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pdf

上传人:GAME****980 文档编号:403855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83253.1

申请日:

2013.11.18

公开号:

CN104656815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6F 1/18申请日:20131118|||公开

IPC分类号:

G06F1/18

主分类号:

G06F1/18

申请人: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

发明人:

毛忠辉

地址:

中国台湾新北市汐止区新台五路一段88号21楼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69

代理人:

严慎; 支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该固定机构适用于将第二物件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一物件,包括: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第一物件并包括:固定板,固接于第一物件并具有第一及第二侧面;卡孔,贯穿固定板并包括过孔段及定位段,定位段的宽度小于过孔段;限位结构,形成于第二侧面;以及第一抵压结构,连接第一物件;以及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第二物件,且可向远离第一物件的方向推抵,并包括:延伸部,由第二物件向卡孔延伸,且宽度对应于定位段;以及头部,位于延伸部末端且宽度大于定位段而小于过孔段;在延伸部穿设于定位段时,头部可朝第一抵压结构推抵的方向与限位结构卡合,藉此在朝过孔段位移的方向被限位。本发明不会因碰撞松脱且本身具有定位效果。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适用于将一第二物件可分离地固定于一第一物件,该固定机构包括:
一第一固定单元,该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该第一物件并包括:
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固接于该第一物件并具有一面对该第二物件的第一侧面,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
一卡孔,该卡孔贯穿该固定板,并包括相互连通的一过孔段及一定位段,该定位段的宽度小于该过孔段;
一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形成于该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以及
一第一抵压结构,该第一抵压结构连接该第一物件;以及
一第二固定单元,该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该第二物件,且可受该第一抵压结构向远离该第一物件的方向推抵,并包括:
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第二物件向该卡孔延伸,且宽度对应于该卡孔的定位段;以及
一头部,该头部位于该延伸部末端,且宽度大于该卡孔的定位段而小于该过孔段;
在该延伸部穿设于该卡孔的定位段时,该头部可朝该第一抵压结构推抵的方向与该限位结构卡合,藉此在朝该过孔段位移的方向被限位。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限位结构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定位段两相反侧的阶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过孔段与该定位段沿一第一方向相互连通;该定位段的周缘在远离该过孔段的一侧形成一限位边;该限位边垂直该第一方向并与该等阶部呈平行。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卡孔的定位段周缘形成两个平行该第一方向的侧边;该第二固定单元的延伸部形成两个分别用以抵靠于该等侧边的限位面。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限位结构具有一平行该固定板的第一抵靠面;该第二固定单元的头部在邻近该延伸部的一侧形成一用以平行抵靠该第一抵靠面的第二抵靠面。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限位结构为一由该第二侧面凹陷形成的凹部。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过孔段与该定位段沿一第一方向相互连通;该第一抵压结构垂直该第一方向与该卡孔间隔并排,并呈一平行该固定板的长形弹片;该第一抵压结构由起始端至末端的延伸方向为该过孔段连通至该定位段的方向。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一抵压结构的末端形成一朝远离该第二物件方向弯折的弯折部。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二固定单元还包括一第二抵压结构;该第二抵压结构由该第二物件向该第一抵压结构凸伸,并受该第一抵压结构推抵。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第二固定单元还包括一连接该延伸部与该第二抵压结构的强化板;该延伸部与该第二抵压结构还分别形成多个由该第二物件向该第一物件延伸的强化肋。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机构,其中,该固定板在该限位结构的两相反侧分别形成一个贯穿该固定板的穿槽。

12.  一种电子装置,该电子装置包括一第一物件、一第二物件,以及至少一将该第二物件可分离地固定于该第一物件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括:
一第一固定单元,该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该第一物件并包括:
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固接于该第一物件并具有一面对该第二物件的第一侧面,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
一卡孔,该卡孔贯穿该固定板,并包括相互连通的一过孔段及一定位段,该定位段的宽度小于该过孔段;
一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形成于该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以及
一第一抵压结构,该第一抵压结构连接该第一物件;以及
一第二固定单元,该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该第二物件,且可受该第一抵压结构向远离该第一物件的方向推抵,并包括:
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第二物件向该卡孔延伸,且宽度对应于该卡孔的定位段;以及
一头部,该头部位于该延伸部末端,且宽度大于该卡孔的定位段而小于该过孔段;
在该延伸部穿设于该卡孔的定位段时,该头部可朝该第一抵压结构推抵的方向与该限位结构卡合,藉此在朝该过孔段位移的方向被限位。

