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4032215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717655.0

申请日:

2014.11.28

公开号:

CN104455231A

公开日:

2015.03.25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F16H 3/08申请公布日:20150325|||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F16H3/08申请日:20141128|||公开

IPC分类号:

F16H3/08; F16H57/029(2012.01)I; F16H61/04

主分类号:

F16H3/08

申请人: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

王伟健; 刘义

地址:

710119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长安产业园西部大道129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代理人:

陆万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主要是能够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本发明在后盖上加设窗口,并调整变速箱后盖的内部结构,在变速器副箱中增设一个缓速器被动齿轮,确保并联液力缓速器轴与输出轴以一定数比旋转,并联液力缓速器匹配安装时,偏置在变速器后端一侧,不影响变速器取力器的取力。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动力传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离合器总成(1)、壳体总成(2)和后盖总成(3),所述后盖总成(3)上安装有并联液力缓速器;
所述后盖总成(3)包括后盖主体(26)和后盖(24),后盖(24)中心部位安装有输出轴(19),输出轴(19)上通过内花键固定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25),后盖(24)上开设一个用于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4)的窗口,并联液力缓速器(4)上设置有缓速器驱动齿轮,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与缓速器驱动齿轮啮合;由于缓速器被动齿轮(25)通过花键与输出轴(19)连接,两者转速相同,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与缓速器驱动齿轮进行常啮合,并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缓速器被动齿轮(25)带动缓速器驱动齿轮及并联液力缓速器内部零件空转,并联液力缓速器工作时,缓速器驱动齿轮给缓速器被动齿轮(25)施加一个与缓速器被动齿轮(25)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使得输出轴(19)转速慢慢减速,实现整车制动减速作用;
所述后盖(24)上还开设两个窗口,一个窗口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另一个窗口用于安装副箱气缸体(15)。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与缓速器驱动齿轮的速比为1:2,且缓速器被动齿轮(25)和缓速器驱动齿轮均为斜齿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的窗口,用副箱中间轴盖(32)进行封堵,在副箱中间轴盖(32)与后盖(24)之间设置有防止渗漏的副箱 中间轴盖衬垫(31),当需要使用取力器时,拆掉副箱中间轴盖(32)即可安装取力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箱气缸体(15)内设置有副箱气缸活塞(14),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8)固定在后盖主体(26)上,且与副箱气缸体(15)同心,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8)内设置有范围档拨叉轴(6),范围档拨叉轴(6)一端设置有副箱拨叉(7),副箱拨叉(7)连接有安装在输出轴(19)上的副箱同步器总成(30),范围档拨叉轴(6)另一端伸入副箱气缸体(15)与副箱气缸活塞(14)连接;
在外界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副箱气缸活塞(14)在副箱气缸体(15)的轴向两端进行位置切换,同时通过范围档拨叉轴(6)的传递作用,带动范围档拨叉轴(6)另一端安装的副箱拨叉(7)拨动副箱同步器总成(30),使副箱同步器总成(30)在高档同步状态与低档同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范围档拨叉轴(6)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上(8)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6)进行限位的钢球(12)。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9)上除了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25)和副箱同步器总成(30),还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26)和后盖(24)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 锥滚子轴承(34)设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25)的两侧且与缓速器被动齿轮(25)紧密接触。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25),其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尺寸大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且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靠近输出轴(19)输出端,另外,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内圈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轴承座(16)上,轴承座(16)内圈通过内花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19)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与缓速器被动齿轮(2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轴向间隙的调整垫片(35)。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9)上还安装有里程表转子(21)和输出法兰盘(18),输出法兰盘(18)通过法兰盘锁紧螺母(20)锁紧在输出轴(19)的输出端,里程表转子(21)设置在轴承座(16)和输出法兰盘(18)之间;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副箱同步器总成(30)之间还安装有副箱主轴减速齿轮(28),副箱主轴减速齿轮(28)通过副箱主轴齿轮压板(27)和副箱主轴垫圈(29)定位在输出轴(19)上。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24)上安装有主轴后轴承盖(22),主轴后轴承盖(22)上设置有定位止口,主轴后轴承盖(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后盖(24)上,主轴后轴承盖(22)通过O型密封圈(23)实现主轴后轴承盖(22)与后盖(24)间的密封,主轴后轴承盖(22)与输出法兰盘(18)之间设置 有起密封作用的输出油封(17)。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主体(26)上还安装有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5),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5)一端套设有短圆柱滚子轴承(41),短圆柱滚子轴承(41)通过止动环(38)锁紧在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5)上,短圆柱滚子轴承(41)的外圈通过轴用压扁钢丝挡圈(40)定位在后盖主体(26)上,后盖主体(26)上设置有限制短圆柱滚子轴承(41)轴向移动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39),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39)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后盖主体(26)与后盖(24)间涂抹密封胶,以圆柱定位销(9)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整车行驶制动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以及相关法规(GB7258)的出台,整车配装液力缓速器已成趋势,目前,液力缓速器从安装至变速器后端的结构布局来看,有串联液力缓速器和并联液力缓速器之分;装串联液力缓速器比较普遍,主要装在不需要取力器的变速器上,如客车上,变速器改动较小,但对于如自卸车、特种车等车辆需要装取力器时,装串联缓速器不能满足要求,只能装并联缓速器才能不影响取力器的安装,但是变速器的设计比较复杂,即使是国外的并联液力缓速器在国内匹配连接,也只能安装在能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变速器上,不能在现有变速器的基础上直接安装连接并联液力缓速器;因此,需对现有双中间轴变速器后副箱进行重新设计布局,本双中间轴变速器的设计将填补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解决了并联缓速器与变速器的匹配连接问题,本发明的设计能够在原有双中间轴变速器正常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匹配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 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包括沿动力传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离合器总成、壳体总成和后盖总成,所述后盖总成上安装有并联液力缓速器;
所述后盖总成包括后盖主体和后盖,后盖中心部位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上通过内花键固定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后盖上开设一个用于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的窗口,并联液力缓速器上设置有缓速器驱动齿轮,缓速器被动齿轮与缓速器驱动齿轮啮合;由于缓速器被动齿轮通过花键与输出轴连接,两者转速相同,缓速器被动齿轮与缓速器驱动齿轮进行常啮合,并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缓速器被动齿轮带动缓速器驱动齿轮及并联液力缓速器内部零件空转,并联液力缓速器工作时,缓速器驱动齿轮给缓速器被动齿轮施加一个与缓速器被动齿轮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使得输出轴转速慢慢减速,实现整车制动减速作用;
