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4040104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7.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136600.5

申请日:

2015.03.26

公开号:

CN104697134A

公开日:

2015.06.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F 12/00申请日:20150326|||公开

IPC分类号:

F24F12/00; F24F13/30

主分类号:

F24F12/00

申请人:

安徽悦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奚小平; 奚林

地址:

241000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芜湖机械工业园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07

代理人:

马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换气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的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壳体(1)中间设置中空的安装腔(3),壳体(1)侧面设置安装梁(4),蓄热轮(2)布置在安装腔(3)内,蓄热轮(2)与安装梁(4)活动连接,壳体(1)靠近室外(5)的一侧设置进风口(6)和排风口(7),进风口(6)延伸到安装腔(3)下端部位置,排风口(7)延伸到安装腔(3)上端部位置,所述的蓄热轮(2)与能够带动蓄热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8)连接,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将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空气中,增加进入室内的空气的温度,有效提高换气效率,提高能量回收率。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1), 蓄热轮(2),壳体(1)中间设置中空的安装腔(3),壳体(1)侧面设置安装梁 (4),所述的蓄热轮(2)布置在安装腔(3)内,蓄热轮(2)与安装梁(4)活 动连接,壳体(1)靠近室外(5)的一侧设置进风口(6)和排风口(7),所述 的进风口(6)延伸到安装腔(3)下端部位置,排风口(7)延伸到安装腔(3) 上端部位置,所述的蓄热轮(2)与能够带动蓄热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8) 连接,驱动电机(8)与能够控制驱动电机(8)启停的控制部件(9)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 体(1)两侧面分别设置一道安装梁(4),所述的蓄热轮(2)中心部位轴向安装 连接轴(10),所述的连接轴(10)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梁(4)固定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 热轮(2)包括圆环形的外壳部(11),外壳部(11)内安装蜂窝状的蓄热轮芯体 (12),蓄热轮芯体(12)包括铝箔层(13),3A分子筛吸湿材料层(14),所述 的铝箔层(12)的两侧分别粘贴一层3A分子筛吸湿材料层(14)。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 体(1)靠近室内(15)的一侧设置送风口(16)和回风口(17),通过进风口(6) 穿过蓄热轮(2)的进入空气设置为从送风口(16)进入室内(15)的结构,通 过回风口(17)穿过蓄热轮(2)的排出空气设置为从排风口(7)排出室外(5) 的结构,所述的壳体(1)设置为能够安装在墙体的安装孔内的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 热轮(2)的外壳部(11)与蓄热轮芯体(12)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结构, 热交换器还包括驱动皮带(18),驱动皮带(19)套装在外壳部(11)和驱动电 机(8)的驱动轮(19)上,驱动电机(8)与热交换器的壳体(1)固定连接。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 风口(6)设置为与送风口(16)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送风口(16)与回风口 (17)设置为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回风口(17)与排风口(7)设置为错开 90度夹角的结构,排风口(7)设置为与进风口(6)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换气机零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换气机 的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会议室等公共场合, 都越来越多地用到室内换气机。现有技术中,通过进风口和出风口的设置,能 够实现室内污浊空气和室外清洁空气的交换。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设备,一方 面不能有效确保换气效率,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另一方面,现有技术的换气机, 无法确保排出空气中的热量有效交换传递到进入空气,因此存在很大的能量损 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 将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空气中,增加进入室内的空 气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换气效率,提高能量回收率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包括壳体,蓄热轮, 壳体中间设置中空的安装腔,壳体侧面设置安装梁,所述的蓄热轮布置在安装 腔内,蓄热轮与安装梁活动连接,壳体靠近室外的一侧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 所述的进风口延伸到安装腔下端部位置,排风口延伸到安装腔上端部位置,所 述的蓄热轮与能够带动蓄热轮转动的驱动电机连接,驱动电机与能够控制驱动 电机启停的控制部件连接。