13.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限位结构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定位段两相反侧的阶部。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过孔段与该定位段沿一第一方向相互连通;该定位段的周缘在远离该过孔段的一侧形成一限位边;该限位边垂直该第一方向并与该等阶部呈平行。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卡孔的定位段周缘形成两个平行该第 一方向的侧边;该第二固定单元的延伸部形成两个分别用以抵靠于该等侧边的限位面。

16.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限位结构具有一平行该固定板的第一抵靠面;该第二固定单元的头部在邻近该延伸部的一侧形成一用以平行抵靠该第一抵靠面的第二抵靠面。

17.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限位结构为一由该第二侧面凹陷形成的凹部。

18.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过孔段与该定位段沿一第一方向相互连通;该第一抵压结构垂直该第一方向与该卡孔间隔并排,并呈一平行该固定板的长形弹片;该第一抵压结构由起始端至末端的延伸方向为该过孔段连通至该定位段的方向。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一抵压结构的末端形成一朝远离该第二物件方向弯折的弯折部。

20.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固定单元还包括一第二抵压结构;该第二抵压结构由该第二物件向该第一抵压结构凸伸,并受该第一抵压结构推抵。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第二固定单元还包括一连接该延伸部与该第二抵压结构的强化板;该延伸部与该第二抵压结构还分别形成多个由该第二物件向该第一物件延伸的强化肋。

22.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固定板在该限位结构的两相反侧分别形成一个贯穿该固定板的穿槽。