所述后盖上还开设两个窗口,一个窗口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另一个窗口用于安装副箱气缸体。
所述并联液力缓速器通过法兰面螺母和双头螺柱固定在后盖上。
所述缓速器被动齿轮与缓速器驱动齿轮的速比为1:2,且缓速器被动齿轮和缓速器驱动齿轮均为斜齿轮。
所述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的窗口,用副箱中间轴盖进行封堵,在副箱中间轴盖与后盖之间设置有防止渗漏的副箱中间轴盖衬垫,当需要使用取力器时,拆掉副箱中间轴盖即可安装取力器。
所述副箱气缸体内设置有副箱气缸活塞,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固定在后盖主体上,且与副箱气缸体同心,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内设置有范围档拨叉 轴,范围档拨叉轴一端设置有副箱拨叉,副箱拨叉连接有安装在输出轴上的副箱同步器总成,范围档拨叉轴另一端伸入副箱气缸体与副箱气缸活塞连接;
在外界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副箱气缸活塞在副箱气缸体的轴向两端进行位置切换,同时通过范围档拨叉轴的传递作用,带动范围档拨叉轴另一端安装的副箱拨叉拨动副箱同步器总成,使副箱同步器总成在高档同步状态与低档同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范围档拨叉轴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上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进行限位的钢球。
所述范围档拨叉轴与副箱气缸体、副箱气缸活塞与副箱气缸体和范围档拨叉轴与副箱气缸活塞之间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所述输出轴上除了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和副箱同步器总成,还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和后盖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设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的两侧且与缓速器被动齿轮紧密接触;
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其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尺寸大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且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靠近输出轴输出端,另外,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内圈通过内花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与缓速器被动齿轮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轴向间隙的调整垫片;
所述输出轴上还安装有里程表转子和输出法兰盘,输出法兰盘通过法兰盘锁紧螺母锁紧在输出轴的输出端,里程表转子设置在轴承座和输出法兰盘之间;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副箱同步器总成之间还安装有副箱主轴减速 齿轮,副箱主轴减速齿轮通过副箱主轴齿轮压板和副箱主轴垫圈定位在输出轴上。
所述后盖上安装有主轴后轴承盖,主轴后轴承盖上设置有定位止口,主轴后轴承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后盖上,主轴后轴承盖通过O型密封圈实现主轴后轴承盖与后盖间的密封,解决了两者接触面之间漏油的问题,主轴后轴承盖与输出法兰盘之间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输出油封。
所述后盖主体上还安装有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一端套设有短圆柱滚子轴承,短圆柱滚子轴承通过止动环锁紧在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上,短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通过轴用压扁钢丝挡圈定位在后盖主体上,后盖主体上设置有限制短圆柱滚子轴承轴向移动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因此,当缓速器被动齿轮旋转时,能够使变速箱油飞溅从而润滑短圆柱轴承;后盖主体与后盖间涂抹密封胶,以圆柱定位销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具有以下优点,在原有变速箱的基础上,在后盖与壳体总成之间增设后盖主体,有效增加了变速箱轴向空间,满足了缓速器被动齿轮的安装需要,以及变速箱原有功能保留的需要;同时本发明在后盖上加设窗口,并调整变速箱后盖的内部结构,在变速器副箱中增设一个缓速器被动齿轮,确保并联液力缓速器与输出轴以一定数比旋转,而且,并联液力缓速器匹配安装时,偏置在变速器后端一侧,不占用变速器取力器的取力窗口,不影响变速器取力器的安装。
进一步的,缓速器被动齿轮和缓速器驱动齿轮采用斜齿轮,增强啮合系数,提高啮合平稳性,克服冲击载荷在啮合中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进一步的,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与副箱气缸体采用分体结构设计,即两者布置在范围档拨叉轴的两端,因此,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不会影响缓速器被动齿轮安装在输出轴上,有效克服空间尺寸的限制问题,解决了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布置问题,同时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换档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所述范围档拨叉轴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上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进行限位的钢球,保证了调整档位后范围档拨叉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和后盖上,同时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内圈分别布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两侧,有效平衡了并联液力缓速器在工作中产生的轴向力和径向力;
进一步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可以有效调整轴承间隙,方便装配和维修;
进一步的,主轴后轴承盖上设置有定位止口,确保主轴后轴承盖安装到后盖上之后,主轴后轴承盖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间隙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会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相抵,保证主轴后轴承盖在后盖上的稳定固定;主轴后轴承盖与后盖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性能,解决了后盖与主轴后轴承盖之间漏油的问题。
进一步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因此,当缓速器被动齿轮旋转时,能够使变速箱油飞溅从而润滑短圆柱轴承;后盖主体与后盖通过圆柱定位销进行固定,且后盖主体和后盖结合面间通过密封胶实现密封,与采用密封垫密封相比,可有效提高密封性能,同时有利于轴向间隙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双中间轴变速器匹配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后盖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截面剖视图。
图5为图3的C-C截面剖视图。
附图中:1-离合器总成,2-壳体总成,3-后盖总成,4-并联液力缓速器,5-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6-范围档拨叉轴,7-副箱拨叉,8-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9-圆柱定位销,10-气缸盖密封垫,11-副箱换档气缸盖,12-钢球,13-活塞锁紧螺母,14-副箱气缸活塞,15-副箱气缸体,16-轴承座,17-输出油封,18-输出法兰盘,19-输出轴,20-法兰盘锁紧螺母,21-里程表转子,22-主轴后轴承盖,23-O型密封圈,24-后盖,25-缓速器被动齿轮,26-后盖主体,27-副箱主轴齿轮压板,28-副箱主轴减速齿轮,29-副箱主轴垫圈,30-副箱同步器总成,31-副箱中间轴盖衬垫,32-副箱中间轴盖,33-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4-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5-调整垫片,36-法兰面螺母,37-双头螺柱,38-止动环,39-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40-轴用压扁钢丝挡圈,41-短圆柱滚子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为双中间轴变速器匹配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4的结构图,双中间轴变速器一般包括沿动力传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离合器总成1、壳体总成2和后盖总成3,本发明的改进在于后盖总成3部分,离合器总成1和壳体总成2部分保持原有状态。
如图2和图3所示,图中,后盖24中心部位安装有输出轴19,输出轴19上通过内花键固定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25,后盖24上开设一个窗口,用于并联液力缓速器4的安装定位,通过法兰面螺母36和双头螺柱37将并联液力缓速器4固定在后盖24上,并联液力缓速器4上设置有缓速器驱动齿轮,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与缓速器驱动齿轮啮合,速比为1:2,且缓速器被动齿轮25和缓速器驱动齿轮均为斜齿轮;
由于缓速器被动齿轮25通过花键与输出轴19连接,两者转速相同,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与缓速器驱动齿轮以1:2的转速比进行常啮合,并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缓速器被动齿轮25带动缓速器驱动齿轮及其内部零件空转,并联液力缓速器工作时,缓速器驱动齿轮给缓速器被动齿轮25施加一个与缓速器被动齿轮25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使得输出轴19转速慢慢减速,实现整车制动减速作用。
