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排气量排气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排气量排气阀.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14190.0(22)申请日 2014.12.23F16K 17/00(2006.01)(71)申请人 天津富赛克流体控制设备有限公司地址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泰达科技园区科达三路五号(72)发明人 范全军 刘杰 沈明泉(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代理人 周庆路(54) 发明名称大排气量排气阀(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排气量排气阀,包括阀体、其上设置有排气管的阀盖以及可上下浮动地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上浮筒和下浮筒,所述的上浮筒和下浮筒的侧壁与阀体的内壁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的上浮筒。
2、和下浮筒通过相配合的 T 型槽和 T 型块连接,所述的 T 型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T 型块的高度。本发明采用联动的双浮筒设计并采用轻质上浮筒设计,在排气时,两个浮筒均位于底部,能保证大排气量排气,当液体进入阀体内部时,当只有下浮筒接触液体时,整体缓慢升起,同时保持排气,当液位继续上升至上浮筒时,因为上浮筒较轻,能快速浮起并利用T型槽和T型块的之间的高度差实现脱离下浮筒密封。(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5593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55593。
3、 A1/1 页21.一种大排气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其上设置有排气管的阀盖以及可上下浮动地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上浮筒和下浮筒,所述的上浮筒和下浮筒的侧壁与阀体的内壁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的上浮筒和下浮筒通过相配合的 T 型槽和 T 型块连接,所述的 T 型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 T 型块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排气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气管底部设置有突出于阀帽的嘴部,所述的上浮筒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的嘴部对应的密封垫。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排气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块一体地设置在下浮筒上表面中心,所述的 T 型槽一体地设置在上浮筒下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4、大排气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T型槽一体地设置在下浮筒上表面中心,所述的 T 型块一体地设置在上浮筒下表面。5.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大排气量排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机构为设置在上浮筒和外浮筒侧壁面与阀体内壁面间的导槽导块机构。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5593 A1/2 页3大排气量排气阀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自动排气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排气量排气阀。背景技术0002 排气阀所采用的原理主要是,当系统中有气体溢出时,气体会顺着管道向上爬,最终聚集在系统的最高点,而排气阀一般都安装在系统最高点,当气体进入排气阀阀腔聚集在排气阀的上部,随着阀内气体的增多,压力上升。
5、,当气体压力大于系统压力时,气体会使腔内水面下降,浮筒随水位一起下降,打开排气口 ;气体排尽后,水位上升,浮筒也随之上升,关闭排气口。同样的道理,当系统中产生负压,阀腔中水面下降,排气口打开,由于此时外界大气压力比系统压力大,所以大气会通过排气口进入系统,防止负压的危害。0003 现有的排气阀存在以下问题 :当气压过大时产出气堵现象,如果增大浮动的重量,则需要很高的水压才能实现水密封,容易产生液体泄漏。发明内容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大排气量排气阀。0005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大排气量排气阀,包括阀体、其上设置有排气管。
6、的阀盖以及可上下浮动地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上浮筒和下浮筒,所述的上浮筒和下浮筒的侧壁与阀体的内壁间设置有导向机构,所述的上浮筒和下浮筒通过相配合的 T 型槽和 T 型块连接,所述的 T 型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 T 型块的高度。0007 所述的排气管底部设置有突出于阀帽的嘴部,所述的上浮筒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的嘴部对应的密封垫。0008 所述的 T 型块一体地设置在下浮筒上表面中心,所述的 T 型槽一体地设置在上浮筒下表面。0009 所述的 T 型槽一体地设置在下浮筒上表面中心,所述的 T 型块一体地设置在上浮筒下表面。0010 所述的导向机构为设置在上浮筒和外浮筒侧壁面与阀体内壁面间的导槽导块机构。。
7、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2 本发明采用联动的双浮筒设计并采用轻质上浮筒设计,在排气时,两个浮筒均位于底部,能保证大排气量排气,当液体进入阀体内部时,当只有下浮筒接触液体时,整体缓慢升起,同时保持排气,当液位继续上升至上浮筒时,因为上浮筒较轻,能快速浮起并利用 T型槽和 T 型块的之间的高度差实现脱离下浮筒密封。附图说明0013 图 1 所示为本发明的大排气量排气阀的结构示意图。说 明 书CN 104455593 A2/2 页4具体实施方式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
8、明。0015 如图 1 所示,本发明的大排气量排气阀包括阀体 1、其上设置有排气管 3 的阀盖 2、设置在排气管上端的阀帽4以及可上下浮动地设置在阀体内部的上浮筒5和下浮筒6,所述的上浮筒和下浮筒侧壁与阀体内壁间设置有导向机构,如导槽导块机构,所述的上浮筒和下浮筒通过相配合的 T 型槽 7 和 T 型块 8 连接所述的 T 型槽 7 和 T 型块 8 分别沿中心线或者中心轴设置,所述的 T 型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的 T 型块的高度。其中,所述的排气管底部设置有突出于阀帽的嘴部,所述的上浮筒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的嘴部对应的密封垫 9,采用上浮筒与阀盖保持间隔的密封设计,能有效保证气密性,提高稳定性。。
9、0016 本发明采用联动的双浮筒设计并采用轻质上浮筒设计,在排气时,两个浮筒均位于底部,能保证大排气量排气,当液体进入阀体内部时,当只有下浮筒接触液体时,整体缓慢升起,同时保持排气,当液位继续上升至上浮筒时,因为上浮筒较轻,能快速浮起并利用 T型槽和 T 型块的之间的高度差实现脱离下浮筒密封。0017 具体地说,所述的T型块一体地设置在下浮筒上表面中心,所述的T型槽一体地设置在上浮筒下表面,或者所述的T型槽一体地设置在下浮筒上表面中心,所述的T型块一体地设置在上浮筒下表面。T 型槽和块的配合,加工便利,在两者联动连接的同时,辅以一定的活动量,利用该活动量有效平衡了排气量和密封水压之间的需求,排气量大,没有气堵现象,提高了低压气密封,降低了低水压密封值。0018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说 明 书CN 104455593 A1/1 页5图1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555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