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制冷机.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4039679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92211.4

申请日:

2014.08.11

公开号:

CN104729131A

公开日:

2015.06.24

当前法律状态:

驳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驳回IPC(主分类):F25B 1/00申请公布日:20150624|||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5B 1/00申请日:20140811|||公开

IPC分类号:

F25B1/00; F25B43/00; F25B31/00

主分类号:

F25B1/00

申请人:

LG电子株式会社

发明人:

张启焕; 金哲民

地址:

韩国首尔市

优先权:

10-2013-0158962 2013.12.19 KR

专利代理机构: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代理人:

金相允; 向勇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涡轮制冷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涡轮制冷机,包括:压缩机,包括用于压缩冷媒的叶轮、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用于储藏油的油箱;冷凝器,用于进行上述冷媒和冷却水的热交换;蒸发器,用于进行经由上述冷凝器的冷媒和冷水的热交换;油泵,用于从上述油箱向动力传递装置供给上述油;油分离器,对从上述油箱排出的冷媒和油进行分离;以及喷射器,与上述油箱连接,利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动及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的流动中的至少一个作为驱动源,将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第一回收对象油以及飞散到上述蒸发器的第二回收对象油中的至少一种油回收到上述油箱中。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压缩机,包括用于压缩冷媒的叶轮、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动力传 递装置以及用于储藏油的油箱;
冷凝器,用于进行上述冷媒和冷却水的热交换;
蒸发器,用于进行经由上述冷凝器的冷媒和冷水的热交换;
油泵,用于从上述油箱向动力传递装置供给上述油;
油分离器,对从上述油箱排出的冷媒和油进行分离;以及
喷射器,与上述油箱连接,利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动及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的流动中的至少一个作为驱动源,将从上述油分离 器分离出的第一回收对象油以及飞散到上述蒸发器的第二回收对象油中 的至少一种油回收到上述油箱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中一部分作为动力源冷媒被供给到上述喷 射器,
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油作为上述第一回收对象油被吸入到上述 喷射器,
借助供给到上述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冷媒的流动而被吸入的上述第 一回收对象油,被回收到上述油箱。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油泵排 出的油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作为动力源油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
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上述第一回收对象油被吸入至上述喷射 器,
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油的流动而被吸入的上述第 一回收对象油,被回收到上述油箱。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通过上述油分 离器所分离出的冷媒,借助由上述叶轮的旋转所产生的负压被吸入至上 述压缩机的流入口。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为动力源冷媒被供给到上述 喷射器,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内部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被吸入至上述喷射 器,
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冷媒的流动而被吸入的上述 第二回收对象油,被回收到上述油箱。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从上述油泵排 出的油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作为动力源油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内部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被吸入至上述喷射 器,
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油的流动而被吸入的上述第 二回收对象油,被回收到上述油箱。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为动力源冷媒被供给到上述 喷射器,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内部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及从上述油分离器分 离出的上述第一回收对象油分别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
借助供给到上述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冷媒的流动而分别被吸入的上 述第一回收对象油及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被回收到上述油箱。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容纳在上述 蒸发器内部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和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上述第一 回收对象油在流入上述喷射器之前,通过同一配管吸入至上述喷射器。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动力源油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内部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及从上述油分离器分 离出的上述第一回收对象油分别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
借助供给到上述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油的流动而分别吸入的上述第 一回收对象油及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被回收到上述油箱。

12.  一种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压缩机,包括用于压缩冷媒的叶轮、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动力传 递装置以及用于储藏油的油箱;
冷凝器,用于进行上述冷媒和冷却水的热交换;
蒸发器,用于进行经由上述冷凝器的冷媒和冷水的热交换;
油泵,用于从上述油箱向动力传递装置供给上述油;
油分离器,对从上述油箱排出的冷媒和油进行分离;
第一喷射器,与上述油箱连接,利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 动或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的流动作为驱动源,将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 的第一回收对象油回收到上述油箱;以及
第二喷射器,与上述油箱连接,医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 动或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的流动作为驱动源,将分散到上述蒸发器的第 二回收对象油回收到上述油箱。

13.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为动力源冷媒被供给到上述 第一喷射器,
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油作为上述第一回收对象油,借助供给到 上述第一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冷媒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一喷射器,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作为动力源油被供给到上述第二喷射器,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第二 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油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二喷射器。

