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1-取代-乙内酰脲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备1-取代-乙内酰脲的方法。
已知1-取代-乙内酰脲被用作制备农业化学品和药物的有用的中间体(例如,U.S.4176189和U.S.5308853等等)。
期望得到制备1-取代-乙内酰脲的进一步的方法。
发明人发现通过下面所示的式II的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与氢氧化物反应,可容易地制备下面所示的式I的1-取代-乙内酰脲,也发现了一种制备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的方法,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
1.一种制备式I的1-取代-乙内酰脲的方法:其中R1代表可以被取代的烃基或者可以被取代的杂环基团,本方法包括下面的步骤:
(a)式II的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其中R1如上所定义,且R2代表可以被取代的烷基或苯甲基,与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氢氧化物反应,然后
(b)所得产物用酸处理;和
2.一种制备式II’的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的方法:
其中R11代表可以被取代的伯或仲烃基,而R2代表可以被取代的烷基或苯甲基,
其中包括在碱的存在下使式III的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
其中R2代表上文定义的含义,与式IV化合物反应:
R11-X
其中R11代表上文定义的含义,且X代表一个卤原子或式OSO2Y基团,其中Y代表可以被取代地烷基或苯基,
3.式V的N-炔基-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
其中R2代表可以被取代的烷基或苯甲基,和R3代表氢原子或烷基。
对上文定义的制备式I的1-取代-乙内酰脲的方法进行了说明,该方法包括:
(a)上文定义的式II的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与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氢氧化物反应,然后
(b)所得产物用酸处理。
R1所代表的可以被取代的烃基或者可以被取代的杂环基团没有特别的限定,因为该取代基对反应步骤(a)和(b)没有不利的影响。
可以被取代的烃基例如包括,
烷基(C1-C8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仲丁基等),
链烯基(C3-C8链烯基如2-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2-丁烯基 1-甲基-2-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等),
卤代链烯基(C3-C8卤代链烯基如2-氯代-2-丙烯基,3-氯代-2-丙烯基,3,3-二氯-2-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等),
炔基(C3-C8炔基如2-丙炔基,1-甲基-2-丙炔基等),
可以被取代的苯甲基[可以被取代的C7-C12苯甲基如苯甲基,(对-甲基苯基)甲基,(对-氯代苯基)甲基(对-甲氧基苯基)甲基等],
可以被取代的苯基(苯基,对-甲苯基,对-氯苯基,对-甲氧基苯基等)。
可以被取代的杂环基包括可以被取代的吡啶基,例如2-吡啶基,3-吡啶基,4-甲基-2-吡啶基等。
R2所代表的烷基包括C1-C8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仲丁基等。
R2所代表的可以被取代的苯甲基包括可以被取代的C7-C12苯甲基如苯甲基,(对-甲基苯基)甲基,(对-氯代苯基)甲基,(对-甲氧基苯基)甲基等。
式II化合物的例子包括:N-(2-丙炔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N-(2-丙炔基)-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N-(2-丙炔基)-N-苄氧羰基氨基乙腈,N-丁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N-(2-丙烯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N-(2-丙烯基)-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N-(2-氯-2-丙烯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N-(2-氯-2-丙烯基)-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N-苄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N-苯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和N-(2-吡啶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
在这些化合物中,其中R3是烷基或氢原子的式V化合物是新化合物。
