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4030209 上传时间:2018-08-1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7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552556.1

申请日:

2014.10.17

公开号:

CN104605062A

公开日:

2015.05.13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A23F 3/34申请日:20141017|||公开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华侨大学; 华福生物科技(福建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建福; 潘峰; 王明元; 唐源江; 高金典; 高辉煌; 钟书淳; 陈钦

地址:

362000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城东华侨大学

优先权:

2014105125179 2014.09.29 CN

专利代理机构: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代理人:

陈智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如下步骤实现:a.原料挑选;b.红外线杀青处理;c.微波干燥处理;d.去梗脱蕾处理;e.鼓风烘焙处理;f.花蕾破碎处理;g.筛分处理;h.在步骤f花蕾破碎处理的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在步骤g筛分处理的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h.微波真空干燥处理;i.远红外烘焙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考虑枇杷花蕾富含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等三萜酸、18种氨基酸和黄酮的活性物质特性,在加工过程中采用分阶段进行多次低温干燥,最大程度保持枇杷花蕾生理活性成分,而且本发明工序安排得当,方便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挑选:挑选带有花蕾的枇杷花穗;
b、红外线杀青处理:将步骤a中的枇杷花穗进行红外线杀青处理;
c、微波干燥处理:将步骤b处理后的枇杷花穗进行微波干燥处理;
d、去梗脱蕾处理:将步骤c处理过的枇杷花穗中的花梗和花蕾进行分 离;
e、鼓风烘焙处理:将步骤d得到的花蕾进行鼓风烘焙处理至花蕾呈金 黄色;
f、花蕾破碎处理:采用破碎机将步骤e得到的花蕾进行破碎处理,并 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
g、筛分处理:筛分步骤f处理后的花蕾,并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
h、微波真空干燥处理:将步骤g得到的花蕾进行微波真空干燥处理;
i、远红外烘焙处理:将步骤h处理过的花蕾进行远红外烘焙处理至花 蕾表面呈现焦黄色,得到成品枇杷花蕾茶。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 中所述红外线杀青处理包括第一次杀青和第二次杀青,第一次杀青中红外 线辐射功率为4400-4600W,温度为220-250℃,时间为2-3min,第二次杀 青中红外线辐射功率为4400-4600W,温度为110-120℃,时间为6-8min。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 所述微波干燥处理,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功率为60-70kW,干燥温度 为70-80℃,干燥时间为25-35min。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 中所述去梗脱蕾处理在去梗脱蕾机中进行,所述去梗脱蕾机内设有第一电 机、机械力臂、螺旋状风叶以及第一网筛,所述第一网筛斜设在所述去梗 脱蕾机内,所述螺旋状风叶与机械力臂的一端相连,并设置在第一网筛上 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机械力臂的另一端相连。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 所述鼓风烘焙处理包括第一次烘焙处理和第二次烘焙处理,第一次烘焙处 理,温度为80-90℃,时间为4-6小时,第二次烘焙处理的时间为30-36 小时,55-60℃。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 所述花蕾破碎处理采用花蕾破碎机,所述破碎机内设有由第二电机带动的 二滚柱,所述二滚柱相互水平设置,所述二滚柱间的间距可调,所述二滚 柱上设置有复数相互对应的破碎齿。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 所述筛分处理是利用不同孔径的筛选分级机进行筛分,所述筛选分级机内 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至少两个第二网筛,各所述第二网筛上下设置,且越 往下的第二网筛的孔径就越小,各所述第二网筛倾斜设置,且水平位置低 的一端均设有一出料口。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 和步骤g中所述去绒毛处理采用绒毛收集机进行绒毛收集,所述绒毛收集 机为一封闭式的绒毛收集机,且还包括一抽气泵,所述抽气泵设置在绒毛 收集机外侧,绒毛收集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花蕾破碎机和所述筛选分级机 均连通。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 所述微波真空干燥处理中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功率为800-1000W, 干燥温度为60-70℃,真空度0.06-0.08MP,干燥时间为50-60min。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 所述远红外烘焙处理中远红外照射功率为20-25kW,照射时间为15-20min。

