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4033552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5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35642.1

申请日:

2014.10.13

公开号:

CN104456634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24C 3/00申请公布日:201503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24C 3/00申请日:20141013|||公开

IPC分类号:

F24C3/00

主分类号:

F24C3/00

申请人:

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发明人:

熊开富

地址:

215300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元丰路232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该环保节能燃气灶包括气流管、密封式底座、气化室,所述的气化室上部是一由非金属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密布很多微孔的雾化板,雾化板的直径为11厘米,厚度为1厘米,具有燃烧时产生红外线,直接加热锅底的有效部位,减少了热量通过气流管传导的速度,所述气化室内为流线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节能燃气灶头克服了老式灶头的种种弊端,火焰集中不分散,无回火,无黑烟,热传导损失少,节能效果好,而且还延长炉具的其它部件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该环保节能燃气灶包括气流管、密封式底座、气化室,所述的气化室上部是一由非金属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密布很多微孔的雾化板,所述气化室内为流线型。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雾化板的直径为11 厘米,厚度为1 厘米。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灶具,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头。
背景技术
燃气灶具以其方便、卫生、快捷是目前居民生活的主要灶具,但由于设计和使用习惯上的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燃气灶头这个关键部件,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着葵花型槽孔或圆孔式火盖,回火、脱燃、断火、热效率低等缺点难以克服。虽然近几年出现了不少网状或陶瓷板眼状红外辐射燃烧器,目的是使燃气燃烧充分。但因灶头尺寸设计不尽合理,热传导损失大,二次风不足,仍然存在火焰散射大,不能将主火焰区集中在锅底的有效加热部位,造成燃气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行燃气灶存在的灶头设计尺寸不尽合理、热传导损失大、热效率低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使燃气雾化燃烧充分,主火焰区能集中在锅底的有效加热部位、热效率高的节能燃气灶具。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环保节能燃气灶包括气流管、密封式底座、气化室,所述的气化室上部是一由非金属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密布很多微孔的雾化板,雾化板的直径为11 厘米,厚度为1 厘米,具有燃烧时产生红外线,直接加热锅底的有效部位,减少了热量通过气流管传导的速度,所述的气化室内为流线型设计,便于燃气快速均匀的雾化,充分燃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节能燃气灶头克服了老式灶头的种种弊端,火焰集中不分散,无回火,无黑烟,热传导损失少,节能效果好,而且还延长炉具的其它部件的使用寿命。
节能效果试验:
1、用平底直径为22 厘米装4 公斤水的水壶测试,采用燃气表测量,直径为120 毫米的普通灶头用气31 个格,才能烧开壶中的水;而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直径为110 毫米的节能灶头用气21.5 格,即可烧开壶中的水,节能效果十分明显。
2、用圆弧型上口直径为32 厘米的炒锅试验,同样烧开500 克水试验结果如下:直
径为120 毫米的普通灶头用气11 个格,本发明所述的直径为110 毫米的节能灶头用气4.5
个格,节能效果也十分明显。
分析其节能的原因,是因为本发明所述的节能灶具火焰集中于壶底或锅底的有效加热部位,火焰不分散,热能利用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 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 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气流管 2、气化室 3、密封式底座 4、雾化板 5、雾化板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 所示,气流管1 通过气化室2,灶头密封式底座3 上部安装一个由非金属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密布很多微孔5 的雾化板4,雾化板的直径为11 厘米,厚度为1 厘米,具有燃烧时产生红外线,直接加热壶底或锅底的有效部位。

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35642.1(22)申请日 2014.10.13F24C 3/00(2006.01)(71)申请人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地址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高新区元丰路232号(72)发明人熊开富(54) 发明名称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该环保节能燃气灶包括气流管、密封式底座、气化室,所述的气化室上部是一由非金属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密布很多微孔的雾化板,雾化板的直径为11厘米,厚度为1厘米,具有燃烧时产生红外线,直接加热锅底的有效部位,减少了热量通过气流管传导的速度,所述气化室内为流。

2、线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节能燃气灶头克服了老式灶头的种种弊端,火焰集中不分散,无回火,无黑烟,热传导损失少,节能效果好,而且还延长炉具的其它部件的使用寿命。(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6634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56634 A1/1页21. 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该环保节能燃气灶包括气流管、密封式底座、气化室,所述的气化室上部是一由非金属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密布很多微孔的雾化板,所述气化室内为流线型。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

3、种环保节能燃气灶,其特征在于雾化板的直径为11 厘米,厚度为1 厘米。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6634 A1/2页3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灶具,尤其涉及一种环保节能燃气灶头。背景技术0002 燃气灶具以其方便、卫生、快捷是目前居民生活的主要灶具,但由于设计和使用习惯上的原因,仍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燃气灶头这个关键部件,几十年来一直沿用着葵花型槽孔或圆孔式火盖,回火、脱燃、断火、热效率低等缺点难以克服。虽然近几年出现了不少网状或陶瓷板眼状红外辐射燃烧器,目的是使燃气燃烧充分。但因灶头尺寸设计不尽合理,热传导损失大,二次风不足,仍然存在火焰散射大,不能将主。

4、火焰区集中在锅底的有效加热部位,造成燃气的浪费。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行燃气灶存在的灶头设计尺寸不尽合理、热传导损失大、热效率低的问题,而设计的一种使燃气雾化燃烧充分,主火焰区能集中在锅底的有效加热部位、热效率高的节能燃气灶具。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环保节能燃气灶包括气流管、密封式底座、气化室,所述的气化室上部是一由非金属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密布很多微孔的雾化板,雾化板的直径为11 厘米,厚度为1 厘米,具有燃烧时产生红外线,直接加热锅底的有效部位,减少了热量通过气流管传导的速度,所述的气化室内为流线型设计,便于燃气快速均匀的雾化,充分燃烧。0005。

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结构,该节能燃气灶头克服了老式灶头的种种弊端,火焰集中不分散,无回火,无黑烟,热传导损失少,节能效果好,而且还延长炉具的其它部件的使用寿命。0006 节能效果试验:1、用平底直径为22 厘米装4 公斤水的水壶测试,采用燃气表测量,直径为120 毫米的普通灶头用气31 个格,才能烧开壶中的水;而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直径为110 毫米的节能灶头用气21.5 格,即可烧开壶中的水,节能效果十分明显。0007 2、用圆弧型上口直径为32 厘米的炒锅试验,同样烧开500 克水试验结果如下:直径为120 毫米的普通灶头用气11 个格,本发明所述的直径为110 毫米的节能灶头用气。

6、4.5个格,节能效果也十分明显。0008 分析其节能的原因,是因为本发明所述的节能灶具火焰集中于壶底或锅底的有效加热部位,火焰不分散,热能利用率高。附图说明说 明 书CN 104456634 A2/2页40009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0010 图1 为本发明的剖视图。0011 图2 为本发明的俯视图。0012 图中:1、气流管 2、气化室 3、密封式底座 4、雾化板 5、雾化板微孔。具体实施方式0013 如图1、图2 所示,气流管1 通过气化室2,灶头密封式底座3 上部安装一个由非金属高温耐火材料制成的密布很多微孔5 的雾化板4,雾化板的直径为11 厘米,厚度为1 厘米,具有燃烧时产生红外线,直接加热壶底或锅底的有效部位。说 明 书CN 104456634 A1/1页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56634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供热;炉灶;通风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