R3所代表的烷基包括C1-C4烷基如甲基,乙基等。
式V化合物的例子包括:N-(2-丙炔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N-(2-丙炔基)-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N-(2-丙炔基)-N-苄氧羰基氨基乙腈,N-(1-甲基-2-丙炔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N-(1-甲基-2-丙炔基)-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式II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可以通过在氯化氢受体存在下使式IV的N-取代的氨基-乙腈:
R1-NH-CH2-CN其中R1如上文所定义,与式VII的氯代甲酸酯反应:
Cl(C=O)OR2其中R2如上文所定义(详细说明例如参见,JP-A-50-105829)。
上文所使用的式IVN-取代的氨基-乙腈,例如可以通过Strecker合成来制备,在所述Strecker合成中,其中R1如上定义的式R1-NH2的胺与甲醛和HCN(或KCN或NaCN)反应[详细说明参见J.Am.Chem.Soc.,2865,(1959);Justus Liebig’s Annalen,639,102,(1961)]。
步骤(a)中使用的氢氧化物选自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
碱金属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包括氢氧化钡,氢氧化钙等。
所述碱金属氢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量以1摩尔式II的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为基础一般分别为0.8-1.5摩尔和0.4-0.75摩尔。
反应一般在惰性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例如,水,醇,如叔丁醇等,醚,如四氢呋喃,1,4-二恶烷,1,2-二甲氧乙烷等,芳香烃如苯,甲苯,氯苯等,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反应温度通常是-10至80℃。反应完全后的反应溶液可以用在下面的步骤(b)中。
在步骤(b)中,使用的酸包括氯化氢气体,盐酸,硫酸等,所述酸的量是足以中和该溶液的,或者以步骤(a)中使用的1摩尔碱金属氢氧化物为基础,通常为大约1摩尔。
反应温度通常是-10至80℃。
反应完全后例如可以浓缩反应溶液,残余物可以用一种溶剂如醇包括甲醇,乙醇等,乙腈,丙酮等萃取,过滤去除无机盐并浓缩,或者可选择的,浓缩且残余物可以直接从水等溶剂中重结晶以分离所需要的式I1-取代-乙内酰脲,如果需要,其可以通过重结晶或各种色谱进一步纯化。
这样获得的式I乙内酰脲的例子包括:1-丁基乙内酰脲,1-(2-丙炔基)乙内酰脲,1-(1-甲基-2-丙炔基)乙内脲,1-(2-丙烯基)乙内酰脲,1-(2-氯-2-丙烯基)乙内酰脲,1-(3-氯-2-丙烯基)乙内酰脲,和1-苯甲基乙内酰脲。
式I化合物的其它具体的例子包括:1-苯基乙内酰脲,和1-(2-吡啶基)乙内酰脲。
接着将说明制备上文所述的式II的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的方法,包括在碱存在下使上文定义的式III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与上文定义的式IV化合物反应。
对式IV中R11所代表的可以被取代的伯或仲烃基没有特别的限制,因为该基团对反应没有不利的影响。
可以被取代的伯或仲烃基包括:
伯或仲烷基(C1-C8伯或仲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仲丁基等),
伯或仲链烯基(C3-C8伯或仲链烯基如2-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2-丁烯基,1-甲基-2-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等),
卤代伯或仲链烯基(C3-C8卤代伯或仲链烯基如2-氯代-2-丙烯基,3-氯代-2-丙烯基,3,3-二氯-2-丙烯基,2-甲基-2-丙烯基等),
伯或仲炔基(C3-C8伯或仲炔基如2-丙炔基,1-甲基-2-丙炔基等),和
可以被取代的苯甲基[可以被取代的C7-C12苯甲基如苯基甲基,(对-甲基苯基)甲基,(对-氯代苯基)甲基,(对-甲氧基苯基)甲基等],
式III化合物具体的例子包括: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和N-苄氧羰基氨基乙腈。
式IV中X所代表的卤原子包括氯原子,溴原子和碘原子。
OSO2Y基团中Y代表可以被取代的烷基或苯基。
Y所代表的烷基包括C1-C5烷基如甲基,乙基,丙基等,和
可以取代的苯基包括苯基,对甲苯基,对氯苯基,对甲氧苯基等。
式IV化合物具体的例子包括:1-溴代丁烷,3-溴代-1-丙炔,3-氯代-1-丙烯,2,3-二氯-1-丙烯,甲磺酸2-丙炔酯,对甲苯磺酸2-丙炔酯,甲磺酸1-甲基-2-丙炔酯,和苄基氯。
使用式IV化合物的量,以1摩尔式III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为基础,通常是1-5摩尔。
