式是通过摄像器材,采 集建筑的360度实景,然后运用各类全景制作和发布软件生成三维全景图进 行展示。该方法能够通过真实环境的三维全景方式使用户在各终端上全方位 的感受建筑及周边的真实情况,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全面了解建筑及周边 信息,解决时间及地域上的问题,该方案与三维建模相比具有制作周期短、 成本低、真实感强、数据量小的优势,而最有利的优势是三维全景支持Adobe  Flash Player和html5(下一代的HTML规范)格式,对于前者,主流浏览器 基本都支持Flash插件,对于后者,现有的IE9版本以上浏览器、FireFox、 Chrome等浏览器都支持,这是三维全景能被所有浏览器支持的原因。然而, 目前的现状是:基于Flash插件开发的相关网页程序,可以在电脑上进行快速 传播浏览,但不能在多种移动终端上快速传播浏览,如IOS系统和Andriod 系统均不支持flash播放,但其浏览器软件支持Html5。因此,上述方法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
另外,移动互联网还具有一种采用APP(是英文Application的简称,由 于iPhone等智能手机的流行,APP指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较著名 的APP商店有Apple的iTunes商店,Android的Android Market,诺基亚的 Ovi store,还有Blackberry用户的BlackBerry App World,以及微软的应用商 城等)软件展示建筑的方式。APP虽然是当前移动互联网比较潮流的软件工 具,但它更不方便用户进行快速浏览访问,特别不便于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 上进行信息高效快速的传播,操作也比较繁琐;具体来说,APP方式首先需 要下载APP客户端进行安装,而房产楼盘对所展示的3D效果、三维全景效 果图像质量清晰度要求非常高,且楼盘的各种信息、素材内容也比较多,这 就对APP客户端的下载流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将所有数据打包在一个 APP中,一般大小将在200M到500M,甚至超过1G,而且下载如此大的APP 客户端,费时较长,特别对于大众用户包月流量在1G以内的用户,此类APP 会让人望而止步;其次,此类APP也不便于信息的及时更新,一旦在后端发 生信息的大批量更新,将会再一次使用流量,而且无论是否是用户需要看的, 不需要看的,都将会一起下载;第三个缺点是不同的建筑可能会需要通过不 同的建筑APP进行单独展示,这样以来,用户势必需要下载安装许多各式各 样的APP客户端,从而会造成终端存储空间的存储量的增加,也不便于用户 的快速浏览观看和操作。
另外,在中国专利申请《基于全景电子地图的房产展示系统和方法》(专 利号201010217524.8)中虽然出现过运用三维全景进行房产展示的方案,然 而该专利申请主要是针对已存在楼盘,通过三维全景和地图进行数据整合, 而并未对在建建筑的展示给出启示。
鉴于上述情况,考虑到现有针对在建建筑的展示手段比较单一、传播和 访问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基于新的展现方法,针对在建建筑进 行高效快速的信息展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浏览器的 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以融合三维模型及三维全景对待建成建筑 的各类属性数据进行无缝融合,并针对多终端上网的要求,通过市场通用的 各类浏览器软件,即无须第三方插件,对规划建筑及周边场所进行虚拟真实 效果相结合的展示,即基于浏览器面向不同终端进行统一高效发布。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其包 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所述待建成建筑的规划设计数据,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全 部区域或局部重点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所得的三维模型数据制作生成虚 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所述待建成建筑的 虚拟三维全景图、全景位置信息和全景方向信息;
步骤S2,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进行周边全景信息采集,并制作 生成实景三维全景数据,所述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所述周边场所中全景 采集点的实景三维全景图、GPS(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  Global Position System,简称GPS,有时也被称作NAVSTAR GPS,其意为“导 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或简称全球定位系统)位置信息和方位角信 息;
步骤S3,将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及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与地图进行 关联;
步骤S4,将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以及地图编 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并基于浏览器进行网络发布;