14.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作为动力源油被供给到上述第一喷射器,
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上述第一回收对象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 第一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油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一喷射器,
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为动力源冷媒被供给到上述 第二喷射器,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中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第 二喷射器的上述动力源冷媒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二喷射器。

15.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为第一动力源冷媒被供给到 上述第一喷射器,
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上述第一回收对象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 第一喷射器的上述第一动力源冷媒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一喷射器,
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动力源冷媒被供给到 上述第二喷射器,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第二 喷射器的上述第二动力源冷媒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二喷射器。

16.  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轮制冷机,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中的一部分作为第一动力源油被供给到上述第 一喷射器,
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的上述第一回收对象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 第一喷射器的上述第一动力源油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一喷射器,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中的一部分作为第二动力源油被供给到上述第 二喷射器,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的上述第二回收对象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第二 喷射器的上述第二动力源油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二喷射器。

说明书

说明书涡轮制冷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涡轮制冷机,具体而言,涉及能够防止油飞散、且提高 油回收率的涡轮制冷机。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涡轮制冷机是吸入低压流体来压缩成高压流体的设备,包括 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以及膨胀阀。
此外,上述压缩机可以包括:叶轮(Impeller),由驱动马达的驱动力旋 转;套罩(shroud),用于容纳叶轮;以及可变扩散器(Diffuser),将通过 叶轮旋转所排出的流体的动能转换为压能。
另外,冷水流入上述蒸发器,并从上述蒸发器排出,在通过上述蒸发器 的过程中上述冷水被冷却。冷却水流入上述冷凝器,并从上述冷凝器排出, 在通过上述冷凝器的过程中上述冷却水被加热。
另一方面,在上述压缩机内部分别设有用于向旋转体(例如,轴承)供 应油的油箱和油泵。另外,在压缩机的工作过程中油箱内部的压力变高,为 了防止该情况,上述涡轮制冷机具有能够使上述油在涡轮制冷机中循环的结 构。
但是,若油飞散增加,则会污染蒸发器,涡轮制冷机的效率降低,不能 维持适当的油面,所以会发生压缩机破损的问题。
以往,为了防止油的飞散,使用了配置在压缩机内部的网状网格,上述 网格根据油箱的压力和油的流动条件等,有时其分离性能降低。
因此,要求一种能够防止油的飞散、使油能够沿着回收结构稳定循环且 能够有效分离和回收与冷媒混合的油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回收从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油和 飞散到蒸发器侧的油中至少一种油的涡轮制冷机。
另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如压缩机和油泵那样的 高压部的流体流动作为驱动源来回收低压部的油的涡轮制冷机。
另外,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油飞散、提高油 回收率、防止压缩机破损的涡轮制冷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涡轮制冷机, 包括:压缩机,包括用于压缩冷媒的叶轮、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动力 传递装置以及用于储藏油的油箱;
冷凝器,用于进行上述冷媒和冷却水的热交换;
蒸发器,用于进行经由上述冷凝器的冷媒和冷水的热交换;
油泵,用于从上述油箱向动力传递装置供给上述油;
油分离器,对从上述油箱排出的冷媒和油进行分离;以及
喷射器,与上述油箱连接,利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动及 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的流动中的至少一个作为驱动源,将从上述油分离 器分离出的第一回收对象油以及飞散到上述蒸发器的第二回收对象油中 的至少一种油回收到上述油箱中。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涡轮制冷机,包括:压缩机,包括用于压 缩冷媒的叶轮、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用于储藏油的 油箱;
冷凝器,用于进行上述冷媒和冷却水的热交换;
蒸发器,用于进行经由上述冷凝器的冷媒和冷水的热交换;
油泵,用于从上述油箱向动力传递装置供给上述油;
油分离器,对从上述油箱排出的冷媒和油进行分离;
第一喷射器,与上述油箱连接,利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 动或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的流动作为驱动源,将从上述油分离器分离出 的第一回收对象油回收到上述油箱;以及
第二喷射器,与上述油箱连接,医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 动或从上述油泵排出的油的流动作为驱动源,将分散到上述蒸发器的第 二回收对象油回收到上述油箱。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具有如下效果
能够高效回收从油分离器分离出的油和飞散到蒸发器侧的油中至少一 种油。
另外,能够以如压缩机和油泵那样的高压部的流体流动作为驱动源来回 收低压部的油。
另外,能够防止油飞散、提高油回收率、防止压缩机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的一工作状态的概念图。