此外,图2中,后盖24上还开设两个窗口,一个窗口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本实施例中,用副箱中间轴盖32进行封堵,在副箱中间轴盖32与后盖24之间设置有副箱中间轴盖衬垫31,防止漏油,当需要使用取力器时,拆掉副箱中间轴盖32即可安装取力器;
另一个窗口用于安装副箱气缸体15,副箱气缸体15一端固定在后盖24上,且副箱气缸体15与后盖24之间设置有气缸盖密封垫10,副箱气缸体15另一端安装有副箱换档气缸盖11,如图3所示,副箱气缸体15内设置有副箱气缸活塞14,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8固定在后盖主体26上,且与副箱气缸体15同心,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8内设置有范围档拨叉轴6,范围档拨叉轴6一端设置有副箱拨叉7,副箱拨叉7连接有安装在输出轴19上的副箱同 步器总成30,范围档拨叉轴6另一端伸入副箱气缸体15与副箱气缸活塞14连接,副箱气缸活塞14通过活塞锁紧螺母13安装在范围档拨叉轴6上;
在外界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副箱气缸活塞14在副箱气缸体15的轴向两端进行位置切换,同时通过范围档拨叉轴6的传递作用,带动范围档拨叉轴6另一端安装的副箱拨叉7拨动副箱同步器总成30,使副箱同步器总成30在高档同步状态与低档同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并且,在范围档拨叉轴6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上8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进行限位的钢球12,保证了调整档位后范围档拨叉轴6的稳定性。
范围档拨叉轴6与副箱气缸体15、副箱气缸活塞14与副箱气缸体15和范围档拨叉轴6与副箱气缸活塞14之间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
如图3和图4所示,输出轴19上除了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25和副箱同步器总成30,还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26和后盖24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设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25的两侧且与缓速器被动齿轮25紧密接触,有效平衡了缓速器被动齿轮25在缓速器工作产生的径向力和轴向力;
同时,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25,方便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拆卸,其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尺寸大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且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靠近输出轴19输出端,另外,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内圈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轴承座16上,轴承座16内圈通过内花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19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与缓速器被动齿轮 25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轴向间隙的调整垫片35;
并联液力缓速器4工作时,缓速器驱动齿轮对变速器产生一个向变速器前端的轴向力,该轴向力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来承担平衡;缓速器驱动齿轮和缓速器被动齿轮25外啮合传动时,会产生径向力,将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布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两侧,可以有效解决径向力的分配和平衡,这样的目的可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动力输出的平稳性。
所述输出轴19上还安装有里程表转子21和输出法兰盘18,输出法兰盘18通过法兰盘锁紧螺母20锁紧在输出轴19的输出端,里程表转子21设置在轴承座16和输出法兰盘18之间;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副箱同步器总成30之间还安装有副箱主轴减速齿轮28,副箱主轴减速齿轮28通过副箱主轴齿轮压板27和副箱主轴垫圈29定位在输出轴19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后盖24上安装有主轴后轴承盖22,主轴后轴承盖22上设置有定位止口,确保主轴后轴承盖22安装到后盖24上之后,主轴后轴承盖22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之间的间隙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会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相抵,保证主轴后轴承盖在后盖上的稳定固定;主轴后轴承盖2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后盖24上,主轴后轴承盖22通过O型密封圈23实现主轴后轴承盖22与后盖24间的密封,解决了两者接触面之间漏油的问题,主轴后轴承盖22与输出法兰盘18之间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输出油封17。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5一端套设有短圆柱滚子轴承41,短圆柱滚子轴承41通过止动环38锁紧在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5上,短圆柱滚子轴承41的外圈通过轴用压扁钢丝挡圈40定位在后盖主体26 上,后盖主体26上设置有限制短圆柱滚子轴承41轴向移动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39,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39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因此,当缓速器被动齿25轮旋转时,能够使变速箱油飞溅从而润滑短圆柱轴承41;后盖主体26与后盖24间涂抹密封胶,以圆柱定位销9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具有以下优点,在原有变速箱的基础上,在后盖24与壳体总成2之间增设后盖主体26,有效增加了变速箱轴向空间,满足了缓速器被动齿轮25的安装需要,以及变速箱原有功能保留的需要;同时本发明在后盖24上加设窗口,并调整变速箱后盖24的内部结构,在变速器副箱中增设一个缓速器被动齿轮25,确保并联液力缓速器4与输出轴19以一定数比旋转,而且,并联液力缓速器4匹配安装时,偏置在变速器后端一侧,不占用变速器取力器的取力窗口,不影响变速器取力器的安装。
进一步的,缓速器被动齿轮25和缓速器驱动齿轮采用斜齿轮,增强啮合系数,提高啮合平稳性,克服冲击载荷在啮合中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
进一步的,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8与副箱气缸体15采用分体结构设计,即两者布置在范围档拨叉轴6的两端,因此,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8不会影响缓速器被动齿轮25安装在输出轴19上,有效克服空间尺寸的限制问题,解决了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布置问题,同时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换档的平稳性。
进一步的,所述范围档拨叉轴6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8上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6进行限位的钢球,保证了调整档位后范围档拨叉轴6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26和后盖24上,同时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通过其内圈分别布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两侧,有效平衡了并联液力缓速器4在工作中产生的轴向力和径向力;
进一步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25,可以有效调整轴承间隙,方便装配和维修;
进一步的,主轴后轴承盖22上设置有定位止口,确保主轴后轴承盖22安装到后盖24上之后,主轴后轴承盖22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之间的间隙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会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相抵,保证主轴后轴承盖在后盖上的稳定固定;主轴后轴承盖22与后盖24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性能,解决了后盖与主轴后轴承盖之间漏油的问题。
进一步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39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因此,当缓速器被动齿25轮旋转时,能够使变速箱油飞溅从而润滑短圆柱轴承41;后盖主体26与后盖24通过圆柱定位销9进行固定,且后盖主体26和后盖24结合面间通过密封胶实现密封,与采用密封垫密封相比,可有效提高密封性能,同时有利于轴向间隙的调整。
本发明设计,为并联液力缓速器的推广使用和满足用户要求奠定了基础。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717655.0(22)申请日 2014.11.28F16H 3/08(2006.01)F16H 57/029(2012.01)F16H 61/04(2006.01)(71)申请人 陕西法士特齿轮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710119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长安产业园西部大道 129 号(72)发明人 王伟健 刘义(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代理人 陆万寿(54) 发明名称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5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主要是能够匹配并联液力。