说明书

说明书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枇杷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2/3 以上。枇杷花的花期长、花量大,全树80%~90%的枝条均可形成花穗, 每个花穗着生70~250朵花蕾;枇杷花穗为圆锥花序,花蕾表面密被锈色 绒毛,气味芳香独特。枇杷花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以及类黄酮、胡萝卜素、齐墩果酸、熊果酸等生物活 性成分。枇杷花味淡,性温,入肺经,湿肺散寒,润肺止咳,治疗外感风 寒感冒,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中华本草》记载,枇杷花能疏 风止咳,通鼻窍,主治感冒咳嗽,鼻流清涕,虚劳久咳,痰中带血。《本草 纲目》记载,枇杷花具有“止渴下气、利肺、止吐逆、去焦热、润五脏” 以及“治头风、鼻涕清涕”等功效。枇杷花中富含三萜酸、多酚黄酮和多 糖生理活性物质,药理研究证明三萜酸中的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具有显著的 抗癌、促进免疫、降血脂和降血糖功效;黄酮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 抗炎、抑菌、降血脂、抗衰老等功效;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降血 脂等功效。因此,充分利用枇杷花宝贵自然资源,将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 益。
授权公告号CN 101554198B,名称为“枇杷花茶”的中国发明专利, 其公告了一种贵妃枇杷花茶的制作方法,以枇杷花为原料,通过晾干、粉 碎、造粒制备成所述的贵妃枇杷花茶;所述枇杷花选择白肉枇杷品种-贵 妃的花;具体步骤如下:选择半开放至全开放的新鲜、无霉变贵妃枇杷花, 在16℃~20℃条件下晾干至含水量5%以下,利用12~20目筛网粉碎, 通过造粒工艺形成1mm~5mm大小的枇杷花颗粒,60℃~90℃干燥后 包装成4-5g无纺布袋泡茶,最后抽真空包装成贵妃枇杷花茶成品。
在如申请公布号CN 103349132A,名称为“一种枇杷花茶及其制备方 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枇杷花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枇 杷花茶的制造方法是:(1)采摘新鲜的花蕾期枇杷花絮,并挑拣剔除病虫 危害的花蕾,用小流速水冲洗干净,在阴凉处摊晾至含水量50-70%左右, 然后再将枇杷花从枇杷花絮上摘下;(2)将采摘下的枇杷花,用布包裹成 一球状,来回搓压7-15次左右,然后将经过搓压的枇杷花打开散热,使枇 杷花更为紧实;(3)将经过搓压后的枇杷花疏松地平铺在蒸笼内,置于沸 水锅中,以蒸盖上汽时开始计算时间,蒸汽时间为30-60s;(4)蒸完之后, 将枇杷花从蒸笼中立即取出,放于干燥的筛子内,冷却至室温;(5)将冷 却至室温的枇杷花进行低温烘干干燥,烘干时间为1-3h,烘干温度为30-40 ℃;(6)最后将烘干好的枇杷花茶,真空密封保存于罐内,即可。
然而这些现有枇杷花加工方法比较简单,基本上是按照茶叶生产工艺 进行,没有充分考虑枇杷花蕾中花粉的特性,特别是干燥烘焙过程中温度 对活性成分和风味口感的影响,造成枇杷花加工过程中特有的风味丧失, 枇杷花粉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显著下降。而且这些生产工艺不适用于大 规模枇杷花蕾茶GMP生产标准。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枇杷花特有的风味且保留枇杷花蕾中 花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的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适用 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挑选:挑选带有花蕾的枇杷花穗;
b、红外线杀青处理:将步骤a中的枇杷花穗进行红外线杀青处理;
c、微波干燥处理:将步骤b处理后的枇杷花穗进行微波干燥处理;
d、去梗脱蕾处理:将步骤c处理过的枇杷花穗中的花梗和花蕾进行分 离;
e、鼓风烘焙处理:将步骤d得到的花蕾进行鼓风烘焙处理至花蕾呈金 黄色;