步骤S5,在执行所述步骤S4之前或之后,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 所的属性数据添加在所述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将所 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编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并基于 浏览器进行网络发布。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在所述步骤 S1中,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全部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包括:在对所述待建成建 筑的建筑施工运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前提下,将建筑信息模型数据导入三 维模型制作工具软件,选取点位,进行三维模型制作及三维模型渲染。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在所述步骤 S1中,对所述待建成建筑的重点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包括:根据所述规划设计 数据中所含的AUTOCAD(Automatic Computer Aided Design,自动计算机辅 助设计,AUTOCAD是著名的三维辅助设计软件,为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 的软件)俯视图纸,通过三维模型制作工具软件对所述待建成建筑中的重点 区域进行三维模型制作及三维模型渲染。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在所述步骤 S1中,制作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在所述三维模型的场景中设定 一个取景点,将所述三维模型的场景投影映射到以所述取景点为中心的球面 或立方体面上生成所述虚拟三维全景图,或通过三维全景制作工具软件中自 带的全景生成工具生成所述虚拟三维全景图,同时将所述取景点的位置信息 转换为所述全景位置信息,将所述取景点的方向信息转换为所述全景方向信 息。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2 包括:收集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周边信息,并根据所述待建成建筑的属性数据 对收集的所述周边信息进行筛选,选取确定符合所述待建成建筑特性的周边 信息,然后在所述周边场所中选取相应的全景采集点进行实景三维全景数据 的制作。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2 包括:在所述周边场所中的全景采集点,通过三维全景采集设备,对所述周 边场所的真实场景进行实景拍摄,以获取所述实景三维全景图。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2 包括:通过GPS设备对所述周边场所中的全景采集点的坐标进行采集,以获 取并记录所述GPS位置信息。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2 包括:通过机械罗盘或电子罗盘,获取在所述实景三维全景图的拍摄过程中, 全部或任意次拍摄时,所述三维全景采集设备的镜头中心方向与指北或指南 方向之间的所述方位角信息。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所述步骤S3 包括:将所述全景位置信息和所述GPS位置信息与所述地图的位置信息进行 映射关联,并将所述全景方向信息和所述方位角信息与所述地图对应热点的 雷达进行映射关联。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在所述步骤 S4中,将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以及地图编译成超 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包括:将所述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及实景三维全景数据 和地图按照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标准进行处理,并转化为针对多终端基于浏 览器可加载的格式。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在所述步骤 S5中,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添加在地图或虚拟三维全 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包括: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 直接叠加到所述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或者通过在所 述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添加标记,并将对应的所述属 性数据存储为文件,从而当用户点击标记时,调出对应的所述属性数据的文 件。