碱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钠等,碱土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钙等,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等,碱金属碳酸盐如碳酸钾等,碱金属烷氧化物(例如C1-C5烷氧化物)如叔丁醇钾等可以用作碱。
反应温度通常是-30至80℃。
所述碱的量以1摩尔式II的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为基础一般为1.0-1.5摩尔。
反应一般在惰性溶剂中进行,所述溶剂包括醇,如叔丁醇等,醚,如四氢呋喃,1,4-二恶烷。1,2-二甲氧乙烷等,芳香烃如苯,甲苯,氯苯等,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等,或它们的混合物。
为了提高反应的速度和产率,可以加入相转移催化剂如溴化叔丁基铵,氯化苯甲基三甲基铵等。
所述相转移催化剂量以1摩尔式III的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衍生物为基础一般为0.05-1摩尔。
反应完全后反应溶液一般要经过后处理,即与水混合,用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甲苯等萃取,浓缩萃取液,分离得到所需要的式IIN-取代-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
如果需要,分离的产物可以通过重结晶或各种色谱进一步纯化。
上面使用的式III的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可以通过在一种作为酸受体的碱存在下使式VII氯甲酸酯与氨基乙腈或市售的其硫酸盐,硫酸氢盐或盐酸盐反应而容易地制备(参见:Arnerican Cherncal Journal,35,54,(1906))。
例如式III的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可以通过在一种作为酸受体的碱存在下将式VII氯甲酸酯加入到氨基乙腈硫酸盐、硫酸氢盐或盐酸盐的水溶液中而容易制备(参见制备参考实施例1和2)。
氯甲酸酯的量以1摩尔氨基乙腈硫酸盐或盐酸盐为基础,通常为0.7-1.4摩尔。
将氨基乙腈硫酸盐,硫酸氢盐或盐酸通常溶解于水中,加入碱。将水溶液调至pH4-9,优选4-7,加入的碱的量根据碱的类型以1摩尔氨基乙腈硫酸盐、硫酸氢盐或盐酸盐为基础,通常在0.01-0.5摩尔的范围内。
然后,控制水溶液pH在4-9,优选4-7,逐渐加入式VII氯甲酸酯。
如果需要,通过在反应溶液中设置pH计并通过手工或自动方式加入碱进行控制来调节pH。
控制反应溶液pH使用的碱包括无机碱。例如,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碳酸盐如碳酸钠,碳酸钾等。一般使用水溶液形式的碱。其浓度是10%-50%重量。
反应通常在含水溶剂中进行,可以向含水反应溶液中加入惰性有机溶剂如四氢呋喃,乙腈等。
反应温度一般在-5至30℃范围内。
反应完全后,反应溶液通常用有机溶剂如甲苯,乙酸乙酯等萃取,浓缩萃取液分离到所需要的式III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衍生物。
在该方法中优选使用R2代表甲基或乙基的氯甲酸酯,因为这些化合物易得且有好的反应性。
根据本发明,不用特殊的纯化处理如蒸馏就可以以好的令人满意的产率和纯度获得所期望的化合物。
实施例
通过实施例可具体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不应该理解为它们是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实施例中,%表示重量百分比。
在实施例1-10中,一些得到的产物通过面积百分比方法,使用气相色谱(GC),或者通过面积百分比方法或内参比方法,使用液相色谱(LC),来测定其纯度。分析方法说明如下。
GC分析条件
柱子:0.25mm直径,30m长度的TC-70柱(由GC科学制备);
载气:氦气,5ml/分钟;
检测器:FID,250℃;
分流比:1/10;
柱温:以10℃/分钟的速度由45℃升至250℃,并保持在250℃(10分钟);
面积百分比方法:由所需产物的峰面积与除稀释溶剂带来的溶剂峰外的总的峰面积之比来计算。
LC分析的条件
柱子:6mm直径,15cm长度的YMC-Pack C8A-212柱(YMC制备);
流动相:用磷酸调节到pH3的5mM庚磺酸钠/30mM磷酸二钠和乙腈的9:1的混合物,1ml/分钟,恒定组分方法;
检测器:UV(200nm);
柱温:40℃;
面积百分比方法:由所需产物的峰面积与总的峰面积之比来计算(分析期是所需产物的两次洗脱期);
内参比方法:向要分析的样品中加入预测量的内参比物后进行测量,通过测定分离和纯化的产物与内参比(对羟基-苯乙酮)的检测到的强度之比,并测定所需产物峰面积与内参比峰面积之比来计算。
在下面的实施例中,纯产率(%)以产物的纯度为基础来计算。
(步骤(a)和步骤(b)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向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0.0g水和10.0g(纯度:98%;0.064mol)的N-(2-丙炔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并在40℃水浴上加热。然后,在0.1小时内向其中滴加5.5g(0.066mol)48%氢氧化钠水溶液。接着,混合物在40℃水浴中反应3小时。反应进行时反应体系由两相(上相:水;下相:N-(2-丙炔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变为均匀相。反应完全后,混合物冷却至大约30℃,并用7.4g35%盐酸水溶液中和,其间结晶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减压下将混合物浓缩至干。残余物与乙腈混合,混合物被搅拌并过滤以去除无机盐。滤液用硅胶柱处理得到6.46g(纯度87%,LC内参比方法)浅黄色固体状的1-(2-丙炔基)乙内酰脲。