2、缓速器,本发明在后盖上加设窗口,并调整变速箱后盖的内部结构,在变速器副箱中增设一个缓速器被动齿轮,确保并联液力缓速器轴与输出轴以一定数比旋转,并联液力缓速器匹配安装时,偏置在变速器后端一侧,不影响变速器取力器的取力。(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55231 A(43)申请公布日 2015.03.25CN 104455231 A1/2 页21.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动力传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离合器总成 (1)、壳体总成 (2) 和后盖总成。

3、 (3),所述后盖总成 (3) 上安装有并联液力缓速器 ;所述后盖总成 (3) 包括后盖主体 (26) 和后盖 (24),后盖 (24) 中心部位安装有输出轴(19),输出轴 (19) 上通过内花键固定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 (25),后盖 (24) 上开设一个用于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 (4) 的窗口,并联液力缓速器 (4) 上设置有缓速器驱动齿轮,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与缓速器驱动齿轮啮合 ;由于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通过花键与输出轴(19) 连接,两者转速相同,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与缓速器驱动齿轮进行常啮合,并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带动缓速器驱动齿轮及并。

4、联液力缓速器内部零件空转,并联液力缓速器工作时,缓速器驱动齿轮给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施加一个与缓速器被动齿轮(25)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使得输出轴(19)转速慢慢减速,实现整车制动减速作用 ;所述后盖 (24) 上还开设两个窗口,一个窗口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另一个窗口用于安装副箱气缸体 (15)。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与缓速器驱动齿轮的速比为1 :2,且缓速器被动齿轮(25)和缓速器驱动齿轮均为斜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