在上述的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中,在所述步骤 S5中,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编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 式包括:将所述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按照超文本标示语言格 式标准进行处理,并转化为针对多终端基于浏览器可加载的格式。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解决方案,本发明通过对“待建成建筑”根据规 划设计进行三维建模,并制作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同时,对“待建 成建筑”的周边场所进行周边全景信息采集和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制作,然后 通过整合上述所有的全景数据,实现“待建成建筑”从建筑本身的规划设计 到周边场所各类属性数据的全面展示,并最终实现了基于浏览器面向不同终 端的统一高效发布。因此,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处于建设期的建筑物通过互联 网进行展示的效率和效果,并且克服了传统房产售楼展示、商业地产招租出 售、政府招商引资中通过第三方插件,加载大容量三维建模数据存在的流量 占用高、传播能力低、推介效果差等缺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的一个 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的一个 具体实施例所利用的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例举的“待建成建筑”的AUTOCAD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例举的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 统)地图;
图5为本发明中将“待建成建筑”的AUTOCAD俯视图叠加至GIS地图 上的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本发明,即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待建成建筑”的规划设计数据,对“待建成建筑”的全 部区域或局部重点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并将所得的三维模型数据制作生成虚 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该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待建成建筑”的虚拟 三维全景图、全景位置信息和全景方向信息;
步骤S2,对“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进行周边全景信息采集,并制作 生成实景三维全景数据,该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周边场所中全景采集点 的实景三维全景图、GPS位置信息和方位角信息;
步骤S3,将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及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与地图进行关联;
步骤S4,将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以及地图编译成 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即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格式),并基于 浏览器进行网络发布;
步骤S5,在执行步骤S4之前或之后,将“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 属性数据添加在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将“待建成建 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编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并基于浏览器进 行网络发布。
首先,对本发明中的下列概念进行解释:
1、待建成建筑是指:规划设计已经完成,但未正式建设完成的相关实体, 例如,住宅房产、商业地产、园林、交通工程、行政办公楼等需要一定时间 进行工程施工的实体(在本发明中,“待建成建筑”可包括上述实例,但并不 仅限于此)。
2、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是指:距离“待建成建筑”方圆10公里(可 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扩展)内的行政办公、交通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卫生、 休闲娱乐、酒店购物、美食信息、运动健身等实体(在本发明中,“待建成建 筑的周边场所”可包括上述实例,但并不仅限于此)。
3、属性数据所展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待建成建筑的规划设计信息和 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的信息;属性数据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平面图、视 频、文字等。
4、上述待建成建筑的规划设计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设计理念、概念设计 信息、外观设计信息、导览信息、鸟瞰信息、整体规划信息、区域规划信息、 样板效果信息、便捷服务信息、建筑介绍、商业定位信息、运营实力信息、 技术指标信息和停车配套信息等。
5、上述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周边场所名称、地 址、电话、简介、详情和距离“待建成建筑”的距离等。
6、地图是指:涵盖“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在内的用于描绘“待建 成建筑”和周边场所的位置关系的图,其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化的互联网电 子地图、GIS电子地图、遥感图、示意图、AUTOCAD俯视图或以上类型的 组合。
