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10730354.1
2014.12.04
CN104734418A
2015.06.24
实审
审中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H02K 7/14申请日:20141204|||公开
H02K7/14; F04D25/08
H02K7/14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石原胜充; 中山章; 翠川达也; 掛山将人
日本东京都
2013-261767 2013.12.18 JP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90
周善来; 李雪春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型轴流风扇,其包括:转子,具有被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前端的叶轮以及转子罩;定子,具有线圈和电路板,表面涂布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以及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以包围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定子的顶部的与所述转子罩相对的树脂面上,所述轴承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轴承。
权利要求书1. 一种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具有被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 动轴的前端的叶轮以及转子罩; 定子,具有线圈和电路板,表面涂布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以及 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以包围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方式形成在 所述定子的顶部的与所述转子罩相对的树脂面上,所述轴承保持部用于 保持所述轴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型轴流风扇具备多个所述环状的积存槽部, 在所述定子的顶部的与所述转子罩相对的树脂面上,多个所述环状 的积存槽部呈同心圆状地形成在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周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 型轴流风扇具有排出槽部,所述排出槽部从所述积存槽部朝向所述定子 的径向外方伸出。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 型轴流风扇具有排出槽部,所述排出槽部从所述积存槽部朝向所述定子 的径向外方伸出。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型轴流风扇具备多个所述排出槽部, 多个所述排出槽部从所述积存槽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方呈放射 状伸出。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型轴流风扇具备多个所述排出槽部, 多个所述排出槽部从所述积存槽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方呈放射 状伸出。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型轴流风扇具备多个所述排出槽部, 多个所述排出槽部从所述积存槽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方呈螺旋 状伸出。 8.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水型轴流风扇具备多个所述排出槽部, 多个所述排出槽部从所述积存槽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方呈螺旋 状伸出。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 槽部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的转动方向弯曲。 10.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 出槽部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的转动方向弯曲。 11. 根据权利要求3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其特 征在于,所述排出槽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方向下倾斜。
说明书防水型轴流风扇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3年12月18日向日本特许厅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 2013-261767号的优先权,因此将所述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 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型轴流风扇。 背景技术 轴流风扇例如包括:作为转动驱动装置的转动电动机;叶轮,安装 在所述转动电动机的转动轴上,具有多个动叶;以及圆筒状的外壳,与 所述叶轮一起形成轴流。 特别是在防水型轴流风扇中,转动电动机的定子涂布有树脂。因此, 在防水型轴流风扇中,定子的顶部的树脂面和转子罩之间的间隙变窄。 因此,防水型轴流风扇基本上具有水难以到达轴承的结构。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195933号公开了一种涉及轴流风扇 的水进入防止结构的技术。