5、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的窗口,用副箱中间轴盖 (32) 进行封堵,在副箱中间轴盖(32)与后盖(24)之间设置有防止渗漏的副箱中间轴盖衬垫(31),当需要使用取力器时,拆掉副箱中间轴盖 (32) 即可安装取力器。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副箱气缸体 (15) 内设置有副箱气缸活塞 (14),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 (8) 固定在后盖主体 (26) 上,且与副箱气缸体 (15) 同心,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 (8) 内设置有范围档拨叉轴 (6),范围档拨叉轴 (6) 一端设置有副箱拨叉 (7),副箱拨叉 (7) 连接有安装在输出轴(19) 上。

6、的副箱同步器总成 (30),范围档拨叉轴 (6) 另一端伸入副箱气缸体 (15) 与副箱气缸活塞 (14) 连接 ;在外界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副箱气缸活塞 (14) 在副箱气缸体 (15) 的轴向两端进行位置切换,同时通过范围档拨叉轴(6)的传递作用,带动范围档拨叉轴(6)另一端安装的副箱拨叉(7)拨动副箱同步器总成(30),使副箱同步器总成(30)在高档同步状态与低档同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范围档拨叉轴(6)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上(8)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 (6) 进行限位的钢。

7、球 (12)。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轴 (19) 上除了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和副箱同步器总成 (30),还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3) 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3) 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26)和后盖(24)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设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的两侧且与缓速器被动齿轮 (25)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5231 A2/2 页3紧密接触。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

8、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3) 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25),其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尺寸大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且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靠近输出轴 (19) 输出端,另外,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的内圈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轴承座 (16) 上,轴承座 (16) 内圈通过内花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 (19) 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与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轴向间隙的调整垫片 (35)。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

9、输出轴 (19) 上还安装有里程表转子 (21) 和输出法兰盘 (18),输出法兰盘 (18) 通过法兰盘锁紧螺母(20)锁紧在输出轴(19)的输出端,里程表转子(21)设置在轴承座(16)和输出法兰盘(18)之间 ;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副箱同步器总成(30)之间还安装有副箱主轴减速齿轮 (28),副箱主轴减速齿轮 (28) 通过副箱主轴齿轮压板 (27) 和副箱主轴垫圈 (29) 定位在输出轴 (19) 上。9.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 (24) 上安装有主轴后轴承盖 (22),主轴后轴承盖 (22) 上设置有定位止。

10、口,主轴后轴承盖 (22)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后盖 (24) 上,主轴后轴承盖 (22) 通过 O 型密封圈(23)实现主轴后轴承盖(22)与后盖(24)间的密封,主轴后轴承盖(22)与输出法兰盘(18)之间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输出油封 (17)。10.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盖主体 (26) 上还安装有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 (5),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 (5)一端套设有短圆柱滚子轴承 (41),短圆柱滚子轴承 (41) 通过止动环 (38) 锁紧在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 (5) 上,短圆柱滚子轴承 (41) 的外圈通过轴用压扁钢丝挡圈 (。

11、40) 定位在后盖主体 (26) 上,后盖主体 (26) 上设置有限制短圆柱滚子轴承 (41) 轴向移动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 (39),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 (39) 上设置有圆形开口 ;后盖主体 (26) 与后盖 (24) 间涂抹密封胶,以圆柱定位销 (9) 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CN 104455231 A1/6 页4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背景技术0002 随着用户对整车行驶制动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以及相关法规 (GB7258) 的出台,整车配装液力缓速。

12、器已成趋势,目前,液力缓速器从安装至变速器后端的结构布局来看,有串联液力缓速器和并联液力缓速器之分 ;装串联液力缓速器比较普遍,主要装在不需要取力器的变速器上,如客车上,变速器改动较小,但对于如自卸车、特种车等车辆需要装取力器时,装串联缓速器不能满足要求,只能装并联缓速器才能不影响取力器的安装,但是变速器的设计比较复杂,即使是国外的并联液力缓速器在国内匹配连接,也只能安装在能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变速器上,不能在现有变速器的基础上直接安装连接并联液力缓速器 ;因此,需对现有双中间轴变速器后副箱进行重新设计布局,本双中间轴变速器的设计将填补空白。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

13、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解决了并联缓速器与变速器的匹配连接问题,本发明的设计能够在原有双中间轴变速器正常功能和性能的基础上匹配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0004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一种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包括沿动力传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离合器总成、壳体总成和后盖总成,所述后盖总成上安装有并联液力缓速器 ;0005 所述后盖总成包括后盖主体和后盖,后盖中心部位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上通过内花键固定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后盖上开设一个用于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的窗口,并联液力缓速器上设置有缓速器驱动齿轮,缓速器被动齿轮。

14、与缓速器驱动齿轮啮合 ;由于缓速器被动齿轮通过花键与输出轴连接,两者转速相同,缓速器被动齿轮与缓速器驱动齿轮进行常啮合,并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缓速器被动齿轮带动缓速器驱动齿轮及并联液力缓速器内部零件空转,并联液力缓速器工作时,缓速器驱动齿轮给缓速器被动齿轮施加一个与缓速器被动齿轮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使得输出轴转速慢慢减速,实现整车制动减速作用 ;0006 所述后盖上还开设两个窗口,一个窗口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另一个窗口用于安装副箱气缸体。0007 所述并联液力缓速器通过法兰面螺母和双头螺柱固定在后盖上。0008 所述缓速器被动齿轮与缓速器驱动齿轮的速比为 1 :2,且缓速器被动齿轮和缓。