下面对上述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中,对“待建成建筑”的全部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包括:在对“待 建成建筑“的建筑施工运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前提下,将BIM数 据导入三维模型制作工具软件(包括但不限于:3D Studio Max等)选取适当 的点位(例如符合待建成建筑的推广和销售需求的点位),进行三维模型制作 及三维模型渲染(例如可根据项目方提供的装修材料、效果图像等资料进行 不同点位的渲染)。
在步骤S1中,对“待建成建筑”的重点区域进行三维建模包括:根据规 划设计数据中所含的AUTOCAD俯视图纸,通过三维模型制作工具软件对“待 建成建筑”中的重点区域(包括但不限于: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卫生 间、会议室、办公室、停车场和样板间等重要场所)进行三维模型制作及三 维模型渲染。
在步骤S1中,三维模型数据是指通过三维模型制作工具软件(包括但不 限于:3D Studio Max等),进行三维模型设计及三维模型渲染而生成的数据。
在步骤S1中,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待建成建筑”的 三维全景图,全景位置信息和全景方向信息,其中,“待建成建筑”的虚拟三 维全景图是必要的,而全景位置信息和全景方向信息则并非必要信息,该全 景位置信息和全景方向信息可在项目实施时,通过人工介入的方式在地图上 进行标定和调整。
在步骤S1中,制作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在三维模型的场景 中设定一个取景点,运用数学变化规律将三维模型的场景投影映射到以取景 点为中心的球面或立方体面上生成虚拟三维全景图,或者通过三维模型制作 工具软件中(包括但不限于3D Studio Max等)自带的全景生成工具,并通过 三维全景制作工具软件(例如上海杰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造景师” 等)生成“待建成建筑”的虚拟三维全景图,同时将取景点的位置信息转换 为全景位置信息,将取景点的方向信息转换为全景方向信息。
步骤S2具体包括:收集“待建成建筑”的周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待 建成建筑”方圆10公里(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扩展)之内的行政办公、交通 设施、教育机构、医疗卫生、休闲娱乐、酒店购物、美食信息和运动健身等 信息),并根据“待建成建筑”的属性数据对收集的周边信息进行筛选,选取 确定符合“待建成建筑”特性的周边信息(例如,“待建成建筑”为商办楼盘 时,用户关注的周边信息是公共交通、停车场所和金融场所层;又如,“待建 成建筑”为住宅楼盘时,用户关注的周边信息是卫生医疗场所、教育场所、 商业娱乐场所和公共交通场所等);然后在周边场所中选取相应的全景采集点 进行实景三维全景数据的制作。
在步骤S2中,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周边场所中全景采集点 的实景三维全景图、GPS位置信息和方位角信息,其中,周边场所中全景采 集点的实景三维全景图是必要的,而GPS位置信息和方位角信息则是非必要 数据,该GPS位置信息和方位角信息可在项目实施时,通过人工介入的方式 在地图上进行标定和调整。
步骤S2还包括:在周边场所中的全景采集点,通过整套的专业三维全景 采集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云台、三脚架、水平仪、单反相机、鱼眼镜头、 GPS外接设备、电子罗盘、快门线等摄像器材),按照三维全景的拍摄要求, 对周边场所的真实场景进行实景拍摄,以获取周边场所中全景采集点的实景 三维全景图。
步骤S2还包括:通过GPS设备(在本发明中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设备)对 周边场所中全景采集点的坐标进行采集,以获取并记录周边场所中全景采集 点的GPS位置信息。
步骤S2还包括:通过机械罗盘或电子罗盘(在本发明中包括但不限于上 述设备),获取在周边场所中全景采集点的实景三维全景图的拍摄过程中,全 部或任意次拍摄时,三维全景采集设备的镜头中心方向与指北或指南方向之 间的周边场所中全景采集点的方位角信息。
上述对“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进行周边全景信息采集以及制作生成 实景三维全景数据的技术,可见相关全景技术专利,例如:中国发明专利 CN1437165A(公开日2003年8月20日)公开的“一张基于两张鱼眼图像的 智能型全景生成方法”、中国发明专利CN1707353A(公开日2005年12月14 日)公开的“一种基于全帧图像生成球形全景的方法”、中国发明专利 CN1707354A(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公开的“基于圆鱼眼或鼓形图像 快速生成高清晰度全景的智能化方法”、中国发明专利CN1707355A(公开日 2005年12月14日)公开的“基于六张鼓形图像生成整球形全景的方法”、中 国发明专利CN101000461(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公开的“一种鱼眼图 像生成立方体全景的方法”、美国第6252603号专利(公开日2001年6月26 日)以及美国第6333826号专利(公开日2001年12月25日)。