在上述公开公报中记载的风扇形状中设置有 覆盖转动轴周围的除水部。该除水部包括凸缘状的除水环,该除水环用 于防止水进入电动机。在叶轮的中央部设置有防水筒。防水筒覆盖转动 轴的周围并到达电动机的附近。该防水筒的前端比除水环更向电动机侧 突出。 按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195933号中记载的风扇形状,设置 有凸缘状的除水环和防水筒,该防水筒覆盖转动轴的周围并到达电动机 的附近。由此,抑制了水进入电动机的轴承。 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215537中记载的风扇驱动用 电动机的防水结构中,风扇的轴套具有包围轴承保持部的环状的肋。在 该肋的前端外周上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具有朝向前端减小的直径。 按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215537号中记载的风扇驱动用电 动机的防水结构,落下到肋上的水滴迅速地沿倾斜面滚落。因此,在肋 上不会积存大量的水。该水每次少量地滚落到轴承保持部的上表面上并 沿其圆弧面向下方落下。因此,抑制了水从轴承保持部前端流入轴承部。 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195933号记载的风扇形状中设置有: 除水部,覆盖转动轴的周围;凸缘状的除水环;以及防水筒,覆盖转动 轴的周围并到达电动机的附近。 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215537号的风扇驱动用电动机的防 水结构中,以包围轴承保持部的方式设置有环状的肋,该环状的肋在前 端外周形成有倾斜面。 即,按照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7-195933号和日本专利公开公报 特开平10-215537号的技术,通过在电动机上另外追加结构部件来抑制 水进入轴承。因此,风扇驱动用电动机的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其制造成 本也增加。 与此相比,具有涂布有树脂的定子的类型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结构简 单,并且不需要追加部件。 但是,在以往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中,定子的顶部的树脂面和转子罩 之间的间隙窄。因此,按照这种结构,如果水进入上述窄的间隙,则水 有可能因毛细管现象而沿上述间隙流入轴承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轴流风扇,该防水型轴流风 扇具有不需要追加部件的简单结构,并且能够通过抑制水进入轴承内而 具有高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型轴流风扇,其包括:转子,具有被轴承以可 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前端的叶轮以及转子 罩;定子,具有线圈和电路板,表面涂布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以及 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以包围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方式形成在所述 定子的顶部的与所述转子罩相对的树脂面上,所述轴承保持部用于保持 所述轴承。 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防水型轴流风扇(本防水型轴流风扇)包括: 转子,具有被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 的前端的叶轮、以及转子罩;以及定子,具有线圈和电路板,表面涂布 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 此外,本防水型轴流风扇具有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该环状的 积存槽部以包围用于保持所述轴承的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方式形成在定 子的顶部的、与转子罩相对的树脂面上。 如上所述,在本防水型轴流风扇中,在定子的顶部的、与转子罩相 对的树脂面上以包围轴承保持部前端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 槽部。 在定子的顶部的树脂面和转子罩之间的狭窄间隙,积存槽部局部形 成具有较宽间隙(宽度)的空间部。由此,难以产生毛细管现象。即使 水进入定子的顶部的树脂面和转子罩之间的狭窄间隙,也能够通过该积 存槽部使进入的水滞留。 因此,按照本防水型轴流风扇,能够防止或抑制水进入轴承。其结 果,能够提高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上半部的剖视图。 图2是取下转子而使定子的树脂涂层部露出状态的实施方式1的防 水型轴流风扇的主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局部切断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上半部的剖视图。 图5是取下转子而使定子的树脂涂层部露出状态的实施方式2的防 水型轴流风扇的主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局部切断立体图。 图7是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上半部的剖视图。 图8是取下转子而使定子的树脂涂层部露出状态的实施方式3的防 水型轴流风扇的主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局部切断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上半部的剖视图。 图11是取下转子而使定子的树脂涂层部露出状态的实施方式4的防 水型轴流风扇的主视图。 