15、速器驱动齿轮均为斜齿轮。说 明 书CN 104455231 A2/6 页50009 所述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的窗口,用副箱中间轴盖进行封堵,在副箱中间轴盖与后盖之间设置有防止渗漏的副箱中间轴盖衬垫,当需要使用取力器时,拆掉副箱中间轴盖即可安装取力器。0010 所述副箱气缸体内设置有副箱气缸活塞,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固定在后盖主体上,且与副箱气缸体同心,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内设置有范围档拨叉轴,范围档拨叉轴一端设置有副箱拨叉,副箱拨叉连接有安装在输出轴上的副箱同步器总成,范围档拨叉轴另一端伸入副箱气缸体与副箱气缸活塞连接 ;0011 在外界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副箱气缸活塞在副箱气缸体的轴向两端进行位。

16、置切换,同时通过范围档拨叉轴的传递作用,带动范围档拨叉轴另一端安装的副箱拨叉拨动副箱同步器总成,使副箱同步器总成在高档同步状态与低档同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0012 所述范围档拨叉轴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上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进行限位的钢球。0013 所述范围档拨叉轴与副箱气缸体、副箱气缸活塞与副箱气缸体和范围档拨叉轴与副箱气缸活塞之间均设置有 O 型密封圈。0014 所述输出轴上除了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和副箱同步器总成,还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和后盖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17、设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的两侧且与缓速器被动齿轮紧密接触 ;0015 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其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尺寸大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且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靠近输出轴输出端,另外,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轴承座上,轴承座内圈通过内花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与缓速器被动齿轮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轴向间隙的调整垫片 ;0016 所述输出轴上还安装有里程表转子和输出法兰盘,输出法兰盘通过法兰盘锁紧螺母锁紧在输出轴的输出端,里程表转子设置在轴承座和输出法兰盘之间 ;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副箱同步器总成之间还安装有副箱主轴减速齿轮。

18、,副箱主轴减速齿轮通过副箱主轴齿轮压板和副箱主轴垫圈定位在输出轴上。0017 所述后盖上安装有主轴后轴承盖,主轴后轴承盖上设置有定位止口,主轴后轴承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后盖上,主轴后轴承盖通过 O 型密封圈实现主轴后轴承盖与后盖间的密封,解决了两者接触面之间漏油的问题,主轴后轴承盖与输出法兰盘之间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输出油封。0018 所述后盖主体上还安装有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一端套设有短圆柱滚子轴承,短圆柱滚子轴承通过止动环锁紧在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上,短圆柱滚子轴承的外圈通过轴用压扁钢丝挡圈定位在后盖主体上,后盖主体上设置有限制短圆柱滚子轴承轴向移动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副箱。

19、中间轴端面压盖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因此,当缓速器被动齿轮旋转时,能够使变速箱油飞溅从而润滑短圆柱轴承 ;后盖主体与后盖间涂抹密封胶,以圆柱定位销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0019 本发明的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具有以下优点,在原有变速箱的基础上,在后盖与壳体总成之间增设后盖主体,有效增加了变速箱轴向空间,满足了缓说 明 书CN 104455231 A3/6 页6速器被动齿轮的安装需要,以及变速箱原有功能保留的需要 ;同时本发明在后盖上加设窗口,并调整变速箱后盖的内部结构,在变速器副箱中增设一个缓速器被动齿轮,确保并联液力缓速器与输出轴以一定数比旋转,而且,并联液力缓速器匹。

20、配安装时,偏置在变速器后端一侧,不占用变速器取力器的取力窗口,不影响变速器取力器的安装。0020 进一步的,缓速器被动齿轮和缓速器驱动齿轮采用斜齿轮,增强啮合系数,提高啮合平稳性,克服冲击载荷在啮合中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0021 进一步的,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与副箱气缸体采用分体结构设计,即两者布置在范围档拨叉轴的两端,因此,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不会影响缓速器被动齿轮安装在输出轴上,有效克服空间尺寸的限制问题,解决了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布置问题,同时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换档的平稳性。0022 进一步的,所述范围档拨叉轴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上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进行限位的钢球。

21、,保证了调整档位后范围档拨叉轴的稳定性。0023 进一步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和后盖上,同时第一圆锥滚子轴承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通过其内圈分别布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两侧,有效平衡了并联液力缓速器在工作中产生的轴向力和径向力 ;0024 进一步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可以有效调整轴承间隙,方便装配和维修 ;0025 进一步的,主轴后轴承盖上设置有定位止口,确保主轴后轴承盖安装到后盖上之后,主轴后轴承盖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间隙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会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相抵,保证主轴后轴承盖在后盖上的稳定固定 ;主轴后轴承盖与后盖。

22、之间设置有 O 型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性能,解决了后盖与主轴后轴承盖之间漏油的问题。0026 进一步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因此,当缓速器被动齿轮旋转时,能够使变速箱油飞溅从而润滑短圆柱轴承 ;后盖主体与后盖通过圆柱定位销进行固定,且后盖主体和后盖结合面间通过密封胶实现密封,与采用密封垫密封相比,可有效提高密封性能,同时有利于轴向间隙的调整。附图说明0027 图 1 为双中间轴变速器匹配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的结构图。0028 图 2 为本发明的后盖总成结构示意图。0029 图 3 为图 2 的 A-A 截面剖视图。0030 图 4 为图 2 的 B-B 截面剖视图。0031 图 5。