图2~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的油回收过程的 概念图。
图7是示出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的油箱的主要部分立体 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涡轮制冷机
10:压缩机
12:油箱
14:油泵
20:蒸发器
30:冷凝器
50:油分离器
70,80:喷射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的方式,这仅是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而提供的, 并不据此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的一工作状态的概念 图。
参照图1,上述涡轮制冷机1具备:用于压缩冷媒的压缩机10;用 于冷凝冷媒的冷凝器30;以及用于蒸发冷媒的蒸发器20。
在上述冷凝器30实现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和冷却水 (condenser water)之间的热交换。另外,在上述蒸发器20实现通过了 上述冷凝器30的冷媒和冷水(chilled water)之间的热交换。另外,在上 述冷凝器30和上述蒸发器20之间设有膨胀阀40。
冷水(chilled water)流入上述蒸发器20并从上述蒸发器20排出, 上述冷水在通过上述蒸发器20的过程中与冷媒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冷 却水(condenser water)流入上述冷凝器30并从上述冷凝器30排出,上 述冷却水在通过上述冷凝器30的过程中与冷媒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
上述压缩机10具备用于压缩冷媒的叶轮11(impeller)。另外,上 述压缩机10具备:用于驱动上述叶轮11的电机13(参照图2);以及 用于将上述电机13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叶轮11侧的齿轮。此处,电机 13和齿轮构成动力传递装置。但是,动力传递装置不限于此。另外,上 述压缩机10可具备可变扩散器,该可变扩散器用于调节流入叶轮11并 从中排出的冷媒的流量。
另外,上述压缩机10具备用于储藏规定量的油(Oil)的油箱12。 另外,涡轮制冷机1具有油泵14(参照图2),该油泵14用于从上述油 箱12吸引油而向压缩机10的内部构件(轴承,齿轮等)供给油。即, 上述油被供给到旋转的压缩机10的各构成要素(轴承,齿轮)。另外, 当上述油不足时,发生压缩机10的旋转体受损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上述压缩机10工作的过程中上述油箱12的压力升高。 为了防止这种情形,上述涡轮制冷机1具有使上述油能够循环涡轮制冷 机1的结构。
为此,在上述涡轮制冷机1设有均油管60。通过上述均油管60,上 述油箱12内部的油在上述涡轮制冷机1中循环。作为一个实施方式,上 述均油管60可连接上述油箱12和上述蒸发器20。此时,在上述涡轮制 冷机1设有油分离器50,用于分离和回收从该油箱12飞散出的油。
具体来说,上述油分离器50执行分别分离通过上述均油管60从上 述油箱12排出的冷媒和油的功能。上述油分离器50可设置在上述均油 管60的部分区域。上述油分离器50可包括用于分离油和冷媒的网格 (Mesh)构件。
另外,上述油分离器50可具有:油和冷媒的混合物所流入的吸入口; 用于排出分离出的油的第一排出口(油排出口);以及用于排出所分离 出的冷媒的第二排出口(冷媒排出口)。
在此,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应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另一方面,由上述油箱12飞散的油会集中到温度和压力相对低的蒸 发器20侧。因此,储藏(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侧的油应被回收到上 述油箱12。
在本发明中,通过喷射器(ejector),将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 和/或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中的油回收至上述油箱12。
上述喷射器产生负压而执行吸入(suction)工作流体的功能。具体 来说,上述喷射器可包括分别设在内部的喷嘴和扩散器。在相对高压的 第一流体通过喷射器时,相对低压的第二流体通过负压被吸入到喷射器。 另外,通过了上述喷射器的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沿着第一流体的行进方 向一同流动。
作为一个实施方式,构成上述喷射器的喷嘴和扩散器可沿着第一流 体的流动方向(从流入侧到排出侧)依次设置。另外,上述第二流体可 通过上述喷嘴和扩散器的边界区域被吸入。因此,当将高压部的第一流 体供给到上述喷射器时,与上述喷射器连接的低压部的第二流体通过上 述第一流体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
另外,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的第一流体可以是气体状态,也可以是 液体状态。即,可根据提供驱动源(driveforce)的第一流体的状态,上 述喷射器还可以被称作射流器(eductor)。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上述低压部的第二流体可以是 储藏在蒸发器20的油,也可以是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
另外,上述高压部的第一流体可以是从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一部 分,也可以是通过油泵14排出的油中的一部分。
另外,上述喷射器执行如下功能:利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 流动和上述油泵排出的油的流动中的至少一个作为驱动源,将由上述油 分离器分离出的油和飞散到蒸发器的油中的至少一种油回收到上述油 箱。
下面,参照附图,依次说明本发明的多种实施例。本发明的涡轮制 冷机1可根据所回收的油的位置(油分离器或蒸发器)、用于回收油的 高压的驱动源(从压缩机排出的高压的冷媒流动或从油泵排出的高压的 油流动)以及喷射器的个数等,以多种实施例实现。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的概念图。
在第一实施例中,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被回收到油箱12。另外, 在第一实施例,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以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 冷媒流动作为驱动源,被回收到油箱12。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从油分 离器50分离出的油利用一个喷射器70被回收到油箱12。
即,从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作为高压的第一流体被供给到上述喷射 器70,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作为低压的第二流体被吸入。