说明书

说明书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固定机构及包含该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电子装置如网络服务器的主机等,通常包含了一界定电子装置内部结构的金属壳体、一组装于金属壳体一侧的塑料装饰面板,以及多个用以将塑料装饰面板固定于金属壳体的固定机构。参阅图1,图1为一种现有的电子装置1。包含一金属壳体11、一塑料装饰面板12以及多个固定机构13(图中仅显示其中之一)。每一固定机构13包括形成于金属壳体11的一卡孔131与一定位孔132,以及固定于塑料装饰面板12的一卡钩133及一定位柱134。
卡钩133具有弹性且末端形成一头部135。在塑料装饰面板12要组装于金属壳体11时卡钩133插入对应的卡孔131,先藉由卡钩133的弹性变形使头部135顺利通过卡孔131,再利用卡钩133的复位弹力使卡钩133卡合于卡孔131周缘的一侧,达到使塑料装饰面板12固定于金属壳体11的目的。另外通过定位柱134插设并限位于定位孔132,让塑料装饰面板12与金属壳体11彼此定位。
然而,现有的固定机构13由于通过卡钩133的弹力卡合于卡孔131内,因此在塑料装饰面板12受外力冲击时容易导致卡钩133变形而意外由卡孔131脱落。此外,因为卡钩133只抵靠卡孔131周缘的一侧而未在各方向都被限位,因此还需要另外设置定位柱134与定位孔132来辅助塑料装饰面板12与金属壳体11相互定位。
另外,现有的固定机构13在要进行拆卸时,须从电子装置1的内部扳动卡钩133的头部135才能使卡钩133变形脱离卡孔131,无法直接从电子装置1外部进行拆卸操作;且当电子装置1具有多个固定机构13时,须分别操作每一固定机构13的卡钩133才能完成拆卸,过程相当费时且不便。再者,由于固定机构13组装或拆卸时卡钩133都须受力变形,因此在多次使用后容易因卡钩133失去弹性或发生断裂导致固定机构13失效。由上述可知,现有电子装置1中的固定机构13显然还具有相当大的改善空间。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碰撞松脱且具有定位效果的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由电子装置外部操作完成拆卸的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多个同时拆卸的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因失去弹性或断裂而失效的固定机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固定机构的电子装置。
于是,本发明的一种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适用于将一第二物件可分离地固定于一第一物件,该固定机构包括:一第一固定单元,该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该第一物件并包括:一固定板,该固定板固接于该第一物件并具有一面对该第二物件的第一侧面,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一卡孔,该卡孔贯穿该固定板,并包括相互连通的一过孔段及一定位段,该定位段的宽度小于该过孔段;一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形成于该固定板的第二侧面;以及一第一抵压结构,该第一抵压结构连接该第一物件;以及一第二固定单元,该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该第二物件,且可受该第一抵压结构向远离该第一物件的方向推抵,并包括:一延伸部,该延伸部由该第二物件向该卡孔延伸,且宽度对应于该卡孔的定位段;以及一头部,该头部位于该延伸部末端,且宽度大于该卡孔的定位段而小于该过孔段;在该延伸部穿设于该卡孔的定位段时,该头部可朝该第一抵压结构推抵的方向与该限位结构卡合,藉此在朝该过孔段位移的方向被限位。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物件、一第二物件,以及至少一将该第二物件可分离地固定于该第一物件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包含:一第一固定单元以及一第二固定单元;该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该第一物件并包括:一固定板、一卡孔、一限位结构以及一物件第一抵压结构;该固定板固接于该第一物件并具有一面对该第二物件的第一侧面,以及一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第二侧面;该卡孔贯穿该固定板,并包括相互连通的一过孔段及一定位段,该定位段的宽度小于该过孔段;该限位结构形成于该固定板的第二侧面;该第一抵压结构连接该第一物件;该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该第二物件,且可受该第一抵压结构向远离该第一物件的方向推抵,并包括:一延伸部以及一头部;该延伸部由该第二物件向该卡孔延伸,且宽度对应于该卡孔的定位段;该头部位于该延伸部末端,且宽度大于该卡孔的定位段而小于该过孔段;在该延伸部穿设于该卡孔的定位段时,该头部可朝该第一抵压结构推抵的方向与该限位结构卡合,藉此在朝该过孔段位移的方向被限位。
本发明的功效在于:藉由第二固定单元与第一固定单元配合而在各运动方向皆受到固定,因此固定机构不会因碰撞松脱且本身即具有定位效果。
此外,由于第二固定单元可被第二物件带动与第一固定单元分离,因此可由电子装置 外部操作完成固定机构的拆卸。
另外,因为多个第二固定单元可同时受第二物件连动拆卸,所以多个固定机构能同时在一次拆卸动作中完成拆卸。
此外,由于固定机构在固定或脱离时第二固定单元都不须产生弹性变形,因此固定机构不会因失去弹性或断裂而失效。