所述的壳体两侧面分别设置一道安装梁,所述的蓄热轮中心部位轴向安装 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梁固定连接。
所述的蓄热轮包括圆环形的外壳部,外壳部内安装蜂窝状的蓄热轮芯体, 蓄热轮芯体包括铝箔层,3A分子筛吸湿材料层,所述的铝箔层的两侧分别粘贴 一层3A分子筛吸湿材料层。
所述的壳体靠近室内的一侧设置送风口和回风口,通过进风口穿过蓄热轮 的进入空气设置为从送风口进入室内的结构,通过回风口穿过蓄热轮的排出空 气设置为从排风口排出室外的结构,壳体设置为能够安装在墙体的安装孔内的 结构。
所述的蓄热轮的外壳部与蓄热轮芯体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热交 换器还包括驱动皮带,驱动皮带套装在外壳部和驱动电机的驱动轮上,驱动电 机与热交换器的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的进风口设置为与送风口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送风口与回风口设置 为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回风口与排风口设置为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排风 口设置为与进风口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得到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室外的清洁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室 内,室内的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被排到室外,换气机工作时,控制部件控制驱 动电机工作,带动蓄热轮转动。由于蓄热轮处于往复转动状态,排出室内的污 浊空气在穿过蓄热轮时,带有温度的污浊空气的热量被蓄热轮的部分部位吸收, 而蓄热轮继续转动,吸收了热量的蓄热轮部位再转动到对准进风口的部位,这 时,通过进风口穿过蓄热轮的清洁空气穿过吸收了热量的蓄热轮部位,蓄热轮 上的这部分热量传递到穿过蓄热轮的清洁空气,从而实现将排出室外的污浊空 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清洁空气的目的,通过蓄热轮的持续工作, 就能够持续将排出室外的污浊空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清洁空气。 本发明所述的热交换器,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将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热量传递 交换到进入室内的空气中,增加进入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换气效 率,提高能量回收率。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的蓄热轮芯体的剖视结构示意 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壳体;2、蓄热轮;3、安装腔;4、安装梁;5、室 外;6、进风口;7、排风口;8、驱动电机;9、控制部件;10、连接轴;11、 外壳部;12、蓄热轮芯体;13、铝箔层;14、3A分子筛吸湿材料层;15、室内; 16、送风口;17、回风口;18、驱动皮带;19、驱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 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 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3所示,本发明为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所述的热 交换器包括壳体1,蓄热轮2,壳体1中间设置中空的安装腔3,壳体1侧面设 置安装梁4,所述的蓄热轮2布置在安装腔3内,蓄热轮2与安装梁4活动连 接,壳体1靠近室外5的一侧设置进风口6和排风口7,所述的进风口6延伸 到安装腔3下端部位置,排风口7延伸到安装腔3上端部位置,所述的蓄热轮 2与能够带动蓄热轮2转动的驱动电机8连接,驱动电机8与能够控制驱动电 机8启停的控制部件9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室外的清洁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 室内,室内的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被排到室外,换气机工作时,控制部件控制 驱动电机工作,带动蓄热轮转动。由于蓄热轮处于往复转动状态,因此,排出 室内的污浊空气在穿过蓄热轮时,带有温度的污浊空气的热量被蓄热轮的部分 部位吸收,而蓄热轮继续转动,吸收了热量的蓄热轮部位再转动到对准进风口 的部位,这时,通过进风口穿过蓄热轮的清洁空气穿过吸收了热量的蓄热轮部 位,蓄热轮上的这部分热量传递到穿过蓄热轮的清洁空气,从而实现将排出室 外的污浊空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清洁空气的目的,通过蓄热轮的 持续工作,就能够持续将排出室外的污浊空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 清洁空气。本发明所述的热交换器,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将排出室外的空气中 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空气中,增加进入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从而有效 提高换气效率,提高能量回收率。