步骤S3具体包括:在全部或部分三维全景数据具有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 的条件下,首先将这些三维全景数据的位置信息(即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 中的全景位置信息和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中的GPS位置信息)与地图的位置信 息进行映射关联,从而将上述三维全景数据与地图进行关联,使得点击地图 中的热点可以找到对应的虚拟和全景三维全景图,同时,当用户看到虚拟和 全景三维全景图时,可以了解到它在地图中的位置,然后将这些三维全景数 据的方向信息(即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中的全景方向信息和实景三维全景 数据中的方位角信息)与地图对应热点的雷达进行映射关联(即,根据地图 南北极方向和全景采集点方向信息,确定地图雷达与三维全景图视角指向位 置),使得用户通过全景播放窗口看到的影像对应的方向信息与地图雷达指向 的方向信息保持一致。
下面结合附图3-5,对上述步骤S3进行举例说明。
图3为“待建成建筑”的AUTOCAD俯视图,其中,建筑外三维建模场 景A为假定的AUTOCAD俯视图坐标原点(0,0),建筑内三维建模场景B 相对原点A(0,0)的坐标为(X01,Y01),建筑内三维建模场景C相对原 点A(0,0)的坐标为(X02,Y02),图示中N为指北方向。
图4为GIS地图(WGS-84坐标系,即World Geodetic System一1984 Coordinate System,是一种国际上采用的地心坐标系),其中,“本案”是指图 3中的“待建成建筑”,a、b、c、d、e为GIS图上的道路名,点M为GIS图 上的原点,点N为图3中点B的对应基准点,点O为图3中点C的对应基准 点,图标E表示GIS图上加油站的三维全景,图标F表示GIS图上地铁站的 三维全景,图标G表示GIS图上公交站的三维全景。
图5为将图3的“待建成建筑”的AUTOCAD俯视图叠加至图4的GIS 地图上的效果图。当将图3和图4叠加后,则可以通过原点A、M和AUTOCAD 俯视图以及GIS图上的两对基准点就可以计算出两轴上的平移量和旋转角度, 再加上相同比例下的比值,就可以通过四参数方程组进行坐标投影转换了, 具体原理如下:
AUTOCAD俯视图和GIS地图这两个不同的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之间的 转换,通常使用四参数模型(数学方程组)。在该模型中有四个未知参数,即:
1、两个坐标平移量(△X,△Y),即,两个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原点A和 M之间的坐标差值(△X=AX-MX,△Y=AY-MY);
2、平面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α,通过旋转一个角度,可以使两个坐标系 的X和Y轴重合在一起。
3、尺度因子△K,即,两个坐标系内的同一段直线的长度比值,其用于 实现尺度的比例转换;通常△K值几乎等于1(AUTOCAD俯视图的比例尺/GIS 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1:100)。
通常至少需要两个公共已知点,在两个不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四对XY 坐标值(即:AUTOCAD俯视图上的B(Bx,By)以及C(Cx,Cy)、GIS地 图上的N(Nx,Ny)以及O(Ox,Oy)),才能推算出上述四个未知参数,当 计算出这四个参数后,就可以通过四参数方程组,将一个AUTOCAD平面直 角坐标系下一个点的XY坐标值转换为GIS地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XY坐 标值,从而即可实现三维全景数据与地图的关联。关于地图与三维全景数据 的关联效果可参见谷歌街景地图和杰图城市吧网站city8.com,关于三维全景 数据与地图结合的专利技术可参见公开号为CN1845094(公开日2006年10 月11)的中国专利“构建全景电子地图服务的方法”。
如上所述,由于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集周边全景信息时,可以不用GPS 设备和罗盘等工具,对周边场所中全景采集点的GPS位置信息和方位角信息 进行制作,同样的,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时,也可以不用生成全景位 置信息和全景方向信息。因此,步骤S3也可以包括:在全部或部分三维全景 数据不具有位置信息的条件下,首先通过人工介入的方式在地图上选择相应 全景采集点的位置进行标定,从而将上述三维全景数据与地图进行关联,使 得点击地图中的热点可以找到对应的三维全景图,同时,当用户看到三维全 景图时,可以了解到它在地图中的位置,然后通过人工调整的方式,将该三 维全景数据的方向和地图对应热点的雷达方向调整为真实指向,且方位一致 (即,对方向角进行调整,使得地图雷达和全景视角具有一致性),使得用户 通过全景播放窗口看到的影像对应的方向信息与地图雷达指向的方向信息保 持一致。
上述步骤S4可具体理解为:融合待建成建筑的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效果和 待建成建筑的各种信息、融合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的实景三维全景效果和 周边场所相对应的各种信息,以网页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的缩写, 也被称为网页地址,是因特网上标准的资源的地址)链接地址的方式发布, 通过各终端上浏览器以访问网页的形式进行快速高效地访问。
在上述步骤S4中,将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以及地 图编译成超文本标示语言格式包括:将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及实景三维全 景数据以及地图按照html格式标准进行处理,并转化为针对多终端基于浏览 器可以加载的格式,其中,针对多终端基于浏览器可以加载的格式是指:在 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端、智能终端和电视端可以通过微软IE 浏览器、谷歌Chrome浏览器、苹果Safari浏览器、火狐Firefox浏览器、360 浏览器等浏览器软件(在本发明中不仅限于上述浏览器)加载虚拟场景三维 全景数据及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以及地图。