进一步地,该限位结构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定位段两相反侧的阶部。
进一步地,该过孔段与该定位段沿一第一方向相互连通;该定位段的周缘在远离该过孔段的一侧形成一限位边;该限位边垂直该第一方向并与该等阶部呈平行。
进一步地,该卡孔的定位段周缘形成两个平行该第一方向的侧边;该第二固定单元的延伸部形成两个分别用以抵靠于该等侧边的限位面。
进一步地,该限位结构具有一平行该固定板的第一抵靠面;该第二固定单元的头部在邻近该延伸部的一侧形成一用以平行抵靠该第一抵靠面的第二抵靠面。
进一步地,该限位结构为一由该第二侧面凹陷形成的凹部。
进一步地,该过孔段与该定位段沿一第一方向相互连通;该第一抵压结构垂直该第一方向与该卡孔间隔并排,并呈一平行该固定板的长形弹片;该第一抵压结构由起始端至末端的延伸方向为该过孔段连通至该定位段的方向,亦即,该第一抵压结构的一种具体方式是通过弹片达到推抵于第二固定单元的效果。
进一步地,该第一抵压结构的末端形成一朝远离该第二物件方向弯折的弯折部,藉此,可降低当该第一抵压结构具有较锐利的外缘时,容易割伤使用者的机会。
进一步地,该第二固定单元还包括一第二抵压结构;该第二抵压结构由该第二物件向该第一抵压结构凸伸,并受该第一抵压结构推抵。
进一步地,该第二固定单元还包括一连接该延伸部与该第二抵压结构的强化板;该延伸部与该第二抵压结构还分别形成多个由该第二物件向该第一物件延伸的强化肋。
进一步地,该固定板在该限位结构的两相反侧分别形成一个贯穿该固定板的穿槽,当该限位结构藉由冲压凹陷达成时,穿槽可避免被冲压的周边产生皱折。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在参照附图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一种现有的电子装置;
图2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电子装置的一固定机构;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固定机构的另一角度;
图5是一前视图,说明该固定机构的一卡孔;
图6是一俯视图,说明该固定机构的一第二固定单元;
图7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固定机构的组装过程;
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组装过程的另一角度;
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固定机构的组装过程;
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组装过程的另一角度;
图11是一侧视剖面图,说明该组装过程的另一角度;
图1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固定机构完成组装;以及
图13是一类似图11的视图,说明该固定机构完成组装时的另一角度。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较佳实施例 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电子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该电子装置包含一第一物件101、一第二物件102以及四个将第二物件102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一物件101的固定机构100(图中仅显示其中三个)。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物件101为网络服务器的金属壳,第二物件102为网络服务器的塑料装饰面板,但在实际应用上并不以此为限。由于每个固定机构100的结构完全相同,因此为了方便理解,以下只针对一个固定机构100进行说明。
参阅图3至图5,每一个固定机构100包含一个固定于第一物件101的第一固定单元2,以及一个固定于第二物件102的第二固定单元3。第一固定单元2包括一固接于第一物件101的固定板21、一垂直贯穿固定板21的卡孔22、一形成于固定板21的限位结构23,以及一通过固定板21连接第一物件101的第一抵压结构24。固定板21具有一面对第二物件102的第一侧面211,以及一相反于第一侧面211的第二侧面212。卡孔22包括沿一第一方向I相互连通的一过孔段221、一定位段222及一束缩段223,定位段222的宽度W1小于过孔段221的宽度W2。束缩段223位于过孔段221与定位段222之间,且宽度由过孔段221朝定位段222逐渐束缩。定位段222的周缘形成一远离过孔段221的限位边224,以及两个分别连接限位边224两端的侧边225。该限位边224垂直于第一方向I。两侧边225平行于第一方向I。
限位结构23形成于固定板21的第二侧面212且邻近卡孔22的定位段222,并具有两个分别位于定位段222两相反侧且平行于限位边224的阶部231,以及一平行固定板21的第一抵靠面232。更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结构23是一个由固定板21的第二侧面212凹陷形成的凹部,有利于直接对固定板21进行冲压加工而轻易形成限位结构23。值得一提的,固定板2在限位结构23的左右两相反侧分别形成一个贯穿固定板21的穿槽213,因此在冲压限位结构23时不会影响固定板2邻近限位结构23的区域,避免固定板2因冲压产生不规则的皱褶。第一固定单元2的第一抵压结构24垂直第一方向I与卡孔22间隔并排,并呈一平行于固定板21的长形弹片而可在垂直固定板21的方向弹性变形。