具体来说,由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一部分被供给到喷射器 70,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被吸入至喷射器70,借助被供给至 70的冷媒的流动而从上述油分离器50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参照图2,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均油管60,用于连接上述油 箱12和上述油分离器50的流入口;以及第一油回收配管51,用于连接 上述油分离器50和上述喷射器70。如上所述,上述第一油回收配管51 能够与上述油分离器50的第一排出口(油排出口)连接。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还可以具有:第一冷媒配管31,用于连接 上述压缩机10和上述冷凝器30;分流配管32,从上述第一冷媒配管31 分出,且与上述喷射器70连接。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第二油 回收配管71,该第二油回收配管71用于连接上述喷射器70和上述油箱 12。
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冷媒通过上述第一冷媒配管31被供 给至上述冷凝器30。此时,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通过 上述分流配管32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
此时,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沿着上述第一油回收配管51 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即,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 为高压的第一流体(驱动源,driveforce)工作,随之相对低压的油被吸 入至上述喷射器70。
因此,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的冷媒的流动而被吸入的油,经 由上述第二油回收配管71被回收到油箱12。
另一方面,上述油分离器50的第二排出口(冷媒排出口)和上述压 缩机10的流入口可通过冷媒回收配管52连接。
具体来说,通过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冷媒可借助上述叶轮11 的旋转产生的负压被吸入上述压缩机10的流入口。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和第三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的概 念图。
在第二实施例中,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被回收至油箱12。另外, 在第二实施例中,将从油泵14排出的高压的油的流动作为驱动源来工作。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可利用上述喷射器70 回收到油箱12。
具体来说,由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上述从 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借助供给到上述喷射器 70的油的流动而被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上述油泵14如上所述,执行向压缩机10内的各部件供给油的功能。 在第二实施例中,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高压的油中的至少一部分被供给 至上述喷射器70。
即,从油泵14排出的油中至少一部分作为高压的第一流体被供给到 上述喷射器70,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作为低压的第二流体被吸入至 上述喷射器70。
参照图3,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以包括油排出配管15,该油排出配 管15用于连接上述油泵14和上述喷射器70。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以包括:均油管60,用于连接上述油箱 12和上述油分离器50的流入口;以及第一油回收配管51,连接上述油 分离器50和上述喷射器70。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第二油回收 配管71,该第二油回收配管71连接上述油箱12和上述喷射器70。
此时,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沿着上述第一油回收配管51 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即,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中的一部分作为高 压的第一流体(驱动源,driveforce)被供给,随之,相对低压的油被吸 入至上述喷射器70。
因此,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的油的流动而经由第一油回收配 管51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的油,经由上述第二油回收配管71被吸入至 油箱12。
参照图3,第三实施例相当于结合了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实施 例。
具体来说,在第三实施例中,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被回收到油 箱12。另外,在第三实施例中,将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冷媒的流动 作为第一驱动源来工作,将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中的至少一部分作为 第二驱动源来工作。
即,在第三实施例,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冷媒和从上述油泵14 排出的油分别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
另外,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借助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 高压的冷媒流动和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高压的油流动,被吸入至上述喷 射器70。在此,被吸入的油沿着上述第二油回收配管71被回收到油箱 12。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第十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的概念图。
参照图4,上述涡轮制冷机1包括与上述油箱12连接的喷射器70, 用于以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的流动和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的 流动中的至少一个作为驱动源,将飞散到上述蒸发器20的油回收到上述 油箱12。
第一~第三实施例与用于将从油分离器70分离出的油回收到上述油 箱12的油循环结构相关。另外,第四~第六实施例与用于将飞散到蒸发 器20侧的油回收到上述油箱12的油循环结构。
在第四实施例中,容纳在蒸发器20的油被回收到油箱12。另外,在 第四实施例中,容纳在蒸发器20的油能够以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 冷媒流动作为驱动源,被回收到油箱12。另外,在第四实施例中,容纳 在蒸发器20的油可通过单一的喷射器70回收到油箱12。
综上所述,由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一部分被供给到上述喷射 器70,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油被吸入到上述喷射器70,借助被 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的冷媒的流动而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油箱12。