图12是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局部切断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所公开的实施 方式的彻底的理解,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细节。然而,显然可以在没有这 些具体细节的前提下实施一个或更多的实施方式。在其它的情况下,为 了简化制图,示意性地示出了公知的结构和装置。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进 行说明。 本发明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具有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该积存槽 部以包围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方式形成在定子的顶部的、与转子罩相对 的树脂面上。在定子的顶部的树脂面和转子罩之间的狭窄间隙,积存槽 部局部形成具有较宽间隙(宽度)的空间部。由此,即使水进入所述间 隙,也能够通过所述积存槽部使进入的水滞留。因此,按照上述防水型 轴流风扇,能够防止或抑制水进入轴承。其结果,能够实现可靠性高的 防水型轴流风扇。 〔实施方式1〕 [防水型轴流风扇的结构] 参照图1至图3,对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上半部的剖视图。图2是取下转子 而使定子的树脂涂层部露出状态的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主视 图。图3是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局部切断立体图。 防水型轴流风扇是送风装置,通过固定在转动电动机的转动轴上的 叶轮的转动,从转动轴的轴向的一方吸气,并朝向轴向的另一方排出空 气。 如图1所示,防水型轴流风扇100具有叶轮10和圆筒状的外壳2, 所述叶轮10设置(固定)在转动轴1(例如转动轴1的前端)上。外壳 2包围叶轮10的径向的外周。 叶轮10在中央部具有大体杯状的轮毂部11。叶轮10在轮毂部11 的外周部具有多个动叶13。轮毂部11通过衬套12固定在转动轴1上。 在轮毂部11的内部设置有作为叶轮10的转动驱动装置的转动电动 机101。本实施方式的转动电动机101例如由外转子型的无刷电动机构 成。该转动电动机101具有内侧定子120和外侧转子110。内侧定子120 是具有线圈20的电枢。外侧转子110是具有永磁体30的励磁部,配置 在内侧定子120的外周。 多个动叶13呈放射状安装在叶轮10的轮毂部11的周围。各动叶 13设置成相对于转动轴1的轴向倾斜。 叶轮10通过该叶轮10的转动,在动叶13和外壳2之间生成气流。 动叶13形成为如下的形状和结构:从叶轮10的轮毂部11侧朝向框架轮 毂62侧生成气流。 转子110包括大体杯状的转子罩41、转动轴1和永磁体30等。转 动轴1通过衬套12压入转子罩41的中心部。 转子罩41嵌入轮毂部11内。在转子罩41的沿轴向的内周面上固定 有永磁体30。转子罩41具有如下功能:封闭来自励磁部(外侧转子110) 的磁力线,使由永磁体30产生的电磁感应效果成为最大。 作为转子罩41的构成材料,例如使用SC材料等铁类的磁性体。但 是,转子罩41的构成材料并不限于例示过的材料。 转动轴1被轴承16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轴承16固定在筒状的轴 承保持部(衬套)63的内表面上。轴承保持部63保持轴承16。轴承保 持部63固定在框架轮毂62的中央部。 框架轮毂62呈大体杯状,成为定子120的基座部。框架轮毂62配 置在转动轴1的轴向的一侧。叶轮10的轮毂部11位于转动轴1轴向上 的与框架轮毂62相反的一侧(轴向的另一侧)。 另一方面,定子120包括定子叠片(ステータスタック)50和线圈 20等。 定子叠片50固定在轴承保持部63的外表面上。定子叠片50通过沿 板厚方向层叠多个薄的大体环状的金属板而形成。为了兼顾性能和成本, 作为定子叠片50的金属板的构成材料例如可以使用硅钢板。例如通过机 械性压力接触来层叠定子叠片50的多个金属板。 在定子叠片50上突出设置有绝缘体52。在绝缘体52之间划定有作 为凹部的槽53。槽53沿定子叠片50的圆周方向大体均等配置。在槽53 内收容有缠绕在定子叠片50上的线圈20。 框架轮毂62支承电路板(印刷基板)70。在电路板70上形成有用 于控制防水型轴流风扇100的布线图案。 缠绕在定子叠片50上的线圈20与电路板70通过连接端子71电连 接。连接端子71将线圈20的连接线集中并与电路板70连接。 在电路板70上设有用于使连接端子71穿过的贯通孔。穿过贯通孔 的连接端子71的突出部焊接在电路板70上。通过焊接使用于提供电源 的导线72与电路板70连接。 通过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80涂布包含定子叠片50、线圈20和电路 板70等的定子120的表面(周围)。通过利用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80 涂布定子120的表面(周围),使线圈20和电路板70等的电连接部防 水。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轴流风扇100中,在涂 布有树脂的定子120的顶部的、与转子罩41相对的树脂面81上形成有 环状的积存槽部82。环状的积存槽部82形成为包围轴承保持部63的前 端的周围。 在实施方式1中,在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周围的树脂面81上形成 有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如图1所示,积存槽部82的剖面形状为矩形。 积存槽部82的剖面形状并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半圆形等其他形状。 外壳2划定引导气流的风洞部5,并且在两端划定空气的吸气口3 和排出口4。外壳2与具有凸缘部64的框架60一体成形(参照图2)。 本实施方式的凸缘部64形成为矩形。在该凸缘部64的四角开设有通孔 65,该通孔65用于安装未图示的安装螺钉。 [防水型轴流风扇的作用] 接着,参照图1至图3,对实施方式1的防水型轴流风扇100的作 用进行说明。 防水型轴流风扇100例如安装在电子设备的箱体上。在将防水型轴 流风扇100向电子设备的箱体上安装时,通过外壳2的吸气侧或排出侧 的凸缘部64的通孔65,用安装螺钉进行螺纹连接(参照图2)。 