参阅图3、图4及图6,固定机构100的第二固定单元3包括一个由第二物件102向卡孔22延伸的延伸部31、一个位于延伸部31末端的头部32、一个由第二物件102向第一抵压结构24凸伸的第二抵压结构33,以及一个连接延伸部31与第二抵压结构33的强化板34。延伸部31与第二抵压结构33分别形成多个由第二物件102向第一物件101延伸的强化肋35以提升刚性与整体结构强度。延伸部31的宽度W3对应于卡孔22的定位段222的宽度W1,且延伸部31的两相反侧形成两个用以分别抵靠于两侧边225的限位面311(图中仅显示其中之一)。头部32呈一宽度向末端逐渐收缩的梯形,且最大宽度W4大于卡孔22的定位段222的宽度W1而小于过孔段221的宽度W2,并在邻近延伸部31的一侧形成一用以平行抵靠第一抵靠面232的第二抵靠面321。第二抵压结构33可受第一抵压结构24沿变形方向推抵而受一远离第一物件101方向的力。
参阅图4、图7及图8,在第二物件102要固定于第一物件101时,使用者首先将第二物件102沿垂直固定板21的方向靠近第一物件101,使第二固定单元3的头部32与延伸部31经由卡孔22的过孔段221穿过固定板21,同时第二抵压结构33推抵第一抵压结构24朝向第一物件101弹性变形,并被第一抵压结构24推抵而受到一远离固定板21的推力。
参阅图9至图11,接着使用者沿第一方向I向下移动第二物件102,藉此带动第二固定单元3的延伸部31由卡孔22的过孔段221通过束缩段223而进入定位段222。此时延伸部31的底面顶抵于限位边224,以使第二固定单元3在远离过孔段221的方向(向下)受到限位;同时延伸部31两侧的限位面311分别抵靠于两个侧边225,以使第二固定单元3在垂直第一方向I的方向受到限位。
参阅图12及图13,在第二固定单元3的延伸部31进入定位段222而顶抵限位边224后,使用者放开第二物件102,让第二固定单元3被第一抵压结构24推抵第二抵压结构33的复位弹力带动而向远离第一物件101的方向位移,此时第二固定单元3的头部32沿第一抵压结构24推抵的方向位移而与限位结构23相互卡合,此时头部32的顶面抵靠于限位结构23的两阶部231而在朝过孔段221位移的方向(向上)被限位;同时头部32的第二抵靠面321平行抵靠于限位结构23的第一抵靠面232以在垂直固定板21远离第一物件101的方向受到限位。
至此,第二固定单元3在垂直固定板21的方向受到第一抵靠面232与第一抵压结构24配合限位,在第一方向I受到阶部231与限位边224的配合限位,而在垂直第一方向I的方向则受到两侧边225的配合限位,因此在各方向都受到第一固定单元2限位,使第二物件102稳固地固定于与第一物件101上。由于第二固定单元3在各方向上皆被固定因此不会因为意外的碰撞而松脱,也不须设置额外的定位结构即产生使第二物件102与第一物件101定位的效果。
需注意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抵压结构24由起始端至末端的延伸方向为过孔段221连通至定位段222的方向(图中由上往下),由于第一抵压结构24的起始端较接近卡孔22的过孔段221,所以当第二固定单元3的延伸部31在卡孔22内向上靠近过孔段221时,第二抵压结构33会向上推抵第一抵压结构24较接近起始端处变形而受到第一抵压结构24较大的推力,藉由该推力向下的分力使延伸部31在由定位段222向过孔段221位移时产生一阻力,不易因碰撞而意外移动至过孔段221导致固定机构100松脱。此外,第一抵压结构24在末端形成一个朝远离第二物件102方向弯折的弯折部241,让第一抵压结构24的末端远离固定板21的第一侧面211,藉此降低使用者操作固定机构100时被第一抵压结构24末端割伤的风险以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第二物件102要与第一物件101分离时,只需沿固定时相反的方向操作即可。首先使用者推动第二物件102向靠近第一物件101的方向位移,带动第二固定单元3的头部 32远离固定板21而脱离限位结构23(如图11);接着再将第二物件102向上位移使延伸部31由卡孔22的定位段222沿第一方向I移动至过孔段221(如图7);最后再将第二物件102向远离第一物件101的方向移动使第二固定单元3的延伸部31与头部32穿出卡孔22(如图4),即完成第二物件102与第一物件101的分离。因此,使用者只须在电子装置外部操作第二物件102即可完成第二物件102与第一物件101的固定与拆卸,大幅提升加工时的便利性。另外当要拆卸多个固定机构100时,可通过操作第二物件102一次同时带动所有固定机构100的第二固定单元3位移完成拆卸,增进了拆卸的效率且有利于自动化操作。另外要强调的是,由于第二固定单元3在固定与拆卸时都不会产生变形,因此克服了传统固定机构会因失去弹性或断裂而失效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第二固定单元3在各运动方向皆受到第一固定单元2的固定,因此固定机构100不会因碰撞而松脱且具有定位效果。此外,由于第二固定单元3可被第二物件102带动而与第一固定单元2分离,因此在电子装置外部操作第二物件102即可完成拆卸。另外,通过多个第二固定单元3可同时受第二物件102连动拆卸,使多个固定机构100能同时在一次动作中完成拆卸。此外,因为固定机构100在固定或脱离时第二固定单元3都未产生弹性变形,所以不会因失去弹性或断裂而失效。故确实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应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是根据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pdf(2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固定机构及电子装置。该固定机构适用于将第二物件可分离地固定于第一物件,包括:第一固定单元,固定于第一物件并包括:固定板,固接于第一物件并具有第一及第二侧面;卡孔,贯穿固定板并包括过孔段及定位段,定位段的宽度小于过孔段;限位结构,形成于第二侧面;以及第一抵压结构,连接第一物件;以及第二固定单元,固定于第二物件,且可向远离第一物件的方向推抵,并包括:延伸部,由第二物件向卡孔延伸,且宽度对应于定位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