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显示装置.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4038127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4.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91603.1

申请日:

2015.02.28

公开号:

CN104658430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实审

有效性:

审中

法律详情:

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G09F 9/00申请日:20150228|||公开

IPC分类号:

G09F9/00; G09F9/37

主分类号:

G09F9/00

申请人:

北京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高松; 刘嵩

地址:

100085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1号院环洋大厦一层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0

代理人:

彭秀丽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和柔性支撑体,柔性屏体与柔性支撑体相贴合,柔性支撑体包括阴极层、阳极层以及形成密封腔体的柔性包覆结构,阴极层和阳极层呈间隔设置于柔性包覆结构内,且与柔性包覆结构相对固定连接,柔性包覆结构内填充有电流变体。本发明通过在密封包覆结构所形成的密封腔体内设置阳极层和阴极层,阳极层和阴极层上分别与电源连接,通过在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施加电压,电流变体在通电后的静屈服应力变大,从而对折叠形成某一角度下的柔性包覆结构进行限位支撑,实现柔性终端在柔性与非柔性之间的自由切换,且可以固定于任意折弯角度,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和柔性支撑体,所述柔性屏体与所述柔性支撑体相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支撑体包括阴极层、阳极层以及形成密封腔体的柔性包覆结构,所述阴极层和阳极层呈间隔设置于所述柔性包覆结构内,且与所述柔性包覆结构相对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包覆结构内填充有电流变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层和阴极层平行交叠多层,所述阳极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密封腔体的一侧,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阴极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密封腔体的另一侧,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体为电流变液或者电流变凝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均为厚度小于20微米的片状金属层,其表面为微米级粗糙度。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片状金属层的表面设置有低延展材料层。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延展材料层为玻璃纤维层或碳纤维层。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包覆结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和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8.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阳极层与阴极层所形成的间隙为10-300μm。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均在所述柔性包覆结构内分别设置1-7层,各所述阳极层均并联电连接,各所述阴极层均并联电连接。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层与阴极层各设置5层。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装置的形状可以改变,且便于携带,已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人们对柔性显示装置的柔性要求是:在携带时需要其状态为柔性,在使用时可以保持一定形状不变。如何实现显示装置在柔性与非柔性切换成为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只有满足在柔性与非柔性之间自由切换才能满足当前对柔性终端的需求。
目前,常见的解决方式有如下两种。
中国专利文献CN 103985315公开了一种柔性便携式终端,通过增加机械装置,利用可以弯折并且能够固定弯折角度的机械折叠部来实现终端的柔性与固定形状的切换。
中国专利文献CN 103985338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通过由电活性聚合物构成的制动器来驱动柔性显示以及显示主体变化。其中,制动器初始状态为折叠,通过在活性聚合物层两侧施加电压,使电活性聚合物层延伸进而使柔性显示装置发生变化。
上述两种解决方式存在如下技术缺陷:上述两种折叠方式仅能实现显示终端平坦与固定弯曲角度之间的转换,无法实现在任意折弯角度间的变换,从而限制了柔性显示终端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为了实现显示装置在柔性与非柔性之间的自由切换,将显示装置形成任意形状固定,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所采用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和柔性支撑体,所述柔性屏体与所述柔性支撑体相贴合,所述柔性支撑体包括阴极层、阳极层以及形成密封腔体的柔性包覆结构,所述阴极层和阳极层呈间隔设置于所述柔性包覆结构内,且与所述柔性包覆结构相对固定连接,所述柔性包覆结构内填充有电流变体。