如果驱动转动电动机101使防水型轴流风扇100的各叶轮10转动, 则从外壳2的吸气口3吸入空气。从外壳2的吸气口3吸入的空气依次 通过动叶13和作为静叶的框架60,从该外壳2的排出口4排出。 防水型轴流风扇100具有防水结构。即,在防水型轴流风扇100中, 通过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80涂布包含定子叠片50、线圈20和电路板70 等的定子120的表面(周围)。因此,即使在水飞散的环境下也可以使 用防水型轴流风扇100。 在防水型轴流风扇100中,涂布有树脂的定子120和转子罩41的间 隙变窄。因此,如果水进入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和转子罩41之 间的狭窄间隙,则水有可能因毛细管现象沿该间隙流入轴承16。 因此,在图1至图3所示的防水型轴流风扇100中,在涂布有树脂 的定子120的顶部的、与转子罩41相对的树脂面81上,以包围轴承保 持部63的前端的方式形成有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 在防水型轴流风扇100中,在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周围的树脂面 81上形成有环状的积存槽部82。由此,通过该积存槽部82局部形成有 具有较宽间隙(宽度)的空间部。具有上述较宽间隙(宽度)的空间部 可以是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和转子罩41的间隔宽阔的部分。 如上所述,在防水型轴流风扇100中,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 81和转子罩41的狭窄间隙中,通过积存槽部82形成有宽阔的空间部(具 有宽阔间隙的空间部)。由此,变得难以产生毛细管现象。即使水W进 入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和转子罩41之间的狭窄的间隙,进入的 水W也会因积存槽部82而滞留。 即,按照第一实施方式的防水型轴流风扇100,可以通过不追加部 件的简单结构,防止或抑制水进入轴承16。其结果,可以提高防水型轴 流风扇100的可靠性。 〔实施方式2〕 接着,参照图4至图6,对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进行说明。 图4是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上半部的剖视图。图5是取下转子 而使定子的树脂涂层部露出状态的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主视 图。图6是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局部切断立体图。另外,在 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 省略了说明。 如图4至图6所示,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200与实施方式 1的不同点在于:在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周围的树脂面81上形成有多个 环状的积存槽部82。 即,在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200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 在包含线圈20和电路板70的定子120的表面(周围)上形成有电绝缘 性的合成树脂80。 在涂布有树脂的定子120的顶部的、与转子罩41相对的树脂面81 上形成有多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以包 围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的方式形成多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 多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以同心圆状的方式形成在轴承保持部63的 前端周围的树脂面81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周 围的树脂面81上以同心圆状的方式形成有两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 环状的积存槽部82的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可以根据定子120的顶部 的树脂面81的外径,适当地设定环状的积存槽部82的数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形成有多 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也可以以螺旋状的方式连续地形成多个积存槽部 82。 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200基本上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防水 型轴流风扇100同样的作用和效果。特别是按照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 流风扇200,在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周围的树脂面81上形成有多个环状 的积存槽部82。 因此,实施方式2的防水型轴流风扇200具有以下所述的有利的效 果。即,在防水型轴流风扇200中,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和转 子罩41的狭窄间隙中形成有多个具有宽阔间隙的空间部。因此,通过该 多个具有宽阔间隙的空间部,能够进一步防止或抑制因毛细管现象导致 的水的进入。由此,即使水W进入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和转子 罩41之间的狭窄间隙,进入的水W也会因多级的积存槽部82而可靠地 滞留。 〔实施方式3〕 接着,参照图7至图9,对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进行说明。 