在上述步骤S5中,将“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添加在地 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包括:将收集到的“待建成建筑” 及其周边场所的各种属性数据进行相应处理后(例如,将电子楼书之类的属 性数据通过人工方式进行信息的整理和分类拆分,又如,将效果图之类的属 性数据通过Adobe Photo Shop制作工具等(在本发明中,并不仅限于上这种 工具)进行优化处理),直接叠加到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 上,或者通过在地图或虚拟三维全景图或实景三维全景图上添加热点、图标 等标记,将对应的属性数据存储为文件,从而当用户点击标记时,可以调出 对应的属性数据的文件。
在步骤S5中,将“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编译成超文本 标示语言格式包括:将“待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按照html格 式标准进行处理,并转化为针对多终端基于浏览器可加载的格式,其中,针 对多终端基于浏览器可以加载的格式是指:在PC端、智能终端和电视端可以 通过微软IE浏览器、谷歌Chrome浏览器、苹果Safari浏览器、火狐Firefox 浏览器、360浏览器等浏览器软件(在本发明中不仅限于上述浏览器)加载“待 建成建筑”及其周边场所的属性数据。
在上述步骤S4和步骤S5中,基于浏览器进行网络发布是指:用户打开 浏览器软件,输入URL地址,无须加载浏览器以外的第三方插件即可浏览虚 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及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地图以及“待建成建筑”及其周 边场所的属性数据,从而了解待建成建筑的详细信息。
有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的核心是对于建筑物的信息展现,但考虑到建 筑物的社会属性,又与建筑物周边配套设施密切相关,因此,本发明满足了 各终端基于浏览器融合三维模型及三维全景对待建成楼盘的各类属性信息进 行展示的要求。具体来说,在建筑工程已经规划完成后,就可以根据规划图 纸进行建筑三维建模,渲染加工,再经过技术处理后,生成虚拟场景的三维 全景数据,而对于建筑周边环境,包括已经建设完成的相关设施,可以使用 单反相机、鱼眼镜头、全景拍摄云台等摄像器材进行实景采集,再通过全景 拼接软件生成三维全景图,另外,一种后期更便捷的方案是在采集实景的同 时,运用如GPS接收器等设备,测定采集点的位置信息,同时运用电子罗盘, 指北针等机械或电子设备,对采集点全景的方位进行测定,有了全景采集点 的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则可以将全景数据很方便的叠加到地图上,保持位 置和全景视角方向的准确性,当然,在现实操作时,也可以仅仅拍摄全景图 像,而不用GPS和电子罗盘获取采集点的位置坐标和方位角,仅仅在项目制 作后期采用人工介入标记和调整的方式,将全景采集点标注到地图上,并对 全景视角和地图雷达进行人工调整。根据建筑推荐时的需要,可以将一些重 要的属性数据,如建筑物鸟瞰图、建筑物整体效果图、建筑物的各种信息、 照片(图像)信息、周边环境的各类生活服务信息,离建筑物的距离等是用 户关心的内容,叠加到全景和地图上以向用户展现,最后本发明还将建筑物 三维全景信息、建筑物周边三维全景信息、全景位置信息和方向信息,周边 属性信息编译成网页程序,通过浏览器简便、快捷、高效传播,同时将所有 信息有机结合,使信息具有统一性、准确性等优点。
本发明与现有的APP最重要的区别在于:APP方法对客户来说,必须下 载APP客户端安装之后才能进行有效访问,针对建筑物主动营销推送需求, 客户势必不能方便有效接受,这样将严重影响到大批量客户访问;而基于浏 览器的方法将完全不同于APP方法,不管用户使用电脑端或是PAD端或是手 机端,用户打开浏览器随时随地都可以快速进行楼盘三维场景的浏览,并且 融合了建筑物样板间的三维模型、周边真实环境的三维全景、鸟瞰图、规划 图、效果图等各种信息;同时,基于浏览器融合三维模型及三维全景对待建 成建筑的各种信息进行展示,只需要通过一个URL链接地址,无论是短信推 送的方式、或者是现如今风靡网络的微信推送方式、各种各样的微博推送方 式或是网络及时聊天工具等,都会非常方便便捷,所有终端在接收到信息之 后,只需要进行点击,便可通过浏览器进行浏览。此外,基于浏览器的方式, 还可以通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允许电 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来交换数据)标签的方式,把各种 各样的URL链接地址写进NFC标签中,用户只需要使用具有NFC功能的手 机,打开NFC功能,手机近距离的扫描一下NFC标签,手机就可以快速自动 的打开浏览器,自动读取NFC标签的URL链接地址进行打开访问,因此具 有方便、快捷、高效、并且准确的优点。
图1给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完整步骤,其中:
标记100表示“待建场景三维建模并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步骤, 以商业地产为例,该步骤100主要由以下几个子步骤组成:
1)重要区域三维模型建模,如将样板房、商业步行街等用户关心的楼盘 场景按照规划设计的标准要求进行建模;
2)对建模完成的场景进行灯光渲染制作,即,按照设计的标准要求,根 据内部结构设计、场景布置的装修材质的要求,通过三维灯光渲染工具,如 3D Studio Max等软件特效模块进行场景的渲染制作;
3)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图,如使用3D Studio Max等软件的全景生成 工具直接将三维建模场景生成虚拟三维全景图。
标记101表示“周边场所全景信息采集并制作实景三维全景数据”步骤, 该步骤101由以下几个子步骤组成:
1)三维全景点位选择,通过人工现场查看选择点位或参考百度地图、谷 歌地图、高德地图等(在本发明中不仅限于上述地图)进行数据的搜索定位, 获取符合采集要求的全景采集点的实景三维全景数据;
2)全景采集点位真实环境数据采集,通过整套的专业三维全景采集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云台、三脚架、水平仪、单反相机、鱼眼镜头、GPS外接设备、 电子罗盘、快门线等,进行实景三维全景图采集,同时记录点位的GPS位置 信息和方位角信息。
标记102表示“将所有全景数据与地图关联”步骤,该步骤102主要是 完成待建成建筑的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和周边场所的实景三维全景数据与 地图的关联,具有位置信息的全景数据直接与互联网电子地图、GIS电子地图、 遥感图、示意图、AUTOCAD俯视图或以上类型的组合等具有位置信息的地 图(在本发明中不仅限于上述地图)进行映射关联;而不具有位置信息的全 景数据将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在地图上进行对应位置的选择,从而将全景数 据与地图进行映射关联;同样,在全景数据具有方向信息的条件下,可以将 该全景数据的方向信息和地图对应的热点的雷达进行映射关联,使得全景数 据影像方位和雷达指向的方位保持一致;而不具有的方向信息的全景数据将 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的和雷达方向进行调整,使得和雷达指向的方位保持一 致。
标记103表示“添加属性数据”表示,该步骤103主要是将楼盘相关的 属性数据直接叠加到全景图上或地图上,或者通过在全景图上或地图上添加 热点、图标等标记,将对应的属性数据作为文件存储,当用户点击标记时, 调出对应的属性数据文件进行拓扑关系的融合关联。
标记104表示“基于浏览器进行网络发布”步骤,该步骤104将上述的 待建成建筑的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和周边场所的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和地图 和属性数据按照html格式标准进行处理,并转化为针对多终端基于浏览器可 以加载的数据格式,基于浏览器进行网络发布。
图2为上述具体实施例所利用的一个系统的结构框图,该系统由终端200 (包括但不仅限于电脑端、PAD端、手机端、电视端等)、互联网201(Internet)、 服务器202(Web Server)、待建成建筑各类属性信息数据库203、三维场景(虚 拟场景三维全景和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库204、位置关联信息数据库205(包 括但不仅限于位置信息、方向信息等)以及地图图形数据库206(包括但不仅 限于互联网电子地图、GIS电子地图、遥感图、示意图、AUTOCAD俯视图 或以上类型的组合)等构成,其中,服务器202与上述各个数据库相连接, 并且各数据库之间也相互联系。
在上述系统中,地图图形数据库206和位置关联信息数据库205中通过 人工收集:待建成建筑的房产楼盘建筑结构图形图数据(不仅限于此数据)、 2.5D效果结构图形图数据、本案周边地图图形数据等,该地图数据既与各个 位置标识信息相关联,又与待建成建筑各类属性信息数据库203相连。
在上述系统中,待建成建筑各类属性信息数据库203中包括但不仅限于 楼盘本案的导览信息、鸟瞰信息、整体规划信息、区域规划信息、沿江规划 信息、样板效果信息、周边导览信息、便捷服务信息等基本功能服务,以及 楼盘介绍、商业定位、运营势力、基本信息、技术指标停车配套、设计理念、 概念设计、外观设计、商业平面、办公平面等房产楼盘基本信息,且该待建 成建筑各类属性信息数据库203与三维场景数据库204相互衔接。
在上述系统中,终端200装有互联网应用程序,以通过互联网访问服务 器202,并装有从服务器202上下载的网页浏览程序,即浏览器(Browser)。 终端200包括但不仅限于:电脑PC机、苹果的IPAD移动电脑、装有Android 系统的PAD平板电脑、苹果Iphone手机、装有Android系统的三星、HTC、 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品牌(在本发明中不仅限于上述品牌)的各类智能手机 等多种终端机构成;互联网则根据各终端机的种类不同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 以及移动端3G/4G网络等。
综上所述,本发明综合了利用三维建模技术与三维全景技术,从而能够 有效改善处于建设期的建筑物通过互联网进行展示的效率和效果。本发明无 须在浏览器中加载第三方插件,适用于克服传统房产售楼展示、商业地产招 租出售、政府招商引资中通过第三方插件,加载大容量三维建模数据存在的 流量占用高、传播能力低、推介效果差等缺点,而且从商业运行来看,如果 建筑物在施工状态就能进行推介和展示,有利促进成交,降低成交周期,而 对于大量投入的工程来说,动辄上亿的投资,提前回笼资金,能大幅度降低 融资成本。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即凡是依据本发明申请的权利要 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等效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 要求保护范围。本发明未详尽描述的均为常规技术内容。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浏览器的用于展示待建成建筑信息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待建成建筑”根据规划设计进行三维建模,并制作生成虚拟场景三维全景数据,同时,对“待建成建筑”的周边场所进行周边全景信息采集和实景三维全景数据制作,然后通过整合上述所有的全景数据,实现“待建成建筑”从建筑本身的规划设计到周边场所各类属性数据的全面展示,并最终实现了基于浏览器面向不同终端的统一高效发布。因此,本发明有效改善了处于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