所述的壳体1两侧面分别设置一道安装梁4,所述的蓄热轮2中心部位轴 向安装连接轴10,所述的连接轴10两端分别与两个安装梁4固定连接。蓄热 轮通过连接轴与两个安装梁连接,实现了蓄热轮的固定,蓄热轮通过轴承与连 接轴活动连接,连接轴与安装梁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蓄热轮的可靠定位。
所述的蓄热轮2包括圆环形的外壳部11,外壳部11内安装蜂窝状的蓄热 轮芯体12,蓄热轮芯体12包括铝箔层13,3A分子筛吸湿材料层14,所述的铝 箔层12的两侧分别粘贴一层3A分子筛吸湿材料层14。蓄热轮芯体的结构设置, 通过铝箔层13能够快捷地将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 空气中,而3A分子筛吸湿材料层14,同时又能够将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水分 进行有效吸收,然后再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空气,提高了清洁空气的湿度。
所述的壳体1靠近室内15的一侧设置送风口16和回风口17,通过进风口 6穿过蓄热轮2的进入空气设置为从送风口16进入室内15的结构,通过回风 口17穿过蓄热轮2的排出空气设置为从排风口7排出室外5的结构,所述的壳 体1设置为能够安装在墙体的安装孔内的结构。清洁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穿过 蓄热轮后,再通过送风口进入室内,污浊空气从回风口排出,穿过蓄热轮后, 再通过排风口排出到室外,从而实现持续对污浊空气和清洁空气进行热量交换 的过程。
所述的蓄热轮2的外壳部11与蓄热轮芯体12设置为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结 构,热交换器还包括驱动皮带18,驱动皮带19套装在外壳部11和驱动电机8 的驱动轮19上,驱动电机8与热交换器的壳体1固定连接。驱动电机通过驱动 皮带与蓄热轮的外壳部连接,这样,驱动电机在控制部件控制下动作,通过驱 动皮带带动蓄热轮转动,在热交换器处于工作状态时,驱动电机持续带动蓄热 轮转动,实现持续将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空气的目 的。
所述的进风口6设置为与送风口16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送风口16与回 风口17设置为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回风口17与排风口7设置为错开90度 夹角的结构,排风口7设置为与进风口6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这样的结构设 置,是因为蓄热轮始终处于转动状态,当吸收了排出的空气中的热量后,蓄热 轮会继续转动,当室外的清洁空气从进风口进入时,吸收热量的部位已经转过 一个角度,因此,排风口7设置为与进风口6错开90度夹角的结构。同理, 通过进风口进入室内的清洁口气,在穿过蓄热轮时吸收了热量,而再通过送风 口时,已经转过了一个角度,因此排风口7设置为与进风口6错开90度夹角的 结构。通过这样的往复循环,就能在不断将吸收了热量室外清洁空气送到室内, 而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到室外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污浊空气与清洁空气的热 量交换。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室外的清洁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室 内,室内的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被排到室外,换气机工作时,控制部件控制驱 动电机工作,带动蓄热轮转动。由于蓄热轮处于往复转动状态,排出室内的污 浊空气在穿过蓄热轮时,带有温度的污浊空气的热量被蓄热轮的部分部位吸收, 而蓄热轮继续转动,吸收了热量的蓄热轮部位再转动到对准进风口的部位,这 时,通过进风口穿过蓄热轮的清洁空气穿过吸收了热量的蓄热轮部位,蓄热轮 上的这部分热量传递到穿过蓄热轮的清洁空气,从而实现将排出室外的污浊空 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清洁空气的目的,通过蓄热轮的持续工作, 就能够持续将排出室外的污浊空气中的热量传递交换到进入室内的清洁空气。 本发明所述的热交换器,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将排出室外的空气中的热量传递 交换到进入室内的空气中,增加进入室内的空气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换气效 率,提高能量回收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的实现并不 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 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内。

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换气机的热交换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换气机零部件技术领域的热交换器,所述的热交换器的壳体(1)中间设置中空的安装腔(3),壳体(1)侧面设置安装梁(4),蓄热轮(2)布置在安装腔(3)内,蓄热轮(2)与安装梁(4)活动连接,壳体(1)靠近室外(5)的一侧设置进风口(6)和排风口(7),进风口(6)延伸到安装腔(3)下端部位置,排风口(7)延伸到安装腔(3)上端部位置,所述的蓄热轮(2)与能够带动蓄热轮(2)转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