23、 为图 3 的 C-C 截面剖视图。0032 附图中 :1- 离合器总成,2- 壳体总成,3- 后盖总成,4- 并联液力缓速器,5- 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6- 范围档拨叉轴,7- 副箱拨叉,8- 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9- 圆柱定位销,10- 气缸盖密封垫,11- 副箱换档气缸盖,12- 钢球,13- 活塞锁紧螺母,14- 副箱气缸活塞,15- 副箱气缸体,16- 轴承座,17- 输出油封,18- 输出法兰盘,19- 输出轴,20- 法兰盘锁紧螺母,21- 里程表转子,22- 主轴后轴承盖,23-O 型密封圈,24- 后盖,25- 缓速器被动齿轮,26- 后盖主体,27- 副箱主轴齿轮压板,28。

24、- 副箱主轴减速齿轮,29- 副箱主轴垫圈,30- 副箱说 明 书CN 104455231 A4/6 页7同步器总成,31-副箱中间轴盖衬垫,32-副箱中间轴盖,33-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4-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5-调整垫片,36-法兰面螺母,37-双头螺柱,38-止动环,39-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40- 轴用压扁钢丝挡圈,41- 短圆柱滚子轴承。具体实施方式0033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0034 如图1所示,为双中间轴变速器匹配安装并联液力缓速器4的结构图,双中间轴变速器一般包括沿动力传输方向依次连接设置的离合器总成 1、壳体总成 2 和后盖总成 3,本发明的。

25、改进在于后盖总成 3 部分,离合器总成 1 和壳体总成 2 部分保持原有状态。0035 如图 2 和图 3 所示,图中,后盖 24 中心部位安装有输出轴 19,输出轴 19 上通过内花键固定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 25,后盖 24 上开设一个窗口,用于并联液力缓速器 4 的安装定位,通过法兰面螺母 36 和双头螺柱 37 将并联液力缓速器 4 固定在后盖 24 上,并联液力缓速器 4 上设置有缓速器驱动齿轮,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与缓速器驱动齿轮啮合,速比为1 :2,且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和缓速器驱动齿轮均为斜齿轮 ;0036 由于缓速器被动齿轮25通过花键与输出轴19连接,两者转速相同,缓速。

26、器被动齿轮 25 与缓速器驱动齿轮以 1 :2 的转速比进行常啮合,并联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带动缓速器驱动齿轮及其内部零件空转,并联液力缓速器工作时,缓速器驱动齿轮给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施加一个与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旋转方向相反的制动力,使得输出轴 19 转速慢慢减速,实现整车制动减速作用。0037 此外,图 2 中,后盖 24 上还开设两个窗口,一个窗口用于变速器后取力器布置,本实施例中,用副箱中间轴盖 32 进行封堵,在副箱中间轴盖 32 与后盖 24 之间设置有副箱中间轴盖衬垫 31,防止漏油,当需要使用取力器时,拆掉副箱中间轴盖 32 即可安装取力器 ;003。

27、8 另一个窗口用于安装副箱气缸体15,副箱气缸体15一端固定在后盖24上,且副箱气缸体15与后盖24之间设置有气缸盖密封垫10,副箱气缸体15另一端安装有副箱换档气缸盖 11,如图 3 所示,副箱气缸体 15 内设置有副箱气缸活塞 14,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 8 固定在后盖主体 26 上,且与副箱气缸体 15 同心,范围档拨叉轴支承座 8 内设置有范围档拨叉轴 6,范围档拨叉轴 6 一端设置有副箱拨叉 7,副箱拨叉 7 连接有安装在输出轴 19 上的副箱同步器总成30,范围档拨叉轴6另一端伸入副箱气缸体15与副箱气缸活塞14连接,副箱气缸活塞 14 通过活塞锁紧螺母 13 安装在范围档拨叉轴 6。

28、 上 ;0039 在外界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副箱气缸活塞 14 在副箱气缸体 15 的轴向两端进行位置切换,同时通过范围档拨叉轴6的传递作用,带动范围档拨叉轴6另一端安装的副箱拨叉7拨动副箱同步器总成30,使副箱同步器总成30在高档同步状态与低档同步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0040 并且,在范围档拨叉轴6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上8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进行限位的钢球 12,保证了调整档位后范围档拨叉轴 6 的稳定性。0041 范围档拨叉轴 6 与副箱气缸体 15、副箱气缸活塞 14 与副箱气缸体 15 和范围档拨叉轴 6 与副箱气缸活塞 14 之间均设置有 O 型密封圈。0。

29、042 如图 3 和图 4 所示,输出轴 19 上除了安装有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和副箱同步器总说 明 书CN 104455231 A5/6 页8成 30,还安装有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3 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3 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 26 和后盖 24 上,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设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的两侧且与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紧密接触,有效平衡了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在缓速器工作产生的径向力和轴向力 ;0043 同时,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 25,方便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

30、拆卸,其中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的尺寸大于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且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靠近输出轴 19 输出端,另外,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的内圈过盈配合固定安装在轴承座 16 上,轴承座 16 内圈通过内花键固定连接在输出轴 19 上,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 与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轴向间隙的调整垫片 35 ;0044 并联液力缓速器 4 工作时,缓速器驱动齿轮对变速器产生一个向变速器前端的轴向力,该轴向力通过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来承担平衡 ;缓速器驱动齿轮和缓速器被动齿轮25外啮合传动时,会产生径向力,将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布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