即,从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作为高压的第一流体被供给至上述喷射 器70,容纳在蒸发器20中的油作为低压的第二流体被吸入。
参照图4,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均油管60,用于连接上述油 箱12和上述油分离器50的流入口;以及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1,用于连 接上述蒸发器20和上述喷射器70。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还可以包括:第一冷媒配管31用于连接上 述压缩机10和上述冷凝器30;分流配管32,从第一冷媒配管31分出与 上述喷射器70连接。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第二油回收配管71,用于连接上述 喷射器70和上述油箱12。
由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冷媒通过上述第一冷媒配管31被供 给到上述冷凝器30。此时,由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通过 上述分流配管32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
此时,从上述蒸发器20分离出的油沿着上述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1 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即,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 为高压的第一流体(驱动源,driveforce)来工作,随之,蒸发器20内部 的相对低压的油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
因此,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的冷媒的流动而从蒸发器20吸 入的油,可经由上述第二油回收配管71被回收到油箱12。
在第五实施例中,容纳在蒸发器20中的已被分离的油被回收到油箱 12。另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容纳在蒸发器20的油能够以从油泵14排 出的高压的油流动作为驱动源被回收到油箱12。另外,在第五实施例中, 容纳在蒸发器20中的油可借助一个喷射器70被回收到油箱12。
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容纳在上述蒸发器 20内部的油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借助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的油的 流动而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油箱12。
参照图4,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均油管60,用于连接上述油 箱12和上述油分离器50的流入口;以及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1,用于连 接上述蒸发器20和上述喷射器70。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油排出配管15,用于连接油泵14 和上述喷射器70;以及第二油回收配管71,用于连接上述喷射器和上述 油箱12。
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中的油沿着上述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1被吸入 至上述喷射器70。即,上由述油泵14排出的油中的一部分作为高压的第 一流体(驱动源,driveforce)供给,随之,相对低压的油被吸入至上述 喷射器70。
因此,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的油的流动并经由蒸发器油回收 配管21而吸入到上述喷射器70的油,沿着上述第二油回收配管71被回 收到油箱12。
第六实施例相当于结合了第四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的实施例。
具体来说,在第六实施例中,容纳在蒸发器20中的油被回收到油箱 12。另外,在第六实施例中,从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的冷媒流动作为第 一驱动源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中的至少一部 分作为第二驱动源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
另外,从上述蒸发器20分离出的油借助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高 压的冷媒流动及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高压的油流动,经由上述蒸发器油 回收配管21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在此,被吸入的油沿着上述第二油 回收配管71被回收到油箱12。
第七实施例相当于结合了第一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实施例。
在第七实施例中,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和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 的油分别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在第七实施例中,从压缩机10排出的 高压的冷媒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喷射器70。即,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 器70的冷媒的流动而分别被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油箱12。
具体来说,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上述喷 射器70。另外,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油和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 离出的油分别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的冷媒 的流动而分别被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油箱12。
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油回收配管51和上述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1可 汇流。具体来说,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油和从上述油分离器50 分离出的油在流入上述喷射器70之前,可经由同一配管被吸入至上述喷 射器70。
第八实施例相当于结合了第二实施例和第五实施例的实施例。