纯产率:62%
1H-NMR(CDCl3/TMS):δ(ppm):2.35(1H,t,J=2.5Hz),4.03
(2H,s),4.21(2H,d,J=2.5Hz),8.7(1 H,br.s)
mp:127至129℃
实施例2
向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25.2g二恶烷,和2.66g氢氧化钾(含量:85%;0.040mol),室温下向其中滴加6.76g(纯度:90%;0.037mol)N-(2-丙炔基)-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和19.6g水,接着,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20小时。反应完全后,混合物用5.4g 35%盐酸水溶液在室温下中和,其间结晶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减压下将混合物浓缩至干。残余物与10.7g水混合,将温度升高至大约60℃而溶解。然后将溶液逐渐冷却至5℃,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洗涤,得到2.86g(纯度90%,LC内参比方法)浅黄色固体1-(2-丙炔基)乙内酰脲。
纯产率51%。
实施例3
向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5.0g水和15.0g(纯度:90%;0.072mol)N-(2-氯代-2-丙烯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在40℃水浴上加热。然后,在0.1小时内向其中滴加6.7g(0.080mol)48%氢氧化钠水溶液。接着,混合物在40℃水浴中反应1.5小时。反应进行时,反应体系由两相(上相:水;下相:N-(2-氯代-2-丙烯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变为均匀相。反应完全后,混合物用8.4g35%盐酸水溶液中和。减压下将混合物浓缩至干。残余物与乙腈混合,混合物被搅拌并过滤以去除无机盐,将滤液减压下浓缩至干。残余物与70g水混合,将温度升高至大约60℃溶解,然后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沉淀的结晶,洗涤,得到4.78g(纯度90%,面积百分比方法)浅黄色固体1-(2-氯代-2-丙烯基)乙内酰脲。
纯产率:37%
1H-NMR(CDCl3/TMS):(ppm):3.96(2H,s),4.17(2H,br.s),
5.44(2H,br.s),9.2(1H,br.s)
mp:117至119℃
实施例4
向1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5.9g水和8.5g(假设纯度是100%时是0.030mol)N-(4-溴代苯基)甲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在50℃水浴上加热。然后,在0.1小时内向其中滴加2.5g(0.030mol)48%氢氧化钠水溶液。接着,混合物在50℃水浴中反应2小时。反应进行时反应体系由两相(上相:水下相:N-(4-溴代苯基)甲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变为均匀相。反应完全后,混合物用3.7g35%盐酸水溶液中和,其间结晶从溶液中沉淀出来。混合物与15.5g水混合,将温度升至大约75℃溶解。然后使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沉淀出的浅黄色固体,并用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己烷)处理得到5.30g白色固体1-[(4-溴代苯基)甲基]乙内酰脲,1H-NMR测定实际上是纯的。
1H-NMR(CDCl3/TMS):(ppm)3.79(2H,s),4.49(2H,s),7.15
(2H,d,J=8.0Hz),7.47(2H,d,J=8.0Hz),9.2(1H,br.s)
mp:150至154℃
实施例5
向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20.2g(0.505mol)分散在油中的氢化钠(含量:60%)。氮气保护下加入大约40g己烷。并倾析去除己烷。重复操作两次。然后加入139.4g四氢呋喃,在冰-水浴中冷却时,在1.5小时内滴加溶于150.7g四氢呋喃中的52.2g(0.457mol)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溶液。混合物升至室温并反应1小时。然后,在1.5小时内室温下向其中滴加59.7g(0.502mol)3-溴代-1-丙炔。使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14小时后,加入3.1g(0.010mol)溴化四丁基铵,反应继续进行另外7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98.2g水使相分离。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活性炭处理并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己烷)处理得到65.9g(纯度:98%,GC面积百分比方法)N-(2-丙炔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油状物。