31、 25 两侧,可以有效解决径向力的分配和平衡,这样的目的可以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动力输出的平稳性。0045 所述输出轴19上还安装有里程表转子21和输出法兰盘18,输出法兰盘18通过法兰盘锁紧螺母 20 锁紧在输出轴 19 的输出端,里程表转子 21 设置在轴承座 16 和输出法兰盘18之间 ;所述第一圆锥滚子轴承33和副箱同步器总成30之间还安装有副箱主轴减速齿轮 28,副箱主轴减速齿轮 28 通过副箱主轴齿轮压板 27 和副箱主轴垫圈 29 定位在输出轴19 上。0046 如图3和图4所示,后盖24上安装有主轴后轴承盖22,主轴后轴承盖22上设置有定位止口,确保主轴后轴承盖 22 安装到后。

32、盖 24 上之后,主轴后轴承盖 22 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之间的间隙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会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相抵,保证主轴后轴承盖在后盖上的稳定固定 ;主轴后轴承盖 22 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到后盖 24 上,主轴后轴承盖 22通过 O 型密封圈 23 实现主轴后轴承盖 22 与后盖 24 间的密封,解决了两者接触面之间漏油的问题,主轴后轴承盖 22 与输出法兰盘 18 之间设置有起密封作用的输出油封 17。0047 如图 3、图 4 和图 5 所示,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 5 一端套设有短圆柱滚子轴承 41,短圆柱滚子轴承 41 通过止动环 38 锁紧在副箱中间轴焊接总成 5 上,短圆柱滚子轴承。

33、 41 的外圈通过轴用压扁钢丝挡圈 40 定位在后盖主体 26 上,后盖主体 26 上设置有限制短圆柱滚子轴承41轴向移动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39,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39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因此,当缓速器被动齿 25 轮旋转时,能够使变速箱油飞溅从而润滑短圆柱轴承 41 ;后盖主体 26 与后盖 24 间涂抹密封胶,以圆柱定位销 9 进行定位,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0048 本发明的匹配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双中间轴变速器总成具有以下优点,在原有变速箱的基础上,在后盖24与壳体总成2之间增设后盖主体26,有效增加了变速箱轴向空间,满足了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的安装需要,以及变速箱原有功能保留的需要 。

34、;同时本发明在后盖24 上加设窗口,并调整变速箱后盖 24 的内部结构,在变速器副箱中增设一个缓速器被动齿轮25,确保并联液力缓速器4与输出轴19以一定数比旋转,而且,并联液力缓速器4匹配安装时,偏置在变速器后端一侧,不占用变速器取力器的取力窗口,不影响变速器取力器的安装。0049 进一步的,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和缓速器驱动齿轮采用斜齿轮,增强啮合系数,提说 明 书CN 104455231 A6/6 页9高啮合平稳性,克服冲击载荷在啮合中产生较大噪声的问题。0050 进一步的,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 8 与副箱气缸体 15 采用分体结构设计,即两者布置在范围档拨叉轴 6 的两端,因此,范围档拨叉。

35、轴支撑座 8 不会影响缓速器被动齿轮 25 安装在输出轴 19 上,有效克服空间尺寸的限制问题,解决了并联液力缓速器的布置问题,同时该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换档的平稳性。0051 进一步的,所述范围档拨叉轴6上设置有球面凹槽,范围档拨叉轴支撑座8上安装有与球面凹槽配合对范围档拨叉轴 6 进行限位的钢球,保证了调整档位后范围档拨叉轴 6的稳定性。0052 进一步的,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3 外圈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的外圈分别安装在后盖主体 26 和后盖 24 上,同时第一圆锥滚子轴承 33 和第二圆锥滚子轴承 34 通过其内圈分别布置在缓速器被动齿轮25两侧,有效平衡了并联液力缓速器4在工作中产生。

36、的轴向力和径向力 ;0053 进一步的,两个圆锥滚子轴承内圈的小直径面朝向缓速器被动齿轮 25,可以有效调整轴承间隙,方便装配和维修 ;0054 进一步的,主轴后轴承盖22上设置有定位止口,确保主轴后轴承盖22安装到后盖24上之后,主轴后轴承盖22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之间的间隙满足设计要求,且不会与第二圆锥滚子轴承34相抵,保证主轴后轴承盖在后盖上的稳定固定 ;主轴后轴承盖22与后盖24 之间设置有 O 型密封圈,提高了密封性能,解决了后盖与主轴后轴承盖之间漏油的问题。0055 进一步的,副箱中间轴端面压盖 39 上设置有圆形开口,因此,当缓速器被动齿 25轮旋转时,能够使变速箱油飞溅从而润滑短圆柱轴承 41 ;后盖主体 26 与后盖 24 通过圆柱定位销 9 进行固定,且后盖主体 26 和后盖 24 结合面间通过密封胶实现密封,与采用密封垫密封相比,可有效提高密封性能,同时有利于轴向间隙的调整。0056 本发明设计,为并联液力缓速器的推广使用和满足用户要求奠定了基础。0057 以上仅就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说 明 书CN 104455231 A1/4 页10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CN 104455231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工程;照明;加热;武器;爆破 > 工程元件或部件;为产生和保持机器或设备的有效运行的一般措施;一般绝热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