所述阳极层和阴极层平行交叠多层,所述阳极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密封腔体的一侧,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所述阴极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密封腔体的另一侧,其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
所述电流变体为电流变液或者电流变凝胶。
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均为厚度小于20微米的片状金属层,其表面为微米级粗糙度。
所述片状金属层的表面设置有低延展材料层。
所述低延展材料层为玻璃纤维层或碳纤维层。
所述柔性包覆结构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 ate,PEN)、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和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所述相邻阳极层与阴极层所形成的间隙为10-300μm。
所述阳极层与所述阴极层均在所述柔性包覆结构内分别设置1-7层,各所述阳极层均并联电连接,各所述阴极层均并联电连接。
所述的阳极层与阴极层各设置5层。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形成密封腔体的柔性包覆结构内设置阳极层和阴极层,且在密封腔体中填充电流变体,电流变体位于阳极层与阴极层之间,阳极层和阴极层分别与电源连接,通过在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施加电压,电流 变体在通电后的静屈服应力变大,从而对折叠形成某一角度下的柔性包覆结构形成限位支撑,使柔性支撑体的折弯形状定型。当需要变换显示装置的折弯角度时,只需断电后使电流变体恢复原状,然后再将柔性包覆结构折弯成所需形状,并使阳极层和阴极层通电,使位于密封腔体内的电流变体形成固定的形状,进而达到改变柔性支撑体折弯角度的目的,实现柔性终端在柔性与非柔性之间的自由切换,且可以固定于任意折弯角度,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平整状态下);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折弯状态下)。
图中:1-柔性支撑体,11-柔性包覆结构;12-阳极层;13-阴极层;14-电流变体;2-柔性屏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2和柔性支撑体1,其中的柔性支撑体1包括阴极层13、阳极层12以及形成密封腔体的柔性包覆结构11,阴极层13和阳极层12呈间隔设置于柔性包覆结构11内,且与柔性包覆结构11相对固定连接,柔性包覆结构11内填充有电流变体14。柔性屏体2与柔性支撑体1相贴合,本发明中柔性屏体2和柔性支撑体1可采用透明结构,实现双面发光或照明。
图1中的阳极层12和阴极层13平行交叠多层,阳极层12的一端固 定于柔性包覆结构11的密封腔体一侧,其另一端设置于密封腔体内;阴极层13的一端固定于柔性包覆结构11的密封腔体另一侧,其另一端设置于密封腔体内,各阴极层13和阳极层12之间的电流变体14彼此连通。如图2所示,在柔性支撑体1进行折弯时,柔性支撑体1外侧的折弯角度较大,变形量大,靠近折弯外侧的阳极层12或阴极层13比靠近其折弯内侧的阳极层12或阴极层13的移动位移大,从而形成如2中各阳极层12或阴极层13自由端出现错位排布的情况。
本发明所采用的电流变液以丙三醇氧钛颗粒为分散相,硅油为绝缘基础液,两者混合,其中丙三醇氧钛颗粒的粒径范围0.5μm-5μm,质量分数为20-70%。
其中的阳极层12与阴极层13均采用厚度小于20微米的片状金属铝箔,其表面附着有玻璃纤维层、碳纤维层等低延展材料层。柔性支撑体1为柔性材料,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或聚酰亚胺(Polyimide,PI)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
本发明在柔性包覆结构所形成的密封腔体内固定阳极层12和阴极层13时,阳极层12与阴极层13所形成的间隙为10-300μm。
图1和图2中所给出的阳极层12与阴极层13均在密封腔体内设置三层,各阳极层12均并联电连接,各阴极层13均并联电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4层或5层结构,本发明优选的电极层数为3-7层,最优选的层数为5层结构,这里就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在柔性显示装置中增加由电流变凝胶(或电流变液)与各电极交叠构成的多层结构,从而实现利用电场控制柔性显示装置在柔性与非柔性间的自由切换,具体实施如下:
在不加电场情况下,该柔性支撑体1可以进行任意弯曲。当弯折到所需角度,在阳极层12和阴极层13之间加上电压后,在阴阳极之间会产生电场,从而使得电流变体14的表观粘度增大,表面抗拉伸能力大大增强。这时若想改变柔性支撑体1的形状,就需改变阴极层13与阳极层12之间 的相对位置。由于电流变体14的电粘效应,使得阴极层13与阳极层12之间难以形成相对位移,故而只能维持当前形状难以改变。这样就实现了柔性显示装置在柔性和非柔性之间的切换。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柔性显示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柔性显示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屏体和柔性支撑体,柔性屏体与柔性支撑体相贴合,柔性支撑体包括阴极层、阳极层以及形成密封腔体的柔性包覆结构,阴极层和阳极层呈间隔设置于柔性包覆结构内,且与柔性包覆结构相对固定连接,柔性包覆结构内填充有电流变体。本发明通过在密封包覆结构所形成的密封腔体内设置阳极层和阴极层,阳极层和阴极层上分别与电源连接,通过在阳极层和阴极层之间施加电压,电流变体在通电后的静屈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教育;密码术;显示;广告;印鉴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