图7是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上半部的剖视图。图8是取下转子 而使定子的树脂涂层部露出状态的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主视 图。图9是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局部切断立体图。另外,在 实施方式3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 省略了说明。 如图7至图9所示,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300与实施方式 1的不同点在于:多个排出槽部83从形成在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周围的 树脂面81上的环状的积存槽部82呈放射状伸出。 即,在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300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 在包含线圈20和电路板70的定子120的表面(周围)上形成有电绝缘 性的合成树脂80。 在涂布有树脂的定子120的顶部的、与转子罩41相对的树脂面81 上形成有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以 包围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积存槽部82。 防水型轴流风扇300具有从积存槽部82呈放射状伸出的多个排出槽 部83。各排出槽部83与环状的积存槽部82连通。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 朝向四个方向形成有四个排出槽部83。但是,排出槽部83的数量并不限 于四个。 如图7所示,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放射状的排出槽部 83形成为从环状的积存槽部82朝向定子120的径向外侧(外方)向下倾 斜。如图9所示,由于各排出槽部83朝向外方向下倾斜,所以能够容易 地排出滞留在环状积存槽部82内的水W。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形成有一 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代替于此,也可以像实施方式2那样形成有多个 环状的积存槽部82。 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300基本上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防水 型轴流风扇100同样的作用和效果。特别是按照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 流风扇300,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具有多个排出槽部83。上 述排出槽部83从积存槽部82呈放射状伸出且朝向外方(外部)向下倾 斜。 因此,实施方式3的防水型轴流风扇300具有以下所述的有利的效 果。即,在防水型轴流风扇300中,环状的积存槽部82通过防止或抑制 毛细管现象,使要进入轴承16的水W滞留。在此基础上,在防水型轴 流风扇300中,可以通过放射状的多个排出槽部83,容易地排出滞留在 积存槽部82内的水W。 〔实施方式4〕 接着,参照图10至图12,对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进行说 明。图10是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上半部的剖视图。图11是取 下转子而使定子的树脂涂层部露出状态的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 的主视图。图12是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的局部切断立体图。另 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要素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说明。 如图10至图12所示,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400与实施方 式1的不同点在于:多个排出槽部84从形成在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周 围的树脂面81上的环状的积存槽部82呈螺旋状伸出。 即,在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400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 在包含线圈20和电路板70的定子120的表面(周围)上形成有电绝缘 性的合成树脂80。 在涂布有树脂的定子120的顶部的、与转子罩41相对的树脂面81 上形成有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在定子120顶部的树脂面81上,以包 围轴承保持部63的前端的方式形成有环状的积存槽部82。 防水型轴流风扇400具有从积存槽部82呈螺旋状伸出的多个排出槽 部84。各排出槽部84与环状的积存槽部82连通。 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 朝向八个方向形成有八个排出槽部84。但是,排出槽部84的数量并不限 于八个。 如图10所示,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螺旋状的排出槽 部84形成为平坦状。但并不限于此,螺旋状的排出槽部84也可以形成 为从环状的积存槽部82朝向外方(定子120的径向外侧)向下倾斜。 如图11和图12所示,螺旋状的排出槽部84形成为沿转子110的转 动方向弯曲。因此,转子110内的旋转气流很多作用于螺旋状的排出槽 部84。通过上述旋转气流,能够容易地排出滞留在环状的积存槽部82 内的水W。