纯产率:84%
1H-NMR(CDCl3/TMS):(ppm):2.40(1H,t,J=2.5Hz),3.74
(3H,s),4.24(2H,br.s),4.35(2H,br.s)
折射率nD=1.4620(27.5℃)
实施例6
向2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4.9g(0.108mol)碳酸钾,69.9gN,N-二甲基甲酰胺,和11.2g(0.098mol)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并在室温下在1.5小时内向其中滴加12.8g(0.108mol)3-溴代-1-丙炔。使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23小时后在65℃反应8小时。然后加入80.0g甲苯和280.0g水使相分离。水相用甲苯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活性炭处理,用水进一步洗涤,并浓缩得到5.7g(纯度:75%,GC面积百分比方法)N-(2-丙炔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油状物。
纯产率:29%
实施例7向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7.2g(0.430mol)分散在油中的氢化钠(含量:60%)。氮气保护下加入大约30g己烷。并倾析去除己烷。重复操作两次。然后加入115.4g甲苯,在冰-水浴中冷却时,在0.8小时内滴加溶于115.4g四氢呋喃中的40.0g(0.350mol)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溶液,混合物升至室温并反应4.8小时。然后,在1.5小时内室温下向其滴加3.3g(0.010mol)溴化四丁基铵,接着滴加溶于41.9g甲苯中的47.2g(0.352mol)甲磺酸2-丙炔酯。使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17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100ml水使相分离。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水洗涤并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己烷)处理得到50.0g(纯度;89%,GC面积百分比方法)N-(2-丙炔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油状物。
纯产率:84%
实施例8
向5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7.2g(0.430mol)分散在油中的氢化钠(含量60%)。氮气保护下加入大约30g己烷。并倾析去除己烷。重复操作两次,然后加入115.4g四氢呋喃,伴随在冰-水浴中冷却,在1.8小时内滴加溶于115.4g四氢呋喃中的38.5g(0.300mol)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溶液,混合物升至室温并反应0.5小时。然后,在0.5小时内室温下向其中滴加57.1g(0.480mol)3-溴代-1-丙炔。使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3.5小时后,加入1.8g(0.006mol)溴化四丁基铵,反应再继续21小时。反应完全后,加入100ml水使相分离。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水洗涤并浓缩。残余物用硅胶柱色谱(乙酸乙酯/己烷)处理得到41.3g(纯度90%,GC面积百分比方法)N-(2-丙炔基)-N-乙氧羰基氨基-乙腈油状物。
纯产率75%
1H-NMR(CDCl3/TMS):δ(ppm):1.28(3H,t,J=7.1Hz),2.36
(1H,t,J=2.4Hz),4.21(2H,q.J=7.1Hz),4.22(2H,br.s)
4.32(2H,br.s)
折光率nD:1.4567(27.5℃)
实施例9
向10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20.7g(0.517mol)分散在油中的氢化钠(含量60%)。氮气保护下加入大约60g己烷。并倾析去除己烷。重复操作两次。然后加入101.3g四氢呋喃,在1.5小时内室温下滴加溶于140.3g四氢呋喃中的55.2g(0.484mol)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溶液,使混合物反应1.8小时后,加入3.9g(0.012mol)溴化四丁基铵,并接着在0.5小时内在室温下滴加70.5g(0.635mol)2,3-二氯-1-丙烯。混合物在室温下反应21.7小时,加入0.8g乙醇使过量的氢化钠失活。然后加入200ml水和乙醚使相分离。有机相用水洗涤,用活性炭处理并浓缩。得到63.6g(纯度:90%,GC面积百分比方法)N-(2-氯代-2-丙烯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油状物。