f、花蕾破碎处理:采用破碎机将步骤e得到的花蕾进行破碎处理,并 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
g、筛分处理:筛分步骤f处理后的花蕾,并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
h、微波真空干燥处理:将步骤g得到的花蕾进行微波真空干燥处理;
i、远红外烘焙处理:将步骤h处理过的花蕾进行远红外烘焙处理至花 蕾表面呈现焦黄色,得到成品枇杷花蕾茶。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b中所述红外线杀青处理包括第一次杀青和第二 次杀青,第一次杀青中红外线辐射功率为4400-4600W,温度为220-250℃, 时间为2-3min,第二次杀青中红外线辐射功率为4400-4600W,温度为 110-120℃,时间为6-8min。进行双次杀青目的一是在于提香,去掉部分 香气;二是同时抑制酶活性,减少后续低温干燥过程的化学反应,保证产 品品质;三是去掉部分水分。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c所述微波干燥处理,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 功率为60-70kW,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为25-35min。微波干燥 能快速降低整个花穗含水量,有利于花蕾从花穗上脱落下来,而且微波干 燥时加热均匀,不影响枇杷花蕾的色、香、味及组织结构,枇杷花蕾有效 成分也不易被分解和破坏。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d中所述去梗脱蕾处理在去梗脱蕾机中进行,所 述去梗脱蕾机内设有第一电机、机械力臂、螺旋状风叶以及第一网筛,所 述第一网筛斜设在所述去梗脱蕾机内,所述螺旋状风叶与机械力臂的一端 相连,并设置在第一网筛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转轴与机械力臂的另一端 相连。利用去梗脱蕾机中的螺旋状风叶转动搅拌时,把枇杷花穗往下推动, 枇杷花穗与第一网筛之间形成一定压力和摩擦力,使得花蕾与花梗发生彻 底脱离;花蕾通过第一网筛,而花梗则通不过第一网筛,从而进行实现花 梗和花蕾的分离,这大大降低人工操作工作量,显著提高花蕾分离的效率 和效果。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e所述鼓风烘焙处理包括第一次烘焙处理和第二 次烘焙处理,第一次烘焙处理的温度为80-90℃,时间为4-6小时,第二 次烘焙处理的时间为30-36小时,55-60℃。鼓风烘焙处理使水分含量低于 15%,枇杷花蕾呈金黄色,具有枇杷花清香略带甜香。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f所述花蕾破碎处理采用花蕾破碎机,所述破碎 机内设有由第二电机带动的二滚柱,所述二滚柱相互水平设置,所述二滚 柱间的间距可调,所述二滚柱上设置有复数相互对应的破碎齿。在破碎齿 的挤压下每个花蕾被切为3-4块,破碎花蕾粒径小于5mm,且粒径比较均 匀一致,提高原料利用率,破碎花蕾粒径可以根据产品规格进行调节,有 利于规模化生产。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g所述筛分处理是利用不同孔径的筛选分级机进 行筛分,所述筛选分级机内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至少两个第二网筛,各所 述第二网筛上下设置,且越往下的第二网筛的孔径就越小,各所述第二网 筛倾斜设置,且水平位置低的一端均设有一出料口。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f和步骤g所述去绒毛处理采用绒毛收集机进行 绒毛收集,所述绒毛收集机为一封闭式的绒毛收集机,且还包括一抽气泵, 所述抽气泵设置在绒毛收集机外侧,绒毛收集机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花蕾破 碎机和所述筛选分级机均连通,在花蕾破碎处理和筛分处理工序中均进行 绒毛去除处理,使得枇杷花蕾表面的绒毛进行去除得更加彻底。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h所述微波真空干燥处理中微波频率为2450MHz、 微波功率为800-1000W,干燥温度为60-70℃,真空度0.06-0.08MP,干 燥时间为50-60min。微波真空干燥处理有利于降低花蕾中花粉含水量,使 枇杷花蕾的水分含量降低至7%以下。