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形成有一 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代替于此,也可以像实施方式2那样在树脂面81 上形成有多个环状的积存槽部82。 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400基本上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防水 型轴流风扇100相同的作用和效果。特别是按照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 流风扇400,在定子120的顶部的树脂面81上具有多个排出槽部84。上 述排出槽部84从积存槽部82呈螺旋状伸出。 因此,实施方式4的防水型轴流风扇400具有以下所述的有利效果。 即,在防水型轴流风扇400中,环状的积存槽部82通过防止或抑制毛细 管现象,使要进入轴承16的水W滞留。在此基础上,在防水型轴流风 扇400中,可以通过螺旋状的多个排出槽部84,容易地排出滞留在积存 槽部82内的水W。 另外,螺旋状的排出槽部84也可以是圆弧状的排出槽部84。 此外,排出槽部83和排出槽部8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即,环状的 积存槽部82可以具有从积存槽部82朝向定子120的径向外方伸出的一 个或多个排出槽部83或排出槽部84。 轴承保持部63在与转动轴1之间夹持轴承16的状态下沿转动轴1 延伸。轴承保持部63可以配置在比定子120更靠转动轴1侧的位置上。 轴承保持部63可以配置在定子120和轴承16之间。轴承保持部63的前 端(轴承保持部63的转子罩41侧的端部)和转子罩41的间隔可以与定 子120的顶部的与转子罩41相对的树脂面81和转子罩41的间隙为同等 程度,也可以比上述间隙短,或者是比上述间隙长。 以上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上述内容是用于说明本 发明技术的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技术可以在不脱离 其宗旨的范围内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各种方式实施。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型轴流风扇,该防水型轴流风扇具有防止水进 入转动电动机的轴承的水进入防止结构。 此外,本发明的防水型轴流风扇可以是以下的第一防水型轴流风 扇~第七防水型轴流风扇。 第一防水型轴流风扇包括:转子,在被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轴支承 的转动轴的前端具有叶轮;以及定子,具有线圈和电路板,所述定子的 周围被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涂布,在所述定子的顶部的与转子罩相对的 树脂面上,以包围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方式形成有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 槽部。 第二防水型轴流风扇是在第一防水型轴流风扇中,在所述定子的顶 部的与转子罩相对的树脂面上,在所述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周围以同心 圆状的方式形成有多个所述环状的积存槽部。 第三防水型轴流风扇是在第一防水型轴流风扇或第二防水型轴流风 扇中,所述环状的积存槽部具有多个排出槽部,所述多个排出槽部从该 积存槽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方呈放射状伸出。 第四防水型轴流风扇是在第一防水型轴流风扇或第二防水型轴流风 扇中,所述环状的积存槽部具有多个排出槽部,所述多个排出槽部从该 积存槽部朝向所述定子的径向外方呈螺旋状伸出。 第五防水型轴流风扇是在第四防水型轴流风扇中,所述呈螺旋状伸 出的多个排出槽部形成为沿所述转子的转动方向弯曲。 第六防水型轴流风扇是在第三防水型轴流风扇~第五防水型轴流风 扇中的任意一个防水型轴流风扇中,所述多个排出槽部朝向所述定子的 径向外方向下倾斜。 第七防水型轴流风扇包括:轴承;轴承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轴承; 转子,具有被所述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 动轴的前端的叶轮以及转子罩;定子,具有线圈和电路板,表面涂布有 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以及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以包围所述轴承 保持部的前端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定子的顶部的与所述转子罩相对的树脂 面上。 出于示例和说明的目的已经给出了所述详细的说明。根据上面的教 导,许多变形和改变都是可能的。所述的详细说明并非没有遗漏或者旨 在限制在这里说明的主题。尽管已经通过文字以特有的结构特征和/或方 法过程对所述主题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 的主题不是必须限于所述的具体特征或者具体过程。更确切地说,将所 述的具体特征和具体过程作为实施权利要求书的示例进行了说明。
《防水型轴流风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型轴流风扇.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水型轴流风扇,其包括:转子,具有被轴承以可转动的方式轴支承的转动轴、设置在所述转动轴的前端的叶轮以及转子罩;定子,具有线圈和电路板,表面涂布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以及至少一个环状的积存槽部,以包围轴承保持部的前端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定子的顶部的与所述转子罩相对的树脂面上,所述轴承保持部用于保持所述轴承。。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