纯产率62%
1H-NMR(CDCl3/TMS):δ(ppm):3.79(3H,s),4.18(2H,br.s),
4.26(2H,br.s),5.43(2H,s)
折光率nD:1.4761(28.0℃)
实施例10
向200ml四口烧瓶中加入1.8g(0.045mol)分散在油中的氢化钠(含量60%)和10.1g四氢呋喃,并向其中加入两滴乙醇。然后在1.7小时内滴加溶于10.8g四氢呋喃中的5.0g(0.044mol)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溶液,使混合物反应1.8小时后,在0.9小时内室温下向其中加入溶于15.0g四氢呋喃中的9.8g(0.039mol)对溴代苄基溴。继续反应43小时后,加入20ml水和40ml乙酸乙酯使相分离。水相用4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的有机相用水洗涤并浓缩。残余物用10ml己烷处理充分搅拌,移出有机层。浓缩残余物得到10.8gN-(4-溴代苯基)甲基-N-甲氧羰基氨基-乙腈油状物。其通过1H-NMR分析实际上纯的。
1H-NMR(CDCl3/TMS):δ(ppm):3.84(3H,s),4.11(2H,br.s),
4.56(2H,s),7.15(2H,d,J=8.0Hz),
7.51(2H,d,J=8.0Hz)
折光率nD:1.5451(29.0℃)
下面详细说明其中R2是甲基或乙基的式IIIN-烷氧羰基氨基-乙腈衍生物的制备实施例。在下面的条件下进行气相色谱(面积百分比方法)而测得产物的纯度,纯产率通过粗产物产率乘以所述纯度而计算。
仪器:shimadzu-GC-9A
柱子:装有XE-60的1.6m玻璃柱
入口温度250℃
柱温:在100℃保持3分钟,以5℃/分钟升至200℃,并在此温度下保持20分钟
检测器温度:250℃
载体气体N2,流速60ml/分钟
检测:FID制备参考实施例1
使氨基乙腈硫酸盐(H2NCH2CN.1/2H2SO4,121.5g1.156mol)溶解于水(230.9g)中,并将溶液冷却至0-5℃,加入少量30%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至5-7,搅拌下保持pH5至7,在0至5℃在2小时内连续滴加氯甲酸乙酯(108.5g,1.00ml)和30%氢氧化钠水溶液。如果需要,通过加入30%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将混合物保持相同的pH在相同的温度下再搅拌2小时,30%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总量是294.3g.反应混合物用甲苯萃取三次(485ml)。甲苯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蒸发甲苯,并将残余物冷却至室温,得到晶体(124.7g,0.968mol)N-氰基甲基氨基甲酸乙酯。
纯产率:97%;纯度:99.5%
M.P.:49.0℃
1H-NMR(CDCl3/TMS):δ(ppm):5.60(br.s,1H)
4.15(q,J=7.1Hz,2H),4.12(d,J=6.0Hz,2H),
1.25(t,J=7.1,3H)制备参考实施例2
将氨基乙腈硫酸盐(211.0g,2.01mol)溶解于水(280.7g)中,并在10-20℃,加入7.6g48%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至4-5,搅拌下保持pH4-5在10-25℃在8小时内连续滴加氯甲酸甲酯(198.9g,2.105mol)和48%氢氧化钠水溶液,如果需要,通过加入48%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将混合物保持相同的pH在相同的温度下再搅拌1小时。48%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总量是346.6g。反应混合物用甲苯(150g)和乙酸乙酯(150g)混合溶剂萃取。蒸发甲苯和乙酸乙酯,并将残余物冷却至室温,得到晶体(210.4g,1.835mol)N-氰基甲基氨基甲酸甲酯。
纯产率:91%;纯度:99.5%
M.P.:49.0℃
1H-NMR(CDCl3/TMS):δ(ppm):5.60(br.s,1H)
4.12(d,J=6.0Hz,2H), 3.75(s,3H)制备参考实施例3
将氨基乙腈盐酸盐(84.0g,0.907mol)溶解于水(98.2g)中,在5-10℃加入12.0g48%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调至4-5。搅拌下保持pH4-5在5-15℃在2小时内连续滴加氯甲酸甲酯(94.4g,1.00mol)和48%氢氧化钠水溶液,如果需要,通过加入48%氢氧化钠水溶液而将混合物保持相同的pH在相同的温度下再搅拌1小时。48%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总量是155.0g。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乙酸乙酯(200ml)和水(30ml),过滤去除反应中沉淀出的结晶(氯化钠),分离乙酸乙酯层,含水层用乙酸乙酯(100ml)萃取两次。从合并的乙酸乙酯层中去除乙酸乙酯,并将残余物冷却至室温,得到晶体(98.9g,0.835mol)N-氰基甲基氨基甲酸甲酯。纯产率:95%,纯度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