在上述方案中,步骤i所述远红外烘焙处理中远红外照射功率为20-25 kW,照射时间为15-20min。远红外烘焙处理让花蕾表面产生焦黄色,具有 焦糖香、香高味醇,同时对花蕾进行杀菌消毒作用。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考虑 枇杷花富含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等三萜酸、18种氨基酸和黄酮的活性物质特 性,在加工过程中采用分阶段进行多次低温干燥,最大程度保持枇杷花蕾 生理活性成分。花蕾破碎后采用微波真空干燥使破碎花蕾和花粉在低温下 快速干燥减少营养损失;同时,细胞吸收微波能,温度将迅速上升,细胞 内部的压力超过细胞壁膨胀所能承受的能力,细胞发生破裂,其内的有效 成分自由流出。包装前的远红外烘焙处理进一步对花蕾表面杀菌消毒,同 时固定花蕾茶的特有的风味。本发明中在制作过程中对枇杷花蕾表面的绒 毛进行彻底去除,使得花蕾茶外观结实、口感纯正滑口、清澈明亮。采用 破碎机对花蕾进行破碎,破碎后的花蕾粒径相对一致,提高枇杷花蕾利用 率和生产效率。本发明在枇杷花蕾茶加工过程中绒毛去除效率高、破碎颗 粒均匀、利用率高,适合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本发明的枇杷花蕾茶产品具 有焦甜香、香高味醇等优点,保留枇杷花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 富含三萜酸、多酚黄酮和氨基酸等营养价值和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癌、 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脂和降血糖功效,是一种天然绿色保健饮品。如 此,本发明本发明各个工序安排得当,适用于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框图。
图2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去梗脱蕾工序至绒毛去除处理工序装置 简图;
图中:
1、鼓风烘焙处理装置           2、第一提升机
3、去梗脱蕾机                 4、第二提升机
5、破碎机                     6、第三提升机
7、筛选分级机                 8、绒毛收集机
31、第一电机                  32、机械力臂
33、螺旋状风叶                34、第一网筛
51、滚柱                      52、破碎齿
71、第二网筛                  72、出料口
81、连接管                    82、抽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原料挑选:挑选带有花蕾的新鲜枇杷花穗;
b、红外线杀青处理:将步骤a中的枇杷花穗进行红外线杀青处理;红 外线杀青处理包括第一次杀青和第二次杀青,第一次杀青红外线辐射功率 为4400-4600W,温度为220-250℃,时间为2-3min,第二次杀青红外线 辐射功率为4400-4600W,温度为110-120℃,时间为6-8min;
c、微波干燥处理:将步骤b处理后的枇杷花穗进行微波干燥处理;微 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功率为60-70kW,干燥温度为70-80℃,干燥时间 为25-35min。
d、去梗脱蕾处理:将步骤c处理过的枇杷花穗中的花梗和花蕾进行分 离;
e、鼓风烘焙处理:将步骤d得到的花蕾进行鼓风烘焙处理至花蕾呈金 黄色;鼓风烘焙处理包括第一次烘焙处理和第二次烘焙处理,第一次烘焙 处理,温度为80-90℃,时间为4-6小时,第二次烘焙处理时间为30-36 小时,55-60℃;
f、花蕾破碎处理:采用破碎机将步骤e得到的花蕾进行破碎处理同时 进行去绒毛处理;
g、筛分处理:筛分步骤f处理后的花蕾,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
h、微波真空干燥处理:将步骤g得到的花蕾进行微波真空干燥处理; 微波真空干燥处理中微波频率为2450MHz、微波功率为800-1000W,干燥 温度为60-70℃,真空度0.06-0.08MP,干燥时间为50-60min;
i、远红外烘焙处理:将步骤h处理过的花蕾进行远红外烘焙处理至花 蕾表面呈现焦黄色,制成成品的花蕾茶;远红外烘焙处理中远红外照射功 率为20-25kW,照射时间为15-20min。