在第八实施例中,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和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 的油分别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在第八实施例中,从油泵14排出的高 压的油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喷射器70。即,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 的高压的油流动而分别被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油箱12。
具体来说,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容纳在 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油和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分别被吸入至 上述喷射器70,借助被供给到上述喷射器70的油的流动而分别被吸入的 油可被回收到油箱12。
另一方面,上述第一油回收配管51和上述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1可 汇流。具体来说,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油和从上述油分离器50 分离出的油在流入上述喷射器70之前,通过同一配管被吸入至上述喷射 器70。
第九实施例相当于结合了第三实施例和第六实施例的实施例。
在第九实施例,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和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 中的油分别被吸入至上述喷射器70。在第九实施例中,从油泵14排出的 高压油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喷射器70。另外,在第九实施例中,从压缩 机10排出的高压冷媒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喷射器70。即,借助被供给到 上述喷射器70的高压的油流动及冷媒流动而分别从蒸发器20及油分离 器50中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油箱12。
图5是示出第十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的概念图。
参照图5,上述涡轮制冷机1包括第一喷射器70,该第一喷射器70 以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的流动或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的流动 作为驱动源,将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包括第二喷射器80,用于以从上述压缩机 10排出的冷媒的流动或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的流动作为驱动源,将飞 散到上述蒸发器20的油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即,第十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包括多个喷射器70、80。此时,第 一喷射器70和第二喷射器80具有相同的结构,可根据所回收的油构成 为不同结构。
在第十实施例中,可利用第一喷射器70将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 油回收到油箱12。被供给到上述第一喷射器70的高压部的流体可以是由 上述油泵14排出的高压的油。因此,借助被供给到第一喷射器70的油 的流动而从上述油分离器50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为此,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均油管60,用于连接上述油箱12 和上述油分离器50;以及第一油回收配管51,用于回收从上述油分离器 50分离出的油。上述第一油回收配管51与上述第一喷射器70连接。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油排出配管15,油排出配管15用于 连接油泵14和上述第一喷射器70。因此,通过油排出配管15供给高压 的油,借助被供给到第一喷射器70的油的流动而从上述油分离器50沿 着第一油回收配管51被吸入至上述第一喷射器70的油,沿着第二油回 收配管71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另外,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用于连接上述压缩机10和上述冷凝器 30的第一冷媒配管31;以及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冷媒配管31和上述第二 喷射器80的分流配管33。由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一部分可通过 上述分流配管33被供给到上述第二喷射器80。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用于连接上述蒸发器20和上述第 二喷射器80的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2;以及用于连接上述第二喷射器80 和上述油箱12的第三油回收配管81。
在此,若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冷媒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上述 第二喷射器80,则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低压油可被吸入至上述第二喷射 器80。因此,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油可沿着第三油回收配管81回收到 上述油箱12。
综上所述,从油泵14排出的油作为用于吸入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 的油的驱动源,可被供给到第一喷射器70。另外,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 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为用于吸入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油的驱动源,被供 给到第二喷射器80。
图6是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的概念图。
参照图6,上述涡轮制冷机1包括与上述油箱12连接的第一喷射器 70,第一喷射器70用于以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的流动或从上述 油泵14排出的油的流动作为驱动源,将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 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具有与上述油箱12连接的第二喷射器80, 第二喷射器80用于以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的流动或从上述油泵 14排出的油的流动作为驱动源,将飞散到上述蒸发器20的油回收到上述 油箱12。
即,第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1包括多个喷射器70、80。此时,第 一喷射器70和第二喷射器80可具有相同结构,可按照所回收的油构成 为不同结构。