最后,将制成的花蕾茶进行包装即可。
参照图2,其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中去梗脱蕾工序至绒毛去除处理工 序结构简图,为了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提升生产效率,所述去梗脱蕾机3 内设有第一电机31、机械力臂32、螺旋状风叶33以及第一网筛34,所述 第一网筛34斜设在去梗脱蕾机3内,斜设的第一网筛34有助于分离后的 枇杷花梗的收集,所述螺旋状风叶33与机械力臂32相连,并设置在第一 网筛34上方,所述第一电机31与机械力臂32另一端相连;
所述破碎机5内设有由第二电机带动的二滚柱51,所述二滚柱51相互 水平设置,所述二滚柱51间的间距可调,所述二滚柱51上设置有复数相 互对应的破碎齿52;
所述筛选分级机7内设置有可往复运动的至少两个第二网筛71,各所 述第二网筛71上下设置,且越往下的第二网筛71的孔径就越小,各所述 第二网筛74倾斜设置,且水平位置低的一端均设有一出料口72;
所述绒毛收集机8为一封闭式的绒毛收集机,特别为风力可调节的封 闭式外吸系统,且还包括一抽气泵82,所述抽气泵82设置在绒毛收集机8 外侧。
所述第一提升机2和第三提升机6为斗式提升机,所述第二提升机4 为槽式提升机。
重点参阅图1,将步骤c中微波干燥处理后的枇杷花穗,通过第一提升 机2(即斗式提升机)倒入去梗脱蕾机3,第一电机31带动机械力臂32, 机械力臂32带动螺旋状风叶33,在螺旋状风叶33旋转下枇杷花穗中的花 梗与花蕾进行分离,花蕾通过第一网筛34从去梗脱蕾机3下端出料口出来; 分离到的花蕾通过通过传送带传送至鼓风烘焙处理装置1中进行鼓风烘焙 处理,鼓风烘焙处理后的花蕾通过第二提升机4(即槽式提升机)进入破碎 机5,破碎机5的第二电机带动两个水平滚柱51进行内向转动,花蕾被两 个滚柱51间的挤压力以及二滚柱51表面相互咬合的破碎齿52的咬力下发 生破碎;破碎过程产生的绒毛和粉末则通过连接到破碎机5顶部的连接管 81被吸到绒毛收集机8;破碎后的枇杷花蕾颗粒大小不一,继续通过第三 提升机6(即斗式提升机)进入筛选分级机7,筛选分级过程产生的绒毛和 粉末通过连接到筛选分级机7顶部的连接管81被吸到绒毛收集机8,分级 后的花蕾颗粒按照不同规格从出料口72进行收集,本实施例的筛选分级机 的第二网筛71为三个,呈10-15°倾斜放置,第二网筛71从上到下依次设 置为5目(孔径4mm)、10目(孔径2mm)、18目(孔径1mm)。图1中 连接管81中的箭头为绒毛和粉末的流动方向,其余的箭头为物料的流动方 向。
在本发明中,去梗脱蕾机3的第一电机31带动机械力臂32,机械力臂 32带动螺旋状风叶33,在螺旋状风叶33旋转下花梗与花蕾进行分离。各 提升机均匀地将枇杷花蕾由低处提运送至高处,通过各提升机的运行速度 控制枇杷花去梗脱蕾、花蕾破碎和花蕾筛选分级的速度,使得枇杷花蕾加 工过程中进料量均匀,从而防止进料异常造成破碎不匀或者破碎无效。破 碎机5由两个水平紧靠安置的滚柱51组成,由第二电机带动两个滚柱51, 达到匀速内向转动,用滚柱51间的挤压力以及二滚柱51表面相互咬合的 破碎齿52的咬力将花蕾破碎;通过调节两破碎滚柱51之间的距离,从而 控制破碎粒径。筛选分级机7的第二网筛71由底部电机带动进行往复振动, 机内设置不同规格的第二网筛71,按照网筛孔径从上到下依次叠置,第二 网筛71具有一定倾斜,便于出料,每层第二网筛71水平位置低的一侧设 有出料口72。绒毛收集机8为风力可调节封闭式外吸系统,在破碎机5和 筛选分级机7的顶部用连接管81连接到绒毛收集机8,通过抽气泵82外吸 绒毛和粉末。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 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枇杷花蕾茶的制备方法,其通过如下步骤实现:a.原料挑选;b.红外线杀青处理;c.微波干燥处理;d.去梗脱蕾处理;e.鼓风烘焙处理;f.花蕾破碎处理;g.筛分处理;h.在步骤f花蕾破碎处理的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在步骤g筛分处理的同时进行去绒毛处理;h.微波真空干燥处理;i.远红外烘焙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考虑枇杷花蕾富含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等三萜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