在第十一实施例,中可利用第一喷射器70将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 的油回收到油箱12。供给到上述第一喷射器70的高压部的流体可以是从 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冷媒中的一部分。因此,借助被供给到第一喷 射器70的冷媒的流动而从上述油分离器50吸入的油可被回收到上述油 箱12。
为此,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用于连接上述油箱12和上述油分 离器50的均油管60;以及用于回收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的第 一油回收配管51。上述第一油回收配管51与上述第一喷射器70连接。
另外,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第一冷媒配管31,用于连接上述压缩 机10和上述冷凝器30;以及分流配管32,用于连接上述第一冷媒配管 31和上述第一喷射器70。
在此,若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高压冷媒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上述 第一喷射器70,则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低压油可被吸入至上述第 一喷射器70。另外,被吸入至上述第一喷射器70的油可沿着上述第二油 回收配管71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2,用于连接 上述蒸发器20和上述第二喷射器80;以及第三油回收配管81,用于连 接上述第二喷射器80和上述油箱12。
另外,上述涡轮制冷机1可包括油排出配管16,该油排出配管16 用于连接油泵14和上述第二喷射器80。因此,通过油排出配管16供给 高压油,借助供给到第二喷射器80的油的流动而从上述蒸发器20沿着 蒸发器油回收配管22吸入至上述第二喷射器80的油,可沿着第三油回 收配管81回收到上述油箱12。
综上所述,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作为用于吸入从 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的驱动源,被供给到第一喷射器70。另外,从油 泵14排出的油作为用于吸入上述蒸发器20内部的油的驱动源,被供给 到第二喷射器80。
虽然未图示,但是为了吸入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和容纳在蒸发 器20的油,可使用单一的驱动源。
作为一实施方式,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 上述第一喷射器70,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第 一喷射器70的冷媒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一喷射器70。因此,被吸入 至第一喷射器70的油可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另外,从上述压缩机10排出的冷媒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上述第二喷 射器80,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中的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第二喷射器80 的冷媒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二喷射器80。因此,被吸入至第二喷射 器80的油可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即,借助从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动及多个喷射器,能够分别吸入 和回收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和容纳在蒸发器20中的油。
作为另一实施方式,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上 述第一喷射器70,从上述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第一 喷射器70的油的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一喷射器70。因此,被吸入至第 一喷射器70的油可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另外,从上述油泵14排出的油中的一部分被供给到上述第二喷射器 80,容纳在上述蒸发器20的油借助被供给到上述第二喷射器80的油的 流动,被吸入至上述第二喷射器80。因此,被吸入至第二喷射器80的油 可被回收到上述油箱12。
即,借助从油泵14排出的油的流动和多个喷射器,能够分别吸入和 回收从油分离器50分离出的油和容纳在蒸发器20中油。
图7是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涡轮制冷机的油箱12的主要部分立体 图。
位于上述油箱12上端内部的均油管60的末端部61可向上述油箱12 的上端部侧弯曲。另外,上述均油管60的末端部61配置在与上述油箱 12的上端部的内周面距离规定间隔的位置,上述均油管60的末端部61 中可流入上述冷媒和油。
具体来说,上述均油管60的流入口62可位于上述油箱12内部的上 端部,上述均油管60的流入口62可设置成与上述油箱12的上端部相向。 根据这种结构,容纳在上述油箱12中的冷媒和油在上述油箱12的上端 部流动的过程中流入上述均油管60的流入口62。
另一方面,上述均油管60的末端部61与上述油箱12的上端部的内 周面距离50mm~70mm,这种间隔当然可根据流量来通过实验设置成多 种数值。
上述均油管60的设有流入口62的末端部61可形成为朝向上述油箱 12的上端部弯曲的弯管。
上面说明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为了举例说明而公开的,对于本 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在本发明的思想和范围内进行各种修改、变更 和添加,这种修改、变更和添加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涡轮制冷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涡轮制冷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涡轮制冷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涡轮制冷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涡轮制冷机.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涡轮制冷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提供一种涡轮制冷机,包括:压缩机,包括用于压缩冷媒的叶轮、用于向叶轮传递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以及用于储藏油的油箱;冷凝器,用于进行上述冷媒和冷却水的热交换;蒸发器,用于进行经由上述冷凝器的冷媒和冷水的热交换;油泵,用于从上述油箱向动力传递装置供给上述油;油分离器,对从上述油箱排出的冷媒和油进行分离;以及喷射器,与上述油箱连接,利用从上述压缩机排出的冷媒的流动及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制冷或冷却;加热和制冷的联合系统;热泵系统;冰的制造